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在这座北方的城市已生活了十几个年头了。按理说,应该会说一口地道的大同话。可事与愿违,我的话一出口便是浓重的天镇方言。只要聽惯了天镇方言的人,一听我的口音,便会含蓄地笑着说:“你是天镇人吧。”这时我知道人家已明了我的“底细”,便也顺着说:“是啊,我是天镇人。” 当然,入乡随俗。在这个城市生活,会说这个城市的话,也算是跟着潮流走吧。可也怪我天生模仿力、感悟力差,我虽然也曾经下了一番功夫去学大同话,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这座北方的城市已生活了十几个年头了。按理说,应该会说一口地道的大同话。可事与愿违,我的话一出口便是浓重的天镇方言。只要聽惯了天镇方言的人,一听我的口音,便会含蓄地笑着说:“你是天镇人吧。”这时我知道人家已明了我的“底细”,便也顺着说:“是啊,我是天镇人。”
当然,入乡随俗。在这个城市生活,会说这个城市的话,也算是跟着潮流走吧。可也怪我天生模仿力、感悟力差,我虽然也曾经下了一番功夫去学大同话,可最终归于失败。一出口还是从小就学会了的天镇话。就因这,我也常常感觉到一些人在暗暗笑话我。不知是笑话我是外地人,还是笑我笨嘴拙舌不会说话。但我却从未因不会说大同话而低人一等。就靠着我的方言,也靠着农村人的憨厚实在,我还结交了好多大同的朋友呢。
好在大同城生活着成千上万像我一样的外地人。那各有特色的方言汇聚成了这个城市生活中的一股涓涓细流。这许许多多操着不同乡音的外地人在为自己、为家人安身立命的同时,也在为这个城市输送着许多有益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为这个城市的繁荣尽着各自的努力。大同人接纳了外地人。他们和外地人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共同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奋斗。
还得感激贺知章老先生一语道破真谛“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从小离家,远走天涯,纵使白发斑斑,却乡音未改。相比这下,我是年轻时才来到这个城市,也难怪我的乡音难改了。
其他文献
于谦于老师,大家都熟悉,郭德纲的黄金捧哏。郭德纲甩包袱又快又皮,只有于谦能接的上。于老师除了包袱接得好,还养得一手好动物,为了自己高兴地玩儿,他还建了一个“天精地华”动物园,这足见“谦哥”对动物的喜爱。在古代的山西大同,当时还是辽朝时期,也有这么一个喜欢动物的富商,他同样十分喜欢动物,以至于墓室的壁画中绘满了生前的心头爱。 2011年,在山西大同市火车站附近,人们发现了一座辽国墓葬,考古学家打开
陈年是我这几年最看重的一位后起之秀。记得09年我在她的博客上看到《胭脂杏》后,便高兴地为她各处推荐。后来的事实完全如我所愿:不仅被《小说选刊》选发,还被收入年度最佳小说选。随后,陈年的小说接二连三地在各个颇有影响的刊物上频亮相,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由文心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相继推出了她的小说集《给我一支枪》和《小烟妆》。 仔细研读陈年这两部小说集,认真梳理阅读陈年这些小说文本后带给我们的喜悦,我觉
有一份记忆刻在我的脑海里已二十多年,这份记忆就是我初为人师的独特感觉,是那么地妙不可言、刻骨铭心—— 二十多年前的我二十岁,二十岁的我神采飞扬,神采飞扬的我成了一名“孩子王”。当我第一次走进校园,听到一声声甜美清脆的问候,我的心怦然而动;当我第一次登上讲台,看到一双双明亮无邪的眼睛,我就告诉自己,我的梦想要在这里点燃,我的生命之帆要在这里启航,我的精彩人生要在这里演绎!正是这份心动和梦想,让我意
近年来大同的书法研习和创作形成了高潮,隔三差五就有书法展出现,魏碑书体研习更是方兴未艾,还成立了魏碑研究院,全国独此一家。大同是北魏的都城,魏碑的发源地,被誉为魏碑之都。笔者曾涉猎大批有关魏碑的文章,多是魏碑书体艺术特点和书写方法,以及魏碑书写活动情况,难得看到魏碑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在此做以探索,请教方家。 书法是人文精神的象征,是中国特有的藝术,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秦始皇统一中国
李贽(1527~1602),福建泉州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一代宗师。李贽本姓林,名载贽,其三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了当朝御史,被冠以“谋反”罪,其后代为避祸改姓李。李贽幼年丧母,他勤奋好学,且得益于授学为生的父亲教导,12岁便著有《老农老圃论》,26岁中举人 。他曾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等职,一生著述颇丰。 李贽是一位以“奇谈怪论”闻名天下的狂人奇士。他不满朝政贪污腐
相约去旅行, 最好到广灵, 这里的天最蓝, 这里的水最清。 塞上蓬莱水神堂, 如诗如画似仙境。 青山绿水白羊峪, 神话传说留仙踪。 甸顶草原美如画, 石林奇观天然成。 啊, 广灵美景甲天下, 灵山秀水都有情。 天鹅飞来不想走, 湿地景色更迷人。 相约去旅行, 最好到广灵。 领略平舒文化, 感受壶泉风情。 广灵剪纸四海扬, 世界非遗留美名。 秧歌大号木偶戏,
镇边堡在大同市阳高县与新荣区的交界处。明万历年间的文献《三云筹俎考》记载,“镇边堡(嘉靖十八年更筑,万历十一年砖包)本堡原非官设,初名镇胡,后改此名,以守备驻之,内白涯沟、旧十墩俱当冲口,通大虏,边外海子东岸孤山腰大山一带,酋首毕兔恰首独恰等部落住牧,本堡当守口、得胜两市之中,声势联络,可恃无恐,然隆庆元年虏曾入践采药山,如有警,须于近堡深沟天桥梁等一带设伏邀堵,要不得狃应援而忘戒备也。” 有明
对于大同人而言,云冈石窟是个传奇,也是一份骄傲,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思念。一千五百多年的风霜雨雪,唯一不曾改变的是一张张未见苍老的佛颜。作为老大同人,在我经历的人生中,无数次往返云冈,大约每尊佛前都曾多次照面。记得第一次去云冈,是上世纪60年代初,刚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我,中学放假,一鼓作气,连推带骑,到了离市区16公里远的云冈,完成了颇为自豪的“远征”壮举。从此,便与大佛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记忆犹新。
住在时间的房子里 在我头顶和脚下, 有一所时间房子。 我在长满植株的窗口时, 是年轻温婉的妇人; 在夕阳充盈的阳台时, 是美丽又忧伤的孩童; 半躺在炉火旁的摇椅上时, 是头发花白,喜爱温暖的奶奶。 这所房子 期待被我的礼物填满。 春草与泥土 阳光的味道 喜马拉雅飘落万年的一朵雪花 鼓浪屿的海变幻的晶莹盐粒 莫兰迪小镇漫邮的明信片 还有, 沾在鞋底的羽毛 藏在帽檐
一 半夜看閑书,突然就想起了馄饨。 打开一罐啤酒,去翻冰箱。翻了半天,没有合意的东西可吃。随手探出半袋虾皮,齁咸齁咸的,赶快灌了两大口啤酒。 从书柜里捋了一遍,找到祥夫老师的《衣食亦有禅》,又从目录捋了一遍,没错,就是这篇《说虾》。我记得第一次看这篇文章,直看得满口生津、亲切四溢。可今天的虾皮怎么就这么齁,这般不和谐呢? 难怪,祥夫老师的虾皮要不是新鲜的;要不是放在汤里;再要不就是放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