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素养”与“完整训练”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rev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将《海外华语小说年展2019》视作第一季,眼下是第二季。第一季首发时,在中国上海和美国纽约做了两场分享,到了提问环节,相隔万里两组不同的读者,提了同一个问题:什么是海外华语文学?
  这个问题让我为难,坦诚地说,回答不了,也曾看过别人对此问题的诠释,说实话,都不够好。当然,可以尝试这样回复:窄义指称应是移居他国的华裔写出的华语文学作品。看似严谨,现场若有人反驳,黄头发蓝眼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或卷头发黑皮肤的刚果人用汉字完成的文学创作算不算海外华语文学?那就把天给聊死了。
  海外华语文学只是全球移民文学的一个分支,因为每个作家境遇不同,该命名之下包含了错综复杂的情况,最易辨别的海外华语作家,指已入籍或拥有永居权并长期生活在移居国的华裔作家,不过,已入籍或拥有永居权却长期不生活在移居国的华裔作家也大有人在,后者在法理上已是移民,物理的生活状态又不像移民,创作成果算不算海外华语文学?中国大陆出国念书的学生很多,有些高中甚至初中就开始留学,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硕博,这些学生有相当部分未改变国籍或拥有留学地永居权,却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以上,其中出现了一批用母语写作的新锐小说家,他们在法理上不算移民,物理的生活状态却更接近移民,创作成果算不算海外华语文学?还有一种情况,有些搞文学创作的老华侨在旧金山或芝加哥生活了几十年,晚年回中国台湾或广州叶落归根了,也有像我这种,在上海待了半辈子,年届不惑却搬到纽约定居了……所以当我们试图厘清一些概念时,往往会发现无法得逞,甚至越厘越混淆,即所谓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不是文学史家,不对文学史负责,从第一季开始,就在每个参展小说家的简历栏里分别标注“现居纽约/洛杉矶/多伦多/东京……”基于海外华语作家的流动状态,更倾向于呈现其即时性。严歌苓就是很好的例子,通常她被认为是旅美作家,最近几年一直住在德国,简历栏就标注为“现居德国柏林”。或许这是偷懒的方式,不过也更客观更符合实际。再者,一个作家最终必然会脱离某个群体性标签,必然会回归个人身份,一切群体性标签都是为某种目的服务的,最终必然被时间所消解。
  旧年过去,再次策展,除了“什么是海外华语文学”之外,“参展小说的标准是什么”也常被问及,这个似可一答。
  在《海外华语小说年展2019》的“策展人语”中,有一句“不叫年选,而叫年展,‘选’是内部收缩的状态,‘展’是向外开放的状态……”之所以采用年展这种形式,就是要彰显其开放性和包容性。从具体实施来说,更看重作者价值,而不纠结于某个篇目是否精彩绝伦。这个初衷并非闪念,很久以前,一位以推举新人著称的编辑谈及文学杂志的功能,有句话印象很深,作家再有才华也不可能篇篇佳作,我更看重潜力和实力,而不是单篇作品。原话忘了,大意如此,印刻脑海多年。
  所以“参展小说的标准是什么”的答案是,有潜力和实力的海外作家的作品。只要具备写作的专业素养,技法经过完整训练,又能提供新作即可。外行可能觉得门槛不高,其实“专业素养”与“完整训练”是很苛刻的标准,很多写作者终其一生都未必获取。“更看重作者价值,不纠结于某个篇目是否精彩绝伦”的潜台词是,这样的作者有能力保证文本质量,即便不是最好,也差不到哪里去。当然,不排除偶有失手的状况出现,反过来说,鹰也偶有比鸡飞得低的时候,鸡却永远飞不到鹰的高度,两者之间,当然是鹰的飞翔更值得信任和期待。
  策展之初,我心里确实预备了一份海外华语作家名单,这份名单基于阅读经验,基于文学审美和趣味,基于对同行的评判(包括价值观的评判),不可否认,也基于一些媚俗的讨巧——即文学行情——但占比不多。
  名单并不恒定,会有变化,会有新作者出现,会有失望和惊喜。总而言之,一份预备名单提供了有效的遴选范围,以这样一种方式,搭构了《海外华语小说年展2019》的纸上展厅,我愿意再罗列一遍参展小说家的名字:白先勇、陈河、陈谦、陈永和、二湘、黄锦树、范迁、李凤群、凌岚、柳营、李一楠、黎紫书、王芫、张惠雯、张翎,包括忝列在内的本人,共十六位。这个阵容,既有名宿,也有中坚,更有新锐,不过也有瑕疵,因立项仓促,前期准备不充裕,虽然从预备名单中邀约人选是主动行为,可参展篇目均来自文学媒介已发表的小说,说是策展人,跟其他小说选本的选编者区别不大,都是在果园内摘樱桃捡草莓,放进果篮。
