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男性一直被视作是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一直处于辅佐男性的地位。“五四”新文学时期,作家开始关注女性,为女性发声的作品也不断增多。法国小说家埃莱娜·西苏提出“女性写作”的观点,她认为这一概念可以“呼唤新女性话语的出现,颠覆父权语言中心主义的压迫即令女性失声的父权制二元系统”,在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女性写作虽遭遇言说自我的困境,但也得以蓬勃发展。郁小简抓住女性作家所具有的独特生理、心理體验,展现当代女性在面对亲情、爱情、友情的多重困境中如何勇敢表白自我,表现了当代女性的尴尬处境以及对自由、对真我的追求。
小说《去温暖的地方》讲述大龄剩女夏沫在好友苏苏的不懈劝说下终于踏上相亲之路,决定与苏苏撒了好大网才捞到的韩总见面。初次相约,夏沫既无好感也不反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却因共同爱喝咖啡而让二人得以继续见面。在苏苏“催化剂”的作用下,韩总对夏沫保持平静而不间断的追求态度(并没有大张旗鼓地猛烈追求)。当夏沫选择决意对爱情将就之时,却通过苏苏之口得知韩总要将她束在金丝笼之中,目的是为其生子。夏沫想要逃离,想要向她爱着的那个陌生人寻求一些温暖,但却被社交软件的冷漠表情所拦截了。夏沫爱上了一个她只见过三次面的男人,但却谁也无法阻止内心对他的渴望与期待。夏沫选择丢掉电话卡,拒绝与任何人联系,孤身前往充满温暖的地方。
整篇小说,以女主人公夏沫作为叙述者,讲述她于爱情、友情、亲情之间的纠葛与矛盾,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无疑最能展现主人公夏沫的内心,体现了当代女性勇于表白自身情欲与人生困惑,打破“镜面”,勇敢言说自我。郁小简独具匠心地在小说中展现了夏沫情感的三条线索,深化主人公夏沫对真我、本我的追求,夏沫最终看似选择了逃离,实际上是选择了奔向其内心的真实。在虚伪式的爱情、利益化的友情、无法永久存在的亲情之间,夏沫拒绝呈现卑懦和简单的服从,进而呈现出逃离虚伪、奔向真我的姿态。
苏苏是夏沫的闺密,但是从夏沫的叙述中,我们很难看出这究竟能否称得上是“闺密”。闺密一词源自“闺中密友”,通常用来形容女性,指要好、亲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作者郁小简刻画的闺密却是相互猜忌,甚至利用的友谊关系。苏苏其实对于夏沫存在着真心实意的关心,当夏沫甘愿做一个大龄剩女时,苏苏是真心想要帮助夏沫摆脱孤独的状态。夏沫平静得如同死水一般的生活也恰是因为苏苏的出现,而得以有一丝波澜与涟漪。但当苏苏面对市十大企业家的韩总和软弱的夏沫时,苏苏抛弃了内心对于友谊的坚守,选择了填满内心欲望的沟壑,展现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夏沫对于这样的状况何曾没有预料到呢?当苏苏娃娃般的脸流露出的市侩狡猾时,她有过恼怒但最终却选择了无视。作者郁小简塑造如此的友情,夏沫知晓苏苏的市侩与狡黠,但却又与苏苏保持着看似亲密的联系,这或许正是表明尽管主人公夏沫看清了友情虚伪和充满利益、诱骗的一面,但她却不敢逃离,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对自己而言,夏沫清楚自己内心的坚守,但却无法表白自己对友情最真实的看法。当苏苏帮助韩总提出生子的要求时,夏沫终于有了面对真实自我的勇气。
夏沫的爱情态度在两个人的身上得到了展现。“地中海”的韩总,虽形象不尽如人意,但却也平平静静、不咸不淡地打动了夏沫。当夏沫再也无法不正视现实的舆论压迫时,夏沫想着,她和韩总交往顺利,她想就这样吧,“不痛不痒,不咸不淡,无波无澜,也可谓俗世安好”,当内心所想终是遥远如星辰一般时,夏沫选择了将真我隐藏,与现实“友好”相处。但夏沫对于爱情其实是有奢望的,也心怀着对纯爱、真爱的追求。夏沫与“他”只见过三次面,期待与憧憬的感觉却持续了很久,甚至当夏沫遭受到韩总不怀好意的要求时,夏沫渴望“他”能够给自己一些安慰。在常人看来,只见过三次面的爱情或许是荒诞不经的,但却展示了当代女性对真爱、纯爱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朱子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寡淡无欲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更高境界,不仅男性被束缚,女性的身体和心理更是处于被包裹的状态,情欲得不到正常的言说,两性关系也浑浊不明。在《去温暖的地方》这篇小说中,夏沫勇敢地追求自己看似荒诞的爱情,尽管结局不够美好,但起码夏沫为之努力付出过。与当代充满物质和欲望的爱情相比,夏沫与“他”的精神纯恋或许更值得读者反思。
