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职后教育是终生教育思想发展进化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与教育理念提升的必然结果,它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满足教师教学需要。职后教育作为教师个人职业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将职后教育伴随始终,使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技术及教学方法处于学科前沿。
二、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存在问题
现今职后教育虽已取得一定的成就,相关的法规体系逐一完善,培训方式呈多样化,组织形式趋于网络化,培养目标层次多级发展,涉及教师各职称岗位和规模逐步扩大,依然成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适应当今转型的高等教育发展中,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逐步完善相应的机制体制。
(一)指导理论欠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询发现,对高校体育教师各类职后教育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对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理论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教育理论或体育理论的研究与探讨都少之又少,而针对高校的理论研究更是罕见。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实践中,还缺乏促使其发展的基本指导理论及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功利色彩鲜明
表1对教师职后教育参与动因调查看出,目前,大部分教师呈现出一种缺乏发自内心与主动的、并非从专业发展需要的态势来面对职后教育,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功利性、实用主义色彩,如44.6%的教师为“晋升”,31.1%的教师为“提高待遇”,实际“兴趣”的教师为零,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的职后教育是很难真正把所学知识与技术、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他们更为关注的是能否通过职后教育达到职称及岗位考核相关要求,功利与实用主义色彩鲜明是高校体育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特点之一。
(三)保障机制匮乏
1.支持力度方面
访谈中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者都认为“单位或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是高校体育教师参加职后教育活动存在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
2.经费来源方面
经费问题是制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图一所示,目前,仍有23.7%的教师认为费用较高,仅有3.9%的教师选择不成问题;43.4%的教师认为费用应由“教学主管部门承担”,而认为“个人承担”的仅占2.6%。现今虽有相关规定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但真正落实到位存在一定的困难。
3.奖励机制方面
目前,虽有部分学校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但仍有大量教师自己承担所有费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90%以上的学校没有相应的奖励、激励政策,既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又增加了心理负担。我国对职后教育的师资配备上仍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狀态,主观随意性较大,教师职后教育的奖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方面大打折扣。
4.工学方面问题
以学历为目的参加职后教育的体育教师,一直都提高教师素质与技能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工学矛盾”是学历教育过程中比较突出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无法忽视与避免的。现今大部分体育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应对教学以外其他工作(训练、行政管理等),还要参加各种进修与培训,致使工作与学习之间矛盾加剧。所以,职后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体育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三、促进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思考
(一)转变高校教师职后教育观念
作为高校本身,应该树立正确积极的教师职后教育理念。“流水不腐”“活水源头”可以形容职后教育的重要性,正如教师的不断更新教学新知,只有通过不断的职后教育,才能使这些教学新知融于教师的思想世界和付诸于教学现场。“活到老,学到老”正顺应了现今的“终身教育”理念。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职后教育观念,随着教学观念不断更新,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追求新知,更新理念。
(二)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实施分类教育
1.不同层次与类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与要求
体育教师应根据学校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发展方向及实际需求来确定发展方向与课程选择;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自身学科领域与专业特点和发展潜力或需求来安排规划职后教育课程内容。
2.不同专业和类型的教师职后教育应分类进行
各教师专业及接受教育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应根据各教师的不同学科领域专业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建立适合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标准。
(三)建立教育长效机制
1.建立导师制
建立一种教师导师制长效机制,也就是在天津市高校内选出一批资历较深的教授专家,他们不但具备精湛的业务水平、渊博学识、丰富教学经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具有鲜明的教学风格,采取一对一聘用方式,从思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2.健全教师职后教育档案机制
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的档案系统的建立对于教师本身提升专业水平有着重要的推进与激励作用,专业发展档案建立与健全不仅能够记录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成长历程,也促使教师在回顾自己教学历程之后的反思和检讨,找出教师自身在进修、改进或者修正自己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四)健全保障机制
1.保证合理的时间和空间
应将建立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时间补充机制,没有充分空间与时间高校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将无从谈起。变“工学矛盾”为“工学互动”,在提高教师认识度的基础上,加强对职后教育工作的监管与领导。
2.建立职后教育经费支出系统
经费是职后教育顺利开展的必然保证,条件好的高校势必把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目前,根据经费应用的专属性特点,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经费可以从科研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在公共体育经费中单独立项等。建立职后教育专项经费支出系统,保证职后教育的顺利进行并将其制度化。
四、结论
第一,费用是高职体育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影响因素之一;工作与学习一直是存在的两大矛盾体,时间与精力问题成为影响参加职后教育的困扰因素,大部分教师认为寒暑假是参加职后教育的理想时间。
第二,天津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问题: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职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职后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经费不足与欠缺;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
注: 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规划课题 重点课题 课题批号: XVI121
