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机 贴近受众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1987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敦时间2011年11月1日-4日,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的“李爱锐与天津”图片展于第30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英国伦敦市金融城隆重举行。这次展览和以往举办的以宣传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图片展有所不同,在“李爱锐与天津”图片展从筹备到举办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这位出生天津、献身中国的奥运冠军在对英国外宣中的独特作用。
  酝酿已久的创意
  由于天津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中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天津几乎成了半部中国近代史的象征。尤其在对外交往方面,天津具有特殊的地位。如何有效挖掘天津丰富的历史积淀,把这座在100年前就已经名扬世界的城市重新介绍给国际社会,使天津回到世界的聚光灯下,一直是从事外宣工作的同志所思考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并征询了天津许多文史界专家的意见,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工作思路,希望从曾经与天津有渊源的知名外籍人士上寻求突破。
  在这一长串的名单中,李爱锐(Eric Liddell)的名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李爱锐是出生在中国天津的英国奥运冠军。他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勇夺400米跑金牌并打破了该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之后,他放弃了在英国的优厚待遇,重返深爱着的中国,在天津的一所名叫新学书院的中学里任教近20年,深得学生们的爱戴。1936年柏林奥运会时,李爱锐还担任了中国首支国家队的总教官。抗日战争期间,他被日军囚禁于集中营,于1945年病逝。关于他的传记片《烈火战车》曾荣获198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这部电影更使李爱锐在西方社会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一方面李爱锐在英国深受爱戴,另一方面他的一生与天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情缘,而且他也为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早在几年前,天津就一直酝酿着与国外机构合作,共同拍摄一部反映李爱锐与天津故事的电影,但由于剧本、资金等原因,一直未能实现。终于在2011年,结合举办的第30届伦敦奥运会的有利契机,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希望充分利用李爱锐这个天津独特的外宣资源,在英国进行一次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外宣活动——“李爱锐与天津”图片展。
  克服困难 精心筹备
  “李爱锐与天津”图片展的筹备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成其圣多次听取图片展组织工作的汇报并对展览如何贴近英国受众,取得预期效果提出了具体要求。
  由于李爱锐生活在天津的时间距今已有90多年,当时又处在战乱年代,存世资料少,历史图片尤其缺乏。筹备展览之初,市政府新闻办积极想办法,找渠道,克服困难,由零开始,尽一切可能多方寻找线索。一是通过阅读国内外出版的《奔跑人生》、《直奔金牌》、《李爱锐传略》等几本关于李爱锐的传记,对李爱锐的生平进行仔细研究,并以这些书为线索,搜集相关资料。在此期间《奔跑人生》的出版商北京因信磐石公司被天津方面的扎实细致的工作态度所感动,主动与原著作者联系,在提供展览资料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二是寻访李爱锐在天津工作和生活期间的亲历者,掌握第一手情况。当时,李爱锐工作的新学书院几经变迁,早已不复存在。但经过努力,还是找到了当时李爱锐任教期间的学生于文级先生,老人家已是86岁高龄,还能够清晰地回忆与李爱锐交往的情况和李爱锐在新学书院的一些情况。三是天津市政府新闻办派干部专门到潍坊市当时关押李爱锐的集中营进行实地走访、拍摄,取得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四是与李爱锐的母校英国爱丁堡大学和爱丁堡李爱锐中心取得联系,在对方的帮助下,获得了大量李爱锐在英国求学以及获得奥运会冠军的资料。
  经过近半年多耐心、细致的资料搜集工作,新闻办共搜集了反映李爱锐生平的图片、文字资料三百余件。图片展的设计团队接下来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恰当把握李爱锐各个历史年代的叙述,从大量的资料中精选出图片展所需的内容。新闻办的领导在图片展设计之初就确定了一个指导思想即通过讲述李爱锐与天津的故事,拉近英国受众与天津的感情,激发受众了解天津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将新天津介绍给英国公众。在这条主线的指导下,设计团队精选出了140幅图片,把展览划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生于天津”、“回到英国”、“重返天津”、“天津展翅飞翔”,分别介绍了李爱锐在天津度过的童年时代、他在英国的学习经历和夺取奥运冠军的事迹、李爱锐重返天津后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以及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天津与英国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情况。
  反响热烈
  11月1日,“李爱锐与天津”图片展开幕式在伦敦市隆重举行。中国驻英国公使秦刚、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尼古拉·罗奇司长、英国外交部安德鲁·米切尔司长等中英两国贵宾出席了开幕式并共同为图片展揭幕。
  图片展不仅使英国民众有机会深入了解李爱锐与中国与天津的感人故事,同时,更激发了英国民众了解天津,关注天津的兴趣和热情,为英国与天津之间的交流合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李爱锐与天津”图片展受到了英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展览期间,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在这些参观者当中既有英国政界、企业界、体育界、文化界人士,还有从李爱锐故乡苏格兰专程前来的各方人士。通过参观,他们普遍对英中两国的交往历史和天津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示为图片展讲述的李爱锐与天津与中国的不解情缘所深深打动。通过观看展览,天津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城市形象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也对与新天津的合作充满了期待。
