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间是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是物理学中的的主要参数。从古希腊自然哲学到中世纪的神学,从经典物理学再到现代的存在论哲学,时间都是重要命题。从古往今来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对时间的看法入手分析,得出他们对时间顺序性的认识,其根本原因是康德所提出的作为人先天直观形式的时间的缺陷,只能把握到一维时间,一维时间的连续性经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了人的逻辑思维,人的逻辑思维反过来反过来作用于实践,赋予了实践以逻辑规律,导致其根深蒂固且难以跳脱,形成“时间困境”。
关键词:时空;顺序性;逻辑思维;时间困境
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将之看做是一种理所应当之物,我们常常把时间看成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是无需质疑的。我们常常讲时光飞逝,光阴一去不复返,时间始终是笔直的向前,我们只能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看着时间把我们的青丝带走,白发带走,只留给我们一丝思念,在时间的大势中,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常常思索,在不为任何人停留的时间面前,我们能做什么。本文正是探讨在被认为无需质疑的时间中隐藏的秘密,我们在时间长河中如何实现超越,把握真正的時间。
一、不同时代不同角度解读的时间顺序性
时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1]中提出:“时间是计算前后出现的运动所得到的所计之数”,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把时间和运动联系在一起,亚里士多德所定义的运动,并非是一种狭义的位移运动,而是可以理解为一切变化,由此,可以得出,亚里士多德的时间是主体描述客体变化的尺度。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可以把时间看作是主体意识对客体变化的一种表达。
而牛顿把这种表达定义为相对时间,他又提出了绝对时间的概念,即“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2]。牛顿的绝对时间是剔除了亚里士多德的主体意识,不依附任何而存在的时间。
奥古斯丁从哲学角度出发,定义了一种全新的时间—主观时间。即“时间存在于期望考察和回忆者的精神之中。”、“时间存在于我们心中”。[3]在奥古斯丁这里,既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相对时间,亚里士多德的时间依附于运动变化本身,而奥古斯丁的时间不是依懒于运动本身,依附于主体意识对运动的估计,把一切都拉回到主体意识之中;又不同于牛顿的绝对时间,在他那里,不存在一个绝对脱离主体意识的,不随任何事物而改变的均匀流淌的绝对时间,他把由外在的绝对时间切割出的过去、现在、未来看做是主体意识的三种能力,过去是主体的记忆,现在是主体的观察,未来是主体的希望。他只承认现在的时间,现在是时间的全部,不存在客观的过去时间和未来时间,而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主体意识的作用,是心灵的延伸,绝对时间只不过是主体意识中时间的外在流现,他把时间内在化了。
康德继续沿着奥古斯丁的内在化时间的方向,同样的,他把时间拉回到主体意识之中,即在主体之内,而不在主体之外,不是独立的实存之物,是主体思维的先验预设,即“时间和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时、空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向,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4],时间和空间是人的先天直观形式,是主体感知外部对象已有的形式,并非经验性的概念。康德把时间从奥古斯丁内在化的意识演变到内在化的认识形式,现象需通过时间这个直观形式才能得以呈现。
到了海德格尔,时间既不在意识之外,又不在意识之内,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根据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观点,在时间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相位中,将来是具有优先地位的,而过去和现在都是由将来绽放出来,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表述为“如此这般作为曾在着的有所当前化的将来而统一起来的现象称作时间性。”[5],将来的优先性是一种存在论上的逻辑在先,但海德格尔并不否认除了主体以外的那个绝对时间。
由此可见,古往今来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无论时间被理解为一种外在的类似于实体特征的绝对时间,亦或是被理解为内化的时间,时间的顺序性都是研究时间问题的关键。
二、康德先天直观形式的局限
“逻辑”一词脱形于“逻格斯”,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早使用了这个概念,认为逻格斯是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和法则,“逻辑”一词的本来意义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思维正是主体的意识。根据马克思的实践观,主体在从事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客体的运行规律,而主体自以为所认识到的客体运行规律,恰恰是由主体认知形式所赋予的规律,具体讲就是一维性的时间,并且由此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正是逻辑思维的形成原因。接着,通过“人的感性活动”[6]将作为得到的认识“逻辑思维”再次赋予劳动以目的,使劳动过程逻辑化,实践和认识不断相互检验,如此达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结果使主体思维深陷其中。究其原因,在康德那里,一切现象变化通过主体的先天直观形式,即时间和空间而被主体认识,这正是问题所在。为什么时间的顺序性被大家所认为是理所应当,甚至不加怀疑。正是主体的先天直观形式中间环节,出了问题,比如一颗树,普遍观点是从一颗小树苗逐渐成长为了苍天大树;一个人,从一个小婴儿逐渐长大,再慢慢变老,最后生命结束,他不见了。主体感知不到了,从小到大,从有到无的一种错觉使主体加工的时间是线性的,顺序的。
三、时间困境
如此就造成了一种“时间困境”,即主体由于自身认识形式的局限,只能把握到时间本体的一维性,即在时间的三相位:过去、现在和未来中,过去先于现在发生,而现在先于未来发生,时间链条前后相随,并且只能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不可逆转,时间是一维的。在一维时间的大前提下进行实践活动,形成逻辑思维,再将逻辑思维外化到实践活动,二者不断印证,结果不断加深主体的逻辑性和时间的一维性,导致不断循环,难以跳出一维时间,不能见到时间本体。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商务印书馆,张竹明译,11章,219b.
