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和刺绣的国家。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全国性丝绸专业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博物馆。
博物馆大门广场有一条象征“丝绸之路”的东西通道,与贯穿主楼南北的全封闭现代化白色墙面相交。墙面入口处自然曲折,象征丝绸的柔软,飘逸,墙顶直立一排变体桑树,中间圆形镂空,宛如丝绸之路绵延的古城墙。墙前分别装饰着采桑女、烷纱女和织绸女三尊汉白玉雕像。主体建筑是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马头墙围合的大厅,其穹隆式的玻璃中庭,犹如一颗蚕茧。
博物馆内的基本陈列为丝绸故事和丝绸工艺,曾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中国丝绸的故事”侧重于人文历史,以文物展示全方位介绍丝绸的历史与文化,分丝绸厅、丝绸之路、服饰厅,“丝绸工艺陈列”主要展示丝绸文化中自然和科技的内容,系统介绍蚕桑、丝绸染织的科学原理,分蚕桑厅、染织厅、织造坊。
丝绸起源
进入博物馆主题序厅,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圆形大厅,大厅正中的蚕茧抽象模型,丝筒吊顶和桑叶纹理的巨大乱针绣,以及象征经纬线平纹交织的木格栅,引领着我们开始一段丝绸之旅……
丝绸厅分前言,丝绸的起源与发展,绚丽多彩的中国丝绸三部分。我国有许多关于丝绸起源的古老传说,甲骨文中也出现了蚕桑丝帛的文字。河南,浙江等地出土的有关文物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蚕茧抽丝,并用原始腰机织出各种织物。
商周时期,我国先民就用野蚕丝“织”成了丝绸。他们对蚕从卵到蛹再化蛾飞翔的变化过程充满了好奇,死后用丝绸把自己裹起来,“作茧自缚”以求升天,于是,蚕成了通天的引路神。两国停战时,也是用丝绸把约定告诉上天,这就是常说的“化干戈为玉帛”。桑林也成为神圣之地,历史上重大祭祀活动大都在桑林中进行,人们对它崇敬备至。正是这种崇拜桑蚕的文化土壤,滋养了中国丝绸的兴起与繁盛。
绫罗绸缎
中国古代丝绸的纷繁品种足以让我们眼花缭乱。商至西周的织物多为平纹或简单显花织物。春秋战国起,丝织品种逐渐增多,不仅有素织的绢、纱、缟、纨等,也有带花纹的绮和锦。唐代以后,不仅绫和罗的组织更加丰富,还出现了缂丝,缎,绒和妆花等新品种。
丝绸厅通过展示绫、罗、绸、缎、锦等历代织绣精品,明清官营织造匹料及丝绸品种的组织结构放大模型,生动直观地解答什么是绫、罗、绸、缎、什么是织、染、绣。
绫罗绸缎是日常生活中对丝织品的通称,并非一个完整的分类方法。中国古代丝织品种有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今天,丝织品则依据组织结构、原料、工艺,外观及用途分成纱、罗、绫、绢、纺、绡、绉、锦、缎、绨、葛、呢、绒、绸14大类。
绫是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的丝织品,可分为素绫和纹绫。盛行于唐代,博物馆文物唐代红色宝花绫(约公元618—907年)就是珍品。
罗是采用绞经组织使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商代已经出现,唐代时浙江越罗和四川单丝罗均十分著名。其中单丝罗具有均匀分布的孔眼——后来称为纱。博物馆有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菱纹罗(公元前206—公元后25年)展品。
绢是古代对质地紧密轻薄,细腻平挺的平纹类丝织物的通称。平纹类织物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历代又有纨、缟、纺、绨、绸等变化。博物馆展品东汉绯色绢片(25—220年)即为绢的代表。
