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清末民初的留学生谈起,分析了知识分子具有的传统特点,同时结合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来探讨知识分子处境,市场经济大肆鼓吹的消费理念使得知识失去了原来的圣神,外部环境的压抑和后现代时期精神信仰消失造成了当代只是分子的不担当。
【关键词】:留学生;知识分子;世纪病;市场经济;后现代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特殊群体之一对中国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影响。从清末甲午战争之后的“西学东渐” 到后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五四运动、以及建国后,尽管地位和角色有变化,但在时代的发展中,知识分子的作用会日益凸显,这个群体的影响一直存在,尤其是在中国国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
当代的中国正在经历“浮士德精神”的高峰期,对于物质方面的追求永不满足,达到空前高度。其实这种对于物质的追求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及整个社会对于实用主义的推崇,早在晚清时期这种诉求已初现端倪,面对西方列强的挑衅和曾经一度拜师于中国的日本的崛起,一批士大夫开始思考我们的价值取向,晚清的杨度就鼓吹“铁金主义”。金就是黄金,经济富民,发展工业,铁就代表的是军事,走富国强兵的道路。原因很简单,发展经济强大得快,可以短时间的免于挨打!原来的和谐局面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盛行了几个世纪并依然存才于今天的竞争意识。
自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就发现,抛弃了中国儒家思想精华的日本在奉行达尔文主义之后可以打败中国,此后,严复就将《天演论》介绍到了中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念就这样确立于整个华夏,深入人心。在之后的几百年里,中国以往的社会存在感当然无存,人们发现原来的一套似乎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以礼相待不能带来以礼相待的反馈,而这是自上而下发现的,也就是说,社会构成中(士农工商),首先注意到这点的是士大夫阶层,也就是中国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里面的精英阶层。这个阶层的决策对于处在历史拐点处的中国具有深远影响。在“求富”“自强”的道路上,一批又一批的留学被派出国,这些被派出国的留学生构成了中国社会发展变革中的关键力量,在自然科学方面近代所有自然学科的设立不无留学生的身影,唐绍仪、严复、詹天佑 江庸、李书华、叶企孙、吴有训、严济慈、周培源,等等,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生物 等近代自然学科。此外,不仅模仿西方现代学科建设,也模仿西方学科制度的建设,如“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就是仿照法国,这种将科学理论成果转变为社会生产力的模式背后,是强烈的实用思想,人们已不再关心知识本身的价值,而关心知识能带来的价值,在这批近代留学生归来后,几代人之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家,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知识分子不在追求真理本身是什么的问题,俨然也不再是真理的探求者和捍卫者。“知识分子反映着他们文化和他们时代的风气。他们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能够能够施加的影响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欺负多变。”在美国这种现象也是如此,有人这样描述:“整个20世纪50年代...称他们为“沉默的一代”政治上冷漠,思想上被动,对社会事务毫不在乎,更关心经济的保障,全部精力都放到个人生活上。”①
许纪霖在他的《启蒙如何起死回生》一书中描绘的民初社会就是对“力”追求,其中说到由于受到西方达尔文主义与斯宾塞主义影响全社会都专注于“力”。并引用杜亚泉先生的话说“从欧美传到中国的唯物主论,之讲物质,物质至上,最先表现的就是洋务运动中的富强论,进而是天演论...自从物质主义深入人心以来,宇宙无天神,人间无灵魂,一切唯物质万能,再加上残酷无情的竞争淘汰说。再这样的情况下,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宇宙美不美,都没有人关心,所有人关心的唯一问题就是如何自我保存、怎样免于被淘汰...激烈竞争的后果就是杀人主义。”②这种现象某种程度上说是现实的写照,不能不说,当时很简单的一个目的——“富强”及进化思想的介绍 ,让之后的中国走上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知识分子的身上有着难以磨灭的世纪病,一种不担当,贺奕在其文章中称其为“精神上的逃离”。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核之中就有着儒家的“修齐治平”和道家的“与世无争”这样一对缓冲器,别的民族是否具有这种得天独的优势我们不得而知,但它的确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双保险”。在贺奕看来,“知识分子个体向着群体,群体向着群体的逃逸折射出中国知识分子的先天缺陷。”③
