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对统编版高中教材进行“破立融合”单元重组教学,“破”理念,对单元课文进行归类重组,“融”已学、需学知识训练点,“立”新课文群,完备学生语文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寻觅单元“情理之趣”。笔者选择统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尝试进行“破立融合”单元教学。
关键词:知识体系 破立融合 情理之趣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4.051
一、“破”先后之序,诗行单元教学之始
所谓“诗行单元教学之始”,就是打破旧有教学理念,将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诗歌前置教学,在吟诵中感受诗韵之美。潘纪平老师的《语文审美教育概论》言及:“感情活动与飞驰的想象在诗歌中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没有想象,感情无所依托,便成为空洞的感叹和鸣叫。”
《芣苢》《插秧歌》两首诗歌展现两组不同的人群:妇女群体和农民家庭群体。他们是最淳朴的劳动者群体,与自然产生“取”“予”交集:一个向大自然汲取—采芣苢,一个向大自然施种—插秧苗,于是,两者达成一种劳动和谐美。
“芣苢”即车前子,此意象,本身就暗示女子对生子的期待。借助于想象,学生对诗中女子沿坡采芣苢的形象展开想象:有新嫁的少妇,对着采到的芣苢出神;有多年未能诞下孩子的妇女,急急寻求一粒真实的新生种子;有尚未谙事的少女,加入采摘行列,活泼欢快地陪同亲人采摘芣苢。因此,洋溢文字间的,是呼之欲出的愉悦气氛。
《插秧歌》则不同,在劳动美中呈现出一种艰辛和不易。教师在引导学生吟诵品读后,让他们在想象农夫“低头折腰插秧劳作”的辛劳情态同时,补白一家人的精彩对话。这首诗描写了农民雨中插秧的紧张气氛。
教学诗歌不能仅仅局限于诗歌,教师要有整体教学设计意识,应从单元课文群中看到地域、时代、社会、民族等整体性概念,设计统一的学习活动,尝试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理解文本的内涵。
因此,教师可让学生结合现代音乐,借鉴学习《经典咏流传》的创作方式,为《芣苢》这首诗歌谱曲,并尝试做校内公益演出活动;结合《插秧歌》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实地进行江南民歌调查研究,写一份有关地域民歌特色的研究报告小论文。(参考选题:《江南民歌的发展与继承》《论地域文化对民歌的影响》)这样,教学训练可以从感性思維推进至理性思维,不断促使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新时期学生需要全面学习古诗之精华,明确其价值和优势,传承好的元素,融入新时期社会色彩,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立”人物内蕴之气,得单元“情理之趣”
形为实,神为虚,形神融合,文中人物自是通灵生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从三篇人物通讯描写入手,引导学生比较描写在三篇通讯中的使用差异。让学生从体会人物劳动的感性之美过渡为对文本理性的剖析探讨,助力学生觅得单元文本的“情理
之趣”。
例如,《喜看稻菽千重浪》中“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几句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了袁隆平在寻到稻种时的激动心情。文本通过音声烘染,呈现出对所写通讯人物的极大褒赞。这种生动的描写在本文中并不多见,但就是这点缀的一笔,和文中诸多的平实勾勒形成对照,更形象地体现袁隆平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理趣”之外的那份生活与事业交融的“情趣”,情理兼备,体现单元人文主题“劳动光荣”。
类似于这种点缀式描写,在其他两篇人物通讯中也存在。《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这些热情的话,像一股股清泉涌进张秉贵的心田,他感到自己的心和顾客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适当比喻和描写,给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张秉贵真实工作的切入口。《“探界者”钟杨》中“那次,我们跟着钟老师去采集高山雪莲。我们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的山地挺进时,钟老师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通过他人之口,呈现了“探界者”钟杨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三篇人物通讯,描写笔墨虽不多,却在大篇幅评价语段中“立”出了人物内蕴之气。经过探讨,学生发现了:在1977年的人物通讯中,作者对张秉贵人物形象描写更生动,客观评价成分较少;在2001年的人物通讯中,作者对袁隆平人物形象除生动描写外,客观评价占比较多;在2018年的人物通讯中,因所报道主人公钟杨已故,在采访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文本对报道主人公周边熟知人群进行了采访,突显了人物钟杨的精神风貌及优秀品质。因此,将描写与评价结合来看,更易促使学生领悟到通讯文本的“情理之趣”。
三、“融”新旧知识点,得写作训练之趣
张克中在《“研习”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选择性必修上册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一文中提及:“我们在进行整体教学设计时,所有的学习活动设计都要以语言实践为前提和基础,通过语言运用实现学习目标。”仔细探究《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以及部编版初中八年级第一单元中新闻评论《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的段落关联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清结构,明确观点,关注所选文本的关联词运用,以赏促析,并要求学生写一则对新冠疫情背景下对“个人劳动意义和价值”的思考“短评”,落实写作训练。这符合“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根据需要,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例如:
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文段一:首先使用并列式关联词“还……并且……”写出日本右翼对曾经犯下的滔天大罪矢口否认的罪恶行径,然后,用并列式关联词,呈现出历史对其行为的判定。这样,从批判到评定,揭穿了日本右翼的丑陋嘴脸,彰显了此次国行公祭的意义所在。
文段二:匠人的世界很小,用转折的关联词“但……”写出了小匠人的大行动。并进一步用递进式关联词“不仅……更……”强化这种行动的意义和价值。紧接着用两组转折关联词“从来不是……而是……”“从来不是……也不是……而是……”分别从正反两面,彰显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坚守工匠精神的崇高价值。
关联词的多少,极大地体现了语段的逻辑关系,可使文章观点更鲜明,论证更严密。
总之,“破”理念、“立”组合,“融合”单元人文主题,设计任务,觅单元“情理之趣”,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文知识,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构建更完备的语文知识体系,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黄厚江《让学习任务群走进课堂》,《语文建设》2020年第6期。
