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身心均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与师长、父母、同学乃至自己相处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恼。一方面渴望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不具备真正的独立自主能力。这些因素都会对初中生的心理造成影响,甚至是消极影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教师对此不够关注,不能及时介入进去,很容易导致更大的心理问题的发生。本文以心理健康主题班會为切入点,从其重要意义和设计实践策略两个主要角度出发,去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广大同仁的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设计;主题班会实践
初中生刚刚进去青春期,生理、认知、情感、意志、意识都在快速发展。从人的成长规律而言,进入青春期既是正常的,也是可喜的,因为这是一个人变得成熟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从初中生个体这一具体的“当事人”的角度分析,如此快速的发展变化,一定会引起他们的某种不适用,出现身心失衡的情况。如果幅度比较小,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比较强,则可以较好地度过这段时期;反之,则需要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或者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这是初中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须承担的职责。
一、初中阶段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重要意义
根据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理论,初中生在青春期与外界的互动所获得的各种情绪和行为体验,都会在未来以某种形成呈现出来。初中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他们自己,是因为其身心的快速成长变化,但这种变化是以与外界互动所获得的反馈来影响学生的。除身体上的变化,他们其实并不能直接感受到自身在心智与认知上与过去有何不同。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就是为了给学生去认识变化,做好自我调整,优化其与外界互动的机会与舞台,保障他们在心理上的持续健康成长。
二、初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设计实践策略
1、明确班会背景主题
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可能出现在各个具体的领域中。比如与父母的关系比较紧张;对学习缺少信心;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或者觉得自己非常优秀,总觉得自己在能力上比其他人高一大截,其实也是一种心理上的错误认识。所以,初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首先要明确背景和主题,教师要了解学生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到底是什么,有没有普遍性和一定的急迫性。毕竟主题班会是针对全班学生的,要考虑到全班学生的心理需求。至于个别学生出现的比较明显的问题,可以由教师与个别学生单独交流辅导解决。
为了确定班会背景主题的确是合适与可行的,教师可以从类似“课堂导入”的方式入手,只不过要把“导入”放在主题班会之前,找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找到那个师生双方都觉得合适的背景主题。随后,要进行一次小范围、短时间的类似班会形式的讨论,要观察学生对这个背景主题是否真的有兴趣,有没有一些已经比较成熟的想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可以告诉学生将在何时针对这一背景主题召开主题班会;答案是否定的,则引导学生更换背景主题,否则学生在主题班会上可能会不够活跃,无话可说,达不到预期效果。
2、丰富班会形式内容
在以往的初中主题班会上,主要由学生的自由讨论和教师的总结发言来组成。这保证了学生能够在主题班会上畅所欲言,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让班会的成果深入学生的心里。但是,心理健康类型的主题班会还需要更加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因为之所以要召开此次班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某个方面存在普遍的心理困惑。只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很难解决问题。而教师最后的总结,又容易变成空谈一些道理,不能得到学生的信服。丰富的活动则能够通过直观体验等途径去促进学生的自我理解,帮助他们打开心结。
例如,本次班会的主题是与家长不顺畅的沟通和不和谐的相处。一般情况下,初中生容易把问题简单归结与父母或自己中的一方,认识不够全面,造成心理失衡。教师可以在班会伊始,请学生上台共同模拟几个不同的孩子与家长沟通相处的场景。这些场景的过程不一样,父母与孩子的特征也有差异,但总是不经意间走向了冲突。让大家从旁观者的角度意识到,其实双方都存在问题,都需要去进行调整。在学生有了这个认识后,再去展开交流讨论,学生的思路就会开阔得多,思考的成果也更有质量。
3、开展班会效果评价
每次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之后,都应该对班会的效果进行评估。因为心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学生想要摆脱负面心理状态存在难度。有时学生在班会上表现得比较好,但是班会结束后又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推翻自己在班会上的思考成果。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一定程度上说明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践都还存在问题。通过对班会效果的评价,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班会中的问题,同时帮助学生对班会的成果进行巩固。没有效果评价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其实是不完整的。
在评价方面,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权。因为主题班会是由教师来组织的,评价班会的效果,就是评价教师对班会的设计与实践是否对学生有帮助。为了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表达出真实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收集意见,重点放在学生对收获的总结以及对班会设计的意见建议上。前者体现着主题班会的真实效果,后者则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心理上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今后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成果的提升。
总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希望大家都能引起重视,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帮助初中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为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而做出更大贡献。作为初中教师也要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关注学生的身心状态,及时发现他们的反常状态,并采用有效地方式解决学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梅. 初级中学体验式主题班会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9.
