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一生中的启蒙时期,要想使学生未来有好的发展,必须在小学阶段就得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又是一门重要学科,因此,学好小学数学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把趣味化教学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数学故事;实践;生活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小学生思想行为都较为感性,难免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会感觉枯燥无味,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设计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这样一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大脑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积极有益的思维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大有裨益。那么,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化呢?
一、 引用数学故事,增添课堂活力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首先要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把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数学故事引入数学课堂中,来增添数学课堂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故事的启发下,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奥秘。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就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分享给学生听,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课上,我明确了今天要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集市上,有一个卖西红柿的小摊贩,有个老奶奶买西红柿,她挑了一个大的两个小的让摊主给称一下是多少钱。摊主称了一下是8.75元,这时,老奶奶把大的放在一边,让摊主再帮忙称一下两个小的需要多少钱。摊主称了一下说7.5元,于是老奶奶给了摊主1.25元,拿走了那个大的西红柿,摊主顿时傻眼了。于是,我问学生:“为什么老奶奶花了很少的钱买到了一个大西红柿?老奶奶是怎样计算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立马被我调动了起来,对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充满了兴趣,于是,我和学生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学习。这样,我通过把数学小故事引入数学课堂,给枯燥的数学课堂增添了活力,促使学生热情高涨地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去,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 重视实践操作,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动手能力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学生的动手潜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来,这样一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以讲课为主的沉闷课堂,使得数学课堂“动”了起来,活跃了数学课堂的气氛。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就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图形,在实践中来验证多边形之间的关系,探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课上,我让学生先动手在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把平行四边形通过裁剪、平移,变成了以前学过的长方形,再观察平移后的图形面积是否有了改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看到平行四边形和边长相等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学生得出了可以运用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对平行四边形进行计算的结论,以此类推,我用相同的方法,让学生自行总结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梯形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我放弃了一味说教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行总结归纳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活跃了数学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的趣味性教学效果。
三、 巧用生活实物,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习题和例子都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主,以此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灵活地运用生活中的实物来进行教学,而不仅仅局限于尺子、三角板这些特定的教学工具,让学生用生活中的玩具来探索数学知识,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致会很高,也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學习《图形的平移》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每当学到绘画平移后的图形以及判断平移的格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总有学生不明白起始点在哪儿,终点又是哪个,从而对平移的格数判断错误,为了能够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并准确地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我把生活中学生爱玩的积木带进了数学课堂,让学生用长方形的积木在方格纸上沿水平方向移动,来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准确地数出图形平移了几个格数,如此一来,学生参与的兴趣高涨了,数起来也变得特别快,从长方形的一个顶点到对应的另一个顶点,很容易就得出了正确答案。这样,我通过灵活运用生活中的积木作为教学工具,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愿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趣味化教学是素质教育下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正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J].新课程导学,2012(21).
[2]苏建新.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4).
作者简介:
安廷永,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永和镇中心学校。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数学故事;实践;生活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小学生思想行为都较为感性,难免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会感觉枯燥无味,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设计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这样一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大脑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积极有益的思维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大有裨益。那么,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化呢?
一、 引用数学故事,增添课堂活力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首先要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把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数学故事引入数学课堂中,来增添数学课堂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故事的启发下,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奥秘。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就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分享给学生听,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课上,我明确了今天要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集市上,有一个卖西红柿的小摊贩,有个老奶奶买西红柿,她挑了一个大的两个小的让摊主给称一下是多少钱。摊主称了一下是8.75元,这时,老奶奶把大的放在一边,让摊主再帮忙称一下两个小的需要多少钱。摊主称了一下说7.5元,于是老奶奶给了摊主1.25元,拿走了那个大的西红柿,摊主顿时傻眼了。于是,我问学生:“为什么老奶奶花了很少的钱买到了一个大西红柿?老奶奶是怎样计算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立马被我调动了起来,对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充满了兴趣,于是,我和学生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学习。这样,我通过把数学小故事引入数学课堂,给枯燥的数学课堂增添了活力,促使学生热情高涨地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去,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 重视实践操作,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动手能力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学生的动手潜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来,这样一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以讲课为主的沉闷课堂,使得数学课堂“动”了起来,活跃了数学课堂的气氛。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就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图形,在实践中来验证多边形之间的关系,探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课上,我让学生先动手在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把平行四边形通过裁剪、平移,变成了以前学过的长方形,再观察平移后的图形面积是否有了改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看到平行四边形和边长相等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学生得出了可以运用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对平行四边形进行计算的结论,以此类推,我用相同的方法,让学生自行总结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梯形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我放弃了一味说教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行总结归纳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活跃了数学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的趣味性教学效果。
三、 巧用生活实物,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习题和例子都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主,以此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灵活地运用生活中的实物来进行教学,而不仅仅局限于尺子、三角板这些特定的教学工具,让学生用生活中的玩具来探索数学知识,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致会很高,也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學习《图形的平移》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每当学到绘画平移后的图形以及判断平移的格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总有学生不明白起始点在哪儿,终点又是哪个,从而对平移的格数判断错误,为了能够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并准确地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我把生活中学生爱玩的积木带进了数学课堂,让学生用长方形的积木在方格纸上沿水平方向移动,来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准确地数出图形平移了几个格数,如此一来,学生参与的兴趣高涨了,数起来也变得特别快,从长方形的一个顶点到对应的另一个顶点,很容易就得出了正确答案。这样,我通过灵活运用生活中的积木作为教学工具,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愿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趣味化教学是素质教育下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正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J].新课程导学,2012(21).
[2]苏建新.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4).
作者简介:
安廷永,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永和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