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个体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控时,便可以依照规则、计划、承诺、理想及其他准则来改变自己当前的行为。自控力是学生高效学习、健康生活的基本心理能力。学生的诸多日常不良表现,如上课违反纪律、听课时走神、不能坚持学习计划等,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调控失败的结果。科学、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控力,是教师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自控力研究的缘起
对于自控力的讨论与关注,几乎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历程。关于自控力的讨论,大概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宏观层面:自控力往往与人性善恶的讨论联系在一起,人们对于人性善恶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于禁欲、律法、严格约束个体行为等问题的看法;微观层面:自控力往往和习惯养成的讨论紧密相关,自控力是习惯养成的开始。本文中,笔者将重点讨论微观层面的自控力,即个体通过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控制进而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
在心理学领域,关于自控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斯坦福大学的米歇尔(Mischel)博士于1966年进行的棉花糖实验。他分给参与实验的孩子每人一颗软糖,同时给出指示语:“如果你们能经过20分钟的等待,在20分钟内没有吃掉软糖,那么你们将会再得到一块软糖;如果你们在这段时间内吃掉了软糖,那么就不会给你们第二块软糖。”米歇尔对这些孩子进行了长达14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与那些没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马上吃掉软糖的孩子相比,那些能够克制自己的孩子辍学率和犯罪率都比较低。这个实验带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一块小小的糖果的问题,而且可以扩展到自控力范畴,即人的发展会受自控力水平的影响。此后,自控力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生活中常见的自我调控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情绪调控。个体出于某种需要,对当前真实情绪状态进行掩飾与抑制,并且表现出另一种情绪状态的行为。第二,认知调控。相对于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抑制思想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第三,抵制诱惑。由于在生活中养成的某些习惯,或者身体的一些生理反应,当个体在面对诱惑时,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来抑制那些本能趋向,这个过程中就会损耗自身控制资源,造成自我消耗。第四,行为调控。一些社会交往活动往往需要消耗相当多的自我调控资源,如自我表征、维持亲密关系、消除(抑制)偏见、克服刻板印象、遭受拒绝和排斥等。
二、自控力培养的原理
1. 自控力的本质
自控力,简单来说就是个体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自主调节,使之能够符合当下情境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需要。在相关研究中,自我调控(Self-regulation)与自我控制(Self-control)这两个概念经常出现交替使用的情况。严格来说,前者的范围更广,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调控过程。而后者的含义相对狭窄,特指个体在意识层面上对行为的自我调控,如抑制冲动、抵制诱惑等。在本文中,使用的概念是自我控制,即针对个体意识层面的调控进行讨论。
心理学家关于自控过程的一系列研究,为我们理解自控力的本质奠定了基础。鲍迈斯特(Baumeister)等人于2000年前后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整合,提出了自我损耗的能量理论,也有研究者称其为有限自制力理论。该理论主要由以下三个基本观点构成:第一,在个体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而这种能量是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当需要连续完成一系列的自我控制任务时,由于控制资源的持续损耗,个体在后期的任务中会出现任务完成质量下降的情况。第二,个体的自我损耗状态是暂时性的,经过适当的休息后,自我控制资源就会得到补充。自我调控能力也是可以通过练习加以改善的,经常进行练习调控会更容易。例如,睡眠就是补充自我控制资源的有效形式。第三,个体的自我调控能力存在差异,且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一个高自我控制水平的个体,往往能够较好地完成不同情境下的自我调控任务。同时,一个幼儿时期表现出良好自控能力的个体,长大之后也很可能具备较强的自控力。
基于自控力本质的三个基本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自控力培养的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自控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消耗殆尽则会导致自控失败,所以自控力是个体的一项客观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科学使用自我控制资源,制订合理的学习生活计划,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尽量避免因自我控制资源的过度损耗而影响社会功能的发挥。第二,自我控制能量是可以恢复并扩展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学生适当挑战自己的自控极限,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控力。第三,自控力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具有跨情境一致性。这提示我们对于不同学生的自控期待与要求要因人而异,鼓励学生客观评估与体验自我控制的状态,做到合理的训练与应用。
2. 自控力的价值发挥
自控力是个体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其他社会功能良好发挥的基础。对于自控力的价值讨论,也需要从学生能力发展的整个系统中去讨论。对于学生而言,能力增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获得了原来不具备的新能力;二是原有能力的进一步强化。
