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文人写诗作文,多喜欢引“经”据“典”。若诗文中的典故运用得当,既能抒情言志,又能丰富内容,增添诗文的感情色彩;若典故运用不当,不但不能抒情言志,反而会损害诗文的内容,使诗文晦涩难懂,给人以“掉书袋”之嫌。古代诗文的典故有的对读者来说比较生辟,不易理解,成为阅读古诗文的障碍。为扫除障碍,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古诗文,不得不探求古诗文典故的来历、出处和内容。对古诗文中运用的典故,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用典颇多,为了加深对其内容、含义、情感等的理解,本文拟就其中的典故运用问题发表不成热的看法。
王勃写的《滕王阁序》是一篇流芳千古的佳作,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在《王子安集》中,该文又题《滕王阁序》,有的选本作《宴滕王阁序》。这篇序文入选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册中,诗人在这篇序文里,独具匠心地运用了很多典故,这些典故既能为其内容服务,又能抒情言志,增添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全文609字,147句,有48句运用了典故,在众多的典故中,直接指名道姓的就有20人。这些典故表现了诗人用典的巧妙。可是在教材选本中,对典故注释不详,没有深入讲解典故,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因此笔者对其典故予以肤浅的分析。
滕王阁在今江西南昌市,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日洪府膝王阁。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很快出名。王勃在序文中描写了洪州之雄要,滕王阁之雄伟,周围景色之瑰丽,宾主宴集之盛大,给人一种气势飞宏、气象阔大的感觉。
《滕王阁序》一文一方面慨叹自己漂泊异地、命途多舛、怀才不遇,请缨无路的遭遇;另一方面仍表示自己桑榆非晚,穷且益坚,要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抱负。这种矛盾杂复的思想,诗人用典故,淋漓尽致地把它表现出来。又因在旁征博引的典故中,每个典故都寓予深刻的内涵,从而显示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
从运用典故的来源来看,该文有的是历史故事,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无非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非谢家之宝树,接盂氏之芳邻”等等;有的是前人文句,例“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贫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他日趋庭,叼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等。这些典故的精辟运用,能恰当地抒情言志,丰富诗的内容,为诗的内容服务。《滕王阁序》中诗人那种命途多舛、怀才不遇,但又乐观开朗、自我砥砺的性格,得到了较好的表现。
该文运用典故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贫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不仅加强了论证的作用,还能以古喻今,追昔抚今,借古抒怀,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辞海》对典故的注释是:“诗文等作品中所引用的有来历和出处的词语”。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用的每一个典故,都为世人所公认,都为大家所熟悉,例“人杰地灵,除孺下陈蕃之榻”一句,“徐孺,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清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汉书·班超传》),又例“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在《后汉书·班超传》里记载:“(超)家贫,常为官拥书以供养。久劳古、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了,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宗悫,南朝宋人,少年时很有抱负,写出“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迈诗句。又例“酌贪泉而觉爽”,《晋书·吴隐之传》说“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日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人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经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这些典故无一不在诗人巧妙的引用之中,又无一不在诗人的巧妙转化之中。
这些典故的运用,都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都体现了诗人的心境。诗人引用“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人,全力抒写了壮志决不因老迈困顿而稍有变易,透露出乐观向上的情怀。以终军、宗悫、班超等胸怀大志的历史人物自比,兼叙了怀才不遇的人生道路。徐孺、陈蕃是汉代“豫章”之名流。与“豫章故郡”遥遥相接,既追溯历史,弘扬传统。又为当时“洪郁”人才的出场作好铺垫,为这次名流汇聚作好渲染,达到“春雨欲来风满楼”的良好效果。这些典故的运用,把诗人所表达的寓意寄于彤象的描绘之中,同时丰富了内容,增添了诗文的感情色彩,独具匠心地抒情言志,为后世作者树立了引“经”据“典”的榜样。
但是。诗文中“盂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这一典故较容易让人理解失误,人们读到这里时,常常会理解为是战国时期被齐湄王任命为相国的孟尝君,因孟尝君为战国“四君子”之一,与诗文中要引用的为州官清正、贤能,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的东汉人孟尝相比。人们较容易发生误解。
