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数学教学正处在实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至素质教育的转化过程中。而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又有本质的区别:从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素质教育,从应试教育中偏重于智育,着眼于分数到素质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应试教育中学生从应付考试的被动状态到素质教育中学生主动发展的状态。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包含着数学教学中的个性发展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复习——讲授——巩固——作业”的数学教学模式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呢?我捉襟之见认为还要从以下三点抓起:
1 培养学生的课前自学能力
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数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师要针对数学课的特点,培养学生了解、掌握特殊的自学数学方法,鼓励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敢于怀疑问题,遵循正确的思维方式,有主见地、科学地进行论证、推理、求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呢?其步骤为:①初步了解教材——对每一节或一单元,让学生大体掌握教材讲了什么?有哪些重要概念、公式、定义、定理、公理或法则是如何推导论证的?了解基本内容,找出重点难点。如在函数y=kx(k≠0),y=k/x(k≠0),y=kx+b(k≠0,b为常数),y=ax2+bx+c(a≠0,a、b、c为常数)的定义和图象教学中,让学生自学,画出草图,从图象上学生不难得出这几个函数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②详细了解教材——对教材中的难点,重点深入了解,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熟记概念和公式,并能通过记笔记、标记号等方法提出问题,待教师授课时重点注意;③学会归纳小结——对自学的效果如何,根据自己的基础对个别内容进行提出问题,特别是对概念的理解、公式的推理论证、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归纳。如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让学生自学归纳出对数函数、分式型函数、根式型函数、整式型函数、综合型函数的不同取值要求和具体求解方法。教师在教学时,特别要注意让学生在掌握自学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其了解知识的结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这样,有利于培养多数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不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讲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 加强学生课堂听课能力
学生听课到学会听课,是数学教学中的中心环节。要使学生掌握牢固的知识,学生是否具有很好的听课能力。教师就要培养他们的听课技能,指导他们的听课方法,可以从听、看、读、思、练五个方面来进行培养。①听:就是认真注意教师对知识的引入、推导、论证和总结,细心听取教师的重难技巧部分;②看:就是对教师在黑板上的重点语句,针对性强的理解较难的部分,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题中错综复杂的情境中,明辨解题思路,领悟解题技能,对关键性的地方看教师是如何突破和解决的;③读:就是对教材内容,从粗读——细读——详读做起,养成弄清主次,掌握要领,对疑问或重点部分画一画、记一记、读思知意;④思:要提倡学生善于积极思考,保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养成缜密思考的习惯,对教师的提问要有章可循,导求解题思路,认真考虑,巧妙构思,做到解题心中有数;⑤练: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具体应用。对一些公式,技巧技能勤于练习,常言道:“眼过十遍不如手练一遍”就是强调练习的重要性,好比吃饭后的“消化”,可见练习是知识的消化和记忆,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记录,归纳总结出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技巧,以便在今后的解题时做到得心应手,有条不紊。
3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题,可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有计划、有目的的对解题方法进行训练。解题时要有顺序分层次的分析,理清思路,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做到循序渐进,防止重复和遗漏现象,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的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培养。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遇到结构错综复杂,条件隐蔽性强,解法无章可循,难于理解,思路难寻甚至无法求解的题,教师就要耐心给予引导。倡导“大海捞针”的精神,探求分析解决的最佳途径。现举以下几点做法。①分析题意: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包含隐蔽条件)和所求部分要做到“知道什么?求什么?”已知和求证之间有什么联系,不要疏忽遗漏,考虑不周。然后结合已学的知识和图形进行分析、论证。如: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a-b|+|a-c|, 让学生理解a、b、c的取值,然后根据数轴和绝对值的有关概念,提出如何分析呢?怎样化简才不容易出错呢?可考查学生对此题的分析能力。②寻找解题途径:在分析题意后,不要急于解题。而要对题中的含义进行逐字逐句的推敲、不放过任何条件,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寻找”的方法,力求使学生找到运算技能和探索问题的最佳途径,提高学生正确迅速的解题能力。这样学生会逐渐变得敏捷、勤于思考,如已知f(x)的定义域(0,1]求函数f(x)=f(x+a)+f(x-a)的定义域(a≤0),让学生理解x+a和x-a的取值范围,然后引导学生对a进行分类,求得结果。③小结:对题解答完毕后,小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一些方法,奇妙的构思该记的记一记,哪些需要理解掌握,哪些要灵活运用,不失时机的进行整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浅之见,目的是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推进素质教育。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今后数学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只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数学教学质量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1 培养学生的课前自学能力
