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广西北海三合口农场实际,立足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时期下国营农场求发展必先加强学习,摆正思路,找准出路才能应对挑战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农场;科学发展观;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038-2
1 三合口农场的基本情况和面临的挑战
三合口农场地处广西北海市郊区,土地平坦,交通便利。农场现有人口6200余人,人口构成以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及90年代初安置的库区移民为主。农场土地面积原有36000亩,北海地区国土建设开发申用和农村村民占用1万多亩,可耕面积20000多亩。目前的生产经营模式基本是职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农业生产,生产经营以种甘蔗、水果(龙眼、荔枝)为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农场的改革相继伴随各种矛盾的产生。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给国有农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全球资源争夺和开发更加白热化,民生问题也成为各国政府和民众最关注的问题。中央和政府也多次强调要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使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同时,在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的情况下,我们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重新认识到国有农场对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和示范作用,出台了很多扶持和发展国有农场的政策。客观分析国有农场的困境,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重新确立农场发展战略,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三合口农场有必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中央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考虑对策、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谋求三合口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国有农场普遍面临很多难题,例如:农场发展中政府定位不明确,越位与缺位并存——“不该管的管,该管的不管”,从而导致企业定位不明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业抗灾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农场管理体制存在缺陷,许多情况下,农场承担了超出其自身资产权益的经济责任,面对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目标多重、管理复杂、职能多样;缺乏科学的农场风险管理机制。
具体到三合口农场,目前的主要困境有以下:
1.1 人多地少、资源有限
农场人均耕地3亩,由于人多地少,加上耕地土层浅,砂石地多,作物收成低,职工生产生活比较困难,库区移民情绪不稳定,影响了垦区的社会稳定。
1.2 农业基础设施不足、维护和投入缺乏,抗风险能力低
由于农场建设比较早,相配的基础设施都很滞后,自然条件较差,农田道路、水库容量、水泥晒场、农机设备等均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损失较重。近几年,尽管农场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投入渠道单一,中低产田改造任务艰巨。另一方面,农场对风险管理不够重视 缺乏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在农场各方面管理、决策中没有把风险管理纳入农场的管理机制当中来。没有配套的农业保险费回收制约机制,投保职工不能及时在灾后得到理赔款,恢复生产,极大地影响了农业风险管理的信誉和农业保险抗灾救灾的保障职能。
1.3 土地承包制度不完善
如土地分包到个人过于分散,不适应农业专业化的发展;农业种植技术落后,生产发展不平衡,职工贫富差距矛盾突出;农场回收地租综合管理费难度大,社会福利,公益事业无法开展;农副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生产经济效益很低。有的农户种植水果,因缺管理技术,生产出来的水果产品质量差没有市场竞争力,获得产品价格低,收入低。
1.4 职工素质不足和后续人才馈乏
退休职工和年老体弱者比例大,部分职工家庭劳动力不足,收入低,年青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技术人才匮乏,造成农业经济收益差,经济收益差反过来更加影响了农业劳动力的稳定,制约了农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 农场发展对策思路
2.1 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规模生产,是难以推广科学技术、难于规模产业化生产的。因此,要改变传统农工业的落后状态,必须转变思想,认真纠正土地承包过于分散的现象。改变这种状况,不能简单地将分散承包的土地统一收回调整了事,而是要慎重进行,避免出现新的严重矛盾。鼓励有能力、有资金有技术的承包户联合和帮助劳动力弱、资金不足、年老多病的承包户。要给职工有自主权,使职工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
专业利于农场生产的稳定性,有利于土地租费及综合管理费的收缴。有利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创名优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增加职工收入。从农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看市场种植,要转变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把管理转为服务。为职工提供信息,生产技术,协调销售等服务工作,使职工生产出来的产品能顺利与市场竞争。
2.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新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2.1 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农场体系,搞好农业专业化经营,培育万亩产高糖粉甘蔗基地和五千亩的水果生产基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
2.2.2 依托广西糖业,配合形成“蔗—糖—酒—浆—纸—生物化工”一体化全面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将甘蔗的效益最大化
2.2.3 引导职工在有限的土地上做加法、乘法 在不影响甘蔗种植产量的前提下,每户职工家庭腾出部分土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种植香蕉或蔬菜;发展养殖,增加收入。
3 加大農业科技投人,实施多渠道科技兴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1 注重培养扩大科技队伍
