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20年1月,突发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凸显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停课不停学”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施,网络在线课堂“渗透”到全国教育界各个角落,这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次提升机遇。本文主要研究疫情期间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价值,疫情之下教育信息化的局限性,疫情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后疫情”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疫情;教育信息化;启示;建议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20年1月,突发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凸显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停课不停学”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施,网络在线课堂“渗透”到全国教育界各个角落,这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次提升机遇。作为一名教师,在长期的网络在线课堂实践中,得到了很多启示。现就疫情期间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价值,疫情之下教育信息化的局限性,疫情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结合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一、疫情期间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价值
教育信息化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是明显的,在疫情期间的网络在线课堂中,其应用价值更加明显。
(一)网络在线课堂开展,实现“停课不停学”。新冠疫情发生于寒假期间,一直持续,无法实现校园正常开学,只能借助于教育信息化来实现网络在线教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促使全国各地各校迅速实现“停课不停学”。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在课堂学习中,知识都存在于书本之中,教师在口头讲述时,由于学生个体能力的不同,并非全部学生都能够适应同一种讲解方式,难以提起学习兴趣。而网络在线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学习内容以多种感官的形式展示出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堂学习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在线及时发布不同的预习内容、学习音视频以及作业,这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更有利于吸收,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也更容易提升,大大降低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扩大学生知识面。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就是很难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的学习停留在书本上,依赖于老师的讲解,知识的汲取面非常有限。而教育信息化则有助于弥补这一缺点,网络在线课堂能够为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知识的更新。
(四)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运用教育信息化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在线课堂的主人,教师不再是课堂上枯燥的讲解者,而是一个网络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这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化去搜集教学资源,并将该资源运用在教学实践之中,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软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作业情况,摒弃一些陈旧的纸质作业批改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二、疫情之下教育信息化的局限性
教育信息化在疫情期间的应用价值虽然很大,但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
(一)课程质量方面。突发的新冠疫情,使各地延期开学。随后,教育部提出了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积极组织线上教学。但硬件设施和技术人员的匮乏使我们面对突发疫情时难以维系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别是许多农村学校的现有设备闲置或利用率低,而且教学设备陈旧,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要满足常态化的大规模在线教学活动,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设施和技术的落后,很多学校用已有的社交软件来代替专业的授课软件,一天几个小时的直播课、录播课让很多师生颇感压力。
(二)网络平台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线教育,各种网络平台一起上,从微信群、QQ群到钉钉,再到云课堂、腾讯课堂等等,同时,宽带网络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峰值流量压力,很多教师在线直播中出现掉线、卡顿、语音延迟、课堂互动无法上传的现象,甚至出现了部分教师自己讲了一节课、学生完全不在线的情况,既消耗了双方的时间,也影响了在线教学效果。
(三)教师教学方面。教师习惯于传统的备课、教学模式,虽然日常教学中也会应用信息化,但仅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教师的在线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年轻教师掌握录课或在线直播的能力更强一些。实践中,准备一堂高质量的课程,从备课、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录制微课等,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疫情之下,很多教师接到学校任务后,仓促上阵,在手忙脚乱中完成录课或在线直播教学任务,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四)学生学习方面。在线教育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是很大的考验。从实践来看,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差异性很明显,没有强制性,学生自制力欠缺,降低了学习效率,可以随时开始和结束学习是在线学习的最大缺点,由于在线课堂必须使用电子设备,所以很多学生由于自制力欠缺,很容易使用设备做其他事,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疫情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实践充分证明,教育信息化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常态化,就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
(二)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学校应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针对绝大多数教师非专业出身的情况,学校应邀请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开办信息技术讲堂,从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到应用案例,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基础的理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三)创新“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线下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在线教学的方法很单一。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在线教学不宜统一化,应充分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演示过程。因此,教学方法上至少要设置两个对称体系,一是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的“引导体系”模块,如利用学习单、任务单、课后作业等形式;二是提高在线教学质量的“答复体系”模块,如直播过程中集中讲解学生疑问较多的部分,共同构建在线教育方法体系,提升在线教学的质量,吸引学生参与到在线教学中。
四、“后疫情”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突发疫情发生后,引发了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可以预见教育信息化必然是长期发展趋势和选择。但是,要真正有效、切实地实现教育信息化,既需要观念上的转变,也需要相关政策的配套完善。本人根据现有研究和微观数据统计,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注意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在推行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群体要有的放矢、分类推行。例如,针对农村地区或网络不发达地区,尽量减少使用直播形式的在线授课,可更多考虑使用现有高质量资源,尤其推荐其使用国家、教育部或相关平台统一提供的,由优质教师统一录播的课程。这样,既可以减少农村地区或不发达地区教师的负担,也可以减少由于农村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网速等带来的不便。
(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对学业基础较差、家庭背景较弱的学生以及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生,要特别关注,加强家校沟通,确保学生的学习状态。
(三)由教育部或省级教育部门统一制作各阶段课程教学视频,组织具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统一录制,这样既可保证课程质量,又节约制作成本。
