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gig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时培养学生史料意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教学形式,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信息搜集与整合能力。初中历史课堂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融合,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通过联系历史教学情况,分析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历史课堂;史料积累;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14-1
  新课改与新课标对历史教学提出新要求,学生对知识渴望程度也发生变化,希望教师选择新的教学方式完成知识传授。初中历史教师要将重难点与史料结合起来,备课时多寻找相关资料,实现与各类资料的融合,并选择合适方式将史料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逐步养成历史思维。信息技术与史料积累融合并不简单,需要教师涉猎更多的内容,积累丰富的素材,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呈现出来。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分析
  1.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从图、行、声三方面给予学生感官刺激,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具有初中历史知识内涵的游戏教学,借助信息技术设备加大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可以更形象的表现初中历史知识,最大化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成效。
  2.扩展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更新的教学方式,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提高学生的初中历史成绩以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信息技术教学更好表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那些不容易明白的初中历史知识,让抽象的初中历史知识具体化,拓展了学生的初中历史见解,也引发了学生的初中历史探究精神,让学生去更进一步去了解初中历史世界。
  3.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借助信息技术技术,教师可以下载网络上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习更多、更优秀历史知识,因为学生天生智力因素或者理解能力的差异,部分学生对于教师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不能快速了解,这时课后教师可以把课上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家里自主重复学习。
  二、初中历史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措施
  1.选择合适史料内容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培养与提升学生历史素养与人文水平,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历史故事教学方法时,首先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资料内容,并以故事形式引出来,丰富历史课堂内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在运用故事史料时,强调落实人文教育,并选择合适的史料内容,达成顺利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如,甲午战争作为我国近代史的重要分割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所在。当教师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时,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一状态,也就谈不上理解“落后就要挨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视频资料、文字资料,筛选出典型的故事进行讲述。比如当时我国存在的大量租界,很多租界中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让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当时我国的处境。同时,还可以将一些现代阿富汗、叙利亚等国家的战争,讲述其中发生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没有强大国家护佑,个人的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彻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播放相关视频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要激发学生课堂活力,首先要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计3000多年的历史,以纪传体通史的形式对这段时间的重要史实进行记录,其中还包含了各种神话传说、典籍和规章制度等,很多内容都已经用于我国古代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对史料内容进行学习和参考,但要进行实际应用,则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加工和整理,使其成为可以供课堂教学应用的素材,在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整合之后,在与其他资料共同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关于华夏民族起源的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对黄帝产生进一步认知,教师可以引用《史记》中描述黄帝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利用Photoshop或者flash软件,将黄帝的故事制作成一幅幅唯美的图画或者连贯的动画,再配以淡雅、优美的中国古典音乐,全面调动学生视听体验,将传说中黄帝的伟大贡献以多元化形式呈现给学生。在观看信息技术视频过程中很多同学都一副激动心态,眼中闪烁着喜悦和认同的光芒,同时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全面投入到课堂讨论中。因为浓厚的兴趣,学生燃起了对于我国古代历史的探究之情,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学习的动力。在课堂结束在之后,学生都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喜爱和接受,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特别乐于参与到教师组织的课堂讨论中,而且通过对古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对例如语文等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结语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与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信息技术将枯燥史料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大幅度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小玲.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培养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7):90-91.
  [2]唐先飞.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9(22):57.
  [3]谢雨君.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初中历史探究学习有效实施的研究[D].廣西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单位:南靖县城关中学,福建 漳州 363600)
其他文献
摘要: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学在高中女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精神面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如今,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教学环境下,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优化高中女生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且要积极采取措施以实现新课改下的民族地区体育教学目标。  關键词:民族地区;高中女生;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0-008-1  学校通过整合民
摘 要: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而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场所,生命的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就是教育的开始,因此,家庭教育对培养好孩子的自律品质至关重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自律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104-1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在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教师合作教学的积极意义加以阐述,如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缓解教师教学负担,其次对合作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策略提出几点建议,望借此可为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参考,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师合作;合作教学;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
摘要:资助育人工作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我国“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目的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助学体系,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学生资助格局,助学资金得到较大程度的保障,政府“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得到了较好的兑现。然而,
摘要:英语有五项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译。而英语阅读是多数高中学生将来在工作中用得最多的一项,也是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形式。“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阅读作为获取语言文化知识、了解外部信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本文从高中生不良的英语阅读习惯入手,从科学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方法着眼,提出了一些有价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当前各年级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各学科知识内容并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生活。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为了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加强数形结合思想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望对数形结合教学在初中数
摘 要:《机械制图》在机械专业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一门课程是会感觉到些许抽象和吃力。微课短小精炼,主题明确,符合现代人的学习特点。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中,使用微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制图学习成绩。本文探讨了微课的对于机械制图教学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如何在教学当中更加完善地应用好微课教学。  关键词:微课;机械制图;中等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
摘 要:初中英语口语的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但初中英语口语学习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措施,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提升学习兴趣,增强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口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9-068-1  在现实中,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
摘要:现代教育主张培养创造型人才,促进多元思维的发展,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个关键性的条件就是要确保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语文教学在发展想象力方面具有优势,文学性决定其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在课堂完成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以外,还要重视想象力的开发,助力其成才,以及语文学科素养的综合发展。本文以初中语文课为切入点,重点阐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且结合实践活动进行思考,针对有效培养想象力提出实施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微课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微课开展学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要善于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对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对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展开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微课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