缎是经纬丝中只有一种显现于织物表面并形成外观光亮平滑的丝织品,最早见于元代,明清时成为丝织品中的主流产品。而锦则是用彩色丝线以重组织织成的多彩显花织物,是古代丝织品中结构最为复杂、变化最为丰富的一种。博物馆有新疆楼兰出土的东汉延年益寿长葆子孙锦(25—220年)文物。
妆花是采用挖梭工艺织入彩色丝线的提花织物。根据不同的组织,妆花织物可分为妆花纱、妆花罗、妆花缎等。妆花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代表中国古代丝织品最高水平。北京昌平定陵出土的红色云鹤纹地妆花缎龙袍袍料是妆花的典型代表,展出为复制品。
缂丝是采用通经断纬法以平纹组织织成。织制时以本色丝作经,用小梭将各色纬线依画稿挖梭织入,最后不同色彩的纬线间出现空隙,如“雕镂之状”因此又称刻丝、克丝。缂丝技术出现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博物馆有南宋缂丝牡丹(1127—1279年)和清朝绿色缂丝团寿(1616-1911年)等展品。
历代丝绸服饰
博物馆服饰厅分遵神循礼,锦衣绣服、家常日用三部分,以丝绸服饰与历代微缩服装人物模型,图版、象征性复原场景相结合的形式,形象地诠释丝绸在古代社会的功用,展现战国至清代流行的袄裙袍服,补服,龙袍等宫廷华服和家常日用绣品。
大唐帝国以其雍容大度的气魄,充分汲取异域文化,圆领窄袖袍和长裤为特征的胡服以其强烈的时尚感染力冲击了传统服饰,女性的“时世妆”成为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灿烂夺目的一笔。馆藏隋朝文物套环纹绮圆领窄袖袍就是当时的“时世妆”之一。
北宋、南宋分别与辽,金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南北对峙,服装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契丹王朝一方面使用着自己传统的左衽袍服,一方面允许汉臣穿着汉装。馆藏辽代文物褐色缠枝花绫袍(916-1125年),长袍款式为交领、左衽、窄袖,后片开衩,便于骑马和狩猎,该袍料为八枚异向绫,饰以大朵缠枝花卉纹,是典型的契丹袍服;内蒙古科中右旗代钦塔拉出土辽早期(10世纪)绢质三角裤,连袜裤开衩至裆,内夹绵,裤腿下连袜身,称为“吊敦”。宋朝曾严禁民间穿用。福州茶园山南宋墓出土南宋杂宝花罗裙裤(1235年),采用质地轻薄的三经绞罗,上织有杂宝(金锭,万字,珊瑚、犀角、法轮等)、菱格,折枝花等图案,体现了当时清新素雅的纹样风格。这种合裆大脚口款式,在宋代非常流行,通常穿于长裙内。
元代在服制上采取了较开明的政策,大江南北演绎着截然不同的着装风格,北方少数民族穿着金光闪烁的纳石失锦袍和具有漠北风情的皮靴,南方仍以汉式服饰为主。馆内元代文物辫线袄(1271-1368年),是当时流行于元代的一种男子袍服。其型制为右衽交领紧袖,腰部采用绢帛拈成的辫线密密钉绣成细裥,故称“辫线袄”。穿时腰间紧束,便于骑射。这种服饰称为“曳撒”,一直沿袭到明代,仍作为外出骑乘之服。除此之外,馆内还有蒙元时期紫汤荷花靴套,黄地方塔花鸟妆花罗胸衣等文物藏品,并绣有花虫小鸟图案,这些图案在蒙元时期非常流行。
朱元璋统一中国后,重拾汉人传统衣冠,并于1320年始订冠服制度,从而进入了服饰文化复古的黄金时代。明代男装以右衽宽袖的袍衫为主要服饰,文武百官开始以“补子”来区分官阶品位,而女性则以上衣下裙为主。江西星子明墓出土的四合如意云纹纱袍是明代男式便袍的典型样式,盘领、 右衽,以纱为面料,上织四合如意云纹。该云纹为明代所常用,时称“骨朵云”。江西高安胡镇墓出土的明孔雀补服,则是明代典型官服。采用花卉杂宝纹暗花缎为面料,以妆花手法织出补子。补子图案为上下呼应的双孔雀,并配有云纹,流水等,一副恬静的田园景象。孔雀补在明代为三品文官所用。
清军入关后强制推行满族服装款式,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基本确立了一套完整的服饰制度。但在日常服饰中,男子以长袍马褂为主流。满族妇女穿长可及足的旗服,汉族妇女则在“男从女不从”的原则下沿袭着上衣下裙的服式。博物馆清朝服饰文物最丰,其中明黄缎绣云龙朝服,绛地彩云金龙妆花缎龙袍,蓝地彩云妆花缎龙袍,石青纳纱八团彩云金龙褂等均为皇室服装。
蚕桑丝绸
