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陕甘边区作为全民族全面抗战的出发点和大后方,对抗战的胜利起着举足若轻的作用。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创办了诸多的高校。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高等院校
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危机。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立即响应党中央提出来的“教育为战争服务”的抗战思想,创办了数所高等院校。这些高校的创办,为抗战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的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陕甘宁边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山大沟深、交通闭塞,封建、迷信思想盛行,导致边区教育事业极其落后。抗战前夕陕甘宁边区没有一所完全意义上的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战略转移至边区,因抗战和边区建设需要,开始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出必须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这个政策作为各抗日根据地实施各项教育政策的总方针,对于改变旧中国的教育制度和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抗战战略上,毛泽东把教育上的准备,作为救亡抗战的必要条件之一,并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任务,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为了准备抗日,必须培养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千上万的优秀干部。这就给全党提出了一个急需发展干部教育的艰巨任务。”进一步强调了教育事业在抗战中的重要性及指明了教育必须为抗战服务的这个根本指针。
抗战爆发后,我们党为适应战时教育的需要,在陕甘宁边区创办了许多高等院校。为避免敌人毁灭我高等教育的发展,保存我民族教育的命脉,培养各种高级的政治、经济、科学及技术人才,高等学校便在延安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
1.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抗大”前身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7年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并迁至延安。抗大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1936年6月到1939年7月在延安,1939年8月到1943年2月在华北,1943年3月到1945年9月返回陕甘宁绥德地区。抗大总校办学9年,前后共培训38期干部,共计29072名。抗大总校于1939年迁至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先后办了十二所分校。学习内容主要是马克思列宁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哲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运工作、中国问题、中国革命史、战略学、战术学、游击战争、射击学、步枪学等。在抗战八年中,抗大培养了20余万名革命干部。为党的建设和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2.陕北公学。1937年9月创办于延安,后迁关中,成立大学部,建立研究员部,设民主政治、民生经济、民族文化、国防教育、社会科学概论、时事演讲等。成仿吾任党组书记兼校长。学员由1937年11月至12月编成11个队,到1938年5月,又编成16个队,共27个队。1939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由陕北公学和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四校的一部分联合在延安成立华北联合大学,成仿吾任校长。在这期间,共培养了6000多名抗日干部,吸收了3000多人入党。
3.鲁迅艺术学院(全名鲁迅文学艺术学院)。1938年成立于延安,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系,还有研究室和实验话剧团等。1937年 2月初,鲁艺执行改革,成立普通部、研究部、专修部三个,还设立艺术指导课。1939年8月,鲁艺从延安北门外迁到桥儿沟。1939年11月,吴玉章为新任院长,周扬为副院长,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培养了685名学生。为文艺事业做出贡献,在人民教育和人民文艺的发展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4.中国女子大学。1939年成立于延安,分普通班、高级班和特别班,校长王明,政治部主任孟庆树,教务主任张琴秋。女大的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种,主要有社会形式发展史(唯物史观之一部)、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哲学、中国共产党、三民主义、妇女运动、军事教育、医药卫生教育、职业教育、外国文等。到1940年7月,共有学员1000多人,增加到12个班。它开辟了中国革命妇女运动的新纪元,写下了中国教育历史的新篇章。
5.延安大学。1941年9月,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校址设在延安城外延水之滨的女子大学原址,校长为吴玉章,副校长为赵毅敏,先设立社会科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后增设俄文专修科和英文专修科。1943年4月,鲁艺艺术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和新文学干部学校并入延安大学,1944年5月,行政学院也并入延安大学。如延安大学在1944年6月,学员共有1302人,其中男生982人,占73.5%,女生320人,占24.6%。
6.华北联合大学。1939年7月7日在延安正式成立,由陕北、鲁艺等校的一部分联合组成,设社会科学部、文艺部、工人部、青年部。共有教职学员1500余人,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团(党组)书记。学习时间一般为4~6月。1941年3月,边区抗战建国学院和群众干部学校并入华北联合大学。在6年时间里,先后在华北联大毕业的学生达8000多人。
7.中共中央党校。其前身是1933年创办于中央苏区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红军长征到陕北后,正式定名为中共中央党校。党校迁到延安后,校址设在桥儿沟天主教堂。1943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它成为培养党的政治、军事、文化干部的一所学校。
8.中国医科大学。1940年9月,延安的八路军卫生学校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校长王斌,副校长史书翰。分四科:高级军医班、普通军医班、调剂班、特别班。课程有数学、物理、化学、英文、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内科,外科、药物、处方、妇产、护病、调剂等,此外还有政治课、时事讨论等。
9.自然科学院。1940年9月,自然科学院在延安成立。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先后担任院长。该院设立四个系,即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地矿系,学制三年。还建立机械实习厂,化工实习厂,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等设施。1943年4月,自然科学院并入延安大学。
10.军事学院。1941年11月,抗大第三分校与军政学院三队和四队的高级干部合并组成军事学院,院长朱德,副院长叶剑英,教育长郭化若,副教育长陈伯钧,政治部主任黄志勇,有俄文队,工程队等。1943年3月,军事学院与抗大总校、抗大二分校、抗大十分校合编的称抗大总校。
11.民族学院。1941年9月成立,校址在延安文化沟。学生中有汉、满、蒙、回、藏、苗、东乡、彝等八个民族。院长高岗,副院长高克林,学院下设教育、研究、人事和总务四个处。学制分三期(即初,中,高三级),每期学习两年,共计六年毕业。课程有:汉语文、中国问题、自然科学、数学、史地、政治和时事等。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高等教育,为我们党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有力地配合了抗日战争,推动了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充分显示了高等教育在民主主义教育乃至整个中国教育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曲士培.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梁严冰.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高等干部学校教育[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6).
