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0月,我在一所九年制学校七年级五个班进行了一次“家庭教育状况”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06份,调查采集了丰富的信息,其中包括“家庭与阅读”方面的。我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的父母平时读书看报吗?”调查结果显示:41.8%的家庭父母双方经常阅读,20.4%的家庭父亲经常阅读母亲则不,2.4%的家庭母亲经常阅读而父亲则不,10.2%的家庭父母双方或一方偶尔读书看报,25.2%的家长从不读书看报。一般认为,低文化群体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关于学历情况的统计也佐证了这种看法。该学校在地段上位于城区与城郊接合部,城镇户口大约高于农村户口12个百分点。被调查的家长大专以上学历只占7.6%,中专高中学历占27.3%,初中学历为31.1%,小学学历为16.2%,17.6%的家长竟是文盲或半文盲!男性家长与女性家长在学历上存在较大悬殊:大专以上男性为10.3%,女性为4.9%;中专、高中男性为34.4%,女性为20.1%;初中男性为27%,女性为34.7%;小学差距不大,男性为16.6%,女性为16%;文盲或半文盲男性占11%,女性高达24.3%。学历普遍偏低,女性家长学历尤低的实事也足可说明读书看报的母亲们为什么比父亲们人数更少。
关于家庭藏书,统计数据与以上所述也是相应的。155名学生自称家中有书f占被调查家庭的75.2%),其中128个家庭最多藏书500本,最少只有2本,平均约51本。在这些家庭中藏书超过100本的约为7.2%,藏书不足50本的有100户,占78%,而农户藏书每家平均大约14本。据问卷反映,这些书籍中有相当一部分系学生课外学习资料、读物。还有一个现象是:一些家长从不为孩子和自己订报纸、杂志。曾经订过、买过和现在订阅报刊的家庭合计只有37.9%,当然,这中间出于辅导子女学习目的订阅期刊报纸者居多。
相当多的家庭藏书姑不论其品种与格调,单从数量上而言,也是极少的,这与全国的情况也比较接近。有调查表明,2003年我国有藏书的家庭的比例为60%,有100本以上图书的家庭为10%,有51-100本图书的家庭为14%,而韩国在1995年有藏书的家庭比例为96.9%。家庭藏书之所以少的原因有六:(一)家长文化程度低,有些甚至是文盲、半文盲;(二)生活紧张,缺钱买书;(三)家长无阅读兴趣与习惯;(四)家庭缺少文化生活氛围;(五)休闲方式主要以看电视为主兼其它娱乐形式;(六)错误地认为孩子看那些“闲书”会冲击文化学习。
在一个家庭中,藏书的种类与数量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个家庭的文化含量,而有较高文化含量的家庭教育子女则有更大的便利与优势。有研究表明,家庭藏书量与学生的学科成绩是成正比的,父母喜欢读书看报与孩子学习成绩优良度呈正相关。本区基础教育薄弱,家庭教育滞后是一大原因,而家庭教育滞后的主因在于超低的家庭文化含量。很多家庭不购书、不藏书,家长不读书,孩子想读没书读,家庭生活没有“书香”气氛。
众所周知,当代社会是全球一体化时代、信息技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时代,更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教育日益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命运的重要前提,学习也日益成为一个人获得最基本生存能力的主要方式,家庭教育与家庭学习在诸家庭功能中的位置因人们投入了更多的关注而日益凸显。可以这么说,家庭的教育资源被深度开发、培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家庭将成为帮助其成员实现终身学习的首要机构,学习型家庭将成为21世纪家庭的主要特征与形貌,倡扬阅读特别是读书则是建设学习型家庭的基本要件。
良好的学习型社会机制和全民读书氛围,能促进国民素质和民族竞争力的提高。一个喜爱学习、热中读书的家庭,就是一个学习型家庭的雏形,就会为子女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这样的家庭便是一个上升的家庭,兴旺的家庭,在社会上有竞争力的家庭。书香门第,数世不衰,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每个家庭都应把学习转化为家庭的主要功能,把读书变成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从“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主体”、“阅读场所”、“阅读时间”、“阅读方式”六个维度出发建立家庭读书理念,也就是说,首先要解决这六个问题:为什么读书?读什么?谁来读?在哪里读?什么时候读?怎样读?
