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韩书力是西藏现代画坛的常青树,他的作品完全出自心灵,具备和谐又美丽的色彩与造型,处处体现了他独特的既民族又现代的绘画语言。自他入藏后,就将自己的艺术生命奉献给了这片离天最近的地方。韩书力对中外美术史都相当的了解,学院派出身加上常年的基层创作实践,因而他对当代西藏艺术的本质特征和艺术精神的把握十分真切,他有关藏族绘画发展方向的一些观点更符合客观规律,在西藏当代画坛乃至中国画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在那个时代进程中与以他为中心的西藏画派成为扮演了民族艺术致力于推广国家形象的一支先行军。
【关键词】韩书力;艺术作品;西藏画派;国家形象
韩书力,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从1973年进入西藏从事美术工作已经有四十年了,是一个人全部的青春。他早年成名作是连环画,后面有布面重彩,再到“韩氏黑画”的水墨创作作品,这么多年一直在改进和突破。在形式方面的孜孜追求,使得他的艺术作品具有一种神秘而又睿智的独特美。韩书力的创作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画集还是随笔散文,大都非常温和又韵味绵远。韩书力的艺术作品蕴含一种非常浓厚的中华民族精深的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当代中国民族团结大气象。
韩书力从最初是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开始艺术创作的,从未远离过政治现实世界,加之其难能可贵的爱国情与责任心,使其作品一直在“国家形象的塑造推广”的范畴中。少数民族题材美术研究与国家形象研究联系起来,从美术创作角度对我们具有多民族属性的“民族中国”的国家形象的推广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2008年1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的主题,“为当前的美术研究和创作实践规划了纲领性目标和方向。”①在此前2007年2月6日,为了及时反映目前在文化发展战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进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深入展开,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与南京艺术学院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专题学术研讨会。②后续又经过很多艺术家及理论家的研究,认为政府应该引导学界各种艺术类别通过其创作的作品对新中国形象进行科学的塑造推广,当时提出了包括“政治的意识形态方式”和“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方式”的两种方式,这无疑是给当时学界各位艺术家以后的创作提出了一个大的命题方向。
结合藏族悠久的宗教文化,最终形成了藏民族的人文状况和文化品格以及相应的“民族心理”,并进一步凝练出藏族的民族精神。③好的艺术作品也多与自身的民族精神相得益彰。目前,市面上藏族题材的作品鱼龙混杂,且买家成分繁杂,因而情况不容乐观。市面上有关藏族题材的艺术作品某种程度上有种泛滥的趋势,弱化的题材、毫不相干的主题、更有甚者内容也是胡乱从壁画、唐卡的等传统艺术中随机截取的某些符号标识,就是这些被断章取义截取的符号被冠以“藏族的名义”。可是在现实的艺术市场中,这些良莠不齐的作品却在一定程度上持续的给人以“错觉”。
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式来体现国家形象,通过美术创作作品所表现出的少数民族审美风格和艺术特色,将更具有活力及民族性的国家美术形象完整的推广开来。这是一个大工程,仅由个人是完不成的,在这浪潮下,其实是以由韩书力为代表的一批西藏画家,他们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西藏的各个地区,对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科学又深入的调查与研究,由于这种收集素材的严谨态度与对国家形象中民族题材创作的精益求精的追求,藏族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和意蕴在他们的作品得到了十分精彩的体现。
不过就韩书力本人来讲,且不说他的工作身份的需要,其实应该也与其艺术导师有些许关系。美术界关于国家形象理论最具影响的诠释和应用就是“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④。而吴作人的作品《藏女负水》、《甘孜雪山》等都是极符合当时的意志的作品。
韩书力自1975年投书请教吴作人先生直至吴仙逝,凡二十二年。在1978年春韩书力先生曾经收到他的恩师吴作人赠送的“甘为孺子牛”的条幅,韩书力明白恩师吴作人的意思是希望他能扎根在西藏,并在这里长期锻炼。韩书力很尊重自己的老师,他就这样长久的留在了这片热土,并且一待就是四十个春秋。基于这样的关系,韩书力不可能不受到吴作人先生的一些影响。他创作的大多作品都具有浓郁的藏族民族内涵风范。(包括后来崛起的以其为中心的极具特色的西藏画派的各成员的作品亦是如此。)
