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接近”多贴近等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sof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位领导在全县干部大会上严肃批评一些基层干部时指出:“现在我们有一些基层干部千方百计找借口,多接近领导,想巴结领导,以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其实,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应该去多贴近群众才对、即使你接近领导多了,也许能给领导留下个好印象;但贴近了群众,群众的满意是最好的口碑”。
  真是一针见血。如今在一些地方,一些下部高高在上,成天泡在机关里,群众想的是什么,急需要办的是什么,他们不清楚;有的很少到基层去,别说到群众中去和百姓打成一片,就是平时也难得和群众见面。有的虽然应付差事,“例行公事”到下面去,但往往也是“上午满天飞,中午端酒杯,下午早早归”。有的面对找上门来的群众打官腔,卖关子,敷衍应付,盛气凌人。这一条条鸿沟,隔断了领导和群众的情感,疏远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尤其是,一些干部不去贴近群众,而是千方百计地去“接近”领导,三天两头向领导“汇报工作”,“请领导指示”,邀请领导到那里去作“重要指示”等等,以种种借口与领导接近,巴结领导,与领导拉关系、套近乎,以企求给领导留个好印象,为自己日后升迁晋级铺路。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领导情结”与“百姓情结”的错位。是淡忘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颠倒了自己与群众的位置,在思想上与群众格格不入。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都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多多贴近群众,才能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邓小平同志曾经十分动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每一位领导干部部必须深刻认识到要多贴近群众,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政策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唯此,其情才能发自内心,历久弥深。而多接近领导,不贴近群众,不体察民情,就不可能了解群众的思想和疾苦,也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多贴近群众,和群众思想上、感情上产生共鸣,想问题、办事情,才能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才会符合群众的心愿和利益,使自己的工作紧紧地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起来,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干部“接近领导”与“贴近群众”表面上看是人际交往,实际上是反映了其灵魂深处的追求和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共产党人、人民的“公仆”应少“接近”领导,多贴近群众,才是找准位置、融洽“鱼水关系”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政府)
  
  知民方能为民
  
  近段时间,“小康村负债”的报道时见报端,在前几年“建新村,奔小康”的热潮中,一些乡镇盲目以经济发达村的别墅群为样本,“号召”村民贷款达房,搞“一刀切”的标准化新村建设,终因财力不济造成部分“烂尾村”,留下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别墅”,农民既丢了安身之所,又平添了新债,苦不堪言。这都是一些领导干部不管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沽名钓誉,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惹的祸,至于其“知民度”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不知民又怎奢淡为民呢?
  现在有的基层干部说话越来越“牛气”,身子越来越“娇气”,握农民的手嫌脏,听农民的话嫌土,与农民行动上不合群,思想上隔道坎,关系渐渐疏远,要想了解民情民意就难了。有的领导干部所谓的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往往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结果看到的典型是“反复培养”的点,听到的汇报是“反复斟酌”的语言,了解的当然不是实情,出台的政策、作出的决策难免会脱离实际。
  真正追求“知民度”的领导干部,如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张云泉等,往往工作上不“出风头”,不“争彩头”,不图虚名,只求实效,不仅“深入”群众,而且“心入”群众,把精力用在办实事、抓落实,谋发展上。温家宝总理每次下基层,总是“临时”调整路线,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见到当地最普通的百姓,想亲自问一问百姓真实的生产生活状况。在今年的“两会”上,不少代表在提交建议时都有这样的同感:从政府工作报告看,群众关注的热点就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我们的政府是知民的政府。这正是中央一级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倾听群众心声的结果。
  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四勤”,实事求是地贴近群众,敢于和善于了解人民群众真实的生产生活状况,一是腿勤——多跑,察民情疾苦。拿出一定时间搞“下访”,经常到“寻常百姓”中去,彻底改变“注重听汇报,满足看材料”的形式主义做法。二是口勤——多问,知百姓所想。放下架子,多向群众请教,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三是手勤——多记,明白百姓所关注。调查研究时,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认真地记在“民情簿”上。四是脑勤——多思,谋发展良策。立足社情民意,立足长远,科学决策,少搞“命令式”或“拍脑袋”之事。