自控力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新能力。从意识的维度理解当前我们的问题解决,主要可以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其中,无意识层面包括既有认知与行为模式的执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定式、熟能生巧。这个层面处理问题的特点是占用认知资源少,问题解决效率高,但是,能够通过思维定式处理的问题大多数是我们曾经遇到过并且有成功解决经验的问题,这个过程基本上不需要消耗自我控制资源。在我们遇到新问题时,就需要在意识层面进行加工,产生新的认知与行为模式。这个过程要对问题识别、策略选择、实施验证、效果评估这一经典的问题解决流程进行有意识的加工,虽然能够解决新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效率会比较低。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要处理的问题无非就是新问题和旧问题两类。对于新问题的处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自控过程,将问题解决的流程意识化,细致认真地分析新的情境,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并在新问题解决后认真总结经验,特别是对于以后可能再会遇到的问题,要将意识过程中产生的认知与行为模式自动化,以期在此类问题再次出现时能够在无意识层面将其解决。当然,从高度自控的认知加工到无意识自动化程度的认知加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保证问题解决方案基本完善的情况下不断练习。 自控力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原有能力。笔者前面提到个人能力的不断增强得益于个体不断将意识层面的问题解决方案逐步自动化。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的意识与无意识系统往往是同时工作的,只不过在不同任务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参与比重有所区别。自控力在此过程中的价值主要在于对大脑自动运行的思维模式进行检查,保证大脑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地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正执行策略,保证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即自控力可以保持个体的元认知功能的有效发挥。可见,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越多,个体元认知功能发挥也就越稳定,这样就实现了个体原有能力的不断增强与优化。
三、学生自控力的培养策略
1. 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策略
关于自控力的本质理解中,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自我控制资源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到有效的补偿。如果自我控制资源补充的速度大于消耗的速度,那么个体的自我控制就能维持在一个相对良好的水平之上。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自我控制损耗的补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积极情绪补偿。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的积极情绪扩展和建设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帮助我们扩展思维和视野,建设个体的各种资源,增强生理和心理的恢复力。已有研究证实,积极情绪有助于个体恢复自控力资源,对自我损耗进行补偿,是当前关于自我损耗补偿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第二,良好休息补偿。休息(尤其是睡眠、放松)不仅能够恢复个体的体力,而且也是恢复自我控制资源的有效方式。血糖浓度是影响个体自我调控的重要因素。
第三,较强动机补偿。动机是完成自我控制的重要因素,自我调控本身就涉及动机问题。同时,动机也是自我控制损耗发生的必要条件,一个执行学习计划的学生,就不会有克服注意力分散的自我调控任务,没必要进行自我调控,也就不会出现自我损耗。
积极的情绪、良好的休息和较强的动机,是补偿学生自我控制损耗的有效方式。教师在培养学生自控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讲清楚自我控制的价值以及自我控制损耗的机制,帮助学生客观评估自身的自控力,合理规划自身的学习、生活,通过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策略及时恢复自身的控制资源,防止自我衰竭的出现。
2. 自我控制资源的扩展策略
自我控制资源的扩展是增强学生自控力的另外一个策略。在早期自我损耗能量理论提出的时候,学者们就以肌肉所蕴含的体力能量模型进行类比,以此来形象地说明该理论对自我损耗这一过程的解释。同时,学者也在关注另一个问题,即自我控制资源是否也可以通过类似于肌肉的训练而得到增强与扩展。高利特(Gailliot)等人于200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经过一定训练的被试者在第二项自我控制任务中的表现显著好于那些没有接受相应训练的控制组被试者,也就意味着,经过一定的自我控制训练,能够有效避免自我损耗的发生。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控力训练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要为学生讲清楚自控力的本质、原理与价值,增强学生的意义感,维持学生参与自控力训练活动的动机。第二,通过坚持时间、单位时间内正确率、认知加工效率等客观指标,帮助学生实现对自控力的量化评估,增强学生的自主感。第三,尽量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设置自控力训练任务,将学生的日常问题解决与自控力训练相结合,增强迁移效果。第四,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的人际资源,尽量以团队合作和小组竞争的形式进行自控力训练,发挥同伴的支持与监督作用。第五,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避免因自控力训练给学生带来消极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训练与个人成长上。
自控力作为一项内隐的心理能力,对个体成长的诸多方面会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自控力的训练与培养,要基于自控力的本质来进行。自控力价值的发挥,要放在学生问题解决的实际能力中系统考量。自控力训练的主体是学生,要教会学生评估、提升自身自控力的科学方法。最后,因為自控力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诸多美德相联系,也要警惕学生以自我控制行为来讨好教师和家长。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莎
