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下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以及相关文化教育内容的增强已成为教育界普遍重视的问题。而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教学方式改革与优化对整体教育而言都是有极大推进作用的,比如说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将多种媒介融为一体,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也能为学生带来更加多样的教学体验。这种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引进将传统课堂里的黑板转化成了智能化的白板,本文就借助“白板”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有效融合的相关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白板 信息技术 小学音乐 识谱教学
结合当下高新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无疑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挑战与创新,融合了新科学手段的教学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突破空间、时间障碍,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远程共享与传输,能够为学生自主在家学习创造条件,也能够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基本技术要求,提供足够的学习内容。除此之外,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更多学生注意,还能极大提高实际教学效率,让更多学生受益,课堂上安装的白板能够满足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多变性,既可播放视频也可以播放音频,还能进行图像展示,对学生而言,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效果更能简易的去了解和深入学习。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自主约束能力本身就较差,加上自身思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复杂且理论比较抽象的知识点难以通过自主研究而得出结论,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师可利用白板在教学中缩短学生与理论概念的距离,让死板的语言表达理论转变成更通俗易懂的图形符号,再进而借助学生形象,以此强化学生了解,下面就具体的几个音乐教学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一、运用于低年级的识谱教学上
1.传统识谱教学“指唱法”
在低年级的识谱教学中,传统的识谱教学采用的是“指唱法”,要求学生一手按书,一手用手势表达音符形状,然后边做动作边进行发声练习,以此借助身体语言来记忆有关的音符。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同时做到“耳听”、“口唱”、“手指”三者统一,虽然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可起到很大帮助,但对于小学年纪的学生来说,很容易走神,出现比如说手势做对了但是读音不正确或者读音读对了,但是手势有有偏差的问题,长久下来,不仅学生的学习信心会受到打击,实际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受到极大影响。因此这种强调多个器官统一配合的传统教学方式并不太适合低年级的识谱教学上。
2.白板教学中的融入柯尔文手势的制表法
借助“白板”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的有效融合中运用在低年级的识谱教学上的具体表现措施有,融入了柯尔文手势的制表法,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所要指导的具体识谱内容,将每个音符对应的柯尔文手势以一一对应的形式制成表格,在白板上进行演示教学。当老师点到哪个表格区域时,学生可对应的看到手势以及音符形状,教师还可以加入音频文件在表格里,可以对应的播放有关音符的发声,通过这种形式使得识谱教学变得更加简易,学生还能依据表格内容进行反复练习。此外,具体教学中使用白板教学不仅可同在制表的优势表现上,还能用于多种形式融入的PPT演示或是文档描述内,传统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根据无声的课本内容知识进行学习,这种没有伴奏和韵律的音乐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不太了解乐谱的学生而言,看乐谱跟无字天书一样没什么差别,而白板的演示,教師可以随机的进行有关内容的添加,在遇到重要记号或者知识点内容的时候,进行画图与符号记号,让学生能够简易的进行联想迁移,可极大的降低实际学习难度。
3.白板教学方法的优势表现
对比于以上两种教学方式,白板教学方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首先能够极大的简化教学复杂性,其次能够丰富教学形式,融入进了多元素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的理解更加生动和完整,也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合适。白板教学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运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相比于传统教学中的黑板,教师必须要在黑板前进行板书,且每次板书完还要插黑板,粉笔灰吸入过多也会对人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使用白板教学,打破了地理范围的局限,教师只用使用带有红外线感应的指示笔就可进行板书,在显示的曲谱内容上进行做笔记、画图等多项操作。此外,白板还可允许视频播放,带有大音响效果的乐曲演奏更能渲染出气氛,让学生都被这种音乐的魅力所感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运用于学生理解音乐要素方面
1.能对难懂、抽象的音乐要素有更好的诠释
借助“白板”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的有效融合中运用于学生理解音乐要素方面里首先有能够对难懂、抽象的音乐要素有更好的诠释。比如说在学习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中《时间像小马车》这一乐章里,主要强调的是学生要能感知歌曲中强弱符号、渐强、渐弱等多种表现记号的认识。利用白板的写字功能,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随着音乐节奏,老师适时的对记号进行重点画圈,让学生能够一边听音乐一边识谱,在每段的识谱乐章教学时,有需要加强的老师画上大圈,而需要渐弱的画上小圆圈,借此符号让学生对渐强渐弱了解的更加具体。
2.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多感官的理解音乐