对于夏沫家人的描述,文本展现的不多,但却是这段未被言明的亲情一直指引着夏沫踏上寻找温暖、寻找自我之路。夏沫是一个被爱所抛弃的人,当父母将她丢弃时,夏沫性格里的苍凉或许就早已注定了,但奶奶的爱和守护却是让夏沫重又温暖的支撑。文中说道:“她只是奶奶在一个冬天的雪地里捡回来的孩子,可是她拥有了奶奶全部的爱。奶奶把房子留给了她,即便背负着女儿的怨恨离去,她只用慈爱不舍的目光久久凝视着夏沫。她无数遍说,你这么冷的孩子,如果是夏天出生多好啊,丫头,你要学会笑啊,你要温暖起来。”亲情的力量使得夏沫学会勇敢地微笑,也是夏沫最终选择坚守自我的最大理由。当夏沫面对爱情的无望,友情的虚伪时,是这份胜似骨液的亲情支撑着夏沫选择背离,走上勇敢表白自我的路途。
小说的结尾颇有一番意味,抛弃了虚伪爱情和虚伪友情的夏沫又将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呢?未来也许不可期,但我们知道,夏沫将勇敢面对自我、表白自我。小说的语言也是非常优美的,有一些文字甚至带有哲学的意味。譬如夏沫自嘲自己是“老姑娘”时的一段独白,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龄剩女的内心苦闷。文中说道:“‘老姑娘’,是怎样一步步让姑娘这个美好的名词前面扣上了一个老字?是时光辜负了她?还是她辜负了时光?又或者两者都不是,她和时光从来相安无事,能称得上辜负的原不是这两样能做到,那又是什么呢?是那一点人心,还是那一点宿命?”
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一文中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探讨了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她认为“女性形象作为情欲景观,作为男性幻想中的理想自我,男性中心人物则推动故事,调节故事节奏、女人和情欲的走向。”《去温暖的地方》这篇小说打破了女性作为“被看的景观”这一尴尬地位,真实地展现了当代女性如何在爱情、友情和亲情之间实现突围,勇敢表白自我。郁小简对于女性形象和女性心理的刻画也必将影响更多的作者和读者关注当代女性的情感与思维困境,鼓励更多的女性勇敢表白自我。
责任编辑 金 沐
小说《去温暖的地方》讲述大龄剩女夏沫在好友苏苏的不懈劝说下终于踏上相亲之路,决定与苏苏撒了好大网才捞到的韩总见面。初次相约,夏沫既无好感也不反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却因共同爱喝咖啡而让二人得以继续见面。在苏苏“催化剂”的作用下,韩总对夏沫保持平静而不间断的追求态度(并没有大张旗鼓地猛烈追求)。当夏沫选择决意对爱情将就之时,却通过苏苏之口得知韩总要将她束在金丝笼之中,目的是为其生子。夏沫想要逃离,想要向她爱着的那个陌生人寻求一些温暖,但却被社交软件的冷漠表情所拦截了。夏沫爱上了一个她只见过三次面的男人,但却谁也无法阻止内心对他的渴望与期待。夏沫选择丢掉电话卡,拒绝与任何人联系,孤身前往充满温暖的地方。
整篇小说,以女主人公夏沫作为叙述者,讲述她于爱情、友情、亲情之间的纠葛与矛盾,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无疑最能展现主人公夏沫的内心,体现了当代女性勇于表白自身情欲与人生困惑,打破“镜面”,勇敢言说自我。郁小简独具匠心地在小说中展现了夏沫情感的三条线索,深化主人公夏沫对真我、本我的追求,夏沫最终看似选择了逃离,实际上是选择了奔向其内心的真实。在虚伪式的爱情、利益化的友情、无法永久存在的亲情之间,夏沫拒绝呈现卑懦和简单的服从,进而呈现出逃离虚伪、奔向真我的姿态。