采取激励政策,引进、培养适合农场特色的各类专业人才,建立和完善科技开发推广服务体系,积极引进新技术,使之为农场经济建设发挥新的效益。
3.2 建立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
让农场职工能安居乐业,实现农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才能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支持。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加强沟渠疏通、清淤和堤防建设;加强水资源利用,通过引、蓄、开发地下水,实施节水喷灌等。
3.3 全面更新改造农用电网,增强农业减灾、抗灾能力
3.4 加快机械化进程,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加强农机具的配套,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增加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数量,提升农业现代装备水平。加大农机人员引进和培训力度,鼓励、支持职工个人购买农机具加入农机服务队。成立农场农机协会,组织农机会员实现机械作业一条龙的全程服务。
3.5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科学施肥,降低生产成本
大力度推广种子园建设,建立健康种苗繁育应用体系,推广种植甘蔗脱毒组培苗,提高原料蔗单产总产。
4 更新观念,拨离企业“小社会”法人“小政府”的职能,减轻企业负担
调整好国家、农场、农工的主体关系,将国有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统一规划,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剥离农场半社会的职能,推动国有农场走企业化、集团化道路。加大力度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将企业内部的行政社会管理职能部门移交给政府管理,减轻企业负担。
5 关心职工民生,构建和谐农场
5.1 完善农场职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住房制度。加强对失业职工培训,扩大就业机会。
5.2 在关心职工生活上不要用减法
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多进行正面宣传和引导,发挥农场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6 利用农场优势,开发新兴产业
开发农场农业旅游,如在农场试点农家乐度假村、搞自助种植体验和采摘节,开发农家乐旅游业。从食、住、行、玩方面开发产业链,解决就业、增加收益。积极搞好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政府的支持,引进新项目到农场落户,培养龙头企业带动一、二、三产的全面发展。
7 加强土地管理,切实维护农场和职工合法权益
土地是农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长远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依法保护农场土地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农场系统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依法保障土地合法权益,加大土地管理执法力度,加强土地规划制订,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
参考文献
[1] 贾大明.浅议我国农垦系统改革、发展、稳定的思路与途径[J].经济研究参考,2006,(57):16-18.
[2] 王吉恒.国有农场农业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102 11.
[3] 赵兴泉.新时期地方国有农场存在问题和对策思考[J].浙江现代农业.
关键词:农场;科学发展观;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038-2
1 三合口农场的基本情况和面临的挑战
三合口农场地处广西北海市郊区,土地平坦,交通便利。农场现有人口6200余人,人口构成以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及90年代初安置的库区移民为主。农场土地面积原有36000亩,北海地区国土建设开发申用和农村村民占用1万多亩,可耕面积20000多亩。目前的生产经营模式基本是职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农业生产,生产经营以种甘蔗、水果(龙眼、荔枝)为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农场的改革相继伴随各种矛盾的产生。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给国有农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全球资源争夺和开发更加白热化,民生问题也成为各国政府和民众最关注的问题。中央和政府也多次强调要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使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同时,在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的情况下,我们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重新认识到国有农场对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探索和示范作用,出台了很多扶持和发展国有农场的政策。客观分析国有农场的困境,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重新确立农场发展战略,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三合口农场有必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中央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考虑对策、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谋求三合口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国有农场普遍面临很多难题,例如:农场发展中政府定位不明确,越位与缺位并存——“不该管的管,该管的不管”,从而导致企业定位不明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业抗灾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农场管理体制存在缺陷,许多情况下,农场承担了超出其自身资产权益的经济责任,面对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目标多重、管理复杂、职能多样;缺乏科学的农场风险管理机制。
具体到三合口农场,目前的主要困境有以下:
1.1 人多地少、资源有限
农场人均耕地3亩,由于人多地少,加上耕地土层浅,砂石地多,作物收成低,职工生产生活比较困难,库区移民情绪不稳定,影响了垦区的社会稳定。
1.2 农业基础设施不足、维护和投入缺乏,抗风险能力低
