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民族化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b1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油画传入中国以后,国人就一直在探索油画的民族化,探索的路途中出现了诸多绘画形式。20世纪50年代,我国出现了油画民族化思潮,引起了我国美术界的激烈讨论。之后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艺术家视野开阔、艺术家们植根于我国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吸收,进而艺术创新,创作出具有符合中国人审美倾向的艺术作品,以实现油画民族化的发展。
  关键词:油画民族化;传统绘画;写意;多元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和西方在文化领域的交流日益增多,使得我们更直观更全面的看到西方世界,对西方世界艺术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对于使用西方传统绘画材料的油画家们,怎样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进而传承中国的传统呢?当今艺术领域推崇“中西结合”,并且做出许多的尝试,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用油画的材料和技法去画国画,这只是存在形式的改变,并没有在文化和审美方面满足人们需要;有人认为“中西结合”的油画就是油画的民族化,仅仅限定在题材范畴,这也是不恰当的。民族化是基于我国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衍生而来的具有东方的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
  一、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理性选择
  吴冠中重视探索中西审美的共性,在比较研究中认清了自己民族的特色,20世纪60年代用油画写生江南白墙黑瓦、绿柳交错,表现的并不是西方油画中的情调。因此民族化是必然的,油画民族化是画家忠实于自己亲切感受的结果,以至于东西方人们感情的融合。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吴冠中的老师曾劝他回到中国,并告诫他只有回到中国才能从自己传统的根上发出新芽。学习结束后,吴冠中回到新中国,致力于绘画艺术的研究,不满足于笔墨剪影,一心捕捉通过新柳所透露出的深远含蓄充实丰富的形象世界。
  以“江南如画”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油画作品展,对于油画审美的探索,不局限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幽远和灵秀上,也不是西方绘画的全程模画,而是更多涉及油画中的中国南部人文风采。“江南如畫”中的诗性是深埋于江南文化之中看不见却可以被深深感受到的一种情怀。因此,油画民族化的前提是,要对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理性选择,才能进一步创作优秀作品,不能一味模拟、仿造。
  二、油画作品凸显写意
  意由情发,境由心生;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借物以抒情,寓情于物中,抒情和写意不仅是客观的反映,也是艺术家主观的反映。意境是一种直观感觉的东西,在特定环境中,瞬间触动人心灵的审美感受,通过对物象本质的挖掘,各种技巧运用,达到超越物化层面的精神境界。
  西方油画风景由写景而自然地切入抒情,而中国的优秀山水画则是重情,偏向的是文学之情意。吴冠中说:“形式美感来源于生活........我的感情是乡村山野培育,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和情思,挖掘出来的形式美感的意境便往往是带泥土气息的。”吴冠中的油画蕴含丰富的写意精神,打破了传统社会对画作的解读,解放了思想,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融入到画作之中。早期的思乡作品很多,以赞颂江南水乡为主要创作对象,在笔墨的勾勒上尽显磅礴气势,将其远大的志向寄托其中,使得油画作品更具有生命力,提升了油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油画的民族化在本土更深入的发展,进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三、油画民族化的多元化
  大多数画家在创作时最先考虑到的是怎么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并不是先考虑自己的作品是否民族化。但是在探索的道路上,艺术家必须充分表达艺术个性及其精神,提倡多元化。欧洲文化和艺术发展到今天之所以还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不断地在吸收其他文化和艺术的成果使自己不断丰富和发展;古代中国在王权至上的前提下,坚持儒学正统思想,对各种思想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使得中国古代文化吸收了多元的宗教文化,才形成了当今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油画的民族化,我们要坚持文化的多元化,才能永葆生命力。此外,我国的油画家还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同时应具备民族情怀和文化修养,坚持艺术创作原则,做到坚守优秀民族文化,汲取外来文化营养,多元化发展,寻求油画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建构油画民族化自觉意识的根本。
  那些仅仅认为民族化就是中国的乡情风土和少数民族等题材、
  这样才能突出民族性的观点太过表面化。不能深层次理解和认识自己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就不可能仅运用外来油画媒介创作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作品。油画民族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艺术先辈们在之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徐悲鸿、吴冠中、罗中立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油画民族化遇到了诸多困难。我们要清醒认识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唯有潜心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借鉴西方艺术道路的成功经验,才能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实际上,油画民族化是通过体现民族精神、民族内涵的艺术创作过程,来寻求油画艺术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
  参考文献:
  [1]符艺.试论吴冠中油画民族化思想[J].广西:高教论坛, 2012.
