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高度尊重学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全面提高数学能力.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要体现“疑”“趣”“妙”等特点,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浅谈新课改下数学课引入法探究:“问题”式引入法;“故事”式引入法;数学“实验”式引入法;类比猜想式引入法;“多媒体”式引入法.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课;引入法;探究
新课改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高度尊重学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全面提高数学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知识的兴趣.”由于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数学符号、结论等相对抽象,常给人以枯燥之感,要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学习的愉快情绪,如好奇、喜悦、趣味、激动等.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要体现“疑”“趣”“妙”等特点,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浅谈新课改下数学课引入法探究.
一、“问题”式引入法,倡导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新课改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求知欲.紧扣教学的目标与要求设计出“问题”悬念,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解三角形的应用”时,可以与时俱进,通过视屏让学生欣赏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片段,抓住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吸引学生的目光,然后提出相关图片的问题:
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中国馆今日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若只给你测角仪与卷尺,如何求中国馆高度?(分组讨论)
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通过巧妙的设疑,便带领着学生领略了中国馆的壮观建筑群体,顺利地引导新课,为以下的 “引发思考——小组探究——总结规律——反馈训练”的教学过程提供了铺垫.
二、“故事”式引入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实现此目标,可以在新课中以数学史料为“故事”背景而达到.例如:在讲无理数时,可以用故事引入无理数的由来:公元前500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的弟子希勃索斯(Hippasus)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与其一边的长度是不可公度的(若正方形边长是1,则对角线的长不是一个有理数)这一不可公度性与毕氏学派“万物皆为数”(指有理数)的哲理大相径庭.这一发现使该学派领导人惶恐、恼怒,认为这将动摇他们在学术界的统治地位.希勃索斯因此被囚禁,受到百般折磨,最后竟遭到沉舟身亡的惩处.毕氏弟子的发现,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有理数系的缺陷,证明它不能同连续的无限直线同等看待,有理数并没有布满数轴上的点,在数轴上存在着不能用有理数表示的“孔隙”.而这种“孔隙”经后人证明简直多得“不可胜数”.不可通约的本质是什么?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得不到正确的解释,两个不可通约的比值也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理喻的数.15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称之为“无理的数”,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之为“不可名状”的数.然而,真理毕竟是淹没不了的,毕氏学派抹杀真理才是“无理”.人们为了纪念希勃索斯这位为真理而献身的可敬学者,就把不可通约的量取名为“无理数”——这便是“无理数”的由来.
通过故事引入,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无理数的由来,更深地体会到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学习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数学家追求数学真理产生敬佩之情,促使学生更热爱数学,更积极学习并研究数学.
三、数学“实验”式引入法,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波利亚指出“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教师通过直观教具实验或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实验,巧妙地引入新课,通过运用此方法往往能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类比猜想式引入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由于事物之间常常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所以,当两个问题在某一方面相似时,我们就可以由其中一个问题已知的属性去猜测另一个问题可能会有相似的属性,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其推理过程是:对象A具有属性a,b,c,d,对象B具有属性a,b,c,则猜测对象B也可能具有属性d.
五、“多媒体”式引入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多媒体代替黑板备受争议,教育界上下也正反思着如何更完美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但不否认的是多媒体通过声、色、图、视频等途径能为数学课提供丰富的资源,会激发学生各种的能力.
引入新课的方法诚然远不止上述诸种,每节数学新课的引入,巧妙的导语、生动的开头,是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的重要手段,它既能吸引学生,使之全神贯注又能启迪思维,使之兴趣盎然又能贴切主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只要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不失为一种好的引入法.
【参考文献】
[1]刘国祥.浅谈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学的几个转变.读与写杂志,2008(7).
[2]陶昌熙.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中小学电教,2008(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课;引入法;探究
新课改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高度尊重学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全面提高数学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知识的兴趣.”由于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数学符号、结论等相对抽象,常给人以枯燥之感,要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学习的愉快情绪,如好奇、喜悦、趣味、激动等.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要体现“疑”“趣”“妙”等特点,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浅谈新课改下数学课引入法探究.
一、“问题”式引入法,倡导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新课改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求知欲.紧扣教学的目标与要求设计出“问题”悬念,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解三角形的应用”时,可以与时俱进,通过视屏让学生欣赏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片段,抓住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吸引学生的目光,然后提出相关图片的问题:
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中国馆今日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若只给你测角仪与卷尺,如何求中国馆高度?(分组讨论)
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通过巧妙的设疑,便带领着学生领略了中国馆的壮观建筑群体,顺利地引导新课,为以下的 “引发思考——小组探究——总结规律——反馈训练”的教学过程提供了铺垫.
二、“故事”式引入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实现此目标,可以在新课中以数学史料为“故事”背景而达到.例如:在讲无理数时,可以用故事引入无理数的由来:公元前500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的弟子希勃索斯(Hippasus)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与其一边的长度是不可公度的(若正方形边长是1,则对角线的长不是一个有理数)这一不可公度性与毕氏学派“万物皆为数”(指有理数)的哲理大相径庭.这一发现使该学派领导人惶恐、恼怒,认为这将动摇他们在学术界的统治地位.希勃索斯因此被囚禁,受到百般折磨,最后竟遭到沉舟身亡的惩处.毕氏弟子的发现,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有理数系的缺陷,证明它不能同连续的无限直线同等看待,有理数并没有布满数轴上的点,在数轴上存在着不能用有理数表示的“孔隙”.而这种“孔隙”经后人证明简直多得“不可胜数”.不可通约的本质是什么?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得不到正确的解释,两个不可通约的比值也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理喻的数.15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称之为“无理的数”,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之为“不可名状”的数.然而,真理毕竟是淹没不了的,毕氏学派抹杀真理才是“无理”.人们为了纪念希勃索斯这位为真理而献身的可敬学者,就把不可通约的量取名为“无理数”——这便是“无理数”的由来.
通过故事引入,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无理数的由来,更深地体会到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学习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数学家追求数学真理产生敬佩之情,促使学生更热爱数学,更积极学习并研究数学.
三、数学“实验”式引入法,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波利亚指出“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教师通过直观教具实验或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实验,巧妙地引入新课,通过运用此方法往往能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类比猜想式引入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由于事物之间常常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所以,当两个问题在某一方面相似时,我们就可以由其中一个问题已知的属性去猜测另一个问题可能会有相似的属性,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其推理过程是:对象A具有属性a,b,c,d,对象B具有属性a,b,c,则猜测对象B也可能具有属性d.
五、“多媒体”式引入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多媒体代替黑板备受争议,教育界上下也正反思着如何更完美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但不否认的是多媒体通过声、色、图、视频等途径能为数学课提供丰富的资源,会激发学生各种的能力.
引入新课的方法诚然远不止上述诸种,每节数学新课的引入,巧妙的导语、生动的开头,是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的重要手段,它既能吸引学生,使之全神贯注又能启迪思维,使之兴趣盎然又能贴切主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只要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不失为一种好的引入法.
【参考文献】
[1]刘国祥.浅谈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学的几个转变.读与写杂志,2008(7).
[2]陶昌熙.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中小学电教,2008(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