有人说,人生相当于一次远航,航行中必然会遇到从各个方面吹来的劲风,每一阵劲风要么会加快我们的航速,要么阻遏我们的航速。但只要我们把稳航舵,即使是暴风雨,也不会使我们偏离航向。是的,读书可以让我们在漫漫的征程中忆起过去相识的航行岁月,增添一种人世沧桑的感叹,更能让我们看准前进的目标,把准稳健的航向。读书,无疑是寂寞苦闷时的良伴,彷徨无主时的灯塔,栖息心灵的港湾。读书可以修正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拯救自己。不读书,有可能使灵魂失所,使我们迷途难返!读书也有向下的“热辐射”意义,家长经常读书会深切地影响子女使之良性发展,对培养其学习的态度、热情、兴趣和习惯非常有利。在我们历次问卷调查中都有大量的学生抱怨家长看电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而对家长的读书行为表示肯定并认为极大地鼓舞了自己的学习热情。
物质是人活着的基础,精神才是人生活的目的、生活的追求、生活的质量。读书就是人的一种很重要的精神活动。
人们的阅读活动也体现在六种基本需求之中,它们具有明显的层次感,从低到高依次为“刺激需求”、“休闲需求”、“信息需求”、“知识需求”、“审美需求”、“思想需求”。这一系列不同的需求不仅决定了阅读的范围与内容,而且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文化程度、修养状态和价值取向。
比如说,一般人的精神生活总显得有点平淡、空虚、乏味,时常会产生改变平静、喜爱奇特、寻求刺激的心理追求,于是他们往往阅读一些低格调出版物(如黄色、言情、武侠书刊),在这个层次的阅读理性成份少,较多地反映了人的自然性,自然他所受教益最小。而第二层次的“休闲消遣”型阅读则以娱乐放松为目的,这一类读者多为有闲工薪阶层,他们常常喜欢阅读花卉、鱼虫、时装、幽默、故事、漫画等一类轻松的作品。 总之,以满足前三种精神需求的大体属于消费性阅读,是为眼前实用,短期内产生效益;以满足后三种需求的属于积累性阅读,是为了长远和根本性的提高。消费性读者群比较普遍,积累性读者群相对较小。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阅读的人都不会仅仅停留在一个阅读层以满足一种需求,而往往以某一层次的阅读为主,问或涉阅其它。但不容置疑的是,只有在积累性阅读上下功夫,才有可能改变人生。说“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往往指具备丰富的理性色彩、厚重的精神思想内涵的书。
读书确能益智益生益身益世,读书人越多,社会才越进步。所以我们不但提倡全民阅读,而且提倡尽力端正阅读态度,提升阅读品位,保证阅读时间,在家庭内每个有阅读能力的成员不仅为生存而读书,亦为自我完善及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而读书,亲子之间要经常讨论交流读书体会,相互学习,学知识长智慧,共同提高;家长要安排合理的时间,提供安静的场所,创设温馨的环境并制定出分散集中户内户外相结合灵活多变的读书计划。惟其如此,一个生机盎然的学习型家庭才会有望形成。
纵观世界,凡是发达国家和先进民族,都有良好的读书传统。凡是喜欢读书的民族,也往往都是十分优秀的民族。据研究,犹太人是世界上智力成绩最高的民族,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至2001年已达129人,犹太人获奖就占总量的15.4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以色列的一次调查表明,14岁以上的犹太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450万人就有100万人办有借书证。犹太人的自立自强造就了一个文化、教育、军事大国以色列,这直接与犹太民族重视教育和读书有关。北欧小国丹麦连新生婴儿也算上,平均每人每年借阅图书近20册。俄罗斯人也非常喜欢读书,平均每20人就拥有一套《普希金文集》。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阅读卓越法案”,规定美国儿童每天必须有一小时在阅览室度过,这充分表明美国政府对阅读意义的深刻认识。此外,英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芬兰人也都是热衷读书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伟大的民族,中国古代文明是史学家所称的“轴心时代”的几大文明之一,作为“轴心时代”文化群落的一颗璀灿明珠的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儒家文化一直有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在当代我们这个民族要复兴强盛,要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风行天下,我们就必须发扬这一传统,并向其他优秀民族学习,好读书,读好书,善于思考,使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发育走向健全、高尚、富有诗意。