[2]杨子怡.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模式分析与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08):20.
关键词:初中生;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设计;主题班会实践
初中生刚刚进去青春期,生理、认知、情感、意志、意识都在快速发展。从人的成长规律而言,进入青春期既是正常的,也是可喜的,因为这是一个人变得成熟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从初中生个体这一具体的“当事人”的角度分析,如此快速的发展变化,一定会引起他们的某种不适用,出现身心失衡的情况。如果幅度比较小,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比较强,则可以较好地度过这段时期;反之,则需要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或者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这是初中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须承担的职责。
一、初中阶段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重要意义
根据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理论,初中生在青春期与外界的互动所获得的各种情绪和行为体验,都会在未来以某种形成呈现出来。初中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他们自己,是因为其身心的快速成长变化,但这种变化是以与外界互动所获得的反馈来影响学生的。除身体上的变化,他们其实并不能直接感受到自身在心智与认知上与过去有何不同。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就是为了给学生去认识变化,做好自我调整,优化其与外界互动的机会与舞台,保障他们在心理上的持续健康成长。
二、初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设计实践策略
1、明确班会背景主题
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可能出现在各个具体的领域中。比如与父母的关系比较紧张;对学习缺少信心;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或者觉得自己非常优秀,总觉得自己在能力上比其他人高一大截,其实也是一种心理上的错误认识。所以,初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首先要明确背景和主题,教师要了解学生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到底是什么,有没有普遍性和一定的急迫性。毕竟主题班会是针对全班学生的,要考虑到全班学生的心理需求。至于个别学生出现的比较明显的问题,可以由教师与个别学生单独交流辅导解决。
为了确定班会背景主题的确是合适与可行的,教师可以从类似“课堂导入”的方式入手,只不过要把“导入”放在主题班会之前,找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找到那个师生双方都觉得合适的背景主题。随后,要进行一次小范围、短时间的类似班会形式的讨论,要观察学生对这个背景主题是否真的有兴趣,有没有一些已经比较成熟的想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可以告诉学生将在何时针对这一背景主题召开主题班会;答案是否定的,则引导学生更换背景主题,否则学生在主题班会上可能会不够活跃,无话可说,达不到预期效果。
2、丰富班会形式内容
在以往的初中主题班会上,主要由学生的自由讨论和教师的总结发言来组成。这保证了学生能够在主题班会上畅所欲言,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让班会的成果深入学生的心里。但是,心理健康类型的主题班会还需要更加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因为之所以要召开此次班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某个方面存在普遍的心理困惑。只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很难解决问题。而教师最后的总结,又容易变成空谈一些道理,不能得到学生的信服。丰富的活动则能够通过直观体验等途径去促进学生的自我理解,帮助他们打开心结。
例如,本次班会的主题是与家长不顺畅的沟通和不和谐的相处。一般情况下,初中生容易把问题简单归结与父母或自己中的一方,认识不够全面,造成心理失衡。教师可以在班会伊始,请学生上台共同模拟几个不同的孩子与家长沟通相处的场景。这些场景的过程不一样,父母与孩子的特征也有差异,但总是不经意间走向了冲突。让大家从旁观者的角度意识到,其实双方都存在问题,都需要去进行调整。在学生有了这个认识后,再去展开交流讨论,学生的思路就会开阔得多,思考的成果也更有质量。
3、开展班会效果评价
每次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之后,都应该对班会的效果进行评估。因为心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学生想要摆脱负面心理状态存在难度。有时学生在班会上表现得比较好,但是班会结束后又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推翻自己在班会上的思考成果。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一定程度上说明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践都还存在问题。通过对班会效果的评价,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班会中的问题,同时帮助学生对班会的成果进行巩固。没有效果评价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其实是不完整的。
在评价方面,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权。因为主题班会是由教师来组织的,评价班会的效果,就是评价教师对班会的设计与实践是否对学生有帮助。为了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表达出真实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收集意见,重点放在学生对收获的总结以及对班会设计的意见建议上。前者体现着主题班会的真实效果,后者则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心理上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今后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成果的提升。
总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希望大家都能引起重视,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帮助初中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为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而做出更大贡献。作为初中教师也要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关注学生的身心状态,及时发现他们的反常状态,并采用有效地方式解决学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梅. 初级中学体验式主题班会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9.
[2]杨子怡.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模式分析与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