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从平时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进行摸索,引导,才能让学生投入轻松愉快的写作中。下面,以我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方法。
一、激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学生的心灵里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充满激情的教学往往使学生其乐无穷,从而激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与写作的力量。
1.找准契机、激情引趣
古云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小学生年龄特征小,情感热烈,易受感染和激励,作文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可贵”的特点,找准契机,激情引趣。
有一次,我上一节全镇的“中队活动”课,学生们听到后格外激动,情绪高涨,整个过程师生互动非常流畅,这节课获全镇第一名。这时,我结合单元作文训练,布置了一道作文题《难忘的一次中队活动》。由于学生亲身经历,过程历历在目,所以一气呵成地写出了令人满意的作文。
2.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学生写作时往往犯“无米之炊”的毛病。作文课中,创设情境,引导观察,不仅能使学生触“境”生情,而且情境能激起他们的情趣,引发兴趣。运用情境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我重视以实物演示情境,学习《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观察老师手中的对联、年画、新年特有的饰品等物件,勾起学生对新年活动的回忆。随后,我让学生“高谈阔论”各抒己见,通过交流、讨论,这个单元的作文“有关民风民俗”的习作就水到渠成。
3.设置“需要”,激情引趣
“需要”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需要”,为激情引趣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我结合当今的社会现象,让学生说说在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自己是怎样应对的。刚开始学生好像无从入手,不知如何去保护自己,这时,老师举一两个自我保护的办法,随后,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说着不同的危险有着不同的应对方法,在肯定学生自救的方法切实可行后,这时,就适当抛出本次习作的要求,写一篇有关“自我保护”的作文。学生觉得这次习作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就会自觉地把作文写到最好。
二、感知,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说过:“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的对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的积累,语言的积累。
1.素材源于生活的积累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小,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除了学懂课本中的范文和写作的知识外,还要到社会生活中获取新的写作知识。因为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写作素材,所以,我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活动。让学生多积累写作素材,增强写作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素材源于语言的积累
获取写作素材,仅靠生活的积累,靠学生直接感知现实世界还不够,还必须扩大阅读书籍,让他们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好处。现在,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还要求家长、孩子同读一本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吸收,总结写作方法
写作是各种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它需要学生多读、多写、从读、写的实践中去领悟写作的方法技巧。
1.观察法
观察可从多方面进行,从人到事,从整体到局部等。如在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作文训练,要求写自己的好伙伴。我就让每个学生观察自己伙伴的特点,先从外貌进行观察,再诱导学生伙伴与众不同的特点,把小伙伴的形象跃然纸上。
2.分析比较法
小学生写作文,抓不到中心来写。所以,每次讲作文课,我都指导学生理清题意,明确中心,确定重点后,再引导学生对写作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如在写一种小动物时,有小部分学生写《我爱家中的小狗》,重点抓住“小狗的外型”生活习惯“尽忠职守”等一大串的特点,我表扬了他们细致地观察事物。但我又及时诱导她从题目中的重点词“爱”入手,让学生着重多写“狗”与家人发生的故事,体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这样的分析比较法,确实能便学生写作不偏题不离题。
3.读中感悟法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吟诗也会偷”,一切写作技巧都在活生生的文章里,真正掌握它们不是靠听别人讲解,而是靠自己在读中一点一点地领悟。读课外书,是我给学生们布置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抽查他们的学习情况,让他们在阅读自学中,能从中体会、领悟、触类旁通,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四、适时操练,互动交流
1.培养口头作文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語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我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后写,让学生说完的基础上再去写。在训练这方面时,说的形式不限,因为是在“说”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整合,所以这种教法,不但解决了学生作文的内容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问题。
2.随堂小练笔,激发主动性
好的作文都是练出来的,学生的想象空间各不相同,学生有感而发,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们多练习片段,多写写“随心所想”,哪怕只有平平淡淡的一两行文字,时间长了,他们养成一种习惯,有一定的积累,这样写文章就没有压力了。
3.双边批改,反馈交流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往往是教师“一花独秀”,教师耗力耗时,又不能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所以,每次作文评讲,我都针对本次作文的完成情况,挑出不同层次的较有代表性的习作在班里评讲,后让学生来聊聊自己的看法,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再由老师来谈谈本人对该习作的评价,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避免了“误解”的产生。这样的作文评讲课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习作不会一口吃个胖子,它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断改进,持之以恒的过程。在实践研究中,我不断地探究有效提高本班作文水平的方法,可能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但毕竟我曾经尝试过并从中得到过成功的喜悦,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好的经验,使写作成为学生抒写心灵的乐园。