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坦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还说,“真正的阅读,是能吸引智慧和心灵的阅读,它能激励人去思考世界和自己,促使少年去认识自己并考虑自己的将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书籍。”
(作者单位:甘肃岷县第一中学)
关于家庭藏书,统计数据与以上所述也是相应的。155名学生自称家中有书f占被调查家庭的75.2%),其中128个家庭最多藏书500本,最少只有2本,平均约51本。在这些家庭中藏书超过100本的约为7.2%,藏书不足50本的有100户,占78%,而农户藏书每家平均大约14本。据问卷反映,这些书籍中有相当一部分系学生课外学习资料、读物。还有一个现象是:一些家长从不为孩子和自己订报纸、杂志。曾经订过、买过和现在订阅报刊的家庭合计只有37.9%,当然,这中间出于辅导子女学习目的订阅期刊报纸者居多。
相当多的家庭藏书姑不论其品种与格调,单从数量上而言,也是极少的,这与全国的情况也比较接近。有调查表明,2003年我国有藏书的家庭的比例为60%,有100本以上图书的家庭为10%,有51-100本图书的家庭为14%,而韩国在1995年有藏书的家庭比例为96.9%。家庭藏书之所以少的原因有六:(一)家长文化程度低,有些甚至是文盲、半文盲;(二)生活紧张,缺钱买书;(三)家长无阅读兴趣与习惯;(四)家庭缺少文化生活氛围;(五)休闲方式主要以看电视为主兼其它娱乐形式;(六)错误地认为孩子看那些“闲书”会冲击文化学习。
在一个家庭中,藏书的种类与数量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个家庭的文化含量,而有较高文化含量的家庭教育子女则有更大的便利与优势。有研究表明,家庭藏书量与学生的学科成绩是成正比的,父母喜欢读书看报与孩子学习成绩优良度呈正相关。本区基础教育薄弱,家庭教育滞后是一大原因,而家庭教育滞后的主因在于超低的家庭文化含量。很多家庭不购书、不藏书,家长不读书,孩子想读没书读,家庭生活没有“书香”气氛。
众所周知,当代社会是全球一体化时代、信息技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时代,更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教育日益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命运的重要前提,学习也日益成为一个人获得最基本生存能力的主要方式,家庭教育与家庭学习在诸家庭功能中的位置因人们投入了更多的关注而日益凸显。可以这么说,家庭的教育资源被深度开发、培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家庭将成为帮助其成员实现终身学习的首要机构,学习型家庭将成为21世纪家庭的主要特征与形貌,倡扬阅读特别是读书则是建设学习型家庭的基本要件。
良好的学习型社会机制和全民读书氛围,能促进国民素质和民族竞争力的提高。一个喜爱学习、热中读书的家庭,就是一个学习型家庭的雏形,就会为子女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这样的家庭便是一个上升的家庭,兴旺的家庭,在社会上有竞争力的家庭。书香门第,数世不衰,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每个家庭都应把学习转化为家庭的主要功能,把读书变成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从“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主体”、“阅读场所”、“阅读时间”、“阅读方式”六个维度出发建立家庭读书理念,也就是说,首先要解决这六个问题:为什么读书?读什么?谁来读?在哪里读?什么时候读?怎样读?