  [2]吴冠中.画里阴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183--190.
  [3]刘淳.中国油画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刘宁,女,汉族,1990--,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2016级美术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这种紧张的社会生活氛围,人们对于家具的各方面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人们不仅仅只是关注于家具的功能性设计方面,也越来越关注其趣味性方面的设计。文章旨以“嘟嘟椅”的设计研究为例,对功能与趣味共生这一理念进行研究,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与精神需求。  关键词:多功能;趣味性;共生;椅子  引言:多功能家具设计一直以来在现代家具设计中都非常重要,随着人
期刊
摘 要: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必备工具,起内容和形式均反映了一定历史,地理和社会条件下人们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心理状态。同时,作为社会文化的的一个主要载体,语言又反应了不同社会,文化的差异和共通之处。当语言被人类用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或进行有声思维时,能够唤起人们的各种想象并产生与之密切相关的心里反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财富的追求也日益增加,汉哈译制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富阳文村改造设计,通过对比现实文村所处的语境与改造后的文村,来阐述文村营造的一种中国本土的乡村建筑类型;文章浅析文村通过一种现代语言来表现当代建筑,用建筑追摩自然,向自然学习,尊重在地生活习惯,自发并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文村重新拾起被遗弃的建造手法,营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表现本土精神。  关键词:文村;本土;自然材料;营造  一、现实:当代语境下的文村  炎炎夏日,清晨初醒
期刊
摘 要: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和中国作家都擅长以“轻逸”的文学形式来应对现代社会的紧张关系。但两人在叙述之“轻”和现实之“重”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卡尔维诺倾向于前者,而余华却更着重于后者。本文试分析两位作家的叙事策略因此呈现出不同的文学特性及其原因,并以此关照不同叙事策略带来的阅读体验差异。  关键词:卡尔维诺; 余华; 轻逸; 沉重; 叙事策略
期刊
摘 要: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在日记中称:“色彩就是眼睛的音乐,它们像音符一样组合着......”色彩是艺术家抒发情感、创造意境的主要手段,也是画家与观众情感交流的媒介。色彩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通过色调、明度、冷暖等进行对比,以静传达动,继而形成视觉上的节奏。本文主要从自身的学习实践出发,阐述色彩节奏性的形成,并且以不同画家的作品为例进行分析鉴赏,来分别阐述色彩节奏在画面中的重要性,从中总结出
期刊
摘 要:科学和艺术似乎是两个矛盾的个体,艺术追求情感的主观表达,科学则倡导用客观的角度去探求真理。但实际上,科学与艺术不能分割,他们彼此成就共同发展。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被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文就永乐宫壁画为例阐述艺术中的科学。  关键词:壁画;艺术;科学技术  一、引言  科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艺术家则创造出世界让我们理解。山西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元代除佛教外的家教笔画的代表。永乐
期刊
摘 要:通过绿色设计理念对产品包装的影响,对社会造成的反思,以及消费者不同态度的反馈,提出绿色设计理念所带来的新的设计方向,这些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进步影响毋庸置疑,但也开始引发新一代的设计师开始探索更为有益于人类社会的设计的深度思考,推进新理念的产品包装,以达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有效合理运用。  关键词:绿色设计,绿色包装,资源合理运用  一、绿色设计的定义  绿色设计理念起自于旨在保护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品牌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展露锋芒。中文品牌逐渐占据国外市场,其英文翻译成为众多消费者关注的方面。因为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中文品牌的中文名字有其深意,一旦翻译成英文,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是贻笑大方的名字。本文就从跨文化角度谈中文品牌名称的英文翻译,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相应的完善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中文品牌;名称;英文翻译  引言:  前段时间麦当劳
期刊
摘 要:影像作为我们当前的的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以摄影这一革命性的变革,它所带给我们的前所未有的一种视觉效果,本文通过动态影像与静止影像的表现形式以图片和电影为例,来探讨它本以及在文化传播方便的一些意义。  关键词:动态影像;静态影像  由于人的视觉认知能力,对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无论动态影像或静态影像,对我们都有着很重要意义亦或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以电视电影为主的动态影像,它带给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随之提升,但在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时难免造成不少浪费。我们是环境的美化者,自然不能对环境的污染视而不见。因此我们要站在一名成熟的设计者角度,减少资源浪费,合理利用资源,来减少环境污染。我们从室内装饰入手,利用旧物改造,在其中实现物质的再利用。展现生态再循环背景下旧物改造在装饰设计中的艺术性再生。  关键词:生态再循环;旧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