苏苏是夏沫的闺密,但是从夏沫的叙述中,我们很难看出这究竟能否称得上是“闺密”。闺密一词源自“闺中密友”,通常用来形容女性,指要好、亲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作者郁小简刻画的闺密却是相互猜忌,甚至利用的友谊关系。苏苏其实对于夏沫存在着真心实意的关心,当夏沫甘愿做一个大龄剩女时,苏苏是真心想要帮助夏沫摆脱孤独的状态。夏沫平静得如同死水一般的生活也恰是因为苏苏的出现,而得以有一丝波澜与涟漪。但当苏苏面对市十大企业家的韩总和软弱的夏沫时,苏苏抛弃了内心对于友谊的坚守,选择了填满内心欲望的沟壑,展现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夏沫对于这样的状况何曾没有预料到呢?当苏苏娃娃般的脸流露出的市侩狡猾时,她有过恼怒但最终却选择了无视。作者郁小简塑造如此的友情,夏沫知晓苏苏的市侩与狡黠,但却又与苏苏保持着看似亲密的联系,这或许正是表明尽管主人公夏沫看清了友情虚伪和充满利益、诱骗的一面,但她却不敢逃离,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对自己而言,夏沫清楚自己内心的坚守,但却无法表白自己对友情最真实的看法。当苏苏帮助韩总提出生子的要求时,夏沫终于有了面对真实自我的勇气。
夏沫的爱情态度在两个人的身上得到了展现。“地中海”的韩总,虽形象不尽如人意,但却也平平静静、不咸不淡地打动了夏沫。当夏沫再也无法不正视现实的舆论压迫时,夏沫想着,她和韩总交往顺利,她想就这样吧,“不痛不痒,不咸不淡,无波无澜,也可谓俗世安好”,当内心所想终是遥远如星辰一般时,夏沫选择了将真我隐藏,与现实“友好”相处。但夏沫对于爱情其实是有奢望的,也心怀着对纯爱、真爱的追求。夏沫与“他”只见过三次面,期待与憧憬的感觉却持续了很久,甚至当夏沫遭受到韩总不怀好意的要求时,夏沫渴望“他”能够给自己一些安慰。在常人看来,只见过三次面的爱情或许是荒诞不经的,但却展示了当代女性对真爱、纯爱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朱子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寡淡无欲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更高境界,不仅男性被束缚,女性的身体和心理更是处于被包裹的状态,情欲得不到正常的言说,两性关系也浑浊不明。在《去温暖的地方》这篇小说中,夏沫勇敢地追求自己看似荒诞的爱情,尽管结局不够美好,但起码夏沫为之努力付出过。与当代充满物质和欲望的爱情相比,夏沫与“他”的精神纯恋或许更值得读者反思。
对于夏沫家人的描述,文本展现的不多,但却是这段未被言明的亲情一直指引着夏沫踏上寻找温暖、寻找自我之路。夏沫是一个被爱所抛弃的人,当父母将她丢弃时,夏沫性格里的苍凉或许就早已注定了,但奶奶的爱和守护却是让夏沫重又温暖的支撑。文中说道:“她只是奶奶在一个冬天的雪地里捡回来的孩子,可是她拥有了奶奶全部的爱。奶奶把房子留给了她,即便背负着女儿的怨恨离去,她只用慈爱不舍的目光久久凝视着夏沫。她无数遍说,你这么冷的孩子,如果是夏天出生多好啊,丫头,你要学会笑啊,你要温暖起来。”亲情的力量使得夏沫学会勇敢地微笑,也是夏沫最终选择坚守自我的最大理由。当夏沫面对爱情的无望,友情的虚伪时,是这份胜似骨液的亲情支撑着夏沫选择背离,走上勇敢表白自我的路途。
小说的结尾颇有一番意味,抛弃了虚伪爱情和虚伪友情的夏沫又将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呢?未来也许不可期,但我们知道,夏沫将勇敢面对自我、表白自我。小说的语言也是非常优美的,有一些文字甚至带有哲学的意味。譬如夏沫自嘲自己是“老姑娘”时的一段独白,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龄剩女的内心苦闷。文中说道:“‘老姑娘’,是怎样一步步让姑娘这个美好的名词前面扣上了一个老字?是时光辜负了她?还是她辜负了时光?又或者两者都不是,她和时光从来相安无事,能称得上辜负的原不是这两样能做到,那又是什么呢?是那一点人心,还是那一点宿命?”
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一文中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探讨了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她认为“女性形象作为情欲景观,作为男性幻想中的理想自我,男性中心人物则推动故事,调节故事节奏、女人和情欲的走向。”《去温暖的地方》这篇小说打破了女性作为“被看的景观”这一尴尬地位,真实地展现了当代女性如何在爱情、友情和亲情之间实现突围,勇敢表白自我。郁小简对于女性形象和女性心理的刻画也必将影响更多的作者和读者关注当代女性的情感与思维困境,鼓励更多的女性勇敢表白自我。
责任编辑 金 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