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储藏在古董文物背后的岁月和故事,让这四个成熟男人沉醉痴迷,不惜代价;而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信任,也许是比古董还要价值连城的东西——在发掘不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制造乐趣,让他们在浮躁的当下仍保持宁静沉淀的心。
风雅并刺激着
目前,中国有艺术品收藏大军近7000万人,2006年共举办艺术品拍卖会近千场,成交额超过500亿元,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收藏人群中只有不到5%是因为兴趣而收藏。
在中国,说起古董收藏,人们感兴趣的往往是那些“天上掉馅饼”的故事,也就是圈子里常说的“捡漏”。
比如这个“肥皂盒变国宝”的故事:几年前,潘家园古玩市场一个商人去农村郊游,看见河边一农妇在洗衣服。商人一眼就看出了农妇用的青瓷肥皂盒是个好东西,便对农妇说,“我来一次农村不容易,想买个东西留作纪念。我看你的肥皂盒不错,卖给我吧,我给你50块。”
农妇心中暗喜,没想到一个肥皂盒也能赚一个月的菜钱,爽快成交。古董商人把“肥皂盒”拿回去摆到潘家园自家的店铺里,后来,商人隔壁的店铺老板出价8万元把1肥皂盒2买去了,转手卖给了一家投资公司,开价30万。
这之后,“肥皂盒”的命运是水涨船高。某银行家出80万买了,某上海银行界总裁出160万买了,某美国银行界老板出320万买了……
再后来,花50元买下“肥皂盒”的商人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个“肥皂盒是宋神宗案前的一对摆件,现在全世界只剩下一个,属国宝级文物,价值连城……
虽然不是所有喜爱古董的人都能遇到这样的故事,但道听途说的段子也会让人觉得刺激。盛世收藏,乱世黄金。目前中国有艺术品收藏大军近7000万人从事艺术品交易的机构3000余家2006年共举办艺术品拍卖会近千场,全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额超过500亿元,而各地地下交易更是不计其数。曾经有圈内人开玩笑似的形容说,现在从事文物买卖的回报已经远远超过了贩卖毒品和军火,而且安全,体面、文雅。这也是现在收藏人群中只有不到5%的人是因为兴趣而收藏的原因。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就是那5%中的狂热分子。他说自己从小爱看书,对历史特别感兴趣,自然对陶瓷、古代家具之类的东西有天生的亲近感。
马未都开始搞收藏的时候正是中国艺术最不值钱的“文革”时期。那时候天津的文物市场形成得最早,他还在北京工厂里上班,一有空儿就往天津跑。那时文革刚过,“破四旧”的阴影还存留在老百姓心中。很多人把自己家里的瓷器字画卖掉,去买电视冰箱。电镀家具在当时是最能显示身份的东西,如果谁结婚家中没有一对电镀折叠软椅,就十分丢人。那时在信托商店一对红木圆椅才卖15元,而一对电镀椅则要30多元还需要凭证购买。很多收藏玩家就是在那时候大量收购老古董,而成气候的。
马未都的第一件藏品是1982年花1600元买的四扇屏,也称钧瓷挂屏。当时这件四扇屏摆在王府井的一家商店里,标价2000外汇,后来海关不让出境所以才能让中国人购买。但马未都又没有外汇,最后费劲周折才拿到手。
1600元在20世纪80年代初可是个大数目,一般人每月工资差不多只有50元,马未都把家里准备买彩电的钱都拿出来了。四扇屏买来没多久,马未都家里就经历了一场盗窃。电视、音响,凡是那时候值钱的东西都被人偷走了,唯有这个四扇屏被窃贼挪到了一边,完好无损。这也说明,当时人们对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意识是多么淡薄。就连马未都身边的人都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很多人甚至觉得他不务正业。
按理说,马未都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他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工,业余时间看看书写写小说。1981年,马未都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占据了《中国青年报》一个整版,他不仅收到“一麻袋读者来信”,还被中国青年出版社领导看上,成了《青年文学》的编辑。
后来,马未都和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赚了一些钱。但他知道自己在中国古典艺术品方面的敏感度更高。他当年买下的东西很多都升值了千倍万倍,比如第一件收藏品四扇屏,据说现在估价已经超过百万。
