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禅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d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禅意在哪里
  在骆玉明老师《诗里特别有禅》一书的代序中说:“禅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但禅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形态。”这句话表明骆老师深谙做人、做事的道理,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和解读。
  书中说:“倘能消弭固执和对立,消弭贪欲和妄念,消弭紧张和焦虑,便能以空灵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求得属于你的完美的生命。”我想,我们的教育,我们对待孩子们的态度,如果能有空灵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是不是能够教育出身心更健全的人呢?
  这几年,通过不断读书和行走,我渐渐梳理出自己的教育信条,那就是:读书,行走,实践。我自己通过不断体悟和思考,渐渐也感受到教育的禅意。我们在从事教育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少一些说教,少一些灌输,让孩子们多一些探究、思考和领悟,让他们自己感受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妙处和意境。我相信,对教育注入更多温润、温馨的情怀,才会催生更有张力与活力的生命,才会培养出更多有情怀、心智健全的人才。
  用禅心解读教育
  书中《何处惹尘埃》一文里说:“最高深的佛法,也只能自己去体会,而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教育的真谛和奥妙亦是如此。而只有身处其中,拥有禅心的人,才能体悟到教育的禅味。如果一名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体会到了教育的禅意,并拥有一颗教育的禅心,那他一定是备受学生喜欢的。同时,他自己也一定能够体会到教育的愉悦和做教师的幸福。就像我,前20年中的大多数时间,只是感受到了教育的累与苦,而近些年来,通过读书、行走、实践,渐渐认清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也逐渐体悟到教育的魅力。
  我在课堂上总是带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带给学生最美的语文,让他们体会到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在生活中,我也能享受读书、写作的快乐。
  书中说:“无论人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需要保持心性的空明,而不受外物的牵绊……”在当下这个浮躁的时代,不少教师迷失了自己,把获得荣誉、职称、晋升作为自己竭力追求的目标,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他们很少去了解什么是生命化教育,更不用说如何把生命化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去。我们应该“时时勤拂拭”自己的心灵,勿使功利之心遮蔽前行的方向。
  教育有禅在心悟
  “禅首先不是宗教,不是哲学,而是生活方式、人生态度。”那么教育是什么?我们对教育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我非常喜欢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们对教育、对孩子们,甚至对自己的成长,是不是也应该有这样一种心态——顺随人性,顺随自然。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要过分苛求,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特别是对待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更要有足够的耐心、更多的温情。这样,孩子们不会把学校看成监狱,他们能感受到学校是充满人情味的场所,能得到学习的快乐。
  书中说:“心外无佛,就是说每个人的心性就是佛性,成佛自在自悟本性。”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有一天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也一定会体悟到教育的妙处所在。就像唐代比丘尼开悟诗说的那样:“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回想自己这几年来不断读书、行走、实践的经过,特别是读了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谢云老师的《禅里的教育》等书,以及参加了吴国珍、张文质、谢云等老师组织的“勇气更新”“教育行走”活动后,自己的教育之路越来越开阔,心里越来越透亮,教育的信念越来越坚定。2015年7月,我参加完“教育行走”活动,写了一篇文章——《把自己变成一株开花的树》,阐述了自己对教育的全新理解和憧憬:“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变成一株开花的树,让教育之树充满生机,让孩子们从自己身上直接受益,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更美好。”
  书中说:“最高的完成并不是外在目标的完成,而是自我的完成。”我们通过不断修炼自己,通过不断思考和践行,就能够找到一条自我发展和救赎之路。
  禅悟教育的本真
  近几年来,我自己不断读书,不断引领学生们读书,特别开设了“欣赏课”和“分享课”,让学生们不断诵读经典,我不断践行自己想象中的教育。但我还有许多困惑的地方: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只要衷情于教育,就会慢慢悟出教育之道,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我曾经钟情于叶嘉莹老师的《唐宋词十七讲》《迦陵论词丛稿》,我希望从她对古诗词的解读中窥见人生的真谛、教育的奥义。当然,“人心各不相同,求法和证悟的过程也是千变万化,但佛性只是一体”。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各不相同,但应该殊途同归,那就是让教育更美好,让孩子成人、成才。“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也许好的教育就是这种境界吧!
