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两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走出阴霾的艰辛,家人、社会和政府的帮助;家庭的重建,婴儿的新生……读罢全文,就如同看过一部精彩的纪录片或者故事影片,男女主人公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对他们的悲喜酸甜亦心有戚戚。
更重要的是,文章所描述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中国,但西方社会所宣扬的“信念、希望、爱”等,在这里得以展现。东西方价值观跨越了文化、社会差异,在人类共同的灾难面前得到融合。
如果这样的文章出自我们的外宣媒体,必将是一篇弘扬主旋律的“精品力作”。在人性化写作的背后,作者也传达出对中国政府灾后重建工作的肯定。作为一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纽约时报》,能刊登这样一篇以中国为题材但通篇基本上没有负面报道的文章,实属罕见。
今年晚些时候,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十八大”,中国将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的是,外媒将以一贯的手法对我们国家的内政外交指手画脚,有的甚至不惜歪曲抹黑。届时,我们的外宣媒体又将面临一场艰苦的舆论战:既要正面报道我们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就,又要针对国际上于我不利的负面报道和言论予以回应和反击。
但是,受西方社会固有价值观以及反华媒体长期言论的影响,西方读者往往对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怎样让他们接受我们的话语,是我们外宣媒体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实践证明,过去那种大而空泛的说教已经很难奏效,西方读者需要的是可以打动人心的“人性化”作品。
那么,看看《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是怎样突破意识形态的障碍,帮我们完成“主旋律报道”的。
汶川地震发生两年后,灾后重建依然是中外媒体热衷报道的话题。地震两周年前夕,《纽约时报》的记者选取了灾区的几个小人物,数次往返采访,与他们同吃同住,完成了这篇5000字的特稿文章。
难能可贵的是,在记者笔下,中国政府以积极正面的形象出现,推动着灾后重建工作的进展。这种重建,不仅仅是房屋、道路、桥梁这些硬件设施的重建,更是对灾民信心和希望的重塑。
具有戏剧张力的开篇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特稿写作也是如此。文章主要讲述了一对在地震中丧失了亲人的年轻男女重新组建家庭的故事。杨春和薛颖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再婚的一对夫妻。他们从丧偶到重新组建家庭,中间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但是,家人的支持、社会的关爱和政府的推动,让他们重拾信心,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渴望,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在这篇报道中,作者独具匠心,选择从主人公家里的婚纱照写起——
“这对新婚夫妇看上去很开心,不是吗?在他们位于中国西南四川农村的家里,照片里的新郎和新娘似乎沉浸在无限的幸福之中——他们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嬉笑追逐,在一片火红的秋叶前窃窃私语,在蔚蓝的大海边相互依偎。25岁的新娘薛颖以前做服装生意,照片里的她一袭洁白的婚纱,头上的王冠熠熠发光;新郎杨春今年37岁,是一名司机,尽管由于长年吸烟牙齿已经变黄,但照片里,他穿着白色燕尾服,打着领结,牙齿看上去洁白整齐。”
对于中国人来说,婚纱照已经成为再普通不过的家庭摆设,我们可能也早已经熟视无睹。但作者却从这些光鲜亮丽、美得不真实的婚纱照中,解读出另一种意味:婚纱照的存在,除了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更重要的作用,似乎是为了掩盖两年前那场灾难所带来的痛苦回忆。理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形成巨大的反差,制造出一种具有戏剧张力的冲突效果。
细节的力量
好的文章总是以情动人,而真情又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细节描写来烘托与呈现。灾难给当事人带来的巨大创伤和痛苦,文章通过几处细节描写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无法承受失去妻、子之痛的杨春,选择回到父母身边,寻求安慰,但痛苦似乎并没有减轻——“杨春回到了在片口的父母家,整天萎靡不振,像是在梦游。他睡得很少,很快便瘦了27斤。一闭上眼睛,眼前便出现妻子和孩子的影子,似乎看到他们在瓦砾堆中,等着他去救他们出来。”
失眠、体重骤减、做恶梦等日常生活细节,反映了他内心承受的痛苦。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章中比比皆是。
即将重新走入婚姻的杨春在婚礼前,不忘为罹难的亲人在网上建了一座“电子墓碑”;妻子和孩子的照片,不敢放在家里,因为“心里受不了”……
两人结婚后,作者又运用电视镜头般的语言,通过细节刻画,将读者带到主人公的身边——
“一天晚上,我去他们家拜访。厨房里冒着烟,屋子里弥漫着辣椒酱的味道。杨春带着蓝色的围裙从厨房探出头来,他的眼被辣椒呛得直流流泪,但他还是努力冲我笑了笑。‘回锅肉’,他告诉我说。坐在椅子上的薛颖抬起头冲我笑了笑,她手里拿着一盒自己绣的鞋垫,这些鞋垫可以让丈夫的鞋更加舒服和耐穿。薛颖的母亲和弟弟来了,所以杨春主动当起了大厨,为全家做饭。几分钟后,他从厨房出来,手上端着好几道菜——鸡爪,芝麻凉面,土豆牛肉,还有回锅肉。”
