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企业及培训机构三方在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各自发挥着作用,同时三方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学校是这个体系中的基本载体,承担着完成教材改革、分阶段教学、多元化培养人才的任务。同时,校企合作与培训机构的力量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的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基本上就是“以学校为基础,以企业为平台,以培训机构作为补充”的这样一种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 培训机构 计算机职业能力 实习训练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2-01-01
一、引言
当前,企业更加注重学生在职业能力上的优势。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走出校门,就必须同时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职业能力,前者主要取决于学校,而后者则要依靠学校之外的社会力量。在这里,笔者将这种社会力量归结于企业和培训机构,并且认为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三方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备的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系统。
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经过长期的计算机教学研究,笔者认为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体系都已经完备,而学校之间的差距,或者说学校输出人才的标准与企业要求的标准之间的差距,基本上取决于职业能力。经过计算机教学实践,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出学校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上的基本模式: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教材改革;分阶段、分层次教学,步步为营;走“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道路。
首先,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教材改革。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但是,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企业并不要求学生掌握过于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它们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就是专业技能方面的优势。基于客户要求,学校应该组织相关教研人员认真研讨现有的计算机教材,对原有教材的知识结构与职业能力培养等内容进行筛选和浓缩,同时结合学校自身的实训条件编写“实训指导书”,将其作为基本教材的辅助材料,以此来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拓展学生的专业特长。
其次,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人才培养。
根据当前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来看,教学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专业基础教学环节,二是综合素质培养环节。专业基础教学环节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掌握本专业最基本最经典的理论知识,形成一个系统完备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我个人认为,在基础专业教学环节,应该要求学生能够将计算机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体系掌握好,最好能够将其划分为几个模块,然后再将二级模块进行梳理,形成树形的结构框架,为终身计算机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综合素质培养环节就是要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应用教学,包括专业技能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培养、就业环境的适应等一系列的内容。学校可以开设与计算机专业相关联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进行选择,这样就进一步完善了知识结构体系,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在计算机科研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果。在综合素质培养环节,笔者认为,校企合作,或者引进培训机构,是非常好的模式。
第三,走“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道路。
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非常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人才而言,自身也会非常注重在计算机领域中具有多项技能。这基于社会及计算机专业人才共同的需求,学校应该有规划地走“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道路。首先,要引导每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去热爱计算机这门专业,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其次,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有一个“宽口径”的就业机会;第三,要强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事”;第四,就要是不断更新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实训方案,做到与时俱进。
三、培训机构和企业和应该如何辅助学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我们说,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还是要依靠学校。但是,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活动侧重于理论研究,即便是少数做的较好的学校,其综合素质培养也无法完全依靠自身完成。在这里,培训机构和企业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学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补充和完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目前,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企业需要的是有一定实践经验、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毕业生。
1、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校企合作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项目,学校为企业定制专业人才”的双赢效果,完成学校传统教育理念、企业现代化职业素质的完美结合,打造更多的计算机专业精英,促进学校和社会的互动与交流。
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学校在计算机专业办学方向的合理定位,让学校在培养人才的战略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合理引导学校、学生共同实现计算机教学的成长。尤其是在当今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办学理念无疑会给整个计算机领域注入新鲜血液,让这个专业得以复苏,以更新颖、更专业、更科学的姿态为社会提供人才服务。
校企合作需要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成长条件,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培养优秀人才。学生在企业实习,通过观摩、学习,甚至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环节,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解决了一定的实际问题,掌握了业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
校企合作还可以聘任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教学,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大部分工程人员参与一定的项目,这对学生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总之,学校和企业共建校内、校外实践和实训基地,对学校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节约了学校的办学成本。
2、培训机构是对学校教育、企业实训的一种补充形式。
培训机构主要是针对某些计算机软件进行的具体培训。培训机构一般会开设C语言等编程课程,以及Java软件培训、嵌入式培训、3G培训、电子商务、影视动漫等一系列培训。这种社会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技能、标准、信息等内容的传递过程,其中以技能传递为主,其目的一般是要使学员在上岗前获得企业要求的计算机职业能力。
根据经验,笔者认为,职业培训有三点好处:第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二,可以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科研能力,促成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第三,可以提升学员自身的计算机职业能力,使其在专业领域内更上一层楼。
四、总结语
计算机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以及培训机构三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而且三方缺一不可。学校是基础,企业是平台,培训机构是学校与企业的补充,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卫星.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学.2010年11期
2.丁兆花.浅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J].职业.2009年27期
3.梅创社.夏东盛.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8年41期
4.陈灿.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15期
5.史娟.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06年09期