这种世纪病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当遇到大的社会变革或发展趋势超出自己预期的时候就选择精神上得回避、逃离,而避难所往往就是传统文化。贺奕把这种逃逸划分为三个时期,五四时期、40年代到70年代、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其实不仅在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后现在主义盛行的当下都出现了这种状况。如上文说道的“沉默的一”④ 之后,便出现了“最后的知识分子”⑤的标题,概括了知识分子疏离的普遍感知。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种的,不对知识本体真理的探求,不受外部干扰的渴望,知识分子身上缺少或者说是他们抛弃了一种特质,古德纳称为“意志自由(autonomy)”,他认为这是知识分子最深层的东西,是“知识分子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最深层的支柱,是他们对于自己的意志自由的自豪”⑥ 在这个特殊群体周围,随着现代化、后现代化的开始,受市场开放性的影响,这个群体很难在精神、日常事务惯例、压力之间保持距离。艾二曼认为:“一个人的脑力劳动越受外部力量、法则、常规、审查者等的控制,就越少感觉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⑦ 作为对“为思想而活,而不是靠思想生活”的知识分子当他们的价值被一些“成就”所代替时,他们也就失去了对“意志自由”的追求。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假如知识分子们迷恋于“成就”,将意味着“近代历史所了解的那种知识分子的终结。”在后现代性的社会里,一再推崇多元,倡导不同体之间的包容,无形中也将学术标准降低了。在市场化的社会中,社会认可的不在是知识本体,“在任何情况下,受到重视的都不是思想和艺术的内容,而是他们的用途。”⑧知识分子不可避免的被职业化了,因为对他们的评价“被制度化”⑧了,这中职业化带来的就是其角色的贬值,角色的改变导致了知识分子权威性的变化。“结果,知识分子的权威并不建立在表现真理的能力之上,而是建立在捍卫特定群体身份或专业身份的能力之上。”⑨ 在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地位的逐步确立,物质主义取代了价值取向,称为整个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难解释有学者将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的这种现象称之为暴发户式的“没有灵魂的物欲主义(soulless materialism)。”⑩科技带来便捷的时候也为消费的多样化提供了不同的手段,消费的便捷进一步刺激人们欲望的膨胀,大众聚焦于一次一次的获得暂时性的满足,由于市场经济的快节奏性使得人们,没有时间去思考,为此,深藏在人们内心之中的原始追求在无精神层面的约束后变得肆无忌惮,但后现代艺术终有其高明之处,通过巧妙的方式将这种诉求伪装起来,“对一部分城市中产阶级而言,泡酒吧、听歌剧、喝咖啡,不再仅仅是精神的生活的本身,而蜕变为周期性的身份高贵的验证。”②在市场里一切都是商品,知识也不例外,这样一个时代里人们不断鼓吹“知识就是力量”更加突出了知识要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英国就宣称牛津和剑桥“在英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市场经济下,知识变成产品,被认为是剥去了它内在的我价值和意义,知识的标准也就可以讨价还价,屈服于使用的工具主义。我们认为,市场化的不断扩大在带来更多机会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包括知识分子群体内部,群体之间变得疏远,就像许纪霖说的,我们在进入世俗社会之后原来的信仰也衰落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知否具有统一的精神信仰还有待探究,如果说有那我们可以认为就是存在于中国士阶层几千年来未变的“功利”“入世”,在被动的卷入全球市场大浪潮中,这种“信仰”并没有衰落,反而变的越发强烈。知识让位于实用,可以理解为对于知识的权威与圣神正在退化,被世俗化,要让知识分子在发挥在现代化中的独特作用,首先要做的应当是对知识本体的尊重与追求。
【关键词】:留学生;知识分子;世纪病;市场经济;后现代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特殊群体之一对中国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影响。从清末甲午战争之后的“西学东渐” 到后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五四运动、以及建国后,尽管地位和角色有变化,但在时代的发展中,知识分子的作用会日益凸显,这个群体的影响一直存在,尤其是在中国国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
当代的中国正在经历“浮士德精神”的高峰期,对于物质方面的追求永不满足,达到空前高度。其实这种对于物质的追求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及整个社会对于实用主义的推崇,早在晚清时期这种诉求已初现端倪,面对西方列强的挑衅和曾经一度拜师于中国的日本的崛起,一批士大夫开始思考我们的价值取向,晚清的杨度就鼓吹“铁金主义”。金就是黄金,经济富民,发展工业,铁就代表的是军事,走富国强兵的道路。原因很简单,发展经济强大得快,可以短时间的免于挨打!原来的和谐局面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盛行了几个世纪并依然存才于今天的竞争意识。
自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就发现,抛弃了中国儒家思想精华的日本在奉行达尔文主义之后可以打败中国,此后,严复就将《天演论》介绍到了中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念就这样确立于整个华夏,深入人心。在之后的几百年里,中国以往的社会存在感当然无存,人们发现原来的一套似乎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以礼相待不能带来以礼相待的反馈,而这是自上而下发现的,也就是说,社会构成中(士农工商),首先注意到这点的是士大夫阶层,也就是中国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里面的精英阶层。这个阶层的决策对于处在历史拐点处的中国具有深远影响。在“求富”“自强”的道路上,一批又一批的留学被派出国,这些被派出国的留学生构成了中国社会发展变革中的关键力量,在自然科学方面近代所有自然学科的设立不无留学生的身影,唐绍仪、严复、詹天佑 江庸、李书华、叶企孙、吴有训、严济慈、周培源,等等,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生物 等近代自然学科。此外,不仅模仿西方现代学科建设,也模仿西方学科制度的建设,如“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就是仿照法国,这种将科学理论成果转变为社会生产力的模式背后,是强烈的实用思想,人们已不再关心知识本身的价值,而关心知识能带来的价值,在这批近代留学生归来后,几代人之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家,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知识分子不在追求真理本身是什么的问题,俨然也不再是真理的探求者和捍卫者。“知识分子反映着他们文化和他们时代的风气。他们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能够能够施加的影响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欺负多变。”在美国这种现象也是如此,有人这样描述:“整个20世纪50年代...称他们为“沉默的一代”政治上冷漠,思想上被动,对社会事务毫不在乎,更关心经济的保障,全部精力都放到个人生活上。”①