  另外,既是年展,入选作品大致限于年度新作,预备名单中的作家若无新作也无法加盟,幸好名单规模较大,有选择余地,也感慨文学式微的年代,写小说的人还是前仆后继,私下跟人玩笑,作家太多,读者不够用了。
  等到第二季启动,时间从容了些,决定换种玩法,联系了几家文学刊物,恳请惠赠版面刊发海外华语小说专辑。刊发篇目自然进入年展的库房,这就化被动为主动,有了策展的姿态。
  预备名单中第一季遗珠的作家仍是首选,同时征询海外同行的意见,发现了一些“陌生作家”,约稿过程中也有不同情况,有些作家已有待发小说,发表后便可选用,无非是继续摘樱桃捡草莓。有些作家在写长篇或暂无写作计划,提供不了较小篇幅的小说,只能以期再下一季。有些作家手头刚好有新作或即将完成新作,遂作为专辑入围篇目推荐给杂志。还有些作家答应赐稿,无奈交稿延误,错过了发表。
  这里着重说一下“陌生作家”,海外华语作家历来存在一明一暗现象,“明”是指那些在华语文学界有一定知名度,作品或在中国大陆用简体字发表出版,或在域外用正体字发表出版的作家。“暗”是指没有进入大众视野的写作者,这个基数非常大,发表和出版比较困难,客观来说总体水平比较业余,当然,其中不乏有潜力者,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坛外高手”,只是要把“陌生作家”甄别出来,我没这个精力,只能靠同行推荐,还得是比较有眼光的同行。
  有三本杂志友情提供了版面,于2019年分别推出三组海外华语小说专辑《:山花》月刊第11期、《江南》双月刊第5期、《长城》双月刊第6期,这三组专辑的作者,既有第一季出现过的作家,也有預备名单中的作家,还包含了一部分“陌生作家”,延迟交稿未赶上专辑的篇目则推荐给其他杂志零星发表,或作为未刊稿直接参展。   三组海外华语小说专辑(注:部分篇目由杂志社自行组稿),十三位作家发表小说计16篇(有三位作家各发表了两篇),其中有六位加盟第二季海外小说年展,另有五位以未刊稿的形式参展。需要提及的是,除了提升策展的主动性,相比第一季的清一色小说家阵容,第二季在作者多样性上也有所突破,比如定居美国休斯敦的文学评论家陈瑞琳,被认为是海外华语文学的重要推手,这次“裁判”上场亲自踢了一球。再比如翻译过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V·S·奈保尔《大河湾》等小说名著的翻译家方柏林,也以南桥为笔名进行了漂亮的客串。再比如在大学任教的袁劲梅和倪湛舸,左手学术,右手小说,流行语谓之“斜杠青年”,才华两栖,出手不凡。
  稍加留意“海外华语小说年展”两季的参展作家名单,会发现至少两个信息:其一,第一季十六人,北美(通常指美加两国)占十三人,余下为日本一人、马来西亚两人。第二季十八人,北美占十六人(其实是十七人,因“现居”两字,硬将美籍作家严歌苓归入德国),余下为日本一人。这绝非本人有意为之,事实上我一直试图将名单拓展至更多国家,无奈绕了一圈,还是回到北美版图。形势比人强,海外华语小说的重镇确实就在美国与加拿大。
  其二,第一季男女比5∶11,第二季男女比4∶14,两季相加9∶25,相当悬殊。虽然我一贯认为写作能力与成就无关性别,更反感把作家分雌雄,可作为海外华语文学的社会学形态,这一现象值得一书。这同样绝非本人有意为之,依然是形势比人强,海外华语作家确实是阴盛阳衰。
  中文虽是联合国五大工作语言之一,用方块字写成的文学作品一旦离开大华语区,置身于以英语为主导的西方世界,當是小语种文学无疑——反过来同样如此,英语版或西班牙语版小说在大华语区也是小语种文学。语言是天然屏障,建造巴别塔的企图永远无法得逞,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文学翻译都是词不达意的,是无法还原母本的。况且,即便有了翻译这一存在天然缺陷的工具,一个人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语言和方言——海外华语作家属于闭环系统,华语文学作品几乎与西方图书市场不发生实质关系,华语文学创作也就成不了赖以谋生的手段。所以,华语文学在海外几乎不存在职业作家的概念,以我接触到的情况,海外华语作家基本都是业余写作,正式职业以计算机、医科、法律、金融、公务员以及自主创业为主,文学作为爱好,闲暇之余小打小闹。一般总要步入中年,财务有了一定自由,才进入比较稳定的写作期。囿于这种背景,海外华语作家鲜有年少成名者。而海外华语女作家数量明显高于男作家的一个客观因素,或许跟华人家庭传统的男主外意识有关。通常来说,一个北美中产阶级家庭,儿女大学毕业后,若有房无贷,一个人工作即可维持较体面的生活,这种情况下,妻子成为职业主妇是多数华裔家庭的选择,于是在打理家务和院子之余,顺便也实现了写作理想。
