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游戏的定义
游戏是幼儿主导性的特殊学习活动。幼儿是在忠于现实生活逻辑的前提下,加上自己的想像,通过变革来反映现实,开展游戏的。因此,游戏是一種创造性活动,蕴含着巨大的教育潜力。
游戏,主要指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幼儿园课程,包括主题活动、领域教学、区域活动等专门的学习活动,以及与游戏相关的环境创设,日常生活活动和亲子活动。
二、游戏的意义
《幼儿园指南》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项活动中。
在幼儿园的每日生活中,游戏是主要的活动。游戏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孩子学习的最佳途径,但是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当中,人们常常把游戏和孩子的教育隔离开来。
教师应该坚定信念,把游戏作为儿童的主要活动。游戏是自然赋予儿童的非人力所能控制的活动。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爱玩、会玩是评价婴幼儿发展的标准之一。
三、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
(一)游戏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
当前在婴幼儿教育中,游戏行为往往不被鼓励,爱玩常被看作是淘气、调皮捣蛋、不用功、没出息。喜欢不喜欢玩,会不会玩,对大人也许不那么重要,可对婴幼儿却是件大事,它是衡量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由于婴幼儿游戏水平反映着他们的身心水平,因此会玩的儿童总是聪明能干的、身体健壮的、善于交往合作的。
因此游戏一方面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孩子需要游戏,就像人需要足够的食物与休息,他们在游戏中接受外来事物的刺激后,综合感觉的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另一方面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游戏的功能表现为自我满足。儿童沉浸在游戏中,这时儿童是生活于现实以外梦想的世界,以梦想的方式在自己的心中建构着外部的世界。游戏的功能表现为情绪的宣泄,孩子在现实中压抑的情绪能在游戏中得到排解。因为游戏是幼儿自己的世界,幼儿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活动以外的目标和他人的控制,是自由自在的。
(二)游戏是创造性想象的源泉
游戏的特点是: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游戏是自由自在的;游戏是愉快的;游戏是充满幻想和创造性的。对于游戏中的儿童而言,梦想世界的真实并不亚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每个正在游戏的儿童的行为,看上去都像是一位展开想像的诗人,他们亲手重新安排自己周围的世界,使她以自己更喜欢的新面貌显现出来。在游戏中,各种生活领域中的界限被消除了。
当儿童以竹为马、以椅为车时,竹虽不足以代表马、椅虽不足以代表车,可是儿童觉得无关紧要。当游戏中的生物仅仅成为暗示的工具或行动的线索时,它们就远远超越了原来的生物本身,这当然是儿童丰富的想像力导致的。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不同的玩法。如儿童在玩沙、玩泥的时候,他们会想出不同的玩法,并且玩的津津有味。游戏就是玩,是“假装的,不是真的”。
(三)游戏具有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功能
游戏伴随着儿童成长。儿童通过学习探索环境,从接触物体中获得知识并解决问题。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游戏犹如火焰,点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许多知识。
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会不断地移动、触摸、聆听、观察,这些器官刺激有助于培养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如推小汽车玩,他会观察到汽车的速度和用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游戏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和思考力。
四、游戏促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指教师在“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研究过程中诸方面的能力。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即将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的兴趣点、需求点,转换成为学习活动,通过相关的主题活动、领域教学、区域活动等专门的学习活动,以及环境创设,日常生活活动和亲子活动,开展探究和经验学习,从而将习得的经验运用于游戏,推进游戏的发展。这一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游戏-探究――再游戏――再探究”。在这一进程中,幼儿的学习与游戏,呈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以此实现游戏与探究学习及经验的扩展、丰富、改造的有机统一。
游戏促教师能力分为:观察能力、反思能力、回应能力。
1.观察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能细致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现象,为反思和回应提供依据。
2.反思能力
从幼儿游戏行为中,分析、判断幼儿兴趣点和需求,反思幼儿游戏行为背后隐藏的行为特征,读懂幼儿;思考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助于幼儿游戏和学习的深入。
教师在活动的组织中注意到自身角色的转变,注意到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从教师预设游戏主题为主,到师幼共同商讨、确定游戏主题;从幼儿运用教师准备游戏材料,在教师创设游戏环境中游戏,到幼儿参与到游戏准备中来,自主创设游戏环境;以此形成游戏主题与幼儿经验水平相呼应,游戏环境、材料与幼儿的游戏物质需求形成呼应,因此提高了幼儿主动支配材料的频率,提升了游戏材料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使用价值,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想像,也同时推进了游戏水平的提高。
教师能够观察到游戏中幼儿的经验缺失、发现幼儿的游戏兴趣和需求,以此生成适宜的内容,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学会了启发幼儿发现游戏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幼儿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游戏材料不断得以改进,从而促进游戏的进展。
3.回应能力
生成或预设与之相呼应学习活动,回应幼儿游戏和发展的需求;有效支持幼儿游戏的能力和策略,包括创设与之相匹配的教育环境,支持幼儿游戏与学习的深入开展等。
五、游戏促师幼共同发展
教师具有细致观察和准确评价的幼儿发展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能够看懂幼儿游戏行为中蕴涵的发展水平,并且能够预测当前活动中幼儿可能获得的发展,即善于在游戏中发现幼儿正在进行的无意性学习,并给予幼儿适当的支持,促使幼儿在游戏与教学的统一中获得自主发展。 因此,幼儿园课程之中的幼儿纯自发的游戏与教师预设的教学在幼儿的整体发展上仍然能够相得益彩,促进了教师和幼儿共同发展。