【关键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高等院校
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危机。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立即响应党中央提出来的“教育为战争服务”的抗战思想,创办了数所高等院校。这些高校的创办,为抗战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的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陕甘宁边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山大沟深、交通闭塞,封建、迷信思想盛行,导致边区教育事业极其落后。抗战前夕陕甘宁边区没有一所完全意义上的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战略转移至边区,因抗战和边区建设需要,开始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出必须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这个政策作为各抗日根据地实施各项教育政策的总方针,对于改变旧中国的教育制度和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抗战战略上,毛泽东把教育上的准备,作为救亡抗战的必要条件之一,并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任务,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为了准备抗日,必须培养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千上万的优秀干部。这就给全党提出了一个急需发展干部教育的艰巨任务。”进一步强调了教育事业在抗战中的重要性及指明了教育必须为抗战服务的这个根本指针。
抗战爆发后,我们党为适应战时教育的需要,在陕甘宁边区创办了许多高等院校。为避免敌人毁灭我高等教育的发展,保存我民族教育的命脉,培养各种高级的政治、经济、科学及技术人才,高等学校便在延安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
1.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抗大”前身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7年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并迁至延安。抗大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1936年6月到1939年7月在延安,1939年8月到1943年2月在华北,1943年3月到1945年9月返回陕甘宁绥德地区。抗大总校办学9年,前后共培训38期干部,共计29072名。抗大总校于1939年迁至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先后办了十二所分校。学习内容主要是马克思列宁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哲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运工作、中国问题、中国革命史、战略学、战术学、游击战争、射击学、步枪学等。在抗战八年中,抗大培养了20余万名革命干部。为党的建设和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2.陕北公学。1937年9月创办于延安,后迁关中,成立大学部,建立研究员部,设民主政治、民生经济、民族文化、国防教育、社会科学概论、时事演讲等。成仿吾任党组书记兼校长。学员由1937年11月至12月编成11个队,到1938年5月,又编成16个队,共27个队。1939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由陕北公学和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四校的一部分联合在延安成立华北联合大学,成仿吾任校长。在这期间,共培养了6000多名抗日干部,吸收了3000多人入党。
3.鲁迅艺术学院(全名鲁迅文学艺术学院)。1938年成立于延安,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系,还有研究室和实验话剧团等。1937年 2月初,鲁艺执行改革,成立普通部、研究部、专修部三个,还设立艺术指导课。1939年8月,鲁艺从延安北门外迁到桥儿沟。1939年11月,吴玉章为新任院长,周扬为副院长,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培养了685名学生。为文艺事业做出贡献,在人民教育和人民文艺的发展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4.中国女子大学。1939年成立于延安,分普通班、高级班和特别班,校长王明,政治部主任孟庆树,教务主任张琴秋。女大的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种,主要有社会形式发展史(唯物史观之一部)、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哲学、中国共产党、三民主义、妇女运动、军事教育、医药卫生教育、职业教育、外国文等。到1940年7月,共有学员1000多人,增加到12个班。它开辟了中国革命妇女运动的新纪元,写下了中国教育历史的新篇章。
5.延安大学。1941年9月,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校址设在延安城外延水之滨的女子大学原址,校长为吴玉章,副校长为赵毅敏,先设立社会科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后增设俄文专修科和英文专修科。1943年4月,鲁艺艺术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和新文学干部学校并入延安大学,1944年5月,行政学院也并入延安大学。如延安大学在1944年6月,学员共有1302人,其中男生982人,占73.5%,女生320人,占24.6%。
6.华北联合大学。1939年7月7日在延安正式成立,由陕北、鲁艺等校的一部分联合组成,设社会科学部、文艺部、工人部、青年部。共有教职学员1500余人,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团(党组)书记。学习时间一般为4~6月。1941年3月,边区抗战建国学院和群众干部学校并入华北联合大学。在6年时间里,先后在华北联大毕业的学生达8000多人。
7.中共中央党校。其前身是1933年创办于中央苏区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红军长征到陕北后,正式定名为中共中央党校。党校迁到延安后,校址设在桥儿沟天主教堂。1943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它成为培养党的政治、军事、文化干部的一所学校。
8.中国医科大学。1940年9月,延安的八路军卫生学校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校长王斌,副校长史书翰。分四科:高级军医班、普通军医班、调剂班、特别班。课程有数学、物理、化学、英文、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内科,外科、药物、处方、妇产、护病、调剂等,此外还有政治课、时事讨论等。
9.自然科学院。1940年9月,自然科学院在延安成立。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先后担任院长。该院设立四个系,即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地矿系,学制三年。还建立机械实习厂,化工实习厂,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等设施。1943年4月,自然科学院并入延安大学。
10.军事学院。1941年11月,抗大第三分校与军政学院三队和四队的高级干部合并组成军事学院,院长朱德,副院长叶剑英,教育长郭化若,副教育长陈伯钧,政治部主任黄志勇,有俄文队,工程队等。1943年3月,军事学院与抗大总校、抗大二分校、抗大十分校合编的称抗大总校。
11.民族学院。1941年9月成立,校址在延安文化沟。学生中有汉、满、蒙、回、藏、苗、东乡、彝等八个民族。院长高岗,副院长高克林,学院下设教育、研究、人事和总务四个处。学制分三期(即初,中,高三级),每期学习两年,共计六年毕业。课程有:汉语文、中国问题、自然科学、数学、史地、政治和时事等。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高等教育,为我们党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有力地配合了抗日战争,推动了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充分显示了高等教育在民主主义教育乃至整个中国教育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曲士培.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梁严冰.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高等干部学校教育[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