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时培养学生史料意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教学形式,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信息搜集与整合能力。初中历史课堂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融合,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通过联系历史教学情况,分析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历史课堂;史料积累;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14-1
新课改与新课标对历史教学提出新要求,学生对知识渴望程度也发生变化,希望教师选择新的教学方式完成知识传授。初中历史教师要将重难点与史料结合起来,备课时多寻找相关资料,实现与各类资料的融合,并选择合适方式将史料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逐步养成历史思维。信息技术与史料积累融合并不简单,需要教师涉猎更多的内容,积累丰富的素材,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呈现出来。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分析
1.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从图、行、声三方面给予学生感官刺激,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具有初中历史知识内涵的游戏教学,借助信息技术设备加大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可以更形象的表现初中历史知识,最大化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成效。
2.扩展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更新的教学方式,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提高学生的初中历史成绩以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信息技术教学更好表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那些不容易明白的初中历史知识,让抽象的初中历史知识具体化,拓展了学生的初中历史见解,也引发了学生的初中历史探究精神,让学生去更进一步去了解初中历史世界。
3.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借助信息技术技术,教师可以下载网络上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习更多、更优秀历史知识,因为学生天生智力因素或者理解能力的差异,部分学生对于教师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不能快速了解,这时课后教师可以把课上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家里自主重复学习。
二、初中历史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措施
1.选择合适史料内容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培养与提升学生历史素养与人文水平,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历史故事教学方法时,首先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资料内容,并以故事形式引出来,丰富历史课堂内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在运用故事史料时,强调落实人文教育,并选择合适的史料内容,达成顺利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如,甲午战争作为我国近代史的重要分割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所在。当教师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时,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一状态,也就谈不上理解“落后就要挨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视频资料、文字资料,筛选出典型的故事进行讲述。比如当时我国存在的大量租界,很多租界中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让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当时我国的处境。同时,还可以将一些现代阿富汗、叙利亚等国家的战争,讲述其中发生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没有强大国家护佑,个人的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彻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播放相关视频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要激发学生课堂活力,首先要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计3000多年的历史,以纪传体通史的形式对这段时间的重要史实进行记录,其中还包含了各种神话传说、典籍和规章制度等,很多内容都已经用于我国古代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对史料内容进行学习和参考,但要进行实际应用,则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加工和整理,使其成为可以供课堂教学应用的素材,在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整合之后,在与其他资料共同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关于华夏民族起源的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对黄帝产生进一步认知,教师可以引用《史记》中描述黄帝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利用Photoshop或者flash软件,将黄帝的故事制作成一幅幅唯美的图画或者连贯的动画,再配以淡雅、优美的中国古典音乐,全面调动学生视听体验,将传说中黄帝的伟大贡献以多元化形式呈现给学生。在观看信息技术视频过程中很多同学都一副激动心态,眼中闪烁着喜悦和认同的光芒,同时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全面投入到课堂讨论中。因为浓厚的兴趣,学生燃起了对于我国古代历史的探究之情,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学习的动力。在课堂结束在之后,学生都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喜爱和接受,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特别乐于参与到教师组织的课堂讨论中,而且通过对古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对例如语文等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结语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与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信息技术将枯燥史料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大幅度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小玲.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培养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7):90-91.
[2]唐先飞.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9(22):57.
[3]谢雨君.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初中历史探究学习有效实施的研究[D].廣西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单位:南靖县城关中学,福建 漳州 363600)
关键词:历史课堂;史料积累;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14-1
新课改与新课标对历史教学提出新要求,学生对知识渴望程度也发生变化,希望教师选择新的教学方式完成知识传授。初中历史教师要将重难点与史料结合起来,备课时多寻找相关资料,实现与各类资料的融合,并选择合适方式将史料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逐步养成历史思维。信息技术与史料积累融合并不简单,需要教师涉猎更多的内容,积累丰富的素材,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呈现出来。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分析
1.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从图、行、声三方面给予学生感官刺激,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具有初中历史知识内涵的游戏教学,借助信息技术设备加大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可以更形象的表现初中历史知识,最大化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成效。
2.扩展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更新的教学方式,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提高学生的初中历史成绩以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信息技术教学更好表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那些不容易明白的初中历史知识,让抽象的初中历史知识具体化,拓展了学生的初中历史见解,也引发了学生的初中历史探究精神,让学生去更进一步去了解初中历史世界。
3.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借助信息技术技术,教师可以下载网络上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习更多、更优秀历史知识,因为学生天生智力因素或者理解能力的差异,部分学生对于教师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不能快速了解,这时课后教师可以把课上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家里自主重复学习。
二、初中历史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措施
1.选择合适史料内容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培养与提升学生历史素养与人文水平,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历史故事教学方法时,首先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资料内容,并以故事形式引出来,丰富历史课堂内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在运用故事史料时,强调落实人文教育,并选择合适的史料内容,达成顺利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如,甲午战争作为我国近代史的重要分割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所在。当教师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时,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一状态,也就谈不上理解“落后就要挨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视频资料、文字资料,筛选出典型的故事进行讲述。比如当时我国存在的大量租界,很多租界中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让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当时我国的处境。同时,还可以将一些现代阿富汗、叙利亚等国家的战争,讲述其中发生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没有强大国家护佑,个人的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彻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播放相关视频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要激发学生课堂活力,首先要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计3000多年的历史,以纪传体通史的形式对这段时间的重要史实进行记录,其中还包含了各种神话传说、典籍和规章制度等,很多内容都已经用于我国古代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对史料内容进行学习和参考,但要进行实际应用,则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加工和整理,使其成为可以供课堂教学应用的素材,在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整合之后,在与其他资料共同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关于华夏民族起源的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对黄帝产生进一步认知,教师可以引用《史记》中描述黄帝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利用Photoshop或者flash软件,将黄帝的故事制作成一幅幅唯美的图画或者连贯的动画,再配以淡雅、优美的中国古典音乐,全面调动学生视听体验,将传说中黄帝的伟大贡献以多元化形式呈现给学生。在观看信息技术视频过程中很多同学都一副激动心态,眼中闪烁着喜悦和认同的光芒,同时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全面投入到课堂讨论中。因为浓厚的兴趣,学生燃起了对于我国古代历史的探究之情,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学习的动力。在课堂结束在之后,学生都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喜爱和接受,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特别乐于参与到教师组织的课堂讨论中,而且通过对古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对例如语文等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结语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与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信息技术将枯燥史料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大幅度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小玲.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培养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7):90-91.
[2]唐先飞.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9(22):57.
[3]谢雨君.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初中历史探究学习有效实施的研究[D].廣西师范大学,2019.
(作者单位:南靖县城关中学,福建 漳州 3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