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xpsi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选用生活化案例,通过生活化语言,讲解生活现象与物理原理的联系,启发学生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发挥物理学科服务生活的特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具备发现的眼光,挖掘生活中与物理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现象,将其作为教学辅助,实现教学的生活化.教师还应该尽量提高课堂教学的丰富性,避免一味地以课本为纲,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引入,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1.教学语言生活化.初中物理中涵盖了大量的物理原理以及定义知识,在接触这些具备物理专业性的语言描述时,学生往往存在较大的理解难度,会对自己的知识掌握形成一定的阻碍性,影响自己的物理素养的提高.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晦涩的专业性学术语言,教师要采取语言转换的方式,将抽象难懂的物理学术语言转换成生活化语言,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在讲“物质的密度”时,关于密度的定义如下: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单单从此定义的字面描述来看,学生很难理解“密度”的含义,这时教师可以转变思路,在解释密度时,选取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类比.比如,有两个体积相同的球,一个是铁球,一个是木球,虽然体积相同,但是两个球的质量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铁球与木球的构造不同,构成铁球的“铁”与构成木球的“木头”这两种物质的排列方式是不同的,排列间距也有很大的差异,假设一个铁球中排列了100个铁物质,而一个木球中只有12个木物质,“铁”的排列比较紧密,因此可以说铁的密度比较大,这也可以解释相同体积的铁球比木球重的原因.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讲述,学生容易理解单位体积、质量等学术性语言,也对密度有了形象化的认知.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在使用生活化教学语言时,要保证不会对物理知识产生不恰当的解释,掌握生活化语言的使用程度,避免为了语言的生活化而蒙蔽物理知识的原本内涵.
  2.课前引入生活化.物理课堂由于其自身的抽象性特点,导致物理课堂的气氛较为严肃,对学生的思维形成了一定的约束性.因此,在进入新课前,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课堂引入的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置于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在讲“静电现象”时,教师可以准备一把尺子,通过摩擦自己的头发,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或者准备一个方便袋,通过方便袋与手背的摩擦,让学生预测方便袋会不会掉落.通过这种趣味性的生活化小实验,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在短时间内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在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被激发的状况下,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很有成效的.
  3.问题情境生活化.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带领下能够尽快进入问题所描述的情境,对于所学知识有一定的生活化感知,在解决之后的物理问题时,更加具有方向性的指引.例如,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两个表面光滑的小球,并分别为其穿孔穿线,然后将其固定到同一个地方,用一个小球去触碰另一个小球,当两个球处于不断的相互碰撞的状态时,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小球为什么会相互碰撞,在什么情况下会停止碰撞.学生在生活中大都遇见过相似的状况.当教师将学生熟悉的场景作为问题抛给他们时,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会给出一定的解释.然后教师借势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告诉学生两个小球正是在相互作用的力的作用下不断碰撞,两个小球的碰撞随着作用力的不断减小,便会渐渐停止碰撞.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入,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减小学生学习物理时产生的距离感,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现象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物理知识也是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是必要的,教师应该意识到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理解知识的促进作用,对于趣味性课堂气氛的影响作用.教师应该时刻反思自身教学方式的合理性,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能够满足其学习需要的物理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吴艳.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J].亚太教育,2016(10).
其他文献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重视课文内容的选择,从经典文章中挑选对小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从中提取口语交际元素,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
课堂教学在目前的教学方式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打造高效课堂,能够让学生提高对课程的兴趣,促使学生减小不必要的压力.下面就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进行探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探究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使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推理出新的物理规律
期刊
微课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创新方式,能够起到增强课堂活跃度、创设轻松和谐课堂氛围的作用.微课具有短小精致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适应微课的具体要求,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效连接,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并对难点知识展开合作讨论.微课提供了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知识来源,在课下学生可以随时观看,巩固知识,使教学空间得以扩大,帮助学生灵活学习.下面对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
期刊
高中阶段学生会接触到通用技术学科.这一学科强调对于学生科学素养与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物理教学和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进行融合,利用学生在通用技术课堂上学到的一些小实验以及基本知识来辅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教师要善于构建两者间的桥梁,敏锐发现物理教学和通用技术学科间的一些有效关联.这样,不仅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发挥小实验的教学
期刊
高中物理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兼顾到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精神的形成,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进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针对这一要求,课前教师要积极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从而安排好教学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构建物理认知,并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协调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教学后教师要及时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课堂教学过程的效果和学生反映
期刊
有效地利用导学案能促进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中探讨、课后巩固等相关工作,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教师在更新观念的同时引导学生借助导学案进行自主整理,必然能够总结出
思维的灵活运用在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母题的多层次研究,辨析题目考点,发现题目考查的真正意图,以一题多解的形式,培养多向思考的能力,形成发散性思维
期刊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谈点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其行为的效果与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期刊
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所涵盖的面异常广泛,主要有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之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促进学生的阅读和创新感悟业已开始引起广大教育同行的广泛关注.对资源的
摘要: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往往为知识而教、为能力而教.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善于创新创造和总结反思等.本文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研究.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创造性思维  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实验教学形象、直观、趣味性强等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设情境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