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位领导在全县干部大会上严肃批评一些基层干部时指出:“现在我们有一些基层干部千方百计找借口,多接近领导,想巴结领导,以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其实,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应该去多贴近群众才对、即使你接近领导多了,也许能给领导留下个好印象;但贴近了群众,群众的满意是最好的口碑”。
真是一针见血。如今在一些地方,一些下部高高在上,成天泡在机关里,群众想的是什么,急需要办的是什么,他们不清楚;有的很少到基层去,别说到群众中去和百姓打成一片,就是平时也难得和群众见面。有的虽然应付差事,“例行公事”到下面去,但往往也是“上午满天飞,中午端酒杯,下午早早归”。有的面对找上门来的群众打官腔,卖关子,敷衍应付,盛气凌人。这一条条鸿沟,隔断了领导和群众的情感,疏远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尤其是,一些干部不去贴近群众,而是千方百计地去“接近”领导,三天两头向领导“汇报工作”,“请领导指示”,邀请领导到那里去作“重要指示”等等,以种种借口与领导接近,巴结领导,与领导拉关系、套近乎,以企求给领导留个好印象,为自己日后升迁晋级铺路。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领导情结”与“百姓情结”的错位。是淡忘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颠倒了自己与群众的位置,在思想上与群众格格不入。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都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多多贴近群众,才能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邓小平同志曾经十分动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每一位领导干部部必须深刻认识到要多贴近群众,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政策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唯此,其情才能发自内心,历久弥深。而多接近领导,不贴近群众,不体察民情,就不可能了解群众的思想和疾苦,也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多贴近群众,和群众思想上、感情上产生共鸣,想问题、办事情,才能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才会符合群众的心愿和利益,使自己的工作紧紧地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起来,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干部“接近领导”与“贴近群众”表面上看是人际交往,实际上是反映了其灵魂深处的追求和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共产党人、人民的“公仆”应少“接近”领导,多贴近群众,才是找准位置、融洽“鱼水关系”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政府)
知民方能为民
近段时间,“小康村负债”的报道时见报端,在前几年“建新村,奔小康”的热潮中,一些乡镇盲目以经济发达村的别墅群为样本,“号召”村民贷款达房,搞“一刀切”的标准化新村建设,终因财力不济造成部分“烂尾村”,留下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别墅”,农民既丢了安身之所,又平添了新债,苦不堪言。这都是一些领导干部不管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沽名钓誉,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惹的祸,至于其“知民度”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不知民又怎奢淡为民呢?
现在有的基层干部说话越来越“牛气”,身子越来越“娇气”,握农民的手嫌脏,听农民的话嫌土,与农民行动上不合群,思想上隔道坎,关系渐渐疏远,要想了解民情民意就难了。有的领导干部所谓的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往往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结果看到的典型是“反复培养”的点,听到的汇报是“反复斟酌”的语言,了解的当然不是实情,出台的政策、作出的决策难免会脱离实际。
真正追求“知民度”的领导干部,如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张云泉等,往往工作上不“出风头”,不“争彩头”,不图虚名,只求实效,不仅“深入”群众,而且“心入”群众,把精力用在办实事、抓落实,谋发展上。温家宝总理每次下基层,总是“临时”调整路线,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见到当地最普通的百姓,想亲自问一问百姓真实的生产生活状况。在今年的“两会”上,不少代表在提交建议时都有这样的同感:从政府工作报告看,群众关注的热点就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我们的政府是知民的政府。这正是中央一级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倾听群众心声的结果。
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四勤”,实事求是地贴近群众,敢于和善于了解人民群众真实的生产生活状况,一是腿勤——多跑,察民情疾苦。拿出一定时间搞“下访”,经常到“寻常百姓”中去,彻底改变“注重听汇报,满足看材料”的形式主义做法。二是口勤——多问,知百姓所想。放下架子,多向群众请教,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三是手勤——多记,明白百姓所关注。调查研究时,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认真地记在“民情簿”上。四是脑勤——多思,谋发展良策。立足社情民意,立足长远,科学决策,少搞“命令式”或“拍脑袋”之事。