游戏是幼儿主导性的特殊学习活动。幼儿是在忠于现实生活逻辑的前提下,加上自己的想像,通过变革来反映现实,开展游戏的。因此,游戏是一種创造性活动,蕴含着巨大的教育潜力。
游戏,主要指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幼儿园课程,包括主题活动、领域教学、区域活动等专门的学习活动,以及与游戏相关的环境创设,日常生活活动和亲子活动。
二、游戏的意义
《幼儿园指南》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项活动中。
在幼儿园的每日生活中,游戏是主要的活动。游戏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孩子学习的最佳途径,但是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当中,人们常常把游戏和孩子的教育隔离开来。
教师应该坚定信念,把游戏作为儿童的主要活动。游戏是自然赋予儿童的非人力所能控制的活动。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爱玩、会玩是评价婴幼儿发展的标准之一。
三、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
(一)游戏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
当前在婴幼儿教育中,游戏行为往往不被鼓励,爱玩常被看作是淘气、调皮捣蛋、不用功、没出息。喜欢不喜欢玩,会不会玩,对大人也许不那么重要,可对婴幼儿却是件大事,它是衡量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由于婴幼儿游戏水平反映着他们的身心水平,因此会玩的儿童总是聪明能干的、身体健壮的、善于交往合作的。
因此游戏一方面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孩子需要游戏,就像人需要足够的食物与休息,他们在游戏中接受外来事物的刺激后,综合感觉的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另一方面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游戏的功能表现为自我满足。儿童沉浸在游戏中,这时儿童是生活于现实以外梦想的世界,以梦想的方式在自己的心中建构着外部的世界。游戏的功能表现为情绪的宣泄,孩子在现实中压抑的情绪能在游戏中得到排解。因为游戏是幼儿自己的世界,幼儿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活动以外的目标和他人的控制,是自由自在的。
(二)游戏是创造性想象的源泉
游戏的特点是: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游戏是自由自在的;游戏是愉快的;游戏是充满幻想和创造性的。对于游戏中的儿童而言,梦想世界的真实并不亚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每个正在游戏的儿童的行为,看上去都像是一位展开想像的诗人,他们亲手重新安排自己周围的世界,使她以自己更喜欢的新面貌显现出来。在游戏中,各种生活领域中的界限被消除了。
当儿童以竹为马、以椅为车时,竹虽不足以代表马、椅虽不足以代表车,可是儿童觉得无关紧要。当游戏中的生物仅仅成为暗示的工具或行动的线索时,它们就远远超越了原来的生物本身,这当然是儿童丰富的想像力导致的。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不同的玩法。如儿童在玩沙、玩泥的时候,他们会想出不同的玩法,并且玩的津津有味。游戏就是玩,是“假装的,不是真的”。
(三)游戏具有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功能
游戏伴随着儿童成长。儿童通过学习探索环境,从接触物体中获得知识并解决问题。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游戏犹如火焰,点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许多知识。
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会不断地移动、触摸、聆听、观察,这些器官刺激有助于培养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如推小汽车玩,他会观察到汽车的速度和用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游戏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和思考力。
四、游戏促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指教师在“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研究过程中诸方面的能力。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即将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的兴趣点、需求点,转换成为学习活动,通过相关的主题活动、领域教学、区域活动等专门的学习活动,以及环境创设,日常生活活动和亲子活动,开展探究和经验学习,从而将习得的经验运用于游戏,推进游戏的发展。这一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游戏-探究――再游戏――再探究”。在这一进程中,幼儿的学习与游戏,呈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以此实现游戏与探究学习及经验的扩展、丰富、改造的有机统一。
游戏促教师能力分为:观察能力、反思能力、回应能力。
1.观察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能细致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现象,为反思和回应提供依据。
2.反思能力
从幼儿游戏行为中,分析、判断幼儿兴趣点和需求,反思幼儿游戏行为背后隐藏的行为特征,读懂幼儿;思考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助于幼儿游戏和学习的深入。
教师在活动的组织中注意到自身角色的转变,注意到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从教师预设游戏主题为主,到师幼共同商讨、确定游戏主题;从幼儿运用教师准备游戏材料,在教师创设游戏环境中游戏,到幼儿参与到游戏准备中来,自主创设游戏环境;以此形成游戏主题与幼儿经验水平相呼应,游戏环境、材料与幼儿的游戏物质需求形成呼应,因此提高了幼儿主动支配材料的频率,提升了游戏材料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使用价值,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想像,也同时推进了游戏水平的提高。
教师能够观察到游戏中幼儿的经验缺失、发现幼儿的游戏兴趣和需求,以此生成适宜的内容,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学会了启发幼儿发现游戏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幼儿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游戏材料不断得以改进,从而促进游戏的进展。
3.回应能力
生成或预设与之相呼应学习活动,回应幼儿游戏和发展的需求;有效支持幼儿游戏的能力和策略,包括创设与之相匹配的教育环境,支持幼儿游戏与学习的深入开展等。
五、游戏促师幼共同发展
教师具有细致观察和准确评价的幼儿发展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能够看懂幼儿游戏行为中蕴涵的发展水平,并且能够预测当前活动中幼儿可能获得的发展,即善于在游戏中发现幼儿正在进行的无意性学习,并给予幼儿适当的支持,促使幼儿在游戏与教学的统一中获得自主发展。 因此,幼儿园课程之中的幼儿纯自发的游戏与教师预设的教学在幼儿的整体发展上仍然能够相得益彩,促进了教师和幼儿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