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艺术教学的范畴中,合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席之地.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合唱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教育功能,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等等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合唱的概念是什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体裁?能否将这种体裁以一种简约的手段带进音乐课堂?面对音乐“天赋”,几乎剥夺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孩子们的歌唱权利,让他们找回被我们成人强行剥夺的歌唱功能,这是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最起码的追求,而且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音乐教育者最起码的责任和良知,音乐教育的成功或许就在于此。
关键字:合唱概念;课堂教学;艺术效果
在艺术教学的范畴中,音乐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合唱教学又在音乐教学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席之地。长期以来,作为一线音乐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合唱因它独特的魅力和教育功能,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等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正因为它的高雅细腻和集体性极强的一面,在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时,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大量的、艰辛的和细致的,几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就合唱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有着太多的感想和感悟,笔者现就关于合唱艺术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做一粗浅探讨。
一段时期中曾经冥思苦想:合唱的概念是什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体裁?能否将这种体裁以一种简约的手段带进音乐课堂?给广大中小学生以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段和方法比较有质量地呈现于课堂?面对一连串的疑问和设想,也曾进行过艰苦的思索和探究,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和光碟,其中包括国内久负盛名的一些老艺术家倾其毕生的编纂,但都没有找到直接的答案,因为好多著述都是针对成人的合唱训练方法与技巧的,可以说,几乎没有有关将合唱技巧渗入到小学教学领域的提法。没有了书本知识的依据,于是只能自己去大胆地进行尝试,在实践中去积累经验和反思总结,以丰富和锻炼自己。
首次将两个声部的合唱应用于小学低段组的教学之中是在二年级的一次音乐课堂教学中,经过几节课堂的酝酿,当孩子们在我的指挥下以稚嫩甜美的声音演唱完毕后,他们都被自己的歌声所震撼,深深地沉醉其中,我也为自己这次小小的成功所陶醉,那种内心的满足和喜悦只有自己能够品尝的出!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付出了太多的汗水……
诚然,一次小小的课堂合唱教学的成功不是我想要的全部,重要的是,通过合唱教育的背后,你能深深地为他们纯真的心灵之间相互表现出的那份默契所感动。记得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终身倡导平民教育,他说:“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须,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生是一个悲剧。”将这句话运用在合唱教学中也是最贴切不过,我所理解的合唱教育,有类似于陶老前辈的平民教育,我认为,应尽可能地将歌唱的权利下放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去歌唱,让每个孩子能够在心灵上没有任何羁绊的情况下引吭高歌,这是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贯遵循和追求。一直以来,每每提及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时,我们强调最多的就是“天赋”,其实恰恰是这沉甸甸的“天赋”二字,几乎剥夺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孩子们的歌唱权利,让他们找回被我们强行剥夺的歌唱功能,这也是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不懈追求,而且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音乐教育者最起码的责任和良知,音乐教育的成功或许就在于此。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和见地,属一家之言,在此直抒胸臆,与同仁共勉。
无可否认,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每个班级中都存在着他们自己的“核心”人物,这些领军人物式的孩子在知识的掌握上和带动活跃整个课堂气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他们,我们的课堂才会变的丰富多彩,重视和调动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但调动他们是为了更好地让他们服务于我们的音乐课堂,启发带动其他的孩子,共同进步,音乐课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需要精英教育,而是更应该注重普及所有孩子的音乐素质教育和开发,同时大胆启用一些歌唱条件很好但相貌并不出众的孩子,让他们登上讲台,从中体验演唱的乐趣,不要将你手中的特权全都给予少部分才貌俱佳的孩子,很多次,我曾经将一些在行为上比较棘手的孩子,在发现他们的特长后,大胆启用和排练,几乎每次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和名次,虽然这样做的过程很累,但在经过训练和演出后,他们的个人行为都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一系列的排练演出,增强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同时让他们懂得,要做好一件事情,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多么的重要!当然,这些孩子大部分在初中毕业后都走向了社会,但我认为,在几次合唱排练中,他们所得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将是长效的,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有着无形的帮助和影响。
其次,针对一些“问题”学生的培养和造就。在这点上,我们一定要打破一种约定俗成的看法,即好的学生各方面都是优秀的,而所谓的差生,则一定是一无是处的。日常教学中,因了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老师大都所授班级多,生员广,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我们对某个个体的深入了解,因而在把握某个孩子在某方面到底怎么样时,直接的消息来源往往来自于班主任,而这时候的主科老师却很容易给你传递一种错误信号。典型的实例是,一次在音乐课上,发现孩子杨某嗓音资质很好,很有挖掘的潜力,但训练过程中必须要和班主任协调时间上的分配问题,不想班主任老师听了我的筛选后,惊讶之情溢于言表:“你说她(指杨某)会唱歌?(“她”字的语气特别疑问)我很肯定地点了点头。之后的训练果如我所料,孩子在音乐方面的感悟和理解力很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指导后,杨某同学在我师举办的四通杯校园青春歌曲比赛中荣获第二名,在所有老师和孩子惊诧的目光中,可贵的比赛为她个人赢得了难得的尊严,虽然,此后她的成绩仍然没能同比增长。教学十年中,杨某同学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是一个特例,她的事例让我看到了教育的不同切入点和不同层面的成功,就是我们一旦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时,作为人师,一定要挖掘其潜质,要明白,当教育的成功不能在某个孩子身上以“面”呈现时,我们绝对不能再错过了“点”的开发!
