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甘青河湟地区的原始先民在征服、改造自然的生产进程中,也普遍对自然界的万物开始有思想目的的图腾崇拜,这种图腾崇拜与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这一时期主要是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距今5300——4600±50)、半山类型(距今4600——4300±50),这一时期河湟地区原始先民仍处在母系社会,先民们的集体意识,就体现在对大自然的图腾崇拜上,特别是体现在对水的图腾崇拜上,并在他们创造的彩陶上绘画出大量的水波纹、旋涡纹等。之后,进入马厂类型(距今4300——4050±50)和齐家文化(距今4000——3600±50))后,这一时期由于氏族社会制度发生变化等因素,原始先民从对大自然的图腾崇拜重点转移到对人类自身和动物的图腾崇拜上,从陶器上表现出众多的图腾崇拜中,对鸮鸟的图腾崇拜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种现象。鸮,即鸱鸮、鸱枭,鸟类中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食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利。鸱鹠、猫头鹰等都属于鸱鸮科,也作鸱枭。
一
从柳湾墓地出土的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的鸮鸟陶罐,可以说明原始先民对鸮鸟有特殊的图腾崇拜的。究其原因马厂类型时期是河湟地区的原始先民开始由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氏族社会已稳定地步入农耕文明和狩猎相结合的生活状态。在从事农耕文明过程中自然就会产生虫害、鼠害,这样在马厂时期的彩陶就出现了大量的蛙纹,因为,青蛙能水陆两栖,产卵多,成活率高,对农业有利,是虫类的天敌,蛙自然成为马厂文化时期先民,祈求氏族兴旺繁衍和确保农业丰收的重要图腾。在农耕文明中除虫害外,鼠害也成为危害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原始先民在对自然界观察中发现鸮鸟是鼠的劲敌,对发展农耕文明十分有益,同样对鸮鸟产生的敬畏和崇拜也应运而生,并通过直接模仿鸮的形象,制作鸮面罐的陶器,或将鸮用彩绘形式画在陶器上,用这种图腾崇拜来确立鸮鸟当作本地区氏族部落特殊的保护神。需要说明,原始先民们模仿制作的鸮面罐陶器,是有实用性的器皿,其形象十分生动逼真,鸮面罐两只眼睛是镂空的,制作鸮面罐不光表达出对鸮鸟的图腾崇拜,更重要的是鸮面罐多为夹砂陶器,这种陶器耐火性强,可以用作烧煮,耐用且美观。原始先民应该是鸮面罐来熬煮草药或饮品等,熬好的汤汁通过鸮的两只眼睛孔流出来,而渣质被鸮面部隔滞在罐内。用鸮面熬汤药治病,在先民们看来鸮本身就有驱邪避祸的作用。这种鸮面罐通过几千年的演化,逐步被简化成现代人使用的带流熬药罐子。
二
河湟地区原始先民对鸮鸟(包括各种鹰类)的图腾崇拜,也是先民们对勇猛尚武和自由翱翔的推崇。鸮是猛禽,不仅善飞,而且有锐利的足爪和特别相貌,鸮鸟脸盘呈圆形,大、圆而又凶的双眼,长在同一平面上,而一般鸟类的双目则长在头部两侧,故而有“鸱目虎吻”之说,由于鸮鸟凶猛威严,又能自由翱翔天空,所以,也应该是原始先民征战和尚武的原始图腾,希望本氏族也能向鹰一样天马行空,自由飞翔。原始先民对鸮鸟的图腾还囿于它的特性昼伏夜出,成为先民们冲破黑夜,走向光明的图腾。在这远古先民看来,日月生于东海之上天空,神鸟载着太阳由东方飞到西方,而从日落到日出之间的漫长的黑夜,即由一个不可知世界的鸮鸟来代替。《尔雅·释鸟》即称鸱鸮为片梦鸟,意为梦之鸟、夜之鸟。所以,河湟地区原始先民对鸮鸟的崇拜实质上是对黑夜的敬畏、对平安吉祥的祈求。由此可以做出推理,继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之后,我省特有的宗日文化,还有辛店文化、卡约文化陶器绘彩画的,被考古和学术界称之为鸟形纹,其实更准确的都应被认定鸮鸟纹,因为在普通人群中人们把鹰和鸟分开看的,除鹰之外在天空中飞行的其他鸟科类都是弱势群体,它们应该是美丽与温善的象征,在弱肉强食的原始社会是不会被先民所崇拜的,任何地区的原始先民图腾崇拜,偶像都应该是威猛、刚健、力量的象征。而对鹰类崇拜时至现代还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推崇的精灵,这与远古原始先民对鸮鸟的图腾崇拜应该是有渊源的。