其次,在利用白板运用在学生理解音乐要素方面还可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多感官的理解音乐,比如说在学习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中《打掌掌》这一课,学生刚开始会对变换拍子的音乐比较不熟悉,针对此,教师可利用白板的画画功能,结合亲身示范、观察图形变化、以及声势练习几者结合统一的形式展开教学指导。白板的画画功能能够允许教师对在音谱中出现的每个拍子变换进行批注,进而让学生更能明显的得到认识,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绘图的形式可直观形象的将每个拍子转换过程反映出来,学生可结合自身脑力联想实现对整体节奏的把握。在《打掌掌》这一乐章的指导中,教师还可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利用身体语言共同感知教学,每当到了转化音调的地方时教师在实际乐谱中画出记号,然后学生一起击掌,也可利用画出圆圈记号的大小来显示出实际击掌的轻重,且与乐谱的高音低音对应。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曲子中高音和低音的转化。 3.可用作训练学生的敏锐感和反应能力
最后,借助白板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的有效融合还可用作于训练学生敏锐感和反应能力。白板可提供实际教学内容中更多样的形式,能够满足教师运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手段,针对小学生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加入进游戏,根据对应的乐章利用白板进行随机打拍子训练,当教师指到某一处具体乐谱范围时,学生要能及时做出反应,当教师画出上升调符号时学生也要对应的有高音变化,在这种游戏环节中,不仅巩固了学到的乐谱知识还能进一步推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增高,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更能被学生所接受,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利用这种形式还可锻炼学生的敏锐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跳跃,能够随机的根据具体的老师指示做出反应,这对学生思维的多维度也有一定帮助,学生反应能力提高了也有利于学生今后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上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借助“白板”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的有效融合中通过多次教学实验与对实验结果内容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在利用白板这种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表现方式作用下可以提高学生对有关音乐教学内容中具体形象的了解。不仅可以综合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生动的白板演示教学作用下,对一些较为抽象或者复杂的音乐内容,学生可以更进一步的自主理解,白板在此也可起到一种引导作用,另外,音乐教学不比其他理论性的学科,他主要讲究的是学生创造力,以及主观感觉,合理使用白板展开教学也能用作训练学生敏锐感和反应能力的主要工具。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对借助“白板”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有效融合的相关策略中展开讨论,用以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以促进我国音乐教学的进步,以及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段冬梅.浅谈小学音乐教育舞蹈教学的设置与体验——对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音乐教育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
[2]贺茂功.浅谈农村音乐教学现状之方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陈相茵;;小学音乐第四册第七单元《美丽的草原》一课时[A];2012年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教学设计主题论坛論文集[C].2012年
[4]周顺娣.几多欢喜 几多愁——浅谈小学音乐课改中的“三多”与“三少”现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关键词】白板 信息技术 小学音乐 识谱教学
结合当下高新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无疑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挑战与创新,融合了新科学手段的教学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突破空间、时间障碍,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远程共享与传输,能够为学生自主在家学习创造条件,也能够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基本技术要求,提供足够的学习内容。除此之外,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更多学生注意,还能极大提高实际教学效率,让更多学生受益,课堂上安装的白板能够满足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多变性,既可播放视频也可以播放音频,还能进行图像展示,对学生而言,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效果更能简易的去了解和深入学习。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自主约束能力本身就较差,加上自身思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复杂且理论比较抽象的知识点难以通过自主研究而得出结论,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师可利用白板在教学中缩短学生与理论概念的距离,让死板的语言表达理论转变成更通俗易懂的图形符号,再进而借助学生形象,以此强化学生了解,下面就具体的几个音乐教学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一、运用于低年级的识谱教学上
1.传统识谱教学“指唱法”
在低年级的识谱教学中,传统的识谱教学采用的是“指唱法”,要求学生一手按书,一手用手势表达音符形状,然后边做动作边进行发声练习,以此借助身体语言来记忆有关的音符。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同时做到“耳听”、“口唱”、“手指”三者统一,虽然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可起到很大帮助,但对于小学年纪的学生来说,很容易走神,出现比如说手势做对了但是读音不正确或者读音读对了,但是手势有有偏差的问题,长久下来,不仅学生的学习信心会受到打击,实际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受到极大影响。因此这种强调多个器官统一配合的传统教学方式并不太适合低年级的识谱教学上。
2.白板教学中的融入柯尔文手势的制表法