博物馆蚕桑厅主要展示蚕的自然属性,采用科普教育的半封闭式陈列,通过神奇的变化,从家蚕最爱吃桑叶,美丽的吐丝昆虫等八个方面揭示由蚕到丝的奥秘。以桑,蚕,蛾标本与色泽艳丽图版为主要展陈手段,大量采用多媒体形式,安置了数台触摸屏来展示蚕选择桑、蚕结茧过程,蚕器官及蚕乡蚕俗。
正史记载着我国饲养家蚕的发明人是黄帝的元妃嫘祖,元《通鉴纲目前编·外纪》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cun zhu)之患,后世祀为先蚕”。
史书记载,从3000多年前的周代开始,朝廷的统治者对祭祀蚕神活动就很重视。历朝历代,皇宫内都设有先蚕坛,供皇后亲蚕时祭祀用,每当养蚕之前,需杀一头牛祭祀蚕神嫘祖,祭祀仪式十分隆重。伴随蚕神崇拜,蚕乡还有各种祭祀活动,如江南一带清明“轧蚕花”就很隆重。
几百年来,蚕农们在养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生产习俗,如浴种(把蚕种消毒),必须在一个特定的日子,事先要祭祀蚕神,喂养小蚕时,蚕室内要用炭盆加温,蚕三眠时取消炭盆;蚕最后一眠时,需进行分蚕,或把蚕放入室内地上,或换成大匾……与此同时,产生了各种各样特别的禁忌,从而使桑蚕生产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丝绸工艺
丝由蚕茧中抽出,成为织绸原料。一颗蚕茧可抽出约1000米长的茧丝,若干根茧丝合并成为生丝,经加工后分成经线和纬线,并按一定的组织规律相互交织形成丝织物,就是织造工艺。
博物馆染织厅和织造坊是了解丝绸染色、织造工艺的好地方,游客还可在此动手制作丝绸工艺品,观看织机现场操作表演。染织厅展览分“工艺流程”、“丝线加工”,“机杼原理”、“织机脉络”,“染色体系”五部分;而织造坊是一个全开放式陈列厅,展示目前仍在生产的民族,民间织机及复原的古代织机。
印花工序在丝绸的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只有运用染整技术,才能随心所欲地将人们喜爱的花色及图案完美无缺地再现在白坯上,从而使织物更加富有艺术性。该工艺主要包括生丝及织物的精炼,染色、印花和整理四道工序。
当印花绸制成之后,便可开始制作精美的工艺品与高贵华美,极具东方神韵的服饰了。
博物馆大门广场有一条象征“丝绸之路”的东西通道,与贯穿主楼南北的全封闭现代化白色墙面相交。墙面入口处自然曲折,象征丝绸的柔软,飘逸,墙顶直立一排变体桑树,中间圆形镂空,宛如丝绸之路绵延的古城墙。墙前分别装饰着采桑女、烷纱女和织绸女三尊汉白玉雕像。主体建筑是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马头墙围合的大厅,其穹隆式的玻璃中庭,犹如一颗蚕茧。
博物馆内的基本陈列为丝绸故事和丝绸工艺,曾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第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中国丝绸的故事”侧重于人文历史,以文物展示全方位介绍丝绸的历史与文化,分丝绸厅、丝绸之路、服饰厅,“丝绸工艺陈列”主要展示丝绸文化中自然和科技的内容,系统介绍蚕桑、丝绸染织的科学原理,分蚕桑厅、染织厅、织造坊。
丝绸起源
进入博物馆主题序厅,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圆形大厅,大厅正中的蚕茧抽象模型,丝筒吊顶和桑叶纹理的巨大乱针绣,以及象征经纬线平纹交织的木格栅,引领着我们开始一段丝绸之旅……
丝绸厅分前言,丝绸的起源与发展,绚丽多彩的中国丝绸三部分。我国有许多关于丝绸起源的古老传说,甲骨文中也出现了蚕桑丝帛的文字。河南,浙江等地出土的有关文物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蚕茧抽丝,并用原始腰机织出各种织物。
商周时期,我国先民就用野蚕丝“织”成了丝绸。他们对蚕从卵到蛹再化蛾飞翔的变化过程充满了好奇,死后用丝绸把自己裹起来,“作茧自缚”以求升天,于是,蚕成了通天的引路神。两国停战时,也是用丝绸把约定告诉上天,这就是常说的“化干戈为玉帛”。桑林也成为神圣之地,历史上重大祭祀活动大都在桑林中进行,人们对它崇敬备至。正是这种崇拜桑蚕的文化土壤,滋养了中国丝绸的兴起与繁盛。