有人说,人生相当于一次远航,航行中必然会遇到从各个方面吹来的劲风,每一阵劲风要么会加快我们的航速,要么阻遏我们的航速。但只要我们把稳航舵,即使是暴风雨,也不会使我们偏离航向。是的,读书可以让我们在漫漫的征程中忆起过去相识的航行岁月,增添一种人世沧桑的感叹,更能让我们看准前进的目标,把准稳健的航向。读书,无疑是寂寞苦闷时的良伴,彷徨无主时的灯塔,栖息心灵的港湾。读书可以修正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拯救自己。不读书,有可能使灵魂失所,使我们迷途难返!读书也有向下的“热辐射”意义,家长经常读书会深切地影响子女使之良性发展,对培养其学习的态度、热情、兴趣和习惯非常有利。在我们历次问卷调查中都有大量的学生抱怨家长看电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而对家长的读书行为表示肯定并认为极大地鼓舞了自己的学习热情。
物质是人活着的基础,精神才是人生活的目的、生活的追求、生活的质量。读书就是人的一种很重要的精神活动。
人们的阅读活动也体现在六种基本需求之中,它们具有明显的层次感,从低到高依次为“刺激需求”、“休闲需求”、“信息需求”、“知识需求”、“审美需求”、“思想需求”。这一系列不同的需求不仅决定了阅读的范围与内容,而且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文化程度、修养状态和价值取向。
比如说,一般人的精神生活总显得有点平淡、空虚、乏味,时常会产生改变平静、喜爱奇特、寻求刺激的心理追求,于是他们往往阅读一些低格调出版物(如黄色、言情、武侠书刊),在这个层次的阅读理性成份少,较多地反映了人的自然性,自然他所受教益最小。而第二层次的“休闲消遣”型阅读则以娱乐放松为目的,这一类读者多为有闲工薪阶层,他们常常喜欢阅读花卉、鱼虫、时装、幽默、故事、漫画等一类轻松的作品。 总之,以满足前三种精神需求的大体属于消费性阅读,是为眼前实用,短期内产生效益;以满足后三种需求的属于积累性阅读,是为了长远和根本性的提高。消费性读者群比较普遍,积累性读者群相对较小。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阅读的人都不会仅仅停留在一个阅读层以满足一种需求,而往往以某一层次的阅读为主,问或涉阅其它。但不容置疑的是,只有在积累性阅读上下功夫,才有可能改变人生。说“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往往指具备丰富的理性色彩、厚重的精神思想内涵的书。
读书确能益智益生益身益世,读书人越多,社会才越进步。所以我们不但提倡全民阅读,而且提倡尽力端正阅读态度,提升阅读品位,保证阅读时间,在家庭内每个有阅读能力的成员不仅为生存而读书,亦为自我完善及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而读书,亲子之间要经常讨论交流读书体会,相互学习,学知识长智慧,共同提高;家长要安排合理的时间,提供安静的场所,创设温馨的环境并制定出分散集中户内户外相结合灵活多变的读书计划。惟其如此,一个生机盎然的学习型家庭才会有望形成。
纵观世界,凡是发达国家和先进民族,都有良好的读书传统。凡是喜欢读书的民族,也往往都是十分优秀的民族。据研究,犹太人是世界上智力成绩最高的民族,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至2001年已达129人,犹太人获奖就占总量的15.4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以色列的一次调查表明,14岁以上的犹太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450万人就有100万人办有借书证。犹太人的自立自强造就了一个文化、教育、军事大国以色列,这直接与犹太民族重视教育和读书有关。北欧小国丹麦连新生婴儿也算上,平均每人每年借阅图书近20册。俄罗斯人也非常喜欢读书,平均每20人就拥有一套《普希金文集》。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阅读卓越法案”,规定美国儿童每天必须有一小时在阅览室度过,这充分表明美国政府对阅读意义的深刻认识。此外,英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芬兰人也都是热衷读书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伟大的民族,中国古代文明是史学家所称的“轴心时代”的几大文明之一,作为“轴心时代”文化群落的一颗璀灿明珠的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儒家文化一直有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在当代我们这个民族要复兴强盛,要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风行天下,我们就必须发扬这一传统,并向其他优秀民族学习,好读书,读好书,善于思考,使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发育走向健全、高尚、富有诗意。
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坦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还说,“真正的阅读,是能吸引智慧和心灵的阅读,它能激励人去思考世界和自己,促使少年去认识自己并考虑自己的将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书籍。”
(作者单位:甘肃岷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