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悟性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4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学生悟性的培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及学生的一生来说都很重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读中悟”来实现对学生悟性的培养,这要求:初读课文,通过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旨,即悟“形”;重点研读,通过深思探究,获得多维的审美体验,即悟“意”;再读课文,通过深入体会,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同化、人格的升华,达到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即悟“情”、悟“新”。
  [关键词]教师;学生;阅读教学;朗读;悟性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对于理解来说是很重要的。朗读是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言语,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感知接受——体验理解——领悟表达”的过程。“读中悟”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和收获,达到对学生悟性的培养。“读中悟”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又适应了新课程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悟性,又如何做到“读中悟”呢?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谈一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在阅读教学中,我都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然领悟思想与情感。一般通过“粗读——细读——精读”的阅读活动,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感知阶段,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直观的感受。整体感知课文,首先要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课文的主体形象。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主体形象,有的是人,有的是物,要根据具体的课文作具体分析,这是课文最主要的信息。其次,要在阅读中把握课文的基调。基调是统摄课文的灵魂,是蕴藏在课文中的情感倾向,是贯通课文整体的主旋律。把握了课文的基调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课文,把握课文的主旨。
  在这一阶段教学中主要以粗读课文为主,以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等为主要形式。如《社戏》这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课文情节,对文中人物有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运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在其中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工具书的运用,训练了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这也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电有利于学生养成自读的良好习惯。可见,读可以悟“形”,能够对课文有整体直观的感受。
  不同的文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象《社戏》、《故乡》这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在这一阶段教学中不适合教师范读整篇课文,象《春》、《济南的冬天》、《清塘荷韵》这些散文和一些古诗文则可以。如《春》这一课,学生在通过自由读,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扫除了字词障碍后,教师再范读课文,范读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如: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听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读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答案。通过教师有表情的示范朗读,就会把学生很快地带入课文情境,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产生课堂情感效应,如果范读达不到这种效果,可以用录音机或多媒体播放来代替,从而达到悟“形”的教学目的。
  
  二、重点研读,深思探究
  
  重点研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理解阶段,是获取信息之后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是认识深化、思维拓展、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整体出发,“披文人情,沿波讨源,因形体味”,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去揣摩,品味,分析,思考。
  在这一阶段教学中主要以细读为主,以学生自由读、齐读、轻声读、默读、指定学生读和教师范读等为主要形式。比较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可以让学生熟读成诵。如《社戏》这一课的教学,首先,学生轻声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脉络,把握叙事的详略,进一步体味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读后思考问题:本文共记叙了哪些事情?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其次,默读课文,找出详写、略写的各是哪几件事,找出后齐读。思考讨论:本文课题是“社戏”,是否可以删去以下这些内容?为什么?“(1)平桥村是“我”的乐土;(2)看不成戏的焦虑心情;(3)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3)归途“偷豆”。”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点拔,和学生一起完成。
  重点研读的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在读中完成的,学生不仅知道详写、略写的事件,而且还会真正体会为什么详写和为什么略写,学生讨论的是否可以删去的内容非但不是多余的,而是有力地表现了课文的主题。教师抓住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这一机会,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童年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并让学生在课下整理成文字东西,这也解决了学生作文时不知道写些什么的为难情绪,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见,读可以悟“意”,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可以从课文的表象深入到课文的深层世界之中,去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家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独特的审美发现和认识,以自己整个身心的介入去获得多维的审美体验。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再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领悟阶段,主要是对课文的鉴赏,可以说是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把感知、理解课文的结果重新联系、统一起来,对课文进行宏观的理性的审视和鉴别,从而“悟”出课文深藏的人生精义和表达这种意蕴的艺术方式,并对课文或课文的某一方面作出评判或进行鉴赏。如果说“感知”和“理解”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具体品味,那么“领悟”则是吸收、过滤和重构。
  在这一阶段教学中主要以精读课文为主,以学生自由读、指定学生读、教师范读等为主要形式。如在《社戏》教学中通过反复去读,让学生懂得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领略课文中体现的美。首先采取自由读的方式,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文中最优美的部分,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为“三美”,即:自然美、人性美、情感美;然后,采用齐读、指定学生读、教师范读等方式反复朗读,每读一次,教师都要提醒学生体会到了什么。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悟出许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东西,在这其中,不同的学生由于感悟能力不一样,领悟到的思想和情感也就不同,这正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的教育理念和语文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要求。又如《春》这一课,只有在反复朗读中,学生才会品味文中的妙词佳句,才能体会到那些生动、鲜明、流畅的词语和语句是怎样从笔端流淌出来的,这种感受是教师无论如何也讲不出来的。可见,读可以引导学生悟“情”、悟“新”,让学生跨越文字的界域,发现作家的心理奥秘,领略作品艺术境界的无限风光,同时也使自己获得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同化、人格的升华,达到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地去讲,要多给学生留一点时间、空间,让学生多读一读,多想一想,做到“读中悟”,通过读去悟“形”、悟“意”、悟“情”、悟“新”,这样文章中鲜活的生命才能展现出新鲜的活力,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舒展和张扬。
  