绫罗绸缎
中国古代丝绸的纷繁品种足以让我们眼花缭乱。商至西周的织物多为平纹或简单显花织物。春秋战国起,丝织品种逐渐增多,不仅有素织的绢、纱、缟、纨等,也有带花纹的绮和锦。唐代以后,不仅绫和罗的组织更加丰富,还出现了缂丝,缎,绒和妆花等新品种。
丝绸厅通过展示绫、罗、绸、缎、锦等历代织绣精品,明清官营织造匹料及丝绸品种的组织结构放大模型,生动直观地解答什么是绫、罗、绸、缎、什么是织、染、绣。
绫罗绸缎是日常生活中对丝织品的通称,并非一个完整的分类方法。中国古代丝织品种有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今天,丝织品则依据组织结构、原料、工艺,外观及用途分成纱、罗、绫、绢、纺、绡、绉、锦、缎、绨、葛、呢、绒、绸14大类。
绫是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的丝织品,可分为素绫和纹绫。盛行于唐代,博物馆文物唐代红色宝花绫(约公元618—907年)就是珍品。
罗是采用绞经组织使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商代已经出现,唐代时浙江越罗和四川单丝罗均十分著名。其中单丝罗具有均匀分布的孔眼——后来称为纱。博物馆有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菱纹罗(公元前206—公元后25年)展品。
绢是古代对质地紧密轻薄,细腻平挺的平纹类丝织物的通称。平纹类织物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历代又有纨、缟、纺、绨、绸等变化。博物馆展品东汉绯色绢片(25—220年)即为绢的代表。
缎是经纬丝中只有一种显现于织物表面并形成外观光亮平滑的丝织品,最早见于元代,明清时成为丝织品中的主流产品。而锦则是用彩色丝线以重组织织成的多彩显花织物,是古代丝织品中结构最为复杂、变化最为丰富的一种。博物馆有新疆楼兰出土的东汉延年益寿长葆子孙锦(25—220年)文物。
妆花是采用挖梭工艺织入彩色丝线的提花织物。根据不同的组织,妆花织物可分为妆花纱、妆花罗、妆花缎等。妆花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代表中国古代丝织品最高水平。北京昌平定陵出土的红色云鹤纹地妆花缎龙袍袍料是妆花的典型代表,展出为复制品。
缂丝是采用通经断纬法以平纹组织织成。织制时以本色丝作经,用小梭将各色纬线依画稿挖梭织入,最后不同色彩的纬线间出现空隙,如“雕镂之状”因此又称刻丝、克丝。缂丝技术出现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博物馆有南宋缂丝牡丹(1127—1279年)和清朝绿色缂丝团寿(1616-1911年)等展品。
历代丝绸服饰
博物馆服饰厅分遵神循礼,锦衣绣服、家常日用三部分,以丝绸服饰与历代微缩服装人物模型,图版、象征性复原场景相结合的形式,形象地诠释丝绸在古代社会的功用,展现战国至清代流行的袄裙袍服,补服,龙袍等宫廷华服和家常日用绣品。
大唐帝国以其雍容大度的气魄,充分汲取异域文化,圆领窄袖袍和长裤为特征的胡服以其强烈的时尚感染力冲击了传统服饰,女性的“时世妆”成为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灿烂夺目的一笔。馆藏隋朝文物套环纹绮圆领窄袖袍就是当时的“时世妆”之一。
北宋、南宋分别与辽,金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南北对峙,服装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契丹王朝一方面使用着自己传统的左衽袍服,一方面允许汉臣穿着汉装。馆藏辽代文物褐色缠枝花绫袍(916-1125年),长袍款式为交领、左衽、窄袖,后片开衩,便于骑马和狩猎,该袍料为八枚异向绫,饰以大朵缠枝花卉纹,是典型的契丹袍服;内蒙古科中右旗代钦塔拉出土辽早期(10世纪)绢质三角裤,连袜裤开衩至裆,内夹绵,裤腿下连袜身,称为“吊敦”。宋朝曾严禁民间穿用。福州茶园山南宋墓出土南宋杂宝花罗裙裤(1235年),采用质地轻薄的三经绞罗,上织有杂宝(金锭,万字,珊瑚、犀角、法轮等)、菱格,折枝花等图案,体现了当时清新素雅的纹样风格。这种合裆大脚口款式,在宋代非常流行,通常穿于长裙内。