《滕王阁序》一文,佳词丽句,层见叠出,警语名言,旨雅意远,熔对偶、声韵、辞藻于一炉,又不乏散文行云流水之气势,只有真正理解文中所用的典故,才能扫除阅读障碍,更深刻地理解潜在文中表层下的寓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用典颇多,为了加深对其内容、含义、情感等的理解,本文拟就其中的典故运用问题发表不成热的看法。
王勃写的《滕王阁序》是一篇流芳千古的佳作,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在《王子安集》中,该文又题《滕王阁序》,有的选本作《宴滕王阁序》。这篇序文入选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册中,诗人在这篇序文里,独具匠心地运用了很多典故,这些典故既能为其内容服务,又能抒情言志,增添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全文609字,147句,有48句运用了典故,在众多的典故中,直接指名道姓的就有20人。这些典故表现了诗人用典的巧妙。可是在教材选本中,对典故注释不详,没有深入讲解典故,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因此笔者对其典故予以肤浅的分析。
滕王阁在今江西南昌市,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日洪府膝王阁。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很快出名。王勃在序文中描写了洪州之雄要,滕王阁之雄伟,周围景色之瑰丽,宾主宴集之盛大,给人一种气势飞宏、气象阔大的感觉。
《滕王阁序》一文一方面慨叹自己漂泊异地、命途多舛、怀才不遇,请缨无路的遭遇;另一方面仍表示自己桑榆非晚,穷且益坚,要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抱负。这种矛盾杂复的思想,诗人用典故,淋漓尽致地把它表现出来。又因在旁征博引的典故中,每个典故都寓予深刻的内涵,从而显示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
从运用典故的来源来看,该文有的是历史故事,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无非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非谢家之宝树,接盂氏之芳邻”等等;有的是前人文句,例“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贫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他日趋庭,叼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等。这些典故的精辟运用,能恰当地抒情言志,丰富诗的内容,为诗的内容服务。《滕王阁序》中诗人那种命途多舛、怀才不遇,但又乐观开朗、自我砥砺的性格,得到了较好的表现。
该文运用典故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贫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不仅加强了论证的作用,还能以古喻今,追昔抚今,借古抒怀,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辞海》对典故的注释是:“诗文等作品中所引用的有来历和出处的词语”。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用的每一个典故,都为世人所公认,都为大家所熟悉,例“人杰地灵,除孺下陈蕃之榻”一句,“徐孺,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清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汉书·班超传》),又例“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在《后汉书·班超传》里记载:“(超)家贫,常为官拥书以供养。久劳古、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了,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宗悫,南朝宋人,少年时很有抱负,写出“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迈诗句。又例“酌贪泉而觉爽”,《晋书·吴隐之传》说“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日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人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经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这些典故无一不在诗人巧妙的引用之中,又无一不在诗人的巧妙转化之中。
这些典故的运用,都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都体现了诗人的心境。诗人引用“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人,全力抒写了壮志决不因老迈困顿而稍有变易,透露出乐观向上的情怀。以终军、宗悫、班超等胸怀大志的历史人物自比,兼叙了怀才不遇的人生道路。徐孺、陈蕃是汉代“豫章”之名流。与“豫章故郡”遥遥相接,既追溯历史,弘扬传统。又为当时“洪郁”人才的出场作好铺垫,为这次名流汇聚作好渲染,达到“春雨欲来风满楼”的良好效果。这些典故的运用,把诗人所表达的寓意寄于彤象的描绘之中,同时丰富了内容,增添了诗文的感情色彩,独具匠心地抒情言志,为后世作者树立了引“经”据“典”的榜样。
但是。诗文中“盂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这一典故较容易让人理解失误,人们读到这里时,常常会理解为是战国时期被齐湄王任命为相国的孟尝君,因孟尝君为战国“四君子”之一,与诗文中要引用的为州官清正、贤能,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的东汉人孟尝相比。人们较容易发生误解。
《滕王阁序》一文,佳词丽句,层见叠出,警语名言,旨雅意远,熔对偶、声韵、辞藻于一炉,又不乏散文行云流水之气势,只有真正理解文中所用的典故,才能扫除阅读障碍,更深刻地理解潜在文中表层下的寓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