  教育的禅意体现在平常心。这种平常心就是做好自己,不受外边花花世界的诱惑,沉下一颗心来做教育,做自己。相信我们只要坚持不懈,任何教育的“疮疤”都能向好的方面转化,总有一天会春满杏坛。
  教育要回归禅
  其实,所谓的差生,也是不少教师“塑造”出来的。不少老师对于成绩不佳、表现不好的学生在心里就已经有了成见,在平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他们当成所谓差生对待。这种做法已经歪曲了教育的本质。
  书中说:“返归自然朴素,就是人生‘休歇处’。”我认为,教育的“休歇处”就是回归最朴素的教育,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所倡导的回归自然、回归实践的教育。而现在,不少学校草木皆兵,不敢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不敢让学生冒一点点险,生怕出安全事故。这样的教育不仅脱离了生活,更谈不上有禅意。
  我們的教育应是活泼泼的,应该永远童心不老。最后,你要问我教育是什么,我只能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你要问我怎么做教育,我也只能说“春来草自青”。(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大羊镇中学)
  □责任编辑 万永勇
其他文献
早在1941年,叶圣陶就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整本书阅读。作为现代语文教育的先驱,当时的他就已经注意到了“选文式教科书”的不足,正是基于此点的思考,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应运而生,我国也一贯倡导整本书阅读,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一理念并未得到较好的运用、实践。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开阔眼界,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阅读教学至关重要。本
期刊
导读  为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张雳老师让学生经历从找三角形物体(有形有质,属性丰富),到用三根小棒拼三角形(有形有质,属性单一),再到画三角形(有形无质,无其他属性)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在不經意间经历抽象的过程,从而认识三角形,更重要的,在这样一个抽象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史宁中教授说过: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习者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期刊
“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华禄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点燃学生的老师,他2001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赣州一中任教。“华彩绘就杏坛春,禄俸即为学子优”,这是他作为教师的座右铭,他常说:“为杏坛育才增添春色是我最美的华彩,品学兼优的桃李是我的最好禄俸。”  立业以勤,用执着诠释敬业  “育苗有
期刊
王荣生教授指出:“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闹、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因此,他主张首先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研究语文课堂教学问题。  作为定篇的选文《桃花源记》究竟应该教什么?王荣生引用了布鲁纳的一个例子来解释。布鲁纳当学生时,曾选修了理查德的课,其中的一次经历使他终身感怀。那一次,黑板上只有两行字:
期刊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標准》(2017版)中指出:小学科学教育对从小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度被忽视的关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话题,越来越受到科学教师的关注。日前,笔者观看了全省小学科学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活动的录像课,上饶县李坤老师执教的《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李老师在
期刊
“月”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重要意象,对“月”的品析不仅关涉到本诗的旨趣理解,更关乎学生审美鉴赏素养的提升。李仁甫老师在执教《春江花月夜》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一轮满满的月  师:题目中的“月”,大致是何时之月?我的意思是一个月中的何时之月?  生1:我觉得应该是晚春时候的月。  师:我问的是一个月中的何时之月?  生2:哦,中旬。  师:一个月分上旬、中旬、下旬,你说是中旬之
期刊
吉林抚松,一个实际居住人口不足30万的县城,一个坐落在长白山脚下的边陲小镇,在北大、清华的高考录取名单上已连续6年榜上有名,每年高考600分以上的学生数及重点本科录取率稳居全市各县区第一名。在2016年的全省教育质量监测中,语文成绩在全省遥遥领先,其中经典名著欣赏能力、古诗文诵读能力测试均高出全省平均值,尤其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超出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超出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就在今年
期刊
李希贵先生开创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无疑给沉寂多年的语文教学送来了一团暖暖春意,给当前困惑的语文教学局面带来了一片生机,使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春意盎然,充满活力。  平江县从去年下学期开始酝酿启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陆续派人员赶赴北京十一学校,进行现场观摩学习,继而又组织教学一线教师到山东寿光以及湖南的株洲、岳阳等地学习,感受很深,大家都觉得“语文主题学习”确实是诊治当前语文教学疲软的一剂良方。无
期刊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多年来一直被收录于中学语文教材。作为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它用各种笔法细细描摹了荷塘和月光,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这忧伤从何而来,按照常见说法,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中国,朱自清由“大革命中的小卒”钻进了古典文学的象牙塔,寻找安宁而不可得,内心充满了苦闷。这是“黑暗时代”在知识分子心灵上的投影。  细读此文,我认为,文章后半部分关于江南采莲季节
期刊
教学是减法的哲学。一堂课短短45分钟,到底把什么教给学生,教学设计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取舍,确定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依据王荣生教授关于“学的活动”的规定性要求,还需要深入思考怎样“让学生学好”。基于此,我确定了“通过景物描写的学习和散文的语言品读,深入文本,感受作者的独特人生体验,把握主旨”的教学目标。第二个问题,如何将我的阅读经验和学生的已有经验对接,实现学生的阅读和作者的叙述的对接?依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