能做到这“四勤”不易,爱民的干部才会主动去知民,知民的干部才会取得科学决策的第一手资料,真正做到为民、富民,这样的干部方能真正担当起“人民公仆”的称号。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句容市委组织部)
本栏责任编辑 王安庆
真是一针见血。如今在一些地方,一些下部高高在上,成天泡在机关里,群众想的是什么,急需要办的是什么,他们不清楚;有的很少到基层去,别说到群众中去和百姓打成一片,就是平时也难得和群众见面。有的虽然应付差事,“例行公事”到下面去,但往往也是“上午满天飞,中午端酒杯,下午早早归”。有的面对找上门来的群众打官腔,卖关子,敷衍应付,盛气凌人。这一条条鸿沟,隔断了领导和群众的情感,疏远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尤其是,一些干部不去贴近群众,而是千方百计地去“接近”领导,三天两头向领导“汇报工作”,“请领导指示”,邀请领导到那里去作“重要指示”等等,以种种借口与领导接近,巴结领导,与领导拉关系、套近乎,以企求给领导留个好印象,为自己日后升迁晋级铺路。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领导情结”与“百姓情结”的错位。是淡忘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颠倒了自己与群众的位置,在思想上与群众格格不入。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都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多多贴近群众,才能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邓小平同志曾经十分动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每一位领导干部部必须深刻认识到要多贴近群众,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政策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唯此,其情才能发自内心,历久弥深。而多接近领导,不贴近群众,不体察民情,就不可能了解群众的思想和疾苦,也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多贴近群众,和群众思想上、感情上产生共鸣,想问题、办事情,才能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才会符合群众的心愿和利益,使自己的工作紧紧地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起来,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干部“接近领导”与“贴近群众”表面上看是人际交往,实际上是反映了其灵魂深处的追求和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共产党人、人民的“公仆”应少“接近”领导,多贴近群众,才是找准位置、融洽“鱼水关系”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政府)
知民方能为民
近段时间,“小康村负债”的报道时见报端,在前几年“建新村,奔小康”的热潮中,一些乡镇盲目以经济发达村的别墅群为样本,“号召”村民贷款达房,搞“一刀切”的标准化新村建设,终因财力不济造成部分“烂尾村”,留下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别墅”,农民既丢了安身之所,又平添了新债,苦不堪言。这都是一些领导干部不管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沽名钓誉,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惹的祸,至于其“知民度”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不知民又怎奢淡为民呢?
现在有的基层干部说话越来越“牛气”,身子越来越“娇气”,握农民的手嫌脏,听农民的话嫌土,与农民行动上不合群,思想上隔道坎,关系渐渐疏远,要想了解民情民意就难了。有的领导干部所谓的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往往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结果看到的典型是“反复培养”的点,听到的汇报是“反复斟酌”的语言,了解的当然不是实情,出台的政策、作出的决策难免会脱离实际。
真正追求“知民度”的领导干部,如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张云泉等,往往工作上不“出风头”,不“争彩头”,不图虚名,只求实效,不仅“深入”群众,而且“心入”群众,把精力用在办实事、抓落实,谋发展上。温家宝总理每次下基层,总是“临时”调整路线,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见到当地最普通的百姓,想亲自问一问百姓真实的生产生活状况。在今年的“两会”上,不少代表在提交建议时都有这样的同感:从政府工作报告看,群众关注的热点就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我们的政府是知民的政府。这正是中央一级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倾听群众心声的结果。
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四勤”,实事求是地贴近群众,敢于和善于了解人民群众真实的生产生活状况,一是腿勤——多跑,察民情疾苦。拿出一定时间搞“下访”,经常到“寻常百姓”中去,彻底改变“注重听汇报,满足看材料”的形式主义做法。二是口勤——多问,知百姓所想。放下架子,多向群众请教,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三是手勤——多记,明白百姓所关注。调查研究时,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认真地记在“民情簿”上。四是脑勤——多思,谋发展良策。立足社情民意,立足长远,科学决策,少搞“命令式”或“拍脑袋”之事。
能做到这“四勤”不易,爱民的干部才会主动去知民,知民的干部才会取得科学决策的第一手资料,真正做到为民、富民,这样的干部方能真正担当起“人民公仆”的称号。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句容市委组织部)
本栏责任编辑 王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