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的“眼”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ongwei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就不会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没有清晰的写作思路,写出的文章就会杂乱无章,不够条理。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篇脍炙人口的科普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来学习如何观察事物,如何理清写作的思路。
  一、说明事物要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如果没有对生活中的事物细致观察,就不会全面地了解事物,更不会洞悉事物的本质特征。从《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可以看出作者对荔枝这一事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
  比如,文中对白居易《荔枝图序》的质疑,就是源于作者对荔枝的观察。白居易《荔枝图序》认为荔枝“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而作者贾祖璋观察后发现,“缯是丝织物,丝织物光亮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可见白居易说的“壳如红缯”与作者的观察并不吻合;白居易说荔枝“膜如紫绡”也不正确,因为白居易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而贾祖璋认为“膜”指的是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白居易认为“瓤肉莹白如冰雪”,而作者贾祖璋认为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但有的则微带黄色,所以经过作者观察,白居易所说的荔枝的肉的颜色不完全正确。再者,荔枝的“果肉”不是“肉”,而是“假种皮”,是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经过这一番质疑,我们可见作者的观察是非常细致的。
  除此之外,作者的观察细致还体现在对荔枝这一水果的构造的观察上,什么是“龟裂片”,什么是“片峰”,什么是“果肩”,什么是“缝合线”,虽说是一些专业术语,但配上教材中的图片,能让我们直观地了解荔枝,也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观察的细致用心。
  二、说明事物要有序
  观察是了解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条理是说明文的生命,有序地说明事物则能体现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也能体现作者写作思路的清晰。说明文的目的就在于把事物说明、说清,让读者清清楚楚地了解事物,而不是脑子里一团糟。作者贾祖璋确实有这样的本领。比如,在文章结构的安排上,思路就特別清楚。在文中,作者先介绍荔枝的果实特点(分别从荔枝的外壳、颜色、果形和大小等方面去说明),接着介绍荔枝的生长习性(分别从产地、品种、移植和发展等方面去说明),中间附带从“果膜”“果肉”“果核”“果花”等方面介绍荔枝的果实,可谓条理分明,说明思路清晰。在具体说明时,以说明介绍荔枝的果实特点为主,以说明荔枝的生产为次,主次分明。具体到某些段落,在说明的时候,也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比如,第二段写到荔枝的果壳的时候,先写对《荔枝图序》中“壳如红缯”的质疑,接着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明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龟裂片),再说龟裂片中央突起的部分(片峰),最后再说明片峰的尖平因荔枝的品种而异。从这一段来看,小段落中,作者说明事物也是有顺序的。再如,第四段说明荔枝的大小的时候,第一句写“通常”可见的形状,是从整体上来看的。接着三句从上至下,然后到荔枝的两侧,顺序井然。最后一句是写不常见的形状,以照应第一句“通常”二字。作者的思路,不只有大格局上的缜密细致,也有小段落中的精巧清晰。
  总之,说明事物要讲求方法。一要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二要进行有条理的说明。同时要借鉴课本中的有关“如何观察事物”“如何理清写作思路”的范文,比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为了说明荔枝的生态习性,先说荔枝的外形,再说荔枝的果实,遵循了从外到内的写作思路;《景泰蓝的制作》一文从“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六点来介绍景泰蓝制作的六大工序。
其他文献
■  近段时间,随着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的热播,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小诗《苔》一夜爆红。节目中,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乌蒙山区孩子用宛如天籁的声音动情演绎了《苔》。  梁俊,原籍江西,后生活在重庆。2013年9月,梁俊和新婚的妻子来到贵州乌蒙山区石门坎的苗寨支教。石门坎的孩子,80%是苗族,天生爱好唱歌。在进山之前,梁俊就想到,预先给一些古诗词谱曲,然后教孩子们唱。他希望孩子们活在诗里,可以感受诗