[email protected]
一、自控力研究的缘起
对于自控力的讨论与关注,几乎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历程。关于自控力的讨论,大概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宏观层面:自控力往往与人性善恶的讨论联系在一起,人们对于人性善恶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于禁欲、律法、严格约束个体行为等问题的看法;微观层面:自控力往往和习惯养成的讨论紧密相关,自控力是习惯养成的开始。本文中,笔者将重点讨论微观层面的自控力,即个体通过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控制进而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
在心理学领域,关于自控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斯坦福大学的米歇尔(Mischel)博士于1966年进行的棉花糖实验。他分给参与实验的孩子每人一颗软糖,同时给出指示语:“如果你们能经过20分钟的等待,在20分钟内没有吃掉软糖,那么你们将会再得到一块软糖;如果你们在这段时间内吃掉了软糖,那么就不会给你们第二块软糖。”米歇尔对这些孩子进行了长达14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与那些没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马上吃掉软糖的孩子相比,那些能够克制自己的孩子辍学率和犯罪率都比较低。这个实验带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一块小小的糖果的问题,而且可以扩展到自控力范畴,即人的发展会受自控力水平的影响。此后,自控力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生活中常见的自我调控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情绪调控。个体出于某种需要,对当前真实情绪状态进行掩飾与抑制,并且表现出另一种情绪状态的行为。第二,认知调控。相对于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抑制思想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第三,抵制诱惑。由于在生活中养成的某些习惯,或者身体的一些生理反应,当个体在面对诱惑时,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来抑制那些本能趋向,这个过程中就会损耗自身控制资源,造成自我消耗。第四,行为调控。一些社会交往活动往往需要消耗相当多的自我调控资源,如自我表征、维持亲密关系、消除(抑制)偏见、克服刻板印象、遭受拒绝和排斥等。
二、自控力培养的原理
1. 自控力的本质
自控力,简单来说就是个体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自主调节,使之能够符合当下情境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需要。在相关研究中,自我调控(Self-regulation)与自我控制(Self-control)这两个概念经常出现交替使用的情况。严格来说,前者的范围更广,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调控过程。而后者的含义相对狭窄,特指个体在意识层面上对行为的自我调控,如抑制冲动、抵制诱惑等。在本文中,使用的概念是自我控制,即针对个体意识层面的调控进行讨论。
心理学家关于自控过程的一系列研究,为我们理解自控力的本质奠定了基础。鲍迈斯特(Baumeister)等人于2000年前后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整合,提出了自我损耗的能量理论,也有研究者称其为有限自制力理论。该理论主要由以下三个基本观点构成:第一,在个体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而这种能量是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当需要连续完成一系列的自我控制任务时,由于控制资源的持续损耗,个体在后期的任务中会出现任务完成质量下降的情况。第二,个体的自我损耗状态是暂时性的,经过适当的休息后,自我控制资源就会得到补充。自我调控能力也是可以通过练习加以改善的,经常进行练习调控会更容易。例如,睡眠就是补充自我控制资源的有效形式。第三,个体的自我调控能力存在差异,且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一个高自我控制水平的个体,往往能够较好地完成不同情境下的自我调控任务。同时,一个幼儿时期表现出良好自控能力的个体,长大之后也很可能具备较强的自控力。
基于自控力本质的三个基本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自控力培养的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自控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消耗殆尽则会导致自控失败,所以自控力是个体的一项客观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科学使用自我控制资源,制订合理的学习生活计划,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尽量避免因自我控制资源的过度损耗而影响社会功能的发挥。第二,自我控制能量是可以恢复并扩展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学生适当挑战自己的自控极限,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控力。第三,自控力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具有跨情境一致性。这提示我们对于不同学生的自控期待与要求要因人而异,鼓励学生客观评估与体验自我控制的状态,做到合理的训练与应用。
2. 自控力的价值发挥
自控力是个体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其他社会功能良好发挥的基础。对于自控力的价值讨论,也需要从学生能力发展的整个系统中去讨论。对于学生而言,能力增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获得了原来不具备的新能力;二是原有能力的进一步强化。
