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音义结合的多层次的语码系统。词汇知识是构成语言的根基,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成为传递信息量的主要方面.因此,词汇量的学习是英语学习者重点需要突破的方向,也是英语教学者应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导向。但是,传统英语语言学习仅仅停留在语音,语法结构这种词汇的表层意义上,而对于词汇内部形成机制和认知机制缺乏深入的探讨,不能灵活地运用词汇的内涵就难以举一反三,进一步扩大词汇量。认知语言学提出,应从隐喻认知理论入手,使学生高效深入地领会英语词汇学习的正确方法。
二、隐喻认知理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研究者开始用动态和发展的视角探究隐喻理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和词义拓展演变的方式,引起广大关注。莱科夫和约翰逊(1980)提出,隐喻涉及两个概念的对比和关系,是一个概念对另一个概念的识解。隐喻总是被表述为目标域和源域,目标域是隐喻所描述的经验,源域用于描述经验的方式。这种过程可以具象为人们可以理解一个抽象和陌生的领域,而其中的途径则是对一个已知领域的理解。通过映射关系,在目标域和源域之间建立关联性,达到深入理解陌生概念的目的。
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生成性。据统计,英语语义的70%都源于隐喻,这体现了其普遍性;另外,隐喻这种借助已知领域推测未知领域,变抽象为具象的过程,已经形成了一种认知隐喻体系。比如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以金钱的特点,重要性,作用来描述“时间”,使得“时间”更加的形象化;生成性指的是一个喻体可以生成多个隐喻的概念,这体现的是概念的演化和丰富的过程。
克莱夫和约翰逊把隐喻分为三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空间隐喻。试题隐喻指的是人们通过实际的经验或者是实体为载体,去理解更加复杂和抽象的概念,比如“通货膨胀让我头疼”;结构隐喻意味着一个概念是以另外一个概念隐喻地构建起来的,“争论就是战争”,意味着“他攻击我论点中的每个薄弱地方。”;方位隐喻是给概念一个空间方位,借助人们日常的经验和体会来定位,比如高兴为上,悲伤为下“I ‘m feeling up” ”I’m depressed”
由此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理论从语言修辞到认知层次的转变和倾斜,可以为语言词汇的学习提供一个不断丰富的角度,对于语言词汇的丰富,发展,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英语词汇教学急迫需要一种提升学习者认知层次的理论和角度。
三、隐喻认知理论指导下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1) 强调基本单词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基本单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隐喻意义。隐喻是语言的基石,当今词汇教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所学单词的意象和具体化的基础上,重点讲解基础词汇的引申含义,词组搭配和词性转换,形成网状扩散式教学。通过正确理解单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second是“秒”,它来源于古代的六分法,分,秒,它是二次划分,因此second也是“第二”,进一步引申,还可理解为“辅助”,用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那些一词多义的词。
(2)引入语境和隐喻概念的教学,形成词汇的映射概念原则。词汇含义的变化随着时间,地点,场合而变化,隐喻含义反映人类的体验,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词汇的固定教授以外,还应该注重传授词汇在语境中的言外之意,体现语言词汇的语用功能。比如,potato这个单词,本意是“土豆”,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常见的表达有“a hot potato, a big potato, a cold potato, a potato head”,所表达的意思分别应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大人物,冷漠的人,一个笨蛋”,因此基本词汇的引申义和语境意义应该从上下文表达意义的需求出发,找到合乎语境的正确意义。在教学中,对语境含义和隐喻内涵的强调,可以减少学生阅读的障碍。
(3) 引入文化差异性教学理论,提升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素养,秉承兼容和理解性学习理念。源自不同语言文化以及经济体制的隐喻会体现出不同民族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性.比如,黄色( yellow),在基督教艺术中,犹太人穿黄色衣服,象征嫉妒,懦弱,所以yellow的引申义就有“胆怯”“卑鄙”“怀疑”等,如yellow dog卑鄙小人,a yellow livered胆小鬼, yellow look尖酸多疑的表情。在中国黄色曾是帝王的专用色,曾经是中国人崇尚得过分的颜色,它代表着权势、威严, 如“黄袍(emperor’s robe) ”是天子的“龙袍”, “黄榜( emperor’s document) ”是天子的“诏书”等词语中的“黄”无不体现出一种皇家的权利、尊荣的文化意义。
四、结语