  好了,经过大半年筹备,海外华语小说年展再次拉开帷幕,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依然是一份华丽名单:陈济舟、陈瑞琳、黑孩、何袜皮、凌珊、陆蔚青、南桥、倪湛舸、沈乔生、施玮、山眼、舒怡然、唐简、唐颖、夏周、严歌苓、袁劲梅、曾晓文,跟第一季一样,参展的十八位小说家有名宿有中坚有新锐,参展小说的质量也基本达到了预期。两季参展小说家均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一方面说明我偷懒,另一方面,取决于我对文本的态度: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说不是奥运会项目,无须排出名次。策展人仅仅是召集者,也没资格给作家及其作品做一个排行榜。
  总之,策划这样一个年展,开阔了我对海外华语小说的视界,对华裔族群的世情也有了更多了解。其实,纸上展厅无非是小说呈现方式的一种创意,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在我们这个虚拟展厅布展的同时,现实生活中,拥有真正展厅的博物馆、美术馆却在大规模宣布休展——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降临,以令人错愕的速度在全球蔓延。
  此刻,困在上海写“策展人语”,心绪复杂,如果不是这种被命名为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人间,回沪过完年应已返回纽约,正给院子里刚抽芽的植株浇水。瘟疫击碎了春天,也击碎了很多人的日常,在微小的病毒面前,看似强大的人类显得不堪一击。这段日子,每天被悲伤的资讯围绕,随着最初的慌乱过去,阅读成了死宅时期的最好消遣,从书架抽出几本老书:《伪币制造者》《1984》《基列家书》《刽子手之歌》,随意翻翻,用于阻挡世界的哀鸣。
  文学是无用之用,或许能带给苟活者一些慰藉,可在庞大的死亡面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或许对心灵的隔靴搔痒都做不到。那就缩小范围,对一小部分人,比如苟且偷生的我,至少在某个瞬间,某一段文字,会让我觉得世界并不那么涣散与虚无,赐予我残留的意志。
  又到了最后段落,送出我的答谢词: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感谢出版人王焰老师和责任编辑朱妙津老师,感谢提供版面发表海外华语小说专辑的文学杂志,也一并感谢加盟此次年展的海外华语小说家们。
  作者:夏商,作家,代表作有《东岸纪事》《乞儿流浪记》《标本师》《裸露的亡灵》等。现居纽约。
其他文献
十几年前的香港旧书店很有逛头,每去必有收获。有一回,同一天在两家书店分别买到签赠本,一为左舜生签赠“云南王”唐继尧长子唐筱萁的《近三十年见闻杂记》,一为“南天王”陈济棠三子陈树桓签赠本《陈伯南先生诗稿》。唐、陈这些西南军阀的子弟在鼎革之后,多有流寓香港者。桂系李宗仁流亡美国,白崇禧去了中国台湾,但其部曲在中国香港者甚多,如李宗仁秘书徐亮之便摇身一变为中国香港文化名流。粵军元老李济深身居国家高位,其
期刊
今年以来,我们把学人年谱“移到”头条文章之后。这样的编排,让之前只是杂志附录的学人年谱可以被进行学术检索和引用。当然这样安排后,看到的读者也多了起来,有学者主动联系编辑部,希望也能把自己的學术年谱刊出。自己给自己做年谱,这正是我们当初策划这个栏目的目的。  传统的年谱,多是后人为谱主所作,这种年谱主要参考谱主的著作、日记、自传以及他人回忆等资料而成,年谱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后人编撰的年谱,
期刊
“后花园诗丛”是花城出版社2015年隆重推出的一个系列诗集品牌,曾使沉寂多年的诗歌出版在行业内部和市场中掀起一股强劲的旋风。在线上线下多维立体宣传全覆盖的当下去回顾6年前一个营销案例的意义何在?作为这套丛书的策划人、责任编辑和营销推广人,我认为回顾的重点不在于分享技术层面的经验,而在于发扬贯穿案例始终的认真态度和执着精神。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诗歌出版的黄金时代,自朦胧诗、第三代