自控力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新能力。从意识的维度理解当前我们的问题解决,主要可以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其中,无意识层面包括既有认知与行为模式的执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定式、熟能生巧。这个层面处理问题的特点是占用认知资源少,问题解决效率高,但是,能够通过思维定式处理的问题大多数是我们曾经遇到过并且有成功解决经验的问题,这个过程基本上不需要消耗自我控制资源。在我们遇到新问题时,就需要在意识层面进行加工,产生新的认知与行为模式。这个过程要对问题识别、策略选择、实施验证、效果评估这一经典的问题解决流程进行有意识的加工,虽然能够解决新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效率会比较低。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要处理的问题无非就是新问题和旧问题两类。对于新问题的处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自控过程,将问题解决的流程意识化,细致认真地分析新的情境,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并在新问题解决后认真总结经验,特别是对于以后可能再会遇到的问题,要将意识过程中产生的认知与行为模式自动化,以期在此类问题再次出现时能够在无意识层面将其解决。当然,从高度自控的认知加工到无意识自动化程度的认知加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保证问题解决方案基本完善的情况下不断练习。 自控力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原有能力。笔者前面提到个人能力的不断增强得益于个体不断将意识层面的问题解决方案逐步自动化。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的意识与无意识系统往往是同时工作的,只不过在不同任务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参与比重有所区别。自控力在此过程中的价值主要在于对大脑自动运行的思维模式进行检查,保证大脑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地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正执行策略,保证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即自控力可以保持个体的元认知功能的有效发挥。可见,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越多,个体元认知功能发挥也就越稳定,这样就实现了个体原有能力的不断增强与优化。
三、学生自控力的培养策略
1. 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策略
关于自控力的本质理解中,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自我控制资源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到有效的补偿。如果自我控制资源补充的速度大于消耗的速度,那么个体的自我控制就能维持在一个相对良好的水平之上。综合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自我控制损耗的补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积极情绪补偿。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的积极情绪扩展和建设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帮助我们扩展思维和视野,建设个体的各种资源,增强生理和心理的恢复力。已有研究证实,积极情绪有助于个体恢复自控力资源,对自我损耗进行补偿,是当前关于自我损耗补偿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第二,良好休息补偿。休息(尤其是睡眠、放松)不仅能够恢复个体的体力,而且也是恢复自我控制资源的有效方式。血糖浓度是影响个体自我调控的重要因素。
第三,较强动机补偿。动机是完成自我控制的重要因素,自我调控本身就涉及动机问题。同时,动机也是自我控制损耗发生的必要条件,一个执行学习计划的学生,就不会有克服注意力分散的自我调控任务,没必要进行自我调控,也就不会出现自我损耗。
积极的情绪、良好的休息和较强的动机,是补偿学生自我控制损耗的有效方式。教师在培养学生自控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讲清楚自我控制的价值以及自我控制损耗的机制,帮助学生客观评估自身的自控力,合理规划自身的学习、生活,通过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策略及时恢复自身的控制资源,防止自我衰竭的出现。
2. 自我控制资源的扩展策略
自我控制资源的扩展是增强学生自控力的另外一个策略。在早期自我损耗能量理论提出的时候,学者们就以肌肉所蕴含的体力能量模型进行类比,以此来形象地说明该理论对自我损耗这一过程的解释。同时,学者也在关注另一个问题,即自我控制资源是否也可以通过类似于肌肉的训练而得到增强与扩展。高利特(Gailliot)等人于200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经过一定训练的被试者在第二项自我控制任务中的表现显著好于那些没有接受相应训练的控制组被试者,也就意味着,经过一定的自我控制训练,能够有效避免自我损耗的发生。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控力训练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要为学生讲清楚自控力的本质、原理与价值,增强学生的意义感,维持学生参与自控力训练活动的动机。第二,通过坚持时间、单位时间内正确率、认知加工效率等客观指标,帮助学生实现对自控力的量化评估,增强学生的自主感。第三,尽量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设置自控力训练任务,将学生的日常问题解决与自控力训练相结合,增强迁移效果。第四,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的人际资源,尽量以团队合作和小组竞争的形式进行自控力训练,发挥同伴的支持与监督作用。第五,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避免因自控力训练给学生带来消极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训练与个人成长上。
自控力作为一项内隐的心理能力,对个体成长的诸多方面会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自控力的训练与培养,要基于自控力的本质来进行。自控力价值的发挥,要放在学生问题解决的实际能力中系统考量。自控力训练的主体是学生,要教会学生评估、提升自身自控力的科学方法。最后,因為自控力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诸多美德相联系,也要警惕学生以自我控制行为来讨好教师和家长。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莎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