[2]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M].赵振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9.
[3][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M].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上海: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店.2006.
[6][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键词:时空;顺序性;逻辑思维;时间困境
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将之看做是一种理所应当之物,我们常常把时间看成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是无需质疑的。我们常常讲时光飞逝,光阴一去不复返,时间始终是笔直的向前,我们只能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看着时间把我们的青丝带走,白发带走,只留给我们一丝思念,在时间的大势中,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常常思索,在不为任何人停留的时间面前,我们能做什么。本文正是探讨在被认为无需质疑的时间中隐藏的秘密,我们在时间长河中如何实现超越,把握真正的時间。
一、不同时代不同角度解读的时间顺序性
时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1]中提出:“时间是计算前后出现的运动所得到的所计之数”,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把时间和运动联系在一起,亚里士多德所定义的运动,并非是一种狭义的位移运动,而是可以理解为一切变化,由此,可以得出,亚里士多德的时间是主体描述客体变化的尺度。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可以把时间看作是主体意识对客体变化的一种表达。
而牛顿把这种表达定义为相对时间,他又提出了绝对时间的概念,即“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2]。牛顿的绝对时间是剔除了亚里士多德的主体意识,不依附任何而存在的时间。
奥古斯丁从哲学角度出发,定义了一种全新的时间—主观时间。即“时间存在于期望考察和回忆者的精神之中。”、“时间存在于我们心中”。[3]在奥古斯丁这里,既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相对时间,亚里士多德的时间依附于运动变化本身,而奥古斯丁的时间不是依懒于运动本身,依附于主体意识对运动的估计,把一切都拉回到主体意识之中;又不同于牛顿的绝对时间,在他那里,不存在一个绝对脱离主体意识的,不随任何事物而改变的均匀流淌的绝对时间,他把由外在的绝对时间切割出的过去、现在、未来看做是主体意识的三种能力,过去是主体的记忆,现在是主体的观察,未来是主体的希望。他只承认现在的时间,现在是时间的全部,不存在客观的过去时间和未来时间,而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主体意识的作用,是心灵的延伸,绝对时间只不过是主体意识中时间的外在流现,他把时间内在化了。
康德继续沿着奥古斯丁的内在化时间的方向,同样的,他把时间拉回到主体意识之中,即在主体之内,而不在主体之外,不是独立的实存之物,是主体思维的先验预设,即“时间和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时、空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向,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4],时间和空间是人的先天直观形式,是主体感知外部对象已有的形式,并非经验性的概念。康德把时间从奥古斯丁内在化的意识演变到内在化的认识形式,现象需通过时间这个直观形式才能得以呈现。
到了海德格尔,时间既不在意识之外,又不在意识之内,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根据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观点,在时间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相位中,将来是具有优先地位的,而过去和现在都是由将来绽放出来,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表述为“如此这般作为曾在着的有所当前化的将来而统一起来的现象称作时间性。”[5],将来的优先性是一种存在论上的逻辑在先,但海德格尔并不否认除了主体以外的那个绝对时间。
由此可见,古往今来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无论时间被理解为一种外在的类似于实体特征的绝对时间,亦或是被理解为内化的时间,时间的顺序性都是研究时间问题的关键。
二、康德先天直观形式的局限
“逻辑”一词脱形于“逻格斯”,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早使用了这个概念,认为逻格斯是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和法则,“逻辑”一词的本来意义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思维正是主体的意识。根据马克思的实践观,主体在从事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客体的运行规律,而主体自以为所认识到的客体运行规律,恰恰是由主体认知形式所赋予的规律,具体讲就是一维性的时间,并且由此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正是逻辑思维的形成原因。接着,通过“人的感性活动”[6]将作为得到的认识“逻辑思维”再次赋予劳动以目的,使劳动过程逻辑化,实践和认识不断相互检验,如此达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结果使主体思维深陷其中。究其原因,在康德那里,一切现象变化通过主体的先天直观形式,即时间和空间而被主体认识,这正是问题所在。为什么时间的顺序性被大家所认为是理所应当,甚至不加怀疑。正是主体的先天直观形式中间环节,出了问题,比如一颗树,普遍观点是从一颗小树苗逐渐成长为了苍天大树;一个人,从一个小婴儿逐渐长大,再慢慢变老,最后生命结束,他不见了。主体感知不到了,从小到大,从有到无的一种错觉使主体加工的时间是线性的,顺序的。
三、时间困境
如此就造成了一种“时间困境”,即主体由于自身认识形式的局限,只能把握到时间本体的一维性,即在时间的三相位:过去、现在和未来中,过去先于现在发生,而现在先于未来发生,时间链条前后相随,并且只能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不可逆转,时间是一维的。在一维时间的大前提下进行实践活动,形成逻辑思维,再将逻辑思维外化到实践活动,二者不断印证,结果不断加深主体的逻辑性和时间的一维性,导致不断循环,难以跳出一维时间,不能见到时间本体。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商务印书馆,张竹明译,11章,219b.
[2]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M].赵振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9.
[3][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M].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上海: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店.2006.
[6][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