期刊
面对荧屏,你唏嘘不已,有人笑你痴,那不过是文人编造的故事而已,何必当真?面对真人,你掏心掏肺,有人笑你傻,那不过是又一个傻瓜而已,你也学他?面对义举,你毅然效仿,有人笑你蠢,那与你何干,于你何益?做人难啊,也许你会有无所适从之感。不,人是要有定力的。①  何谓定力?定力就是把握自己意志的能力,就是意志力。它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去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表现。邱少云严守纪律,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
期刊
雨,细细密密地在空中斜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一切。我落寞地坐在窗前,任凭家中电话的铃声一次次地响起。  月考的失利成为我不见任何人的理由。受不了同学满怀真诚的安慰,受不了父母一如既往的呵护,受不了亲戚们充满善意的怜惜……我宁愿他们骂我打我,让我疼痛,丢下我一个人独自悲伤。我不怪别人,只恨自己,恨自己平淡无彩,像一杯白开水,像一束惨白的陽光。  我站起身,拿起电话,那边是焦急与惊喜交错的声音。“喂
期刊
孔子是幽默的。《论语》一书,有很多他的幽默语。因为他脚踏实地,说很多入情入理的话。只惜前人理学气太厚,不曾懂得。他十四年间,游于宋、卫、陈、蔡之间,不如意事,十居八九,他总是泰然处之……他三次问门人:“我们一班人,不三不四,非牛非虎,流落到这田地,为什么呢?”这是我最爱的一段,也是使我们最佩服孔子的一段。有一次,孔子与门人相失于路上。后来有人在东门找到孔子,说他的相貌,并說他像一条“丧家犬”。孔子
期刊
有这样两种人生,一种是经常和朋友一起聚餐闲聊,煲电话粥,话家长里短,乐在其中,一种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像那个徒手攀登高楼的勇士,敢于挑战,追求壮烈,你投谁的赞成票?在许多人看来,这是无疑而问,前者肤浅,后者深沉,前者低俗,后者高雅,怎能弃后者而取前者呢?其实,在我看来,未尝不可做个庸常者。②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
期刊
海尔茂 娜拉,我愿意为你日夜工作,我愿意为你受穷受苦。可是男人不能为他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  娜 拉 千千万万的女人都为男人牺牲过名誉。  海尔茂 喔,你心里想的嘴里说的都像个傻孩子。  海尔茂 (伤心)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在咱们中间出现了一道深沟。可是,娜拉,难道咱们不能把它填平吗?  娜 拉 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 拉 在你的泥妹娃离开你之
期刊
(以“脚踏实地最可取”作为中心论点,虽然也在材料的含义之中,不算偏题,但此话题没有新意,也无深度)  近日,一个26岁的青年在某地攀爬大楼失手坠亡。这个自称“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的青年,在多个视频直播网站陆续发布自己攀爬地标性建筑的视频,粉丝超百万。他坠亡的消息引发舆论热议,有人借“知其不可而为之”为其点赞,有人以淡泊名利告诫后人,也有人以与人为善的精神缺失批评粉丝、媒体和广告商。然而我以为,好高
期刊
作家风格谈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风格独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春》《背影》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富有至情,是他散文的灵魂,也是他的散文之所以打动人心的关键。他富有“说话风”的作品让人读了亲切有味。他的叙事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是毫不矫饰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和心灵的艺术品。  作文观  《庄子·渔父》中说:“不精不诚,不能动
期刊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6年最惹眼的汉字,无疑是《新周刊》年度新锐榜选出之“刷”字!  回望2016年度最强节奏——刷!刷!刷!杭州G20峰会刷新了中国形象,“天宫二号”刷新了中国新纪录,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刷出了国人自豪感;人们已经可以告别钱包,不用现金,直接刷二维码吃饭购物;不久的将来,刷脸将取代指纹进行电子支付;国人登机只需刷一下身份证。  这是个国人刷屏的时代,人
期刊
为何要谈“论证思路的拓展”,主要是因为有些学生作文,虽然论点新颖,论据丰富,但却给人一种干巴巴的感觉,缺乏丰满的血肉。要想让议论文写得精彩,必须从论证思路的拓展入手,拓展思路,在论点和论据的衔接上下足功夫。  《周易》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激起了多少人奋发图强的斗志;鲁迅一句“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给予了多少人勇往直前的勇气;毛泽东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