一、激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学生的心灵里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充满激情的教学往往使学生其乐无穷,从而激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与写作的力量。
1.找准契机、激情引趣
古云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小学生年龄特征小,情感热烈,易受感染和激励,作文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可贵”的特点,找准契机,激情引趣。
有一次,我上一节全镇的“中队活动”课,学生们听到后格外激动,情绪高涨,整个过程师生互动非常流畅,这节课获全镇第一名。这时,我结合单元作文训练,布置了一道作文题《难忘的一次中队活动》。由于学生亲身经历,过程历历在目,所以一气呵成地写出了令人满意的作文。
2.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学生写作时往往犯“无米之炊”的毛病。作文课中,创设情境,引导观察,不仅能使学生触“境”生情,而且情境能激起他们的情趣,引发兴趣。运用情境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我重视以实物演示情境,学习《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观察老师手中的对联、年画、新年特有的饰品等物件,勾起学生对新年活动的回忆。随后,我让学生“高谈阔论”各抒己见,通过交流、讨论,这个单元的作文“有关民风民俗”的习作就水到渠成。
3.设置“需要”,激情引趣
“需要”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需要”,为激情引趣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我结合当今的社会现象,让学生说说在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自己是怎样应对的。刚开始学生好像无从入手,不知如何去保护自己,这时,老师举一两个自我保护的办法,随后,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说着不同的危险有着不同的应对方法,在肯定学生自救的方法切实可行后,这时,就适当抛出本次习作的要求,写一篇有关“自我保护”的作文。学生觉得这次习作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就会自觉地把作文写到最好。
二、感知,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说过:“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的对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的积累,语言的积累。
1.素材源于生活的积累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小,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除了学懂课本中的范文和写作的知识外,还要到社会生活中获取新的写作知识。因为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写作素材,所以,我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活动。让学生多积累写作素材,增强写作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素材源于语言的积累
获取写作素材,仅靠生活的积累,靠学生直接感知现实世界还不够,还必须扩大阅读书籍,让他们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好处。现在,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还要求家长、孩子同读一本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吸收,总结写作方法
写作是各种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它需要学生多读、多写、从读、写的实践中去领悟写作的方法技巧。
1.观察法
观察可从多方面进行,从人到事,从整体到局部等。如在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作文训练,要求写自己的好伙伴。我就让每个学生观察自己伙伴的特点,先从外貌进行观察,再诱导学生伙伴与众不同的特点,把小伙伴的形象跃然纸上。
2.分析比较法
小学生写作文,抓不到中心来写。所以,每次讲作文课,我都指导学生理清题意,明确中心,确定重点后,再引导学生对写作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如在写一种小动物时,有小部分学生写《我爱家中的小狗》,重点抓住“小狗的外型”生活习惯“尽忠职守”等一大串的特点,我表扬了他们细致地观察事物。但我又及时诱导她从题目中的重点词“爱”入手,让学生着重多写“狗”与家人发生的故事,体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这样的分析比较法,确实能便学生写作不偏题不离题。
3.读中感悟法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吟诗也会偷”,一切写作技巧都在活生生的文章里,真正掌握它们不是靠听别人讲解,而是靠自己在读中一点一点地领悟。读课外书,是我给学生们布置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抽查他们的学习情况,让他们在阅读自学中,能从中体会、领悟、触类旁通,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四、适时操练,互动交流
1.培养口头作文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語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我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后写,让学生说完的基础上再去写。在训练这方面时,说的形式不限,因为是在“说”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整合,所以这种教法,不但解决了学生作文的内容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问题。
2.随堂小练笔,激发主动性
好的作文都是练出来的,学生的想象空间各不相同,学生有感而发,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们多练习片段,多写写“随心所想”,哪怕只有平平淡淡的一两行文字,时间长了,他们养成一种习惯,有一定的积累,这样写文章就没有压力了。
3.双边批改,反馈交流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往往是教师“一花独秀”,教师耗力耗时,又不能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所以,每次作文评讲,我都针对本次作文的完成情况,挑出不同层次的较有代表性的习作在班里评讲,后让学生来聊聊自己的看法,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再由老师来谈谈本人对该习作的评价,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避免了“误解”的产生。这样的作文评讲课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习作不会一口吃个胖子,它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断改进,持之以恒的过程。在实践研究中,我不断地探究有效提高本班作文水平的方法,可能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但毕竟我曾经尝试过并从中得到过成功的喜悦,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好的经验,使写作成为学生抒写心灵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