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诵,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一方面可使学生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教学层次的顺利深入。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强调背诵,且不说便利教学,也会令学生一生受用无穷。
但是,如此重要的背诵~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广大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学生不肯背诵;二是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下面就着重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质疑背诵的必要,发出“背诵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甚至有学生干脆拒绝背诵,我认为,造成学生不肯背诵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的错误认识,背诵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也就因为它是传统而被加以否定,好像一提到背诵就是固定的模式同时冠名以“死记硬背”。教学中即使有背诵也只是对名言警句的记忆。一些优美的文章只有通过记忆才能真正被理解,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文中的人文内涵。
2.教师讲风太浮躁,教学思想不踏实。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误解,盲目追求形式和满堂灌,教而不实,教而低效。在教育理念上,一些教师教学在教文、理科时,只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平时不对学生进行读背的有效训练。学生学法不明,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无暇兼顾。
3.支离破碎的教材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把授课内容和高考题联系在一起。学生始终被高考题牵引着。高考只是语文教学目的中的一部分,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法只会是误解语文。
二、课改前,高中语文课程系统里,有一套六册读本,课本叠起来一尺来高,然而有几位教师几位学生翻过它们?课改后,新课程体系中,除了必修选修课本以外,也配有一套精美的读本,可是它们都被束之高阁!
是文章内容不好?不!所选文章堪称古今中外经典,短小精悍,语言精美,形象生动,说理透彻,可谓雅俗共赏,很符合当代高中学生的审美情趣。是没有时间去读?也不!语文早读时间事实上足够,每周几个早自习,全期至少有50课时早读,无论采用哪种阅读方式,读完一本读本时间绰绰有余。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师生都不亲近这些好文章呢?很简单,原来这些文章都不属于考试(尤其是高考)的默写范围!
于是乎,语文早读有了极强的排他性,奇怪的现象在高中三年六期的早读中周期性的出现:对要考的古诗文先读后默,再读再默,一来二去,三番五次,不倒背如流,誓不罢休!有些课文,有些句子,前前后后,反反复复,竟达几十遍之多!因为被考试所迫,学生不得不读背规定的内容,因为是机械记忆,背后很快就忘记,因为忘记得快,考试次数又多,学生不得不高频率重复,因为长期高频率重复,记忆中枢受到抑制,记忆失真,效率低下。
可是背诵的目的绝不仅是在语文考试中拿分,它至少应包括在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材料,积淀思想,丰富语言,感知技巧,从而使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按理,阅读背诵的材料数量越多越好,范围越宽越佳。但是很多学生除了要考试默写的语段外,对其他美文背诵日渐冷落。对报刊杂志上的佳篇视而不见,对现实生活大事件充耳不闻。背诵、默写缺失应有活力,几近僵化。
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背诵却遭遇了如此尴尬的局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心里不免有些难过,难过之余再思考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首先,考纲应取消必背篇目的规定,将选修文本及“名著导读”纳入考试范畴。将原来的“古诗文默写”题改为“名言警句运用”。这种机制的建立,必然鼓励学生自主背诵、默写,改变前述种种尴尬的局面。自然会让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信念:凡精美文字,不论是诗是文,属古属今,都可以或应该背诵,不一定整篇都背,好的片断,甚至优美的词句就背。养成“堂堂课要背,篇篇文有背”的习惯。有的教师担心这会加重学生负担,其实不然。已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任务负担的轻重与完成该项任务的兴趣浓淡有直接关系。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精彩的讲授,学生连续听几小时都不觉困乏;乏味的讲解,一节课下来,学生就显得疲惫不堪。所以,在谈论学习负担之时,若能注意学生的兴趣问题,才更科学。把学习负担只看作是学习内容的增加,这是不可取的。
其次,指导学生背诵,理解是前提。因为记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正处在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的过渡时期,因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则更为科学,更切实有效。当然,背诵的方法很多,如限时背诵法、歌诀背诵法、综合背诵法等等,但“背无定法”,只要有助于学生准确、快速、高效地背诵的方法,教师就可以辅导学生择善而用之。不过,在此,要特别强调教师范背法,即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之前,教师不妨面对学生熟练地范背一遍,这样,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背诵积极性,因为,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的榜样作用不可低估。
可以这样说,没有背诵就没有语文学习,而如今,作为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的部分,背诵似乎渐渐背离了它的初衷,在此衷心希望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正视目前背诵遭遇的尴尬,一起努力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让背诵实现其本源性的回归。
但是,如此重要的背诵~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广大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学生不肯背诵;二是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下面就着重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质疑背诵的必要,发出“背诵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甚至有学生干脆拒绝背诵,我认为,造成学生不肯背诵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的错误认识,背诵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也就因为它是传统而被加以否定,好像一提到背诵就是固定的模式同时冠名以“死记硬背”。教学中即使有背诵也只是对名言警句的记忆。一些优美的文章只有通过记忆才能真正被理解,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文中的人文内涵。
2.教师讲风太浮躁,教学思想不踏实。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误解,盲目追求形式和满堂灌,教而不实,教而低效。在教育理念上,一些教师教学在教文、理科时,只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平时不对学生进行读背的有效训练。学生学法不明,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无暇兼顾。
3.支离破碎的教材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把授课内容和高考题联系在一起。学生始终被高考题牵引着。高考只是语文教学目的中的一部分,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法只会是误解语文。
二、课改前,高中语文课程系统里,有一套六册读本,课本叠起来一尺来高,然而有几位教师几位学生翻过它们?课改后,新课程体系中,除了必修选修课本以外,也配有一套精美的读本,可是它们都被束之高阁!
