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看到,1000大工业企业用的是“大”,而非“强”。按照企业销售收入多少来排序,只是表明了企业的规模大小,而不一定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竞争力。所谓强者,是指市场中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
在1000大工业企业中,多数都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联系,与规模经济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在这些企业中,钢铁、化工和石油占据很大比重,表明了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对于重化工业的强烈依赖。这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或许是中国在经济起飞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要经历的过程。
然而,如果不是从1000家,而是从1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产业分布来看,15%的企业是石油和石化企业,13%是电力企业,10%是汽车企业,烟草和煤炭各占3%,有色金属(主要是铜)占2%。这些企业占据了前1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近50%的份额。由此可见,前100大工业企业的构成与前1000大工业企业非常不同,他们大都拥有国家控制的垄断资源,不仅是稀缺的天然资源,也包括电力、汽车和烟草之类的特许权资源。
对于某些特许权性质的垄断,需要具体分析。例如电力,完全可以实行适度竞争。
特有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几家巨型的汽车企业。然而,这样的发展模式是以强制性封杀民族汽车发展空间为代价的,我们是否有必要为了某种所谓的规模经济而牺牲民族产业的发展和必要合理的市场竞争?
石油产业是完全的自然资源垄断性产业,中石油等公司都在海外上市,大量高额垄断资源利润是否应考虑让国人也分享一部分呢?这里的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远未理顺。
然而,我们看到,除了以上行政垄断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在1000大工业企业中,也出现了不少竞争市场主导下成长起来的新兴企业。
钢铁企业中值得注意的是不多的几家民营企业,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排名都远在国有钢铁企业之上。这就是市场竞争带来的积极效应。企业的真实竞争力往往就体现在这样的差距上,而只有市场竞争才能提供这样的基准比较。
总之,从1000大工业企业中,我们能够发现资源高度集中的企业发展模式及其弊端,同时也能够看到新兴产业中企业竞争带来的均衡发展和大量的社会福利。
在政府部门利益为主导而非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下形成的大企业模式,是否具有真实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社会效益和福利最大化是具有积极效应还是消极效应?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在1000大工业企业中,多数都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联系,与规模经济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在这些企业中,钢铁、化工和石油占据很大比重,表明了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对于重化工业的强烈依赖。这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或许是中国在经济起飞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要经历的过程。
然而,如果不是从1000家,而是从1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产业分布来看,15%的企业是石油和石化企业,13%是电力企业,10%是汽车企业,烟草和煤炭各占3%,有色金属(主要是铜)占2%。这些企业占据了前1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近50%的份额。由此可见,前100大工业企业的构成与前1000大工业企业非常不同,他们大都拥有国家控制的垄断资源,不仅是稀缺的天然资源,也包括电力、汽车和烟草之类的特许权资源。
对于某些特许权性质的垄断,需要具体分析。例如电力,完全可以实行适度竞争。
特有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几家巨型的汽车企业。然而,这样的发展模式是以强制性封杀民族汽车发展空间为代价的,我们是否有必要为了某种所谓的规模经济而牺牲民族产业的发展和必要合理的市场竞争?
石油产业是完全的自然资源垄断性产业,中石油等公司都在海外上市,大量高额垄断资源利润是否应考虑让国人也分享一部分呢?这里的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远未理顺。
然而,我们看到,除了以上行政垄断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在1000大工业企业中,也出现了不少竞争市场主导下成长起来的新兴企业。
钢铁企业中值得注意的是不多的几家民营企业,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排名都远在国有钢铁企业之上。这就是市场竞争带来的积极效应。企业的真实竞争力往往就体现在这样的差距上,而只有市场竞争才能提供这样的基准比较。
总之,从1000大工业企业中,我们能够发现资源高度集中的企业发展模式及其弊端,同时也能够看到新兴产业中企业竞争带来的均衡发展和大量的社会福利。
在政府部门利益为主导而非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下形成的大企业模式,是否具有真实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社会效益和福利最大化是具有积极效应还是消极效应?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