自80年代以来韩书力一直在全身心的研习西藏传统艺术,不过他那时还没有像现在一样,躲进小楼全身心进行自己的创作,他十分关心西藏本土的艺术画家群体以及西藏现当代美术环境,因而耗费了巨大的心血发掘、培养藏族本土画家,并且支持他们创作自己的作品为西藏当代美术添一份力。经过很久的运筹帷幄,后来那个以韩先生为核心的追求相近的本土画家群体终于出现,这其中的藏族画家有计美赤烈、巴玛扎西、边巴等。后来经过很久的训练与他们的埋头创作,做出了很多的优秀作品,在西藏文联的大力支持下,他们通过在各国各地举办美术展览,并且都获得了很好的成效,让其他国家地区的人通过西藏群体画家既有传统文化因素又有鲜明时代精神和特征的作品,从而对西藏有了新的积极的认识,其他国家地区的人们从“西藏精英画派”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个多元、进步的西藏当代艺术的充满人文气息的面貌,就是这样他们的艺术作品与展览活动使得外国的人对“民族中国”的印象有了巨大的改观也对我们国家形象有了新的认识。
现实生活能够引发艺术家本身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根本性转变。艺术活动的参与者们更是如此。作为艺术家的身份好似树干,作为树干,他被站在指定的位置上,只管收集和传送从根部输出的东西,此外什么也不做,他既不惟命是从,也不发号施令——他只管传递。他的地位是谦卑的,树冠之美不属于他自己,他只不过是传递的渠道而已。⑤在一次访谈中韩书力说:“以后的世界是年轻人的,我的交接棒已经交给他们了。通过我或者是我的关系,这三十年来,外展、内展已经引出去不少(作品)了。我也觉得该休息了,躲进我的小楼优哉游哉的画自己的画,画点小猫小狗。”韩书力先生对西藏艺术中国艺术以及西藏画派所做的工作大概就是这“树干”,能出力的时候,尽心的做事,腐朽以后亦会化作春泥。不需多言。我们应该因为韩书力先生对艺术进步所做的努力表示敬意。
注释:
①吴长江.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进一步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J].美术
②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专题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美术观察.2009
③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37
④关于“中国气派”的论述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的油画民族化时期,吴作人就曾主张“中国的油画必须具备中国气派”,见吴作人对“油画民族化”的认识[J].美术.1959
⑤保罗·克利.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之论现代艺术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韩书力.吴作人先生的西藏情节[J].西藏非常视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邵大箴.弘扬传统走向世界——西藏美术四十年评述[J].西藏当代美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3]邹跃进.浅谈新中国美术中的国家形象[J].美术观察.2002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
【关键词】韩书力;艺术作品;西藏画派;国家形象
韩书力,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从1973年进入西藏从事美术工作已经有四十年了,是一个人全部的青春。他早年成名作是连环画,后面有布面重彩,再到“韩氏黑画”的水墨创作作品,这么多年一直在改进和突破。在形式方面的孜孜追求,使得他的艺术作品具有一种神秘而又睿智的独特美。韩书力的创作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画集还是随笔散文,大都非常温和又韵味绵远。韩书力的艺术作品蕴含一种非常浓厚的中华民族精深的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当代中国民族团结大气象。
韩书力从最初是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开始艺术创作的,从未远离过政治现实世界,加之其难能可贵的爱国情与责任心,使其作品一直在“国家形象的塑造推广”的范畴中。少数民族题材美术研究与国家形象研究联系起来,从美术创作角度对我们具有多民族属性的“民族中国”的国家形象的推广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2008年1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的主题,“为当前的美术研究和创作实践规划了纲领性目标和方向。”①在此前2007年2月6日,为了及时反映目前在文化发展战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进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深入展开,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与南京艺术学院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专题学术研讨会。②后续又经过很多艺术家及理论家的研究,认为政府应该引导学界各种艺术类别通过其创作的作品对新中国形象进行科学的塑造推广,当时提出了包括“政治的意识形态方式”和“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方式”的两种方式,这无疑是给当时学界各位艺术家以后的创作提出了一个大的命题方向。