由于农场建设比较早,相配的基础设施都很滞后,自然条件较差,农田道路、水库容量、水泥晒场、农机设备等均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损失较重。近几年,尽管农场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投入渠道单一,中低产田改造任务艰巨。另一方面,农场对风险管理不够重视 缺乏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在农场各方面管理、决策中没有把风险管理纳入农场的管理机制当中来。没有配套的农业保险费回收制约机制,投保职工不能及时在灾后得到理赔款,恢复生产,极大地影响了农业风险管理的信誉和农业保险抗灾救灾的保障职能。
1.3 土地承包制度不完善
如土地分包到个人过于分散,不适应农业专业化的发展;农业种植技术落后,生产发展不平衡,职工贫富差距矛盾突出;农场回收地租综合管理费难度大,社会福利,公益事业无法开展;农副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生产经济效益很低。有的农户种植水果,因缺管理技术,生产出来的水果产品质量差没有市场竞争力,获得产品价格低,收入低。
1.4 职工素质不足和后续人才馈乏
退休职工和年老体弱者比例大,部分职工家庭劳动力不足,收入低,年青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技术人才匮乏,造成农业经济收益差,经济收益差反过来更加影响了农业劳动力的稳定,制约了农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 农场发展对策思路
2.1 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规模生产,是难以推广科学技术、难于规模产业化生产的。因此,要改变传统农工业的落后状态,必须转变思想,认真纠正土地承包过于分散的现象。改变这种状况,不能简单地将分散承包的土地统一收回调整了事,而是要慎重进行,避免出现新的严重矛盾。鼓励有能力、有资金有技术的承包户联合和帮助劳动力弱、资金不足、年老多病的承包户。要给职工有自主权,使职工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
专业利于农场生产的稳定性,有利于土地租费及综合管理费的收缴。有利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创名优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增加职工收入。从农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看市场种植,要转变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把管理转为服务。为职工提供信息,生产技术,协调销售等服务工作,使职工生产出来的产品能顺利与市场竞争。
2.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新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2.1 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农场体系,搞好农业专业化经营,培育万亩产高糖粉甘蔗基地和五千亩的水果生产基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
2.2.2 依托广西糖业,配合形成“蔗—糖—酒—浆—纸—生物化工”一体化全面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将甘蔗的效益最大化
2.2.3 引导职工在有限的土地上做加法、乘法 在不影响甘蔗种植产量的前提下,每户职工家庭腾出部分土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种植香蕉或蔬菜;发展养殖,增加收入。
3 加大農业科技投人,实施多渠道科技兴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1 注重培养扩大科技队伍
采取激励政策,引进、培养适合农场特色的各类专业人才,建立和完善科技开发推广服务体系,积极引进新技术,使之为农场经济建设发挥新的效益。
3.2 建立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
让农场职工能安居乐业,实现农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才能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支持。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加强沟渠疏通、清淤和堤防建设;加强水资源利用,通过引、蓄、开发地下水,实施节水喷灌等。
3.3 全面更新改造农用电网,增强农业减灾、抗灾能力
3.4 加快机械化进程,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加强农机具的配套,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增加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数量,提升农业现代装备水平。加大农机人员引进和培训力度,鼓励、支持职工个人购买农机具加入农机服务队。成立农场农机协会,组织农机会员实现机械作业一条龙的全程服务。
3.5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科学施肥,降低生产成本
大力度推广种子园建设,建立健康种苗繁育应用体系,推广种植甘蔗脱毒组培苗,提高原料蔗单产总产。
4 更新观念,拨离企业“小社会”法人“小政府”的职能,减轻企业负担
调整好国家、农场、农工的主体关系,将国有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统一规划,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剥离农场半社会的职能,推动国有农场走企业化、集团化道路。加大力度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将企业内部的行政社会管理职能部门移交给政府管理,减轻企业负担。
5 关心职工民生,构建和谐农场
5.1 完善农场职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住房制度。加强对失业职工培训,扩大就业机会。
5.2 在关心职工生活上不要用减法
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多进行正面宣传和引导,发挥农场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6 利用农场优势,开发新兴产业
开发农场农业旅游,如在农场试点农家乐度假村、搞自助种植体验和采摘节,开发农家乐旅游业。从食、住、行、玩方面开发产业链,解决就业、增加收益。积极搞好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政府的支持,引进新项目到农场落户,培养龙头企业带动一、二、三产的全面发展。
7 加强土地管理,切实维护农场和职工合法权益
土地是农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长远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依法保护农场土地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农场系统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依法保障土地合法权益,加大土地管理执法力度,加强土地规划制订,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
参考文献
[1] 贾大明.浅议我国农垦系统改革、发展、稳定的思路与途径[J].经济研究参考,2006,(57):16-18.
[2] 王吉恒.国有农场农业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102 11.
[3] 赵兴泉.新时期地方国有农场存在问题和对策思考[J].浙江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