借助“白板”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的有效融合中运用在低年级的识谱教学上的具体表现措施有,融入了柯尔文手势的制表法,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所要指导的具体识谱内容,将每个音符对应的柯尔文手势以一一对应的形式制成表格,在白板上进行演示教学。当老师点到哪个表格区域时,学生可对应的看到手势以及音符形状,教师还可以加入音频文件在表格里,可以对应的播放有关音符的发声,通过这种形式使得识谱教学变得更加简易,学生还能依据表格内容进行反复练习。此外,具体教学中使用白板教学不仅可同在制表的优势表现上,还能用于多种形式融入的PPT演示或是文档描述内,传统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根据无声的课本内容知识进行学习,这种没有伴奏和韵律的音乐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不太了解乐谱的学生而言,看乐谱跟无字天书一样没什么差别,而白板的演示,教師可以随机的进行有关内容的添加,在遇到重要记号或者知识点内容的时候,进行画图与符号记号,让学生能够简易的进行联想迁移,可极大的降低实际学习难度。
3.白板教学方法的优势表现
对比于以上两种教学方式,白板教学方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首先能够极大的简化教学复杂性,其次能够丰富教学形式,融入进了多元素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的理解更加生动和完整,也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合适。白板教学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运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相比于传统教学中的黑板,教师必须要在黑板前进行板书,且每次板书完还要插黑板,粉笔灰吸入过多也会对人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使用白板教学,打破了地理范围的局限,教师只用使用带有红外线感应的指示笔就可进行板书,在显示的曲谱内容上进行做笔记、画图等多项操作。此外,白板还可允许视频播放,带有大音响效果的乐曲演奏更能渲染出气氛,让学生都被这种音乐的魅力所感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运用于学生理解音乐要素方面
1.能对难懂、抽象的音乐要素有更好的诠释
借助“白板”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的有效融合中运用于学生理解音乐要素方面里首先有能够对难懂、抽象的音乐要素有更好的诠释。比如说在学习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中《时间像小马车》这一乐章里,主要强调的是学生要能感知歌曲中强弱符号、渐强、渐弱等多种表现记号的认识。利用白板的写字功能,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随着音乐节奏,老师适时的对记号进行重点画圈,让学生能够一边听音乐一边识谱,在每段的识谱乐章教学时,有需要加强的老师画上大圈,而需要渐弱的画上小圆圈,借此符号让学生对渐强渐弱了解的更加具体。
2.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多感官的理解音乐
其次,在利用白板运用在学生理解音乐要素方面还可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多感官的理解音乐,比如说在学习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中《打掌掌》这一课,学生刚开始会对变换拍子的音乐比较不熟悉,针对此,教师可利用白板的画画功能,结合亲身示范、观察图形变化、以及声势练习几者结合统一的形式展开教学指导。白板的画画功能能够允许教师对在音谱中出现的每个拍子变换进行批注,进而让学生更能明显的得到认识,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绘图的形式可直观形象的将每个拍子转换过程反映出来,学生可结合自身脑力联想实现对整体节奏的把握。在《打掌掌》这一乐章的指导中,教师还可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利用身体语言共同感知教学,每当到了转化音调的地方时教师在实际乐谱中画出记号,然后学生一起击掌,也可利用画出圆圈记号的大小来显示出实际击掌的轻重,且与乐谱的高音低音对应。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曲子中高音和低音的转化。 3.可用作训练学生的敏锐感和反应能力
最后,借助白板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的有效融合还可用作于训练学生敏锐感和反应能力。白板可提供实际教学内容中更多样的形式,能够满足教师运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手段,针对小学生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加入进游戏,根据对应的乐章利用白板进行随机打拍子训练,当教师指到某一处具体乐谱范围时,学生要能及时做出反应,当教师画出上升调符号时学生也要对应的有高音变化,在这种游戏环节中,不仅巩固了学到的乐谱知识还能进一步推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增高,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更能被学生所接受,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利用这种形式还可锻炼学生的敏锐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跳跃,能够随机的根据具体的老师指示做出反应,这对学生思维的多维度也有一定帮助,学生反应能力提高了也有利于学生今后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上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借助“白板”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的有效融合中通过多次教学实验与对实验结果内容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在利用白板这种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表现方式作用下可以提高学生对有关音乐教学内容中具体形象的了解。不仅可以综合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生动的白板演示教学作用下,对一些较为抽象或者复杂的音乐内容,学生可以更进一步的自主理解,白板在此也可起到一种引导作用,另外,音乐教学不比其他理论性的学科,他主要讲究的是学生创造力,以及主观感觉,合理使用白板展开教学也能用作训练学生敏锐感和反应能力的主要工具。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对借助“白板”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有效融合的相关策略中展开讨论,用以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以促进我国音乐教学的进步,以及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段冬梅.浅谈小学音乐教育舞蹈教学的设置与体验——对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音乐教育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
[2]贺茂功.浅谈农村音乐教学现状之方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陈相茵;;小学音乐第四册第七单元《美丽的草原》一课时[A];2012年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教学设计主题论坛論文集[C].2012年
[4]周顺娣.几多欢喜 几多愁——浅谈小学音乐课改中的“三多”与“三少”现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