隐喻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御用,可以深入揭示语言的本质,从而加深语言学习者对于人类经验,认知结构和文化差异方面的认知,强化对语言的理解,真正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综合英语素养。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音义结合的多层次的语码系统。词汇知识是构成语言的根基,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成为传递信息量的主要方面.因此,词汇量的学习是英语学习者重点需要突破的方向,也是英语教学者应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导向。但是,传统英语语言学习仅仅停留在语音,语法结构这种词汇的表层意义上,而对于词汇内部形成机制和认知机制缺乏深入的探讨,不能灵活地运用词汇的内涵就难以举一反三,进一步扩大词汇量。认知语言学提出,应从隐喻认知理论入手,使学生高效深入地领会英语词汇学习的正确方法。
二、隐喻认知理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研究者开始用动态和发展的视角探究隐喻理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和词义拓展演变的方式,引起广大关注。莱科夫和约翰逊(1980)提出,隐喻涉及两个概念的对比和关系,是一个概念对另一个概念的识解。隐喻总是被表述为目标域和源域,目标域是隐喻所描述的经验,源域用于描述经验的方式。这种过程可以具象为人们可以理解一个抽象和陌生的领域,而其中的途径则是对一个已知领域的理解。通过映射关系,在目标域和源域之间建立关联性,达到深入理解陌生概念的目的。
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生成性。据统计,英语语义的70%都源于隐喻,这体现了其普遍性;另外,隐喻这种借助已知领域推测未知领域,变抽象为具象的过程,已经形成了一种认知隐喻体系。比如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以金钱的特点,重要性,作用来描述“时间”,使得“时间”更加的形象化;生成性指的是一个喻体可以生成多个隐喻的概念,这体现的是概念的演化和丰富的过程。
克莱夫和约翰逊把隐喻分为三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空间隐喻。试题隐喻指的是人们通过实际的经验或者是实体为载体,去理解更加复杂和抽象的概念,比如“通货膨胀让我头疼”;结构隐喻意味着一个概念是以另外一个概念隐喻地构建起来的,“争论就是战争”,意味着“他攻击我论点中的每个薄弱地方。”;方位隐喻是给概念一个空间方位,借助人们日常的经验和体会来定位,比如高兴为上,悲伤为下“I ‘m feeling up” ”I’m depressed”
由此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理论从语言修辞到认知层次的转变和倾斜,可以为语言词汇的学习提供一个不断丰富的角度,对于语言词汇的丰富,发展,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英语词汇教学急迫需要一种提升学习者认知层次的理论和角度。
三、隐喻认知理论指导下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1) 强调基本单词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基本单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隐喻意义。隐喻是语言的基石,当今词汇教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所学单词的意象和具体化的基础上,重点讲解基础词汇的引申含义,词组搭配和词性转换,形成网状扩散式教学。通过正确理解单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second是“秒”,它来源于古代的六分法,分,秒,它是二次划分,因此second也是“第二”,进一步引申,还可理解为“辅助”,用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那些一词多义的词。
(2)引入语境和隐喻概念的教学,形成词汇的映射概念原则。词汇含义的变化随着时间,地点,场合而变化,隐喻含义反映人类的体验,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词汇的固定教授以外,还应该注重传授词汇在语境中的言外之意,体现语言词汇的语用功能。比如,potato这个单词,本意是“土豆”,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常见的表达有“a hot potato, a big potato, a cold potato, a potato head”,所表达的意思分别应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大人物,冷漠的人,一个笨蛋”,因此基本词汇的引申义和语境意义应该从上下文表达意义的需求出发,找到合乎语境的正确意义。在教学中,对语境含义和隐喻内涵的强调,可以减少学生阅读的障碍。
(3) 引入文化差异性教学理论,提升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素养,秉承兼容和理解性学习理念。源自不同语言文化以及经济体制的隐喻会体现出不同民族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性.比如,黄色( yellow),在基督教艺术中,犹太人穿黄色衣服,象征嫉妒,懦弱,所以yellow的引申义就有“胆怯”“卑鄙”“怀疑”等,如yellow dog卑鄙小人,a yellow livered胆小鬼, yellow look尖酸多疑的表情。在中国黄色曾是帝王的专用色,曾经是中国人崇尚得过分的颜色,它代表着权势、威严, 如“黄袍(emperor’s robe) ”是天子的“龙袍”, “黄榜( emperor’s document) ”是天子的“诏书”等词语中的“黄”无不体现出一种皇家的权利、尊荣的文化意义。
四、结语
隐喻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御用,可以深入揭示语言的本质,从而加深语言学习者对于人类经验,认知结构和文化差异方面的认知,强化对语言的理解,真正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综合英语素养。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