每一道菜的名字,作者都一一交代,正是这些看似闲笔的细节,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他们的幸福似乎也变得触手可及。
同样是在地震两周年前夕,《南方日报》刊登了一篇《汶川地震两周年:坚强汶川人逐渐走出地震阴影》的特写文章——
“杨伯的‘爱情故事’曾感动过很多人。地震中,杨云青家包括妻子在内共有10人遇难。老伴和他40年相濡以沫,老伴遇难后让他曾夜夜无法入睡,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在别人的介绍下,刘明玉认识了杨云青。交往一段日子后,情投意合的两人走到了一起。度过‘磨合期’后,去年3月,两人登记结婚。新老伴细心、体贴。杨伯说,两人在一起一年多时间,从来没吵过架。在妻子的陪伴下,杨伯心中地震留下的伤痛被逐渐抹平。”
这本应该是一个“感动过很多人”的故事,但由于缺少细节的支撑,成了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流水账”,缺少感染力,读者的“感动”也无从谈起。
西方新闻写作有一条金科玉律,Show, don’t tell,翻译成中文意思为“展现,而不要叙述”。能够表现主题、烘托气氛的细节描写,正是最好的展现。
我们的外宣报道,需要以人为本、以情动人,需要人性化的故事和巧妙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干巴巴的说教或者是一大堆成绩的赘述。如果文章连自己都打动不了,谈何去感染别人?
在讲故事的同时,作者在文章中穿插介绍了中国政府和官员为灾后重建所付出的努力,比方说,当地宣传部门官员在背后积极推动灾民重新组建家庭,政府甚至都开办了婚姻介绍所;当地宣传部的官员主动打电话敦促失去配偶的灾民再婚;政府免费为再生育妇女提供免费咨询、体检、手术;而对那些失去子女的再婚家庭,政府也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这一切,无不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这些背景的穿插,真实自然,没有说教味,就如同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很容易让西方读者接受,值得我们在外宣工作中学习借鉴。
当然,这样的作品,需要深入到一线基层,大量采访,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靠打打电话或者编编二手素材就可以写出来的。只有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零距离”接触,写出的稿件才会丰满生动、有血有肉,充满人情味。
“十八大”即将召开,我们的外宣媒体除了要做好宏观的解读,也要走下去,用生动的、来自一线的鲜活故事,用微观的笔触,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可以感知的中国共产党。
(作者来自新华社对外部)
更重要的是,文章所描述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中国,但西方社会所宣扬的“信念、希望、爱”等,在这里得以展现。东西方价值观跨越了文化、社会差异,在人类共同的灾难面前得到融合。
如果这样的文章出自我们的外宣媒体,必将是一篇弘扬主旋律的“精品力作”。在人性化写作的背后,作者也传达出对中国政府灾后重建工作的肯定。作为一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纽约时报》,能刊登这样一篇以中国为题材但通篇基本上没有负面报道的文章,实属罕见。
今年晚些时候,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十八大”,中国将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的是,外媒将以一贯的手法对我们国家的内政外交指手画脚,有的甚至不惜歪曲抹黑。届时,我们的外宣媒体又将面临一场艰苦的舆论战:既要正面报道我们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就,又要针对国际上于我不利的负面报道和言论予以回应和反击。
但是,受西方社会固有价值观以及反华媒体长期言论的影响,西方读者往往对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怎样让他们接受我们的话语,是我们外宣媒体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实践证明,过去那种大而空泛的说教已经很难奏效,西方读者需要的是可以打动人心的“人性化”作品。
那么,看看《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是怎样突破意识形态的障碍,帮我们完成“主旋律报道”的。
汶川地震发生两年后,灾后重建依然是中外媒体热衷报道的话题。地震两周年前夕,《纽约时报》的记者选取了灾区的几个小人物,数次往返采访,与他们同吃同住,完成了这篇5000字的特稿文章。
难能可贵的是,在记者笔下,中国政府以积极正面的形象出现,推动着灾后重建工作的进展。这种重建,不仅仅是房屋、道路、桥梁这些硬件设施的重建,更是对灾民信心和希望的重塑。
具有戏剧张力的开篇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特稿写作也是如此。文章主要讲述了一对在地震中丧失了亲人的年轻男女重新组建家庭的故事。杨春和薛颖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再婚的一对夫妻。他们从丧偶到重新组建家庭,中间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但是,家人的支持、社会的关爱和政府的推动,让他们重拾信心,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渴望,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在这篇报道中,作者独具匠心,选择从主人公家里的婚纱照写起——