元代在服制上采取了较开明的政策,大江南北演绎着截然不同的着装风格,北方少数民族穿着金光闪烁的纳石失锦袍和具有漠北风情的皮靴,南方仍以汉式服饰为主。馆内元代文物辫线袄(1271-1368年),是当时流行于元代的一种男子袍服。其型制为右衽交领紧袖,腰部采用绢帛拈成的辫线密密钉绣成细裥,故称“辫线袄”。穿时腰间紧束,便于骑射。这种服饰称为“曳撒”,一直沿袭到明代,仍作为外出骑乘之服。除此之外,馆内还有蒙元时期紫汤荷花靴套,黄地方塔花鸟妆花罗胸衣等文物藏品,并绣有花虫小鸟图案,这些图案在蒙元时期非常流行。
朱元璋统一中国后,重拾汉人传统衣冠,并于1320年始订冠服制度,从而进入了服饰文化复古的黄金时代。明代男装以右衽宽袖的袍衫为主要服饰,文武百官开始以“补子”来区分官阶品位,而女性则以上衣下裙为主。江西星子明墓出土的四合如意云纹纱袍是明代男式便袍的典型样式,盘领、 右衽,以纱为面料,上织四合如意云纹。该云纹为明代所常用,时称“骨朵云”。江西高安胡镇墓出土的明孔雀补服,则是明代典型官服。采用花卉杂宝纹暗花缎为面料,以妆花手法织出补子。补子图案为上下呼应的双孔雀,并配有云纹,流水等,一副恬静的田园景象。孔雀补在明代为三品文官所用。
清军入关后强制推行满族服装款式,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基本确立了一套完整的服饰制度。但在日常服饰中,男子以长袍马褂为主流。满族妇女穿长可及足的旗服,汉族妇女则在“男从女不从”的原则下沿袭着上衣下裙的服式。博物馆清朝服饰文物最丰,其中明黄缎绣云龙朝服,绛地彩云金龙妆花缎龙袍,蓝地彩云妆花缎龙袍,石青纳纱八团彩云金龙褂等均为皇室服装。
蚕桑丝绸
博物馆蚕桑厅主要展示蚕的自然属性,采用科普教育的半封闭式陈列,通过神奇的变化,从家蚕最爱吃桑叶,美丽的吐丝昆虫等八个方面揭示由蚕到丝的奥秘。以桑,蚕,蛾标本与色泽艳丽图版为主要展陈手段,大量采用多媒体形式,安置了数台触摸屏来展示蚕选择桑、蚕结茧过程,蚕器官及蚕乡蚕俗。
正史记载着我国饲养家蚕的发明人是黄帝的元妃嫘祖,元《通鉴纲目前编·外纪》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cun zhu)之患,后世祀为先蚕”。
史书记载,从3000多年前的周代开始,朝廷的统治者对祭祀蚕神活动就很重视。历朝历代,皇宫内都设有先蚕坛,供皇后亲蚕时祭祀用,每当养蚕之前,需杀一头牛祭祀蚕神嫘祖,祭祀仪式十分隆重。伴随蚕神崇拜,蚕乡还有各种祭祀活动,如江南一带清明“轧蚕花”就很隆重。
几百年来,蚕农们在养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生产习俗,如浴种(把蚕种消毒),必须在一个特定的日子,事先要祭祀蚕神,喂养小蚕时,蚕室内要用炭盆加温,蚕三眠时取消炭盆;蚕最后一眠时,需进行分蚕,或把蚕放入室内地上,或换成大匾……与此同时,产生了各种各样特别的禁忌,从而使桑蚕生产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丝绸工艺
丝由蚕茧中抽出,成为织绸原料。一颗蚕茧可抽出约1000米长的茧丝,若干根茧丝合并成为生丝,经加工后分成经线和纬线,并按一定的组织规律相互交织形成丝织物,就是织造工艺。
博物馆染织厅和织造坊是了解丝绸染色、织造工艺的好地方,游客还可在此动手制作丝绸工艺品,观看织机现场操作表演。染织厅展览分“工艺流程”、“丝线加工”,“机杼原理”、“织机脉络”,“染色体系”五部分;而织造坊是一个全开放式陈列厅,展示目前仍在生产的民族,民间织机及复原的古代织机。
印花工序在丝绸的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只有运用染整技术,才能随心所欲地将人们喜爱的花色及图案完美无缺地再现在白坯上,从而使织物更加富有艺术性。该工艺主要包括生丝及织物的精炼,染色、印花和整理四道工序。
当印花绸制成之后,便可开始制作精美的工艺品与高贵华美,极具东方神韵的服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