[2]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关键词:知识体系 破立融合 情理之趣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4.051
一、“破”先后之序,诗行单元教学之始
所谓“诗行单元教学之始”,就是打破旧有教学理念,将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诗歌前置教学,在吟诵中感受诗韵之美。潘纪平老师的《语文审美教育概论》言及:“感情活动与飞驰的想象在诗歌中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没有想象,感情无所依托,便成为空洞的感叹和鸣叫。”
《芣苢》《插秧歌》两首诗歌展现两组不同的人群:妇女群体和农民家庭群体。他们是最淳朴的劳动者群体,与自然产生“取”“予”交集:一个向大自然汲取—采芣苢,一个向大自然施种—插秧苗,于是,两者达成一种劳动和谐美。
“芣苢”即车前子,此意象,本身就暗示女子对生子的期待。借助于想象,学生对诗中女子沿坡采芣苢的形象展开想象:有新嫁的少妇,对着采到的芣苢出神;有多年未能诞下孩子的妇女,急急寻求一粒真实的新生种子;有尚未谙事的少女,加入采摘行列,活泼欢快地陪同亲人采摘芣苢。因此,洋溢文字间的,是呼之欲出的愉悦气氛。
《插秧歌》则不同,在劳动美中呈现出一种艰辛和不易。教师在引导学生吟诵品读后,让他们在想象农夫“低头折腰插秧劳作”的辛劳情态同时,补白一家人的精彩对话。这首诗描写了农民雨中插秧的紧张气氛。
教学诗歌不能仅仅局限于诗歌,教师要有整体教学设计意识,应从单元课文群中看到地域、时代、社会、民族等整体性概念,设计统一的学习活动,尝试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理解文本的内涵。
因此,教师可让学生结合现代音乐,借鉴学习《经典咏流传》的创作方式,为《芣苢》这首诗歌谱曲,并尝试做校内公益演出活动;结合《插秧歌》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实地进行江南民歌调查研究,写一份有关地域民歌特色的研究报告小论文。(参考选题:《江南民歌的发展与继承》《论地域文化对民歌的影响》)这样,教学训练可以从感性思維推进至理性思维,不断促使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新时期学生需要全面学习古诗之精华,明确其价值和优势,传承好的元素,融入新时期社会色彩,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立”人物内蕴之气,得单元“情理之趣”
形为实,神为虚,形神融合,文中人物自是通灵生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从三篇人物通讯描写入手,引导学生比较描写在三篇通讯中的使用差异。让学生从体会人物劳动的感性之美过渡为对文本理性的剖析探讨,助力学生觅得单元文本的“情理
之趣”。
例如,《喜看稻菽千重浪》中“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几句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了袁隆平在寻到稻种时的激动心情。文本通过音声烘染,呈现出对所写通讯人物的极大褒赞。这种生动的描写在本文中并不多见,但就是这点缀的一笔,和文中诸多的平实勾勒形成对照,更形象地体现袁隆平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理趣”之外的那份生活与事业交融的“情趣”,情理兼备,体现单元人文主题“劳动光荣”。
类似于这种点缀式描写,在其他两篇人物通讯中也存在。《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这些热情的话,像一股股清泉涌进张秉贵的心田,他感到自己的心和顾客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适当比喻和描写,给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张秉贵真实工作的切入口。《“探界者”钟杨》中“那次,我们跟着钟老师去采集高山雪莲。我们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的山地挺进时,钟老师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通过他人之口,呈现了“探界者”钟杨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三篇人物通讯,描写笔墨虽不多,却在大篇幅评价语段中“立”出了人物内蕴之气。经过探讨,学生发现了:在1977年的人物通讯中,作者对张秉贵人物形象描写更生动,客观评价成分较少;在2001年的人物通讯中,作者对袁隆平人物形象除生动描写外,客观评价占比较多;在2018年的人物通讯中,因所报道主人公钟杨已故,在采访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文本对报道主人公周边熟知人群进行了采访,突显了人物钟杨的精神风貌及优秀品质。因此,将描写与评价结合来看,更易促使学生领悟到通讯文本的“情理之趣”。
三、“融”新旧知识点,得写作训练之趣
张克中在《“研习”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选择性必修上册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一文中提及:“我们在进行整体教学设计时,所有的学习活动设计都要以语言实践为前提和基础,通过语言运用实现学习目标。”仔细探究《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以及部编版初中八年级第一单元中新闻评论《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的段落关联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清结构,明确观点,关注所选文本的关联词运用,以赏促析,并要求学生写一则对新冠疫情背景下对“个人劳动意义和价值”的思考“短评”,落实写作训练。这符合“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根据需要,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例如:
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文段一:首先使用并列式关联词“还……并且……”写出日本右翼对曾经犯下的滔天大罪矢口否认的罪恶行径,然后,用并列式关联词,呈现出历史对其行为的判定。这样,从批判到评定,揭穿了日本右翼的丑陋嘴脸,彰显了此次国行公祭的意义所在。
文段二:匠人的世界很小,用转折的关联词“但……”写出了小匠人的大行动。并进一步用递进式关联词“不仅……更……”强化这种行动的意义和价值。紧接着用两组转折关联词“从来不是……而是……”“从来不是……也不是……而是……”分别从正反两面,彰显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坚守工匠精神的崇高价值。
关联词的多少,极大地体现了语段的逻辑关系,可使文章观点更鲜明,论证更严密。
总之,“破”理念、“立”组合,“融合”单元人文主题,设计任务,觅单元“情理之趣”,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文知识,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构建更完备的语文知识体系,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黄厚江《让学习任务群走进课堂》,《语文建设》2020年第6期。
[2]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