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数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师要针对数学课的特点,培养学生了解、掌握特殊的自学数学方法,鼓励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敢于怀疑问题,遵循正确的思维方式,有主见地、科学地进行论证、推理、求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呢?其步骤为:①初步了解教材——对每一节或一单元,让学生大体掌握教材讲了什么?有哪些重要概念、公式、定义、定理、公理或法则是如何推导论证的?了解基本内容,找出重点难点。如在函数y=kx(k≠0),y=k/x(k≠0),y=kx+b(k≠0,b为常数),y=ax2+bx+c(a≠0,a、b、c为常数)的定义和图象教学中,让学生自学,画出草图,从图象上学生不难得出这几个函数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②详细了解教材——对教材中的难点,重点深入了解,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熟记概念和公式,并能通过记笔记、标记号等方法提出问题,待教师授课时重点注意;③学会归纳小结——对自学的效果如何,根据自己的基础对个别内容进行提出问题,特别是对概念的理解、公式的推理论证、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归纳。如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让学生自学归纳出对数函数、分式型函数、根式型函数、整式型函数、综合型函数的不同取值要求和具体求解方法。教师在教学时,特别要注意让学生在掌握自学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其了解知识的结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这样,有利于培养多数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不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讲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 加强学生课堂听课能力
学生听课到学会听课,是数学教学中的中心环节。要使学生掌握牢固的知识,学生是否具有很好的听课能力。教师就要培养他们的听课技能,指导他们的听课方法,可以从听、看、读、思、练五个方面来进行培养。①听:就是认真注意教师对知识的引入、推导、论证和总结,细心听取教师的重难技巧部分;②看:就是对教师在黑板上的重点语句,针对性强的理解较难的部分,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题中错综复杂的情境中,明辨解题思路,领悟解题技能,对关键性的地方看教师是如何突破和解决的;③读:就是对教材内容,从粗读——细读——详读做起,养成弄清主次,掌握要领,对疑问或重点部分画一画、记一记、读思知意;④思:要提倡学生善于积极思考,保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养成缜密思考的习惯,对教师的提问要有章可循,导求解题思路,认真考虑,巧妙构思,做到解题心中有数;⑤练: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具体应用。对一些公式,技巧技能勤于练习,常言道:“眼过十遍不如手练一遍”就是强调练习的重要性,好比吃饭后的“消化”,可见练习是知识的消化和记忆,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记录,归纳总结出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技巧,以便在今后的解题时做到得心应手,有条不紊。
3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题,可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有计划、有目的的对解题方法进行训练。解题时要有顺序分层次的分析,理清思路,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做到循序渐进,防止重复和遗漏现象,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的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培养。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遇到结构错综复杂,条件隐蔽性强,解法无章可循,难于理解,思路难寻甚至无法求解的题,教师就要耐心给予引导。倡导“大海捞针”的精神,探求分析解决的最佳途径。现举以下几点做法。①分析题意: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包含隐蔽条件)和所求部分要做到“知道什么?求什么?”已知和求证之间有什么联系,不要疏忽遗漏,考虑不周。然后结合已学的知识和图形进行分析、论证。如: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a-b|+|a-c|, 让学生理解a、b、c的取值,然后根据数轴和绝对值的有关概念,提出如何分析呢?怎样化简才不容易出错呢?可考查学生对此题的分析能力。②寻找解题途径:在分析题意后,不要急于解题。而要对题中的含义进行逐字逐句的推敲、不放过任何条件,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寻找”的方法,力求使学生找到运算技能和探索问题的最佳途径,提高学生正确迅速的解题能力。这样学生会逐渐变得敏捷、勤于思考,如已知f(x)的定义域(0,1]求函数f(x)=f(x+a)+f(x-a)的定义域(a≤0),让学生理解x+a和x-a的取值范围,然后引导学生对a进行分类,求得结果。③小结:对题解答完毕后,小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一些方法,奇妙的构思该记的记一记,哪些需要理解掌握,哪些要灵活运用,不失时机的进行整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浅之见,目的是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推进素质教育。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今后数学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只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数学教学质量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