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 体验几何之美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课前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要获得必要的数学,要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发展所必要的数学知识,还要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
  《认识立体图形》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是按三个层次进行处理的:知识的引人--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应用这两个环节上,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首先,教材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就培养起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然后,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本节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因此,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时,我决定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品,设计多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给学生大量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他们的与人交流合作意识,注意发挥学生想象力来认识图形。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开启儿童的智慧之门,体验几何图形之美。
  2.案例的实施
  片段一:设疑激情
  2.1 说学具
  1)师: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大家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快把礼物倒出来看一看吧!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
  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骰子、魔方、积木、易拉罐、笔筒、铅笔、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
  2)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2 提要求
  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设计意图:进入新知的学习,设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的--智慧爷爷的礼物引入,抓住"童心",激发兴趣。由说"礼物",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大声说出他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物品,让他们感到亲切易懂。]
  片段二:分一分―――揭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我们把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放在一起;把骰子、魔方、积木放在一起;把易拉罐、笔筒、铅笔放在一起;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
  老师按学生所说的用课件出示各类实物。
  老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的吗?(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老师边引导学生回答边把学生的分类用课件展示出来。
  3)揭示概念
  小朋友们,为了能区别它们,谁来给它们取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呢?
  师出示鞋盒问:起个什么名字?
  生:长方体。
  师:为什么这么取名?(边问边板书)
  学生说明。
  师依次出示让学生为其取名,教师板书。
  师拿起一球,问:这是什么?
  生:球!
  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小练习:(1)请从桌上拿一个球(放进盒里);
  (2)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
  (3)请你拿起一个圆柱;
  (4)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引导他们观察,让他们大胆的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还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组内分,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分的结果,这样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又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片段三:摸一摸,感知特点。
  大家都拿对了,注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手中的长方体,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的样子给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
  师:谁来大声地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生: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师:你是怎样摸的?摸给大家看一看。
  师:请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平平的面?谁来数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数,适当引导他们按一定顺序数(上、下、左、右、前、后)
  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学生说出长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体的样子,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圆柱和球,把你感觉到的给小组朋友说一说。(生边摸边说)   生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正方体的样子?
  生:正方体正正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正方体也有6个平平的面--我是数出来的。
  我还发现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这个孩子观察得真仔细)。
  师:长方体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吗?(教师拿起一个长方体)
  生:不一样
  师小结:对!只有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师创设一个小情境:圆柱气嘟嘟地说,大家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样子了,谁知道我的样子呢?(师悄悄问:小朋友,圆柱生气了,谁来说一说它的样子)(出示课件)
  生:圆柱的身子直直的,圆溜溜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有平平的圆形的面,
  师:球呢?
  生:圆乎乎的,圆溜溜的。
  师引导:球没有平平的面(这个小朋友真聪明,竖起大拇指,学生掌声响起来)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想让你们轻松地玩一玩,想玩吗?请听好,请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他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请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
  师小结:哦,原来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还有什么会滚动呢?
  生:球!
  师:对!我们来看球是怎样滚动的呢?它和圆柱滚动的一样吗?(出示课件)
  生:不一样
  师:不错!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滚动。它和圆柱滚动的不一样,其中的秘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长大了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让学生从实物直观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会区别、会辩认。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通过学生操作、观察,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以及探究新知的意识。]
  片段四:巩固拓展
  1、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2.到生活中去找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图片"生活中的图形"】
  师:,欣赏了这些美丽的图形,你能在这张图里找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吗?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设计意图:课的结尾安排学生欣赏"立体图形画", 引导发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之美,将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贯彻了"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
  3.回顾与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够借助熟知的实物,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骰子、魔方、积木、易拉罐、笔筒、铅笔、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等,认识了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实物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球的立体图形,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比较注重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中的几何图形,进而欣赏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几何、学习数学的兴趣。
  整节课创设了很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机会,在"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的活动中,放手发动学生进行大胆尝试,让学生体验到了"做"中学,"乐"中学,"玩"中学的乐趣,充分体现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重要理念。提高了学生观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发展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从培养学生多元智能来看,学生在这节课中语言智能、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教学,觉得要想成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合格教师,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智能,要想开展有智慧的教育,首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自身的角色。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数学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使他们逐步体验到数学美,从直觉到知觉,从知觉到感悟,寓美于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扩大他们的发展空间,真正做到给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有勇气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教学带有启蒙的性质,一方面是要传授一定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需求,而不是一种负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 ,道出了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了兴趣以后,学生就会愿意学习、乐意学习、主动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研究性学习被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普遍认同并广泛加以实验研究。它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研究性学习难以实现其预期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协助研究性学习,既可有效地解决传统研究性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又可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和各种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信息
期刊
初中学生学习平面几何,往往感到入门难,而平面几何学的好不好,又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数学学习,要教好这门课程,必须重视思想能力的培养,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认识。  1.激发兴趣,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兴趣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必要条件,教师教的不得法,不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不得其门而入,丧失学习信心,如何激发兴趣?一方面通过实例开阔学生眼界,例如,一千三百多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赵州石拱桥就
期刊
在文学的殿堂里,诗歌是最美的奇葩。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和实施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在诗歌教学中,语文老师假如能针对文本资料安排朗读,运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调
期刊
强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训练意识,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这一认识日渐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但接踵而来的是语言训练中的实际操作问题,就是训练什么、怎样训练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1.明确训练目标,重视语言训练  怎样才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教学内容而又无须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教
期刊
每届新生入学,他们当中就有相当一部分英语基础都很差,甚至少数学生就连国际音标都不会读,因此我们英语教师感到压力很大。如何激发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下面我根据本人的浅识来谈谈这个问题。  1.用爱心激发学生心灵的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⑴冰心也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 切。"⑵每到一个
期刊
教育的科学发展观认为:当代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什么是自主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即独立学习,是指学生个体自觉地、有主见地从事知识学习的活动,其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自主学习能力是指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立学习的方法性完美结合所致的为不断获取和运用新知识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本领。学生的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独立性表现为"我能学"。培养学生自主学
期刊
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教法是先导,学法是中心。教师不仅仅关心的只是学生"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缺乏思考。叶圣陶先生早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论述,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也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大纲,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研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想学、会学,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使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学习心得来论述实现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老师讲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老师怎样讲,学生就怎么接受。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把学生的头脑简单变为知识的贮存库,既
期刊
古人云:"志不强者则知不达。"志即感。没有情感,求知欲望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所以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将会对语文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他不但能引导学生较为深入的进入文本情境,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切实的理解文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