是文章内容不好?不!所选文章堪称古今中外经典,短小精悍,语言精美,形象生动,说理透彻,可谓雅俗共赏,很符合当代高中学生的审美情趣。是没有时间去读?也不!语文早读时间事实上足够,每周几个早自习,全期至少有50课时早读,无论采用哪种阅读方式,读完一本读本时间绰绰有余。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师生都不亲近这些好文章呢?很简单,原来这些文章都不属于考试(尤其是高考)的默写范围!
于是乎,语文早读有了极强的排他性,奇怪的现象在高中三年六期的早读中周期性的出现:对要考的古诗文先读后默,再读再默,一来二去,三番五次,不倒背如流,誓不罢休!有些课文,有些句子,前前后后,反反复复,竟达几十遍之多!因为被考试所迫,学生不得不读背规定的内容,因为是机械记忆,背后很快就忘记,因为忘记得快,考试次数又多,学生不得不高频率重复,因为长期高频率重复,记忆中枢受到抑制,记忆失真,效率低下。
可是背诵的目的绝不仅是在语文考试中拿分,它至少应包括在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材料,积淀思想,丰富语言,感知技巧,从而使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按理,阅读背诵的材料数量越多越好,范围越宽越佳。但是很多学生除了要考试默写的语段外,对其他美文背诵日渐冷落。对报刊杂志上的佳篇视而不见,对现实生活大事件充耳不闻。背诵、默写缺失应有活力,几近僵化。
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背诵却遭遇了如此尴尬的局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心里不免有些难过,难过之余再思考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首先,考纲应取消必背篇目的规定,将选修文本及“名著导读”纳入考试范畴。将原来的“古诗文默写”题改为“名言警句运用”。这种机制的建立,必然鼓励学生自主背诵、默写,改变前述种种尴尬的局面。自然会让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信念:凡精美文字,不论是诗是文,属古属今,都可以或应该背诵,不一定整篇都背,好的片断,甚至优美的词句就背。养成“堂堂课要背,篇篇文有背”的习惯。有的教师担心这会加重学生负担,其实不然。已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任务负担的轻重与完成该项任务的兴趣浓淡有直接关系。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精彩的讲授,学生连续听几小时都不觉困乏;乏味的讲解,一节课下来,学生就显得疲惫不堪。所以,在谈论学习负担之时,若能注意学生的兴趣问题,才更科学。把学习负担只看作是学习内容的增加,这是不可取的。
其次,指导学生背诵,理解是前提。因为记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正处在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的过渡时期,因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则更为科学,更切实有效。当然,背诵的方法很多,如限时背诵法、歌诀背诵法、综合背诵法等等,但“背无定法”,只要有助于学生准确、快速、高效地背诵的方法,教师就可以辅导学生择善而用之。不过,在此,要特别强调教师范背法,即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之前,教师不妨面对学生熟练地范背一遍,这样,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背诵积极性,因为,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的榜样作用不可低估。
可以这样说,没有背诵就没有语文学习,而如今,作为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的部分,背诵似乎渐渐背离了它的初衷,在此衷心希望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正视目前背诵遭遇的尴尬,一起努力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让背诵实现其本源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