再次,就是对个别“特殊”学生的课堂教育。这是一些让人心痛的孩子,身处基层工作单位,总会不时地接收到一些智力上有障碍或有严重障碍的孩子,由于条件所限,他们无法同城里有残疾的孩子一样进入特殊学校进行教育,而是默默地跟随在这些正常孩子的群体中打发时光,孤独如影随形般时刻陪伴在其左右,他们是班级中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随时会受到其他孩子们身体和语言上的双重攻击,面对欺凌,他们没有任何反抗之力,有的孩子甚至到了三年级的时候还写不出自己的名字,这些孩子的共同特征是思维混乱、行动迟缓、语言表述含混不清,永远瞪着一双茫然无助的眼睛……面对他们,我们必须从两方面着手进行教育:首先是要告诫其他正常孩子要富于爱心,不能拿拳头去和他们“对话”,鼓励大家都应该去帮他一把,只有这样,这些非正常的孩子才能够有所进步。绝大多数孩子的心地是善良的,经过老师的引导,他们都会在音乐课堂上善意地去帮助这些智障孩子,而且能够将这种行动得以发扬传递到课堂以外,这样就达到了我所想要的教育效果;其次是对这些智障孩子的自身教育,其实教育本身并不是单一的、流线型的,它有它存在的外延,针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你不必永远一本正经地上去说教,你可以用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简单的故事、揩一次鼻涕、或者握住他们的手在你胸前小站一会儿就足够了,老师的这种举动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用爱温暖他们冰冷的心,消除他们埋藏在心底的恐惧与自卑,而后在安详平和的气氛中让他们去聆听其他孩子们的演唱,通过音乐的疏导,使他们从内心真正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去。
艺术教育无极限,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就让我们用爱、用平等、用关注、用恒心去创造教育的奇迹吧!
关键字:合唱概念;课堂教学;艺术效果
在艺术教学的范畴中,音乐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合唱教学又在音乐教学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席之地。长期以来,作为一线音乐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合唱因它独特的魅力和教育功能,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等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正因为它的高雅细腻和集体性极强的一面,在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时,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大量的、艰辛的和细致的,几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就合唱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有着太多的感想和感悟,笔者现就关于合唱艺术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做一粗浅探讨。
一段时期中曾经冥思苦想:合唱的概念是什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体裁?能否将这种体裁以一种简约的手段带进音乐课堂?给广大中小学生以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段和方法比较有质量地呈现于课堂?面对一连串的疑问和设想,也曾进行过艰苦的思索和探究,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和光碟,其中包括国内久负盛名的一些老艺术家倾其毕生的编纂,但都没有找到直接的答案,因为好多著述都是针对成人的合唱训练方法与技巧的,可以说,几乎没有有关将合唱技巧渗入到小学教学领域的提法。没有了书本知识的依据,于是只能自己去大胆地进行尝试,在实践中去积累经验和反思总结,以丰富和锻炼自己。
首次将两个声部的合唱应用于小学低段组的教学之中是在二年级的一次音乐课堂教学中,经过几节课堂的酝酿,当孩子们在我的指挥下以稚嫩甜美的声音演唱完毕后,他们都被自己的歌声所震撼,深深地沉醉其中,我也为自己这次小小的成功所陶醉,那种内心的满足和喜悦只有自己能够品尝的出!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付出了太多的汗水……
诚然,一次小小的课堂合唱教学的成功不是我想要的全部,重要的是,通过合唱教育的背后,你能深深地为他们纯真的心灵之间相互表现出的那份默契所感动。记得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终身倡导平民教育,他说:“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须,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生是一个悲剧。”将这句话运用在合唱教学中也是最贴切不过,我所理解的合唱教育,有类似于陶老前辈的平民教育,我认为,应尽可能地将歌唱的权利下放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去歌唱,让每个孩子能够在心灵上没有任何羁绊的情况下引吭高歌,这是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贯遵循和追求。一直以来,每每提及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时,我们强调最多的就是“天赋”,其实恰恰是这沉甸甸的“天赋”二字,几乎剥夺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孩子们的歌唱权利,让他们找回被我们强行剥夺的歌唱功能,这也是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不懈追求,而且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音乐教育者最起码的责任和良知,音乐教育的成功或许就在于此。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和见地,属一家之言,在此直抒胸臆,与同仁共勉。