  参考文献
  [1]王富仁,傅中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144-147
  [2]朱芒芒,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7
其他文献
【摘要】本篇论文首先从文化的定义入手,延伸到文化自身的一些特点,继而针对英语学习与文化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和分析。说明文化教学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给出一些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若干实例对以上理论做出更详细的解析。  【关键词】文化型知识;共享型知识;非文化非共享型知识    文化的定义是什么?这个问题直到1924年一个最早期的人类学家E.B.Tylor给出了相对比较客观、科学的定义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据分析法对赣榆县五所高中体育特长生在训练过程中损伤的分布情况、性质及损伤原因作了重点分析。对如何预防运动损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体育 特长生 运动损伤    1 前言    运动损伤是训练中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通过对体育特长生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的探索与研究,从而加强对他们进行指导,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以保证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水平
随着媒体和信息的开放与广泛传播,学生们的视野已经很开阔,兴趣爱好也都非常广泛。依据学生的特点,我深深地感觉到再用过去那种古板的、喋喋不休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在课堂上用一些小技巧可以适时地调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了解学生倾听呼声    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积极的思想给予肯定,对于消极的思想以释惑,让其释放或改变。思想是行为和先导,只有有健康的思想,才会有前进的
新课程改革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指明了具体的方向}要求倡导新的教学设计方式,对传统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作为职教一线的教师,只有自觉地更新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创新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设计模式,才能走在新课程改革的前列。  作为培养学生的看图、画图、空间思维想象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机械制图》课,是机械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技术
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中学生对学习英语呈现出索然寡味的状态。在课堂上,该背的背不了,该用的用不上,要答的答不起,这就很难与教师协调合作,更不便说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了;在早读时,既便在有教师领读的情况下,多数同学也是形式主义应付了事,通过留意观察,便发现好几个学生根本不看教师乱读一通,例如教师读单词voiee/voic/,学生捕风捉影读成/wis/,诸如这种情况很多,可见,现在的中学教学中,如何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88-01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美育是语文教学重要目标之一,它运用教材、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在寓教于美的享受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形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而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并不易,尤其对于我们学校的生员,所以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多总结,摸索既适合学情,又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堂 学生 效率    课堂模式改革在我校开展时已近两年,其实无论哪种新模式其核心都是一样: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学生是主体,让他们主动去探究学习。我一直都在尝试和努力去做,但是
在传统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我”为中心,以“教”为出发点,教师讲解多于学生操练,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较少,很难体现学生的学。现代英语课堂应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策略,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使他们乐学,和谐、主动地发展。以任务型为核心的高中英语教学,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任务型课堂教学简述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以完成具体任务
【摘要】观察能力对认识客观事物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结合舞蹈教学的特点,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探讨了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舞蹈教学;观察能力;培养方法    1观察及其与舞蹈教学的关系  观察是从一定的目的任务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全面、深入、正确地观察事物的能力称为观察力。观察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人能否获得丰富而深刻
学生知识的内化,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形成,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实践,主动参与。如果能让儿童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亲历体验,就能使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也才能把儿童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    一、创设“游戏”情境,开启“乐学”大门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需求能提高学习乐趣。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