“这对新婚夫妇看上去很开心,不是吗?在他们位于中国西南四川农村的家里,照片里的新郎和新娘似乎沉浸在无限的幸福之中——他们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嬉笑追逐,在一片火红的秋叶前窃窃私语,在蔚蓝的大海边相互依偎。25岁的新娘薛颖以前做服装生意,照片里的她一袭洁白的婚纱,头上的王冠熠熠发光;新郎杨春今年37岁,是一名司机,尽管由于长年吸烟牙齿已经变黄,但照片里,他穿着白色燕尾服,打着领结,牙齿看上去洁白整齐。”
对于中国人来说,婚纱照已经成为再普通不过的家庭摆设,我们可能也早已经熟视无睹。但作者却从这些光鲜亮丽、美得不真实的婚纱照中,解读出另一种意味:婚纱照的存在,除了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更重要的作用,似乎是为了掩盖两年前那场灾难所带来的痛苦回忆。理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形成巨大的反差,制造出一种具有戏剧张力的冲突效果。
细节的力量
好的文章总是以情动人,而真情又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细节描写来烘托与呈现。灾难给当事人带来的巨大创伤和痛苦,文章通过几处细节描写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无法承受失去妻、子之痛的杨春,选择回到父母身边,寻求安慰,但痛苦似乎并没有减轻——“杨春回到了在片口的父母家,整天萎靡不振,像是在梦游。他睡得很少,很快便瘦了27斤。一闭上眼睛,眼前便出现妻子和孩子的影子,似乎看到他们在瓦砾堆中,等着他去救他们出来。”
失眠、体重骤减、做恶梦等日常生活细节,反映了他内心承受的痛苦。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章中比比皆是。
即将重新走入婚姻的杨春在婚礼前,不忘为罹难的亲人在网上建了一座“电子墓碑”;妻子和孩子的照片,不敢放在家里,因为“心里受不了”……
两人结婚后,作者又运用电视镜头般的语言,通过细节刻画,将读者带到主人公的身边——
“一天晚上,我去他们家拜访。厨房里冒着烟,屋子里弥漫着辣椒酱的味道。杨春带着蓝色的围裙从厨房探出头来,他的眼被辣椒呛得直流流泪,但他还是努力冲我笑了笑。‘回锅肉’,他告诉我说。坐在椅子上的薛颖抬起头冲我笑了笑,她手里拿着一盒自己绣的鞋垫,这些鞋垫可以让丈夫的鞋更加舒服和耐穿。薛颖的母亲和弟弟来了,所以杨春主动当起了大厨,为全家做饭。几分钟后,他从厨房出来,手上端着好几道菜——鸡爪,芝麻凉面,土豆牛肉,还有回锅肉。”
每一道菜的名字,作者都一一交代,正是这些看似闲笔的细节,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他们的幸福似乎也变得触手可及。
同样是在地震两周年前夕,《南方日报》刊登了一篇《汶川地震两周年:坚强汶川人逐渐走出地震阴影》的特写文章——
“杨伯的‘爱情故事’曾感动过很多人。地震中,杨云青家包括妻子在内共有10人遇难。老伴和他40年相濡以沫,老伴遇难后让他曾夜夜无法入睡,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在别人的介绍下,刘明玉认识了杨云青。交往一段日子后,情投意合的两人走到了一起。度过‘磨合期’后,去年3月,两人登记结婚。新老伴细心、体贴。杨伯说,两人在一起一年多时间,从来没吵过架。在妻子的陪伴下,杨伯心中地震留下的伤痛被逐渐抹平。”
这本应该是一个“感动过很多人”的故事,但由于缺少细节的支撑,成了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流水账”,缺少感染力,读者的“感动”也无从谈起。
西方新闻写作有一条金科玉律,Show, don’t tell,翻译成中文意思为“展现,而不要叙述”。能够表现主题、烘托气氛的细节描写,正是最好的展现。
我们的外宣报道,需要以人为本、以情动人,需要人性化的故事和巧妙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干巴巴的说教或者是一大堆成绩的赘述。如果文章连自己都打动不了,谈何去感染别人?
在讲故事的同时,作者在文章中穿插介绍了中国政府和官员为灾后重建所付出的努力,比方说,当地宣传部门官员在背后积极推动灾民重新组建家庭,政府甚至都开办了婚姻介绍所;当地宣传部的官员主动打电话敦促失去配偶的灾民再婚;政府免费为再生育妇女提供免费咨询、体检、手术;而对那些失去子女的再婚家庭,政府也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这一切,无不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这些背景的穿插,真实自然,没有说教味,就如同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很容易让西方读者接受,值得我们在外宣工作中学习借鉴。
当然,这样的作品,需要深入到一线基层,大量采访,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靠打打电话或者编编二手素材就可以写出来的。只有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零距离”接触,写出的稿件才会丰满生动、有血有肉,充满人情味。
“十八大”即将召开,我们的外宣媒体除了要做好宏观的解读,也要走下去,用生动的、来自一线的鲜活故事,用微观的笔触,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可以感知的中国共产党。
(作者来自新华社对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