结合藏族悠久的宗教文化,最终形成了藏民族的人文状况和文化品格以及相应的“民族心理”,并进一步凝练出藏族的民族精神。③好的艺术作品也多与自身的民族精神相得益彰。目前,市面上藏族题材的作品鱼龙混杂,且买家成分繁杂,因而情况不容乐观。市面上有关藏族题材的艺术作品某种程度上有种泛滥的趋势,弱化的题材、毫不相干的主题、更有甚者内容也是胡乱从壁画、唐卡的等传统艺术中随机截取的某些符号标识,就是这些被断章取义截取的符号被冠以“藏族的名义”。可是在现实的艺术市场中,这些良莠不齐的作品却在一定程度上持续的给人以“错觉”。
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式来体现国家形象,通过美术创作作品所表现出的少数民族审美风格和艺术特色,将更具有活力及民族性的国家美术形象完整的推广开来。这是一个大工程,仅由个人是完不成的,在这浪潮下,其实是以由韩书力为代表的一批西藏画家,他们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西藏的各个地区,对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科学又深入的调查与研究,由于这种收集素材的严谨态度与对国家形象中民族题材创作的精益求精的追求,藏族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和意蕴在他们的作品得到了十分精彩的体现。
不过就韩书力本人来讲,且不说他的工作身份的需要,其实应该也与其艺术导师有些许关系。美术界关于国家形象理论最具影响的诠释和应用就是“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④。而吴作人的作品《藏女负水》、《甘孜雪山》等都是极符合当时的意志的作品。
韩书力自1975年投书请教吴作人先生直至吴仙逝,凡二十二年。在1978年春韩书力先生曾经收到他的恩师吴作人赠送的“甘为孺子牛”的条幅,韩书力明白恩师吴作人的意思是希望他能扎根在西藏,并在这里长期锻炼。韩书力很尊重自己的老师,他就这样长久的留在了这片热土,并且一待就是四十个春秋。基于这样的关系,韩书力不可能不受到吴作人先生的一些影响。他创作的大多作品都具有浓郁的藏族民族内涵风范。(包括后来崛起的以其为中心的极具特色的西藏画派的各成员的作品亦是如此。)
自80年代以来韩书力一直在全身心的研习西藏传统艺术,不过他那时还没有像现在一样,躲进小楼全身心进行自己的创作,他十分关心西藏本土的艺术画家群体以及西藏现当代美术环境,因而耗费了巨大的心血发掘、培养藏族本土画家,并且支持他们创作自己的作品为西藏当代美术添一份力。经过很久的运筹帷幄,后来那个以韩先生为核心的追求相近的本土画家群体终于出现,这其中的藏族画家有计美赤烈、巴玛扎西、边巴等。后来经过很久的训练与他们的埋头创作,做出了很多的优秀作品,在西藏文联的大力支持下,他们通过在各国各地举办美术展览,并且都获得了很好的成效,让其他国家地区的人通过西藏群体画家既有传统文化因素又有鲜明时代精神和特征的作品,从而对西藏有了新的积极的认识,其他国家地区的人们从“西藏精英画派”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个多元、进步的西藏当代艺术的充满人文气息的面貌,就是这样他们的艺术作品与展览活动使得外国的人对“民族中国”的印象有了巨大的改观也对我们国家形象有了新的认识。
现实生活能够引发艺术家本身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根本性转变。艺术活动的参与者们更是如此。作为艺术家的身份好似树干,作为树干,他被站在指定的位置上,只管收集和传送从根部输出的东西,此外什么也不做,他既不惟命是从,也不发号施令——他只管传递。他的地位是谦卑的,树冠之美不属于他自己,他只不过是传递的渠道而已。⑤在一次访谈中韩书力说:“以后的世界是年轻人的,我的交接棒已经交给他们了。通过我或者是我的关系,这三十年来,外展、内展已经引出去不少(作品)了。我也觉得该休息了,躲进我的小楼优哉游哉的画自己的画,画点小猫小狗。”韩书力先生对西藏艺术中国艺术以及西藏画派所做的工作大概就是这“树干”,能出力的时候,尽心的做事,腐朽以后亦会化作春泥。不需多言。我们应该因为韩书力先生对艺术进步所做的努力表示敬意。
注释:
①吴长江.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进一步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J].美术
②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专题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美术观察.2009
③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37
④关于“中国气派”的论述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的油画民族化时期,吴作人就曾主张“中国的油画必须具备中国气派”,见吴作人对“油画民族化”的认识[J].美术.1959
⑤保罗·克利.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之论现代艺术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韩书力.吴作人先生的西藏情节[J].西藏非常视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邵大箴.弘扬传统走向世界——西藏美术四十年评述[J].西藏当代美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3]邹跃进.浅谈新中国美术中的国家形象[J].美术观察.2002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