  能做到这“四勤”不易,爱民的干部才会主动去知民,知民的干部才会取得科学决策的第一手资料,真正做到为民、富民,这样的干部方能真正担当起“人民公仆”的称号。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句容市委组织部)
  本栏责任编辑 王安庆
其他文献
(2006年第12期)    前10月全国实现工业利润14679亿元 增长30.1%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实现利润146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7.29,比去年同期提高17.12点。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455亿元,比
期刊
服务型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乡镇政府作为政府链条的末端直接面对百姓群众,转变政府职能,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期盼。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政府的做法为我们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提供了建设性的素材。    一、大西岔镇的基本概况    大西岔镇位于宽甸县城东部,南与朝鲜隔江相望。镇政府驻地大西岔村,与县城相距75公里,占地面积316平方
期刊
在政治、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体育产业正从非独立行业逐渐成为独立行业,其产值也在大幅度提高,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许多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这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借奥运东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沈阳来说,更具有实践意义。    福地幸逢奥运“雄起”正当其时    辽宁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依托渤海、黄海的临海区位优势,目前正着
期刊
[摘要]“督促检查抓落实”是我们党历来重视的优良传统,也是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的重要思想。在实践中,做好“督促检查抓落实”工作,是重要的领导环节和领导方法,是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督促检查抓落实;领导环节和方法;必然要求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6)
期刊
辽宁省棚户区改造在全省人民的一致赞颂中,即将告一段落。截至今年8月15日,全省已拆迁棚户区96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两年拆迁848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全省已竣工回迁房390万平方米,15余万户困难居民喜迁新居。而且,对于辽宁省有着迫切住房需求的众多特困居民和中低收入者,如何也能沐浴到党和政府的雨露阳光,解决他们的住房难问题,棚户区改造无疑是十分宝贵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辽
期刊
新的社会阶层纳入中国统一战线    中共中央统战部负责人在最近召开的会议上指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组成。目前全国私营企业450万家,投资人1100万,自由职业者大约1000万人左右。他们作为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呈现快速增加的态势,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负责人说,此次会议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期刊
[摘 要]名誉是人们相互的道德评价。荣誉是肯定性的名誉,是肯定性的社会道德评价,是社会、众人或领导人所进行的肯定性的道德评价;耻辱则是否定性的名誉,是否定性的社会道德评价,是社会、众人或领导人所进行的否定性的道德评价。只有按照正确的名誉之道德指令而行,行为者才能因其遵守优良道德而作出真正的善行;反之,错误的名誉或者只可能使行为者的行为遵守恶劣道德,从而便可能使行为者的行为陷入真正的罪恶;或者不可
期刊
2000年3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共同制定了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复兴的“里斯本战略”,主要内容就是在未来10年内,即到2010年把欧盟建成“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世界上最有竞争力和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欧盟经济十分不景气,主要表现就是经济陷入“滞胀”的困
期刊
2003年3月,南京市白下区人民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江苏省铁路公司下属的铁成公司总经理顾荣忠,在公司出现巨额亏损近3亿元的情况下,将公司账上160余万元所谓效益工资全部私分。而顾荣忠却在公司内外议论纷纷时,全身而退,被时任江苏省铁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张伯端安排至铁路公司任经营处处长。公司内外一片哗然。    私下分了工资款    检察官们在初查后就已经判定,顾荣忠有重大职务犯罪嫌疑。而同时铁路公
期刊
[摘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它要求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公平正义的理念一方面要求人们在法律面前或诉讼中的地位平等,另一方面要求居间者的不偏不倚、公而无私;一方面要求实体正义和实质正义,另一方面要求程序正义和形式正义。它是实体与程序的统一。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公平;公平正义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