期刊
一  在拜读刘强教授《四书通讲》之前,我刚看完一本书《家庭革命:清末民初读书人的憧憬》。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让人非常压抑,因为它讲述了晚清和新文化运动以来整个中国主流知识界对传统的批判,以及要从家庭和人伦的角度彻底瓦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比如,康有为设想废除姓氏和家庭,以出生的某院、某室、某日为人的名称;张东荪希望废除家庭后让儿童和老人进行共产公养,斩断父子之间的亲情,就能瓦解“家庭的弊病”;蔡元培和
期刊
一般而论,研究对象自身的深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在当前学界,鲁迅研究是一门显学。鲁迅以其“文”和“人”的格调而成为研究者热衷关注的对象,鲁迅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鲁学”研究者的学术耕耘密不可分,涌现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这个“拥挤”的研究大军中,武汉大学陈国恩教授的鲁迅研究可谓自成一格,其研究着力于在“历史”的语境下找寻鲁迅传统的延传及鲁迅形象的构建,从而在历史与现
期刊
拿在手中的这本长篇传记作品《为了大地的丰收》虽不及史书典籍厚重,记录的主人公只是一位普通的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她的经历与传奇人物不可同日而语,取得的成就与学术大师、思想圣贤也无法相提并论。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这部作品的分量——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显然并不取决于题材的重要与否,恰恰相反,正因为传主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工作精神,乐观积极、与人为善的生活态度,乐于助人、
期刊
同济大学刘强教授的新著《四书通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付梓之前,笔者就有幸先行读到,深感相对于已出版的同类型之著作,此书最大的特点是以“道”通贯“四书”之教化旨归,演成“四书”之教化体系。  为了充分演成四书之教化體系,刘强教授(以下称作者)把“道”分为十三种,即为学之道、修身之道、孝悌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义权之道、诚敬之道、正直之道、中庸之道、治平之道、齐家之道、教育之道和交
期刊
摘 要: 张勇教授的《柳宗元儒道佛三教观新论》一书以“交融”为核心,对柳宗元三教思想做出全面探讨。在具体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也吸收了柳宗元思想的精髓,体现着对“迹”与“心”二者的深入考察和对“文”与“道”关系的透辟阐述,即哲学研究与史学、文学研究的高度结合,以事明义,以文明道,从而新意迭出,创见纷繁,是对柳宗元学术研究的一次整体性推进。  关键词:《柳宗元 儒道佛三教观新论》 心迹 文道 交融  早
期刊
自古吟咏南京的诗词极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都流芳百世,脍炙人口。近人咏南京之诗,曾读到赵炳麟的《金陵漫兴》,印象颇深,值得一记,兹录其三首:  前有梁陈后福王,名流如鲫策朝堂。  蛾眉顿使雄图歇,鸩毒江山是建康。  闲乘一棹访秦淮,舞榭参差伴水涯。  燕子春灯消歇尽,泥人今古是
期刊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刘强教授的“四书通讲”专题曾于2019年到2020年在我刊以专栏形式刊出,总共20期,专栏受到读者和学界的普遍好评。近日,我们得知“四书通讲”已结集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这对于我们编者来说,是一种鼓舞,说明我们的专栏将以另一种形式走向更广大的读者,在此我们刊出刘强教授的自序和两篇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编者一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