(四)教育部门和学校需鼓励和督促家长和学生更多将互联网应用于学习和工作,而非只用于娱乐和社交。
综上所述,新冠疫情的突發,既检验了我国推行教育信息化的成果,凸显了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局限性,既改变了人们的教学观念,也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疫情;教育信息化;启示;建议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20年1月,突发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凸显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停课不停学”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施,网络在线课堂“渗透”到全国教育界各个角落,这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次提升机遇。作为一名教师,在长期的网络在线课堂实践中,得到了很多启示。现就疫情期间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价值,疫情之下教育信息化的局限性,疫情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结合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一、疫情期间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价值
教育信息化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是明显的,在疫情期间的网络在线课堂中,其应用价值更加明显。
(一)网络在线课堂开展,实现“停课不停学”。新冠疫情发生于寒假期间,一直持续,无法实现校园正常开学,只能借助于教育信息化来实现网络在线教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促使全国各地各校迅速实现“停课不停学”。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在课堂学习中,知识都存在于书本之中,教师在口头讲述时,由于学生个体能力的不同,并非全部学生都能够适应同一种讲解方式,难以提起学习兴趣。而网络在线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学习内容以多种感官的形式展示出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堂学习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在线及时发布不同的预习内容、学习音视频以及作业,这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更有利于吸收,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也更容易提升,大大降低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扩大学生知识面。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就是很难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的学习停留在书本上,依赖于老师的讲解,知识的汲取面非常有限。而教育信息化则有助于弥补这一缺点,网络在线课堂能够为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知识的更新。
(四)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运用教育信息化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在线课堂的主人,教师不再是课堂上枯燥的讲解者,而是一个网络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这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化去搜集教学资源,并将该资源运用在教学实践之中,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软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作业情况,摒弃一些陈旧的纸质作业批改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二、疫情之下教育信息化的局限性
教育信息化在疫情期间的应用价值虽然很大,但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
(一)课程质量方面。突发的新冠疫情,使各地延期开学。随后,教育部提出了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积极组织线上教学。但硬件设施和技术人员的匮乏使我们面对突发疫情时难以维系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别是许多农村学校的现有设备闲置或利用率低,而且教学设备陈旧,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要满足常态化的大规模在线教学活动,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设施和技术的落后,很多学校用已有的社交软件来代替专业的授课软件,一天几个小时的直播课、录播课让很多师生颇感压力。
(二)网络平台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线教育,各种网络平台一起上,从微信群、QQ群到钉钉,再到云课堂、腾讯课堂等等,同时,宽带网络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峰值流量压力,很多教师在线直播中出现掉线、卡顿、语音延迟、课堂互动无法上传的现象,甚至出现了部分教师自己讲了一节课、学生完全不在线的情况,既消耗了双方的时间,也影响了在线教学效果。
(三)教师教学方面。教师习惯于传统的备课、教学模式,虽然日常教学中也会应用信息化,但仅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教师的在线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年轻教师掌握录课或在线直播的能力更强一些。实践中,准备一堂高质量的课程,从备课、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录制微课等,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疫情之下,很多教师接到学校任务后,仓促上阵,在手忙脚乱中完成录课或在线直播教学任务,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四)学生学习方面。在线教育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是很大的考验。从实践来看,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差异性很明显,没有强制性,学生自制力欠缺,降低了学习效率,可以随时开始和结束学习是在线学习的最大缺点,由于在线课堂必须使用电子设备,所以很多学生由于自制力欠缺,很容易使用设备做其他事,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疫情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实践充分证明,教育信息化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常态化,就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
(二)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学校应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针对绝大多数教师非专业出身的情况,学校应邀请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开办信息技术讲堂,从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到应用案例,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基础的理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三)创新“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线下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在线教学的方法很单一。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在线教学不宜统一化,应充分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演示过程。因此,教学方法上至少要设置两个对称体系,一是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的“引导体系”模块,如利用学习单、任务单、课后作业等形式;二是提高在线教学质量的“答复体系”模块,如直播过程中集中讲解学生疑问较多的部分,共同构建在线教育方法体系,提升在线教学的质量,吸引学生参与到在线教学中。
四、“后疫情”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突发疫情发生后,引发了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可以预见教育信息化必然是长期发展趋势和选择。但是,要真正有效、切实地实现教育信息化,既需要观念上的转变,也需要相关政策的配套完善。本人根据现有研究和微观数据统计,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注意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在推行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群体要有的放矢、分类推行。例如,针对农村地区或网络不发达地区,尽量减少使用直播形式的在线授课,可更多考虑使用现有高质量资源,尤其推荐其使用国家、教育部或相关平台统一提供的,由优质教师统一录播的课程。这样,既可以减少农村地区或不发达地区教师的负担,也可以减少由于农村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网速等带来的不便。
(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对学业基础较差、家庭背景较弱的学生以及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生,要特别关注,加强家校沟通,确保学生的学习状态。
(三)由教育部或省级教育部门统一制作各阶段课程教学视频,组织具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统一录制,这样既可保证课程质量,又节约制作成本。
(四)教育部门和学校需鼓励和督促家长和学生更多将互联网应用于学习和工作,而非只用于娱乐和社交。
综上所述,新冠疫情的突發,既检验了我国推行教育信息化的成果,凸显了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局限性,既改变了人们的教学观念,也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