无可否认,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每个班级中都存在着他们自己的“核心”人物,这些领军人物式的孩子在知识的掌握上和带动活跃整个课堂气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他们,我们的课堂才会变的丰富多彩,重视和调动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但调动他们是为了更好地让他们服务于我们的音乐课堂,启发带动其他的孩子,共同进步,音乐课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需要精英教育,而是更应该注重普及所有孩子的音乐素质教育和开发,同时大胆启用一些歌唱条件很好但相貌并不出众的孩子,让他们登上讲台,从中体验演唱的乐趣,不要将你手中的特权全都给予少部分才貌俱佳的孩子,很多次,我曾经将一些在行为上比较棘手的孩子,在发现他们的特长后,大胆启用和排练,几乎每次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和名次,虽然这样做的过程很累,但在经过训练和演出后,他们的个人行为都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一系列的排练演出,增强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同时让他们懂得,要做好一件事情,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多么的重要!当然,这些孩子大部分在初中毕业后都走向了社会,但我认为,在几次合唱排练中,他们所得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将是长效的,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有着无形的帮助和影响。
其次,针对一些“问题”学生的培养和造就。在这点上,我们一定要打破一种约定俗成的看法,即好的学生各方面都是优秀的,而所谓的差生,则一定是一无是处的。日常教学中,因了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老师大都所授班级多,生员广,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我们对某个个体的深入了解,因而在把握某个孩子在某方面到底怎么样时,直接的消息来源往往来自于班主任,而这时候的主科老师却很容易给你传递一种错误信号。典型的实例是,一次在音乐课上,发现孩子杨某嗓音资质很好,很有挖掘的潜力,但训练过程中必须要和班主任协调时间上的分配问题,不想班主任老师听了我的筛选后,惊讶之情溢于言表:“你说她(指杨某)会唱歌?(“她”字的语气特别疑问)我很肯定地点了点头。之后的训练果如我所料,孩子在音乐方面的感悟和理解力很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指导后,杨某同学在我师举办的四通杯校园青春歌曲比赛中荣获第二名,在所有老师和孩子惊诧的目光中,可贵的比赛为她个人赢得了难得的尊严,虽然,此后她的成绩仍然没能同比增长。教学十年中,杨某同学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是一个特例,她的事例让我看到了教育的不同切入点和不同层面的成功,就是我们一旦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时,作为人师,一定要挖掘其潜质,要明白,当教育的成功不能在某个孩子身上以“面”呈现时,我们绝对不能再错过了“点”的开发!
再次,就是对个别“特殊”学生的课堂教育。这是一些让人心痛的孩子,身处基层工作单位,总会不时地接收到一些智力上有障碍或有严重障碍的孩子,由于条件所限,他们无法同城里有残疾的孩子一样进入特殊学校进行教育,而是默默地跟随在这些正常孩子的群体中打发时光,孤独如影随形般时刻陪伴在其左右,他们是班级中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随时会受到其他孩子们身体和语言上的双重攻击,面对欺凌,他们没有任何反抗之力,有的孩子甚至到了三年级的时候还写不出自己的名字,这些孩子的共同特征是思维混乱、行动迟缓、语言表述含混不清,永远瞪着一双茫然无助的眼睛……面对他们,我们必须从两方面着手进行教育:首先是要告诫其他正常孩子要富于爱心,不能拿拳头去和他们“对话”,鼓励大家都应该去帮他一把,只有这样,这些非正常的孩子才能够有所进步。绝大多数孩子的心地是善良的,经过老师的引导,他们都会在音乐课堂上善意地去帮助这些智障孩子,而且能够将这种行动得以发扬传递到课堂以外,这样就达到了我所想要的教育效果;其次是对这些智障孩子的自身教育,其实教育本身并不是单一的、流线型的,它有它存在的外延,针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你不必永远一本正经地上去说教,你可以用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简单的故事、揩一次鼻涕、或者握住他们的手在你胸前小站一会儿就足够了,老师的这种举动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用爱温暖他们冰冷的心,消除他们埋藏在心底的恐惧与自卑,而后在安详平和的气氛中让他们去聆听其他孩子们的演唱,通过音乐的疏导,使他们从内心真正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去。
艺术教育无极限,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就让我们用爱、用平等、用关注、用恒心去创造教育的奇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