职后教育是终生教育思想发展进化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与教育理念提升的必然结果,它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满足教师教学需要。职后教育作为教师个人职业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将职后教育伴随始终,使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技术及教学方法处于学科前沿。
二、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存在问题
现今职后教育虽已取得一定的成就,相关的法规体系逐一完善,培训方式呈多样化,组织形式趋于网络化,培养目标层次多级发展,涉及教师各职称岗位和规模逐步扩大,依然成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适应当今转型的高等教育发展中,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逐步完善相应的机制体制。
(一)指导理论欠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询发现,对高校体育教师各类职后教育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对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理论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教育理论或体育理论的研究与探讨都少之又少,而针对高校的理论研究更是罕见。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实践中,还缺乏促使其发展的基本指导理论及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功利色彩鲜明
表1对教师职后教育参与动因调查看出,目前,大部分教师呈现出一种缺乏发自内心与主动的、并非从专业发展需要的态势来面对职后教育,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功利性、实用主义色彩,如44.6%的教师为“晋升”,31.1%的教师为“提高待遇”,实际“兴趣”的教师为零,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的职后教育是很难真正把所学知识与技术、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他们更为关注的是能否通过职后教育达到职称及岗位考核相关要求,功利与实用主义色彩鲜明是高校体育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特点之一。
(三)保障机制匮乏
1.支持力度方面
访谈中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者都认为“单位或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是高校体育教师参加职后教育活动存在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
2.经费来源方面
经费问题是制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图一所示,目前,仍有23.7%的教师认为费用较高,仅有3.9%的教师选择不成问题;43.4%的教师认为费用应由“教学主管部门承担”,而认为“个人承担”的仅占2.6%。现今虽有相关规定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但真正落实到位存在一定的困难。
3.奖励机制方面
目前,虽有部分学校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但仍有大量教师自己承担所有费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90%以上的学校没有相应的奖励、激励政策,既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又增加了心理负担。我国对职后教育的师资配备上仍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狀态,主观随意性较大,教师职后教育的奖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方面大打折扣。
4.工学方面问题
以学历为目的参加职后教育的体育教师,一直都提高教师素质与技能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工学矛盾”是学历教育过程中比较突出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无法忽视与避免的。现今大部分体育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应对教学以外其他工作(训练、行政管理等),还要参加各种进修与培训,致使工作与学习之间矛盾加剧。所以,职后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体育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三、促进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思考
(一)转变高校教师职后教育观念
作为高校本身,应该树立正确积极的教师职后教育理念。“流水不腐”“活水源头”可以形容职后教育的重要性,正如教师的不断更新教学新知,只有通过不断的职后教育,才能使这些教学新知融于教师的思想世界和付诸于教学现场。“活到老,学到老”正顺应了现今的“终身教育”理念。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职后教育观念,随着教学观念不断更新,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追求新知,更新理念。
(二)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实施分类教育
1.不同层次与类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与要求
体育教师应根据学校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发展方向及实际需求来确定发展方向与课程选择;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自身学科领域与专业特点和发展潜力或需求来安排规划职后教育课程内容。
2.不同专业和类型的教师职后教育应分类进行
各教师专业及接受教育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应根据各教师的不同学科领域专业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建立适合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标准。
(三)建立教育长效机制
1.建立导师制
建立一种教师导师制长效机制,也就是在天津市高校内选出一批资历较深的教授专家,他们不但具备精湛的业务水平、渊博学识、丰富教学经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具有鲜明的教学风格,采取一对一聘用方式,从思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2.健全教师职后教育档案机制
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的档案系统的建立对于教师本身提升专业水平有着重要的推进与激励作用,专业发展档案建立与健全不仅能够记录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成长历程,也促使教师在回顾自己教学历程之后的反思和检讨,找出教师自身在进修、改进或者修正自己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四)健全保障机制
1.保证合理的时间和空间
应将建立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时间补充机制,没有充分空间与时间高校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将无从谈起。变“工学矛盾”为“工学互动”,在提高教师认识度的基础上,加强对职后教育工作的监管与领导。
2.建立职后教育经费支出系统
经费是职后教育顺利开展的必然保证,条件好的高校势必把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目前,根据经费应用的专属性特点,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经费可以从科研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在公共体育经费中单独立项等。建立职后教育专项经费支出系统,保证职后教育的顺利进行并将其制度化。
四、结论
第一,费用是高职体育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影响因素之一;工作与学习一直是存在的两大矛盾体,时间与精力问题成为影响参加职后教育的困扰因素,大部分教师认为寒暑假是参加职后教育的理想时间。
第二,天津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问题: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职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职后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经费不足与欠缺;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
注: 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规划课题 重点课题 课题批号: XVI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