马未都最近十年的故事就不是那么神秘了,一是因为他的收藏成了规模被媒体关注,二是他把自己关注的重心放在了博物馆的建设上,和那些轰轰烈烈的“捡漏”、“拍卖”之类的故事几乎没了关系。
风雅并刺激着
目前,中国有艺术品收藏大军近7000万人,2006年共举办艺术品拍卖会近千场,成交额超过500亿元,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收藏人群中只有不到5%是因为兴趣而收藏。
在中国,说起古董收藏,人们感兴趣的往往是那些“天上掉馅饼”的故事,也就是圈子里常说的“捡漏”。
比如这个“肥皂盒变国宝”的故事:几年前,潘家园古玩市场一个商人去农村郊游,看见河边一农妇在洗衣服。商人一眼就看出了农妇用的青瓷肥皂盒是个好东西,便对农妇说,“我来一次农村不容易,想买个东西留作纪念。我看你的肥皂盒不错,卖给我吧,我给你50块。”
农妇心中暗喜,没想到一个肥皂盒也能赚一个月的菜钱,爽快成交。古董商人把“肥皂盒”拿回去摆到潘家园自家的店铺里,后来,商人隔壁的店铺老板出价8万元把1肥皂盒2买去了,转手卖给了一家投资公司,开价30万。
这之后,“肥皂盒”的命运是水涨船高。某银行家出80万买了,某上海银行界总裁出160万买了,某美国银行界老板出320万买了……
再后来,花50元买下“肥皂盒”的商人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个“肥皂盒是宋神宗案前的一对摆件,现在全世界只剩下一个,属国宝级文物,价值连城……
虽然不是所有喜爱古董的人都能遇到这样的故事,但道听途说的段子也会让人觉得刺激。盛世收藏,乱世黄金。目前中国有艺术品收藏大军近7000万人从事艺术品交易的机构3000余家2006年共举办艺术品拍卖会近千场,全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额超过500亿元,而各地地下交易更是不计其数。曾经有圈内人开玩笑似的形容说,现在从事文物买卖的回报已经远远超过了贩卖毒品和军火,而且安全,体面、文雅。这也是现在收藏人群中只有不到5%的人是因为兴趣而收藏的原因。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就是那5%中的狂热分子。他说自己从小爱看书,对历史特别感兴趣,自然对陶瓷、古代家具之类的东西有天生的亲近感。
马未都开始搞收藏的时候正是中国艺术最不值钱的“文革”时期。那时候天津的文物市场形成得最早,他还在北京工厂里上班,一有空儿就往天津跑。那时文革刚过,“破四旧”的阴影还存留在老百姓心中。很多人把自己家里的瓷器字画卖掉,去买电视冰箱。电镀家具在当时是最能显示身份的东西,如果谁结婚家中没有一对电镀折叠软椅,就十分丢人。那时在信托商店一对红木圆椅才卖15元,而一对电镀椅则要30多元还需要凭证购买。很多收藏玩家就是在那时候大量收购老古董,而成气候的。
马未都的第一件藏品是1982年花1600元买的四扇屏,也称钧瓷挂屏。当时这件四扇屏摆在王府井的一家商店里,标价2000外汇,后来海关不让出境所以才能让中国人购买。但马未都又没有外汇,最后费劲周折才拿到手。
1600元在20世纪80年代初可是个大数目,一般人每月工资差不多只有50元,马未都把家里准备买彩电的钱都拿出来了。四扇屏买来没多久,马未都家里就经历了一场盗窃。电视、音响,凡是那时候值钱的东西都被人偷走了,唯有这个四扇屏被窃贼挪到了一边,完好无损。这也说明,当时人们对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意识是多么淡薄。就连马未都身边的人都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很多人甚至觉得他不务正业。
按理说,马未都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他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工,业余时间看看书写写小说。1981年,马未都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占据了《中国青年报》一个整版,他不仅收到“一麻袋读者来信”,还被中国青年出版社领导看上,成了《青年文学》的编辑。
后来,马未都和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赚了一些钱。但他知道自己在中国古典艺术品方面的敏感度更高。他当年买下的东西很多都升值了千倍万倍,比如第一件收藏品四扇屏,据说现在估价已经超过百万。
马未都最近十年的故事就不是那么神秘了,一是因为他的收藏成了规模被媒体关注,二是他把自己关注的重心放在了博物馆的建设上,和那些轰轰烈烈的“捡漏”、“拍卖”之类的故事几乎没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