许纪霖在他的《启蒙如何起死回生》一书中描绘的民初社会就是对“力”追求,其中说到由于受到西方达尔文主义与斯宾塞主义影响全社会都专注于“力”。并引用杜亚泉先生的话说“从欧美传到中国的唯物主论,之讲物质,物质至上,最先表现的就是洋务运动中的富强论,进而是天演论...自从物质主义深入人心以来,宇宙无天神,人间无灵魂,一切唯物质万能,再加上残酷无情的竞争淘汰说。再这样的情况下,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宇宙美不美,都没有人关心,所有人关心的唯一问题就是如何自我保存、怎样免于被淘汰...激烈竞争的后果就是杀人主义。”②这种现象某种程度上说是现实的写照,不能不说,当时很简单的一个目的——“富强”及进化思想的介绍 ,让之后的中国走上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知识分子的身上有着难以磨灭的世纪病,一种不担当,贺奕在其文章中称其为“精神上的逃离”。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核之中就有着儒家的“修齐治平”和道家的“与世无争”这样一对缓冲器,别的民族是否具有这种得天独的优势我们不得而知,但它的确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双保险”。在贺奕看来,“知识分子个体向着群体,群体向着群体的逃逸折射出中国知识分子的先天缺陷。”③
这种世纪病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当遇到大的社会变革或发展趋势超出自己预期的时候就选择精神上得回避、逃离,而避难所往往就是传统文化。贺奕把这种逃逸划分为三个时期,五四时期、40年代到70年代、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其实不仅在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后现在主义盛行的当下都出现了这种状况。如上文说道的“沉默的一”④ 之后,便出现了“最后的知识分子”⑤的标题,概括了知识分子疏离的普遍感知。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种的,不对知识本体真理的探求,不受外部干扰的渴望,知识分子身上缺少或者说是他们抛弃了一种特质,古德纳称为“意志自由(autonomy)”,他认为这是知识分子最深层的东西,是“知识分子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最深层的支柱,是他们对于自己的意志自由的自豪”⑥ 在这个特殊群体周围,随着现代化、后现代化的开始,受市场开放性的影响,这个群体很难在精神、日常事务惯例、压力之间保持距离。艾二曼认为:“一个人的脑力劳动越受外部力量、法则、常规、审查者等的控制,就越少感觉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⑦ 作为对“为思想而活,而不是靠思想生活”的知识分子当他们的价值被一些“成就”所代替时,他们也就失去了对“意志自由”的追求。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假如知识分子们迷恋于“成就”,将意味着“近代历史所了解的那种知识分子的终结。”在后现代性的社会里,一再推崇多元,倡导不同体之间的包容,无形中也将学术标准降低了。在市场化的社会中,社会认可的不在是知识本体,“在任何情况下,受到重视的都不是思想和艺术的内容,而是他们的用途。”⑧知识分子不可避免的被职业化了,因为对他们的评价“被制度化”⑧了,这中职业化带来的就是其角色的贬值,角色的改变导致了知识分子权威性的变化。“结果,知识分子的权威并不建立在表现真理的能力之上,而是建立在捍卫特定群体身份或专业身份的能力之上。”⑨ 在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地位的逐步确立,物质主义取代了价值取向,称为整个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难解释有学者将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的这种现象称之为暴发户式的“没有灵魂的物欲主义(soulless materialism)。”⑩科技带来便捷的时候也为消费的多样化提供了不同的手段,消费的便捷进一步刺激人们欲望的膨胀,大众聚焦于一次一次的获得暂时性的满足,由于市场经济的快节奏性使得人们,没有时间去思考,为此,深藏在人们内心之中的原始追求在无精神层面的约束后变得肆无忌惮,但后现代艺术终有其高明之处,通过巧妙的方式将这种诉求伪装起来,“对一部分城市中产阶级而言,泡酒吧、听歌剧、喝咖啡,不再仅仅是精神的生活的本身,而蜕变为周期性的身份高贵的验证。”②在市场里一切都是商品,知识也不例外,这样一个时代里人们不断鼓吹“知识就是力量”更加突出了知识要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英国就宣称牛津和剑桥“在英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市场经济下,知识变成产品,被认为是剥去了它内在的我价值和意义,知识的标准也就可以讨价还价,屈服于使用的工具主义。我们认为,市场化的不断扩大在带来更多机会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包括知识分子群体内部,群体之间变得疏远,就像许纪霖说的,我们在进入世俗社会之后原来的信仰也衰落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知否具有统一的精神信仰还有待探究,如果说有那我们可以认为就是存在于中国士阶层几千年来未变的“功利”“入世”,在被动的卷入全球市场大浪潮中,这种“信仰”并没有衰落,反而变的越发强烈。知识让位于实用,可以理解为对于知识的权威与圣神正在退化,被世俗化,要让知识分子在发挥在现代化中的独特作用,首先要做的应当是对知识本体的尊重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