三
在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类型中对鸮的图腾崇拜也屡见不鲜,在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鸮陶鼎”,内蒙古巴林右旗红门文化的黄玉鸮形器、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鸱目纹玉圭等等,都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华夏大地的原始先民都对鸱鸟有着相似的图腾崇拜。而至殷商鸮鸟似乎成为商族原始最直接的图腾崇拜了。在商代青铜器上,枭是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形象,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鸮器6件,圆雕4件,浮雕2件,青铜鸮尊多件。在其他殷商文化遗址中也有类似发现,如1980年河南罗山李村出土过鸮形卣,河南温县小南张出土过鸮纹铜斝,湖南出土的人面枭形盂等。另外,殷商许多石雕中也有蹲鸱形象。这些都表明枭在人心目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
而到了周代之后,或许政权更迭引起了古人对氏族图腾崇拜变化,鸮鸟逐渐被视为“夭鸟”、不祥鸟,人们产生这种意识,大概与鸮鸟习性不无关系。首先是其叫声令人寒颤,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曰:“枭族音常聒……魂惊怯怒蛙。”其次是其性凶戾,有鸱鸮长大后,啄其母而食之,然后又各飞散。其三,鸮鸟喜欢夜间出没,又常在陵墓间,自然又与鬼蜮牵挂在一起。另外,鸮鸟中有嗜食腐烂动物尸体,尤其爱食死鼠的种类,如秃鹫等。所以自西周后在中原地区鸮鸟在人们印象中发生了质的转变。考古资料显示,在汉代墓葬里也有烧制好的鸮面陶罐,那就不是实用器,完全是冥器,人们在鸮面罐里装上粮食用来陪葬,不仅让亡人可以禳灾避邪,也可震慑鼠类,鼠类见了鸮面罐则不敢轻易来吃陶罐里装的粮食。
从河湟地区原始先民反映在陶器上对鸮鸟图腾崇拜,可以窥视原始图腾崇拜对原始社会的文化艺术、生活习俗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一直延续到了阶级社会和不同时代,成为当代人们探索原始宗教文化和民族迁徙和演化的一条重要线索。
(作者简介:王国林,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长。)
一
从柳湾墓地出土的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的鸮鸟陶罐,可以说明原始先民对鸮鸟有特殊的图腾崇拜的。究其原因马厂类型时期是河湟地区的原始先民开始由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氏族社会已稳定地步入农耕文明和狩猎相结合的生活状态。在从事农耕文明过程中自然就会产生虫害、鼠害,这样在马厂时期的彩陶就出现了大量的蛙纹,因为,青蛙能水陆两栖,产卵多,成活率高,对农业有利,是虫类的天敌,蛙自然成为马厂文化时期先民,祈求氏族兴旺繁衍和确保农业丰收的重要图腾。在农耕文明中除虫害外,鼠害也成为危害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原始先民在对自然界观察中发现鸮鸟是鼠的劲敌,对发展农耕文明十分有益,同样对鸮鸟产生的敬畏和崇拜也应运而生,并通过直接模仿鸮的形象,制作鸮面罐的陶器,或将鸮用彩绘形式画在陶器上,用这种图腾崇拜来确立鸮鸟当作本地区氏族部落特殊的保护神。需要说明,原始先民们模仿制作的鸮面罐陶器,是有实用性的器皿,其形象十分生动逼真,鸮面罐两只眼睛是镂空的,制作鸮面罐不光表达出对鸮鸟的图腾崇拜,更重要的是鸮面罐多为夹砂陶器,这种陶器耐火性强,可以用作烧煮,耐用且美观。原始先民应该是鸮面罐来熬煮草药或饮品等,熬好的汤汁通过鸮的两只眼睛孔流出来,而渣质被鸮面部隔滞在罐内。用鸮面熬汤药治病,在先民们看来鸮本身就有驱邪避祸的作用。这种鸮面罐通过几千年的演化,逐步被简化成现代人使用的带流熬药罐子。