6.李珊珊.浅谈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意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邓亚明.高建华.唐娜.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1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 培训机构 计算机职业能力 实习训练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2-01-01
一、引言
当前,企业更加注重学生在职业能力上的优势。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走出校门,就必须同时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职业能力,前者主要取决于学校,而后者则要依靠学校之外的社会力量。在这里,笔者将这种社会力量归结于企业和培训机构,并且认为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三方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备的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系统。
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经过长期的计算机教学研究,笔者认为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体系都已经完备,而学校之间的差距,或者说学校输出人才的标准与企业要求的标准之间的差距,基本上取决于职业能力。经过计算机教学实践,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出学校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上的基本模式: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教材改革;分阶段、分层次教学,步步为营;走“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道路。
首先,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教材改革。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但是,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企业并不要求学生掌握过于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它们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就是专业技能方面的优势。基于客户要求,学校应该组织相关教研人员认真研讨现有的计算机教材,对原有教材的知识结构与职业能力培养等内容进行筛选和浓缩,同时结合学校自身的实训条件编写“实训指导书”,将其作为基本教材的辅助材料,以此来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拓展学生的专业特长。
其次,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人才培养。
根据当前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来看,教学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专业基础教学环节,二是综合素质培养环节。专业基础教学环节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掌握本专业最基本最经典的理论知识,形成一个系统完备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我个人认为,在基础专业教学环节,应该要求学生能够将计算机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体系掌握好,最好能够将其划分为几个模块,然后再将二级模块进行梳理,形成树形的结构框架,为终身计算机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综合素质培养环节就是要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应用教学,包括专业技能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培养、就业环境的适应等一系列的内容。学校可以开设与计算机专业相关联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进行选择,这样就进一步完善了知识结构体系,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在计算机科研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果。在综合素质培养环节,笔者认为,校企合作,或者引进培训机构,是非常好的模式。
第三,走“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道路。
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非常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人才而言,自身也会非常注重在计算机领域中具有多项技能。这基于社会及计算机专业人才共同的需求,学校应该有规划地走“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道路。首先,要引导每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去热爱计算机这门专业,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其次,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有一个“宽口径”的就业机会;第三,要强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事”;第四,就要是不断更新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实训方案,做到与时俱进。
三、培训机构和企业和应该如何辅助学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我们说,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还是要依靠学校。但是,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活动侧重于理论研究,即便是少数做的较好的学校,其综合素质培养也无法完全依靠自身完成。在这里,培训机构和企业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学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补充和完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目前,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企业需要的是有一定实践经验、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毕业生。
1、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校企合作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项目,学校为企业定制专业人才”的双赢效果,完成学校传统教育理念、企业现代化职业素质的完美结合,打造更多的计算机专业精英,促进学校和社会的互动与交流。
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学校在计算机专业办学方向的合理定位,让学校在培养人才的战略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合理引导学校、学生共同实现计算机教学的成长。尤其是在当今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办学理念无疑会给整个计算机领域注入新鲜血液,让这个专业得以复苏,以更新颖、更专业、更科学的姿态为社会提供人才服务。
校企合作需要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成长条件,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培养优秀人才。学生在企业实习,通过观摩、学习,甚至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环节,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解决了一定的实际问题,掌握了业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
校企合作还可以聘任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教学,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大部分工程人员参与一定的项目,这对学生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总之,学校和企业共建校内、校外实践和实训基地,对学校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节约了学校的办学成本。
2、培训机构是对学校教育、企业实训的一种补充形式。
培训机构主要是针对某些计算机软件进行的具体培训。培训机构一般会开设C语言等编程课程,以及Java软件培训、嵌入式培训、3G培训、电子商务、影视动漫等一系列培训。这种社会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技能、标准、信息等内容的传递过程,其中以技能传递为主,其目的一般是要使学员在上岗前获得企业要求的计算机职业能力。
根据经验,笔者认为,职业培训有三点好处:第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二,可以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科研能力,促成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第三,可以提升学员自身的计算机职业能力,使其在专业领域内更上一层楼。
四、总结语
计算机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以及培训机构三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而且三方缺一不可。学校是基础,企业是平台,培训机构是学校与企业的补充,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卫星.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学.2010年11期
2.丁兆花.浅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J].职业.2009年27期
3.梅创社.夏东盛.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8年41期
4.陈灿.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15期
5.史娟.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06年09期
6.李珊珊.浅谈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意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邓亚明.高建华.唐娜.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