  為进一步扩大影响,图片展在伦敦举办的同时,天津代表团还于11月3日,向李爱锐母校——爱丁堡大学赠送图片展纪念画册和光盘,并与爱丁堡大学、英国李爱锐中心在该校官方网站和李爱锐中心的官方网站上,共同举办“李爱锐与天津”网上图片展。爱丁堡大学副校长史蒂芬·西勒先生表示,李爱锐出生在天津,在天津结婚,在中国去世,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不仅是英国的奥运冠军,也是中国的奥运冠军。图片展的举办为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架起了一座金桥。
  “李爱锐与天津”图片展受到了中外媒体的关注。英国广播公司(BBC)、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苏格兰邮报、普罗派乐电视台等英国知名媒体都派记者到现场采访并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英国广播公司在看完图片展后,还组织摄制组专程来天津就李爱锐与天津的故事制作了一期专题节目。
  尽管时隔一年,“李爱锐与天津”图片展的影响依然在延续。2012年,英国苏格兰政府邀请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伦敦奥运会举办期间,在爱丁堡再次共同举办了“李爱锐与天津”图片展。天津电视台拍摄的关于李爱锐的纪录片《出生在中国天津的奥运冠军》也同期在伦敦奥运村中国之家播出。(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责编:谭震
其他文献
这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两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走出阴霾的艰辛,家人、社会和政府的帮助;家庭的重建,婴儿的新生……读罢全文,就如同看过一部精彩的纪录片或者故事影片,男女主人公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对他们的悲喜酸甜亦心有戚戚。  更重要的是,文章所描述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中国,但西方社会所宣扬的“信念、希望、爱”等,在这里得以展现。东西方价值观跨越了文化、社会差异,在人类共同的灾难面前得
期刊
7月6日至7日,由五洲传播出版社、西班牙三角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2中国当代作家及文学作品国际出版(西班牙语地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及西班牙Planeta、Popular、Kailas等出版社的嘉宾,以及莫言、刘震云、麦家等当代作家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中国当代作家及文学作品海外推广(西班牙语地区)”项目旨在依托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整合国内优秀出
期刊
每个国家都有“外宣”,但方式、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即使如瑞士这样一个“国际形象比较好”的西方国家,也专门成立了“外宣”部门——瑞士形象委员会( Présence Suisse ),专事对外推介瑞士工作,其做法或许能给我国外宣以启示。  成立背景  瑞士一直以“美好的”国际形象著称于世。瑞士独特的中立政策和安定、富裕的生活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如“明信片”一样深深地印在外人的脑海里。然而,从20世纪90
期刊
罗多弼(Torbjorn Loden),瑞典著名汉学家,生于1947年,1970至1971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进修。1973至1976年任瑞典驻中国大使馆文化专员,1980年获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方向的博士学位。现任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主任,“国际瑞典笔会”(Swedish Pen)、“中国研究欧洲协会”董事。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以及中国历史文化。  解读
期刊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许多西方学者预言的“传统媒体的衰落和消亡”逐渐成为事实。我想引用几个有一定说服力的统计数字:2011年,美国有71家日报以总价低于8亿美元的交易额被“低价出售”。据美国权威期刊《广告时代》预测,2012年美国网络广告的投放总额为395亿,首次超过印刷媒体(报纸和期刊)广告投放总额(360亿)和电视媒体(345亿),网络在广告市场份额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媒体”。  从统计数字
期刊
2011年中央电视台在俄语频道开播《观点》节目,是为提高对外传播的针对性、有效性、创新节目样态做出的尝试。主持人与两位嘉宾围坐在圆桌旁,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讨论热点民生话题,探究因中外文化差异导致的认识分歧,淡化了访谈的严肃性,强调人情味、趣味性、戏剧性,集信息传播、制造幽默、辨明事理三大元素于一身,是俄语受众了解中国的窗口。  选题策划贴近观众的需求和关注点  长期以来,影响外宣效果的突出问题是“
期刊
2012年2月,“双非”孕妇到香港产子问题引发了香港和大陆一系列的矛盾。香港媒体《大公报》通过系列评论,分析并指明了“双非”孕妇存在的原因,并说明了矛盾的可调和性,为解决矛盾指出了种种可能性和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大公报》评论的理性分析、追求公正、维护稳定、保持个性等行为,体现出报纸富有理性的独立精神,值得业界推崇。  在“双非”事件中,大公报发出了系列评论十余篇,主要有:《“双非”祸港公民党难咎
期刊
菲利普·赛博(Philip seib)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公共外交和国际关系领域教授。著有《实时外交》(Real-time Diplomacy)、《标题外交》(Headline Diplomacy)、《新媒体与新中东》(New Media and the New Middle East)等专著。笔者在南加州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学习期间就公共外交和媒体外交等问题与他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共新高层履新一个月来,他们勤勉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给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月7日到11日,在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视察当中,习近平走访了中国南方的广东省,他表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停步”。  习近平的视察路线和已故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到广东省“南巡”一样,那次20年前的视察引发了经济改革和增长的加速。  在习的视察过程中,没有交通管制,也没有红地毯迎接安排,这些都身体力行实践着十八届中
期刊
本刊讯2012年11月11日至17日,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由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牵头主办的“黑龙江文化产业合作发展”2012韩国交流活动,在韩国首尔以及被誉为“韩国文化艺术之乡”的光州市和全羅南道举行,一阵“龙江文化热”在韩国当地迅速升温。  为展示本地文化发展与合作潜力,黑龙江外宣办于2012年11月12日,在韩国首尔召开了“黑龙江文化产业情况说明会”。  韩国政界、文化界、投资界以及《朝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