二
河湟地区原始先民对鸮鸟(包括各种鹰类)的图腾崇拜,也是先民们对勇猛尚武和自由翱翔的推崇。鸮是猛禽,不仅善飞,而且有锐利的足爪和特别相貌,鸮鸟脸盘呈圆形,大、圆而又凶的双眼,长在同一平面上,而一般鸟类的双目则长在头部两侧,故而有“鸱目虎吻”之说,由于鸮鸟凶猛威严,又能自由翱翔天空,所以,也应该是原始先民征战和尚武的原始图腾,希望本氏族也能向鹰一样天马行空,自由飞翔。原始先民对鸮鸟的图腾还囿于它的特性昼伏夜出,成为先民们冲破黑夜,走向光明的图腾。在这远古先民看来,日月生于东海之上天空,神鸟载着太阳由东方飞到西方,而从日落到日出之间的漫长的黑夜,即由一个不可知世界的鸮鸟来代替。《尔雅·释鸟》即称鸱鸮为片梦鸟,意为梦之鸟、夜之鸟。所以,河湟地区原始先民对鸮鸟的崇拜实质上是对黑夜的敬畏、对平安吉祥的祈求。由此可以做出推理,继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之后,我省特有的宗日文化,还有辛店文化、卡约文化陶器绘彩画的,被考古和学术界称之为鸟形纹,其实更准确的都应被认定鸮鸟纹,因为在普通人群中人们把鹰和鸟分开看的,除鹰之外在天空中飞行的其他鸟科类都是弱势群体,它们应该是美丽与温善的象征,在弱肉强食的原始社会是不会被先民所崇拜的,任何地区的原始先民图腾崇拜,偶像都应该是威猛、刚健、力量的象征。而对鹰类崇拜时至现代还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推崇的精灵,这与远古原始先民对鸮鸟的图腾崇拜应该是有渊源的。
三
在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类型中对鸮的图腾崇拜也屡见不鲜,在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鸮陶鼎”,内蒙古巴林右旗红门文化的黄玉鸮形器、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鸱目纹玉圭等等,都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华夏大地的原始先民都对鸱鸟有着相似的图腾崇拜。而至殷商鸮鸟似乎成为商族原始最直接的图腾崇拜了。在商代青铜器上,枭是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形象,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鸮器6件,圆雕4件,浮雕2件,青铜鸮尊多件。在其他殷商文化遗址中也有类似发现,如1980年河南罗山李村出土过鸮形卣,河南温县小南张出土过鸮纹铜斝,湖南出土的人面枭形盂等。另外,殷商许多石雕中也有蹲鸱形象。这些都表明枭在人心目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
而到了周代之后,或许政权更迭引起了古人对氏族图腾崇拜变化,鸮鸟逐渐被视为“夭鸟”、不祥鸟,人们产生这种意识,大概与鸮鸟习性不无关系。首先是其叫声令人寒颤,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曰:“枭族音常聒……魂惊怯怒蛙。”其次是其性凶戾,有鸱鸮长大后,啄其母而食之,然后又各飞散。其三,鸮鸟喜欢夜间出没,又常在陵墓间,自然又与鬼蜮牵挂在一起。另外,鸮鸟中有嗜食腐烂动物尸体,尤其爱食死鼠的种类,如秃鹫等。所以自西周后在中原地区鸮鸟在人们印象中发生了质的转变。考古资料显示,在汉代墓葬里也有烧制好的鸮面陶罐,那就不是实用器,完全是冥器,人们在鸮面罐里装上粮食用来陪葬,不仅让亡人可以禳灾避邪,也可震慑鼠类,鼠类见了鸮面罐则不敢轻易来吃陶罐里装的粮食。
从河湟地区原始先民反映在陶器上对鸮鸟图腾崇拜,可以窥视原始图腾崇拜对原始社会的文化艺术、生活习俗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一直延续到了阶级社会和不同时代,成为当代人们探索原始宗教文化和民族迁徙和演化的一条重要线索。
(作者简介:王国林,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