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其不仅是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德育教育还在塑造学生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数学教学的目标已不再单纯停留于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养成,而是更加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下面,笔者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与感悟,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这一问题浅谈一二,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化数学教学改革,实现教育教学融为一体。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材;常规;研究性学习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德智并举”已然成为新时期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德育因素进行充分挖掘,以使学生在习得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能够受到德育思想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并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融为一体。
一、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实现有效德育切入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一般有四个方面,分别是良好学习习惯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科学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数学教材和课后习题中都可以找寻到德育思想的踪迹。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对一些隐藏在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深层次地挖掘,并在明确教育目的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德育渗透的结合点,从而实现有效德育切入。
在教学“比例”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一道计算题,即让学生通过化简下列各组比来求出比值,看看其中有什么规律:66:44;192:128;72:48……题目还没写完,学生便争先恐后地算了起来。最终,学生发现每两组比都能组成比例,而且化简后的比都是3:2,比值都是1.5。于是,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出示了几面不同规格的国旗,同时将它们的长和宽标示了出来。这时学生明白了刚刚求得的比就是国旗长和宽的比,即3:2。之后,我又向学生出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如此,不仅使学生习得了数学知识,而且还使学生了解了如果对国旗故意焚烧、毁损、涂划或玷污,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充分利用课堂常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而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和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的舞台。因此,是否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常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衡量德育教育质量高低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从听、看、读、写、思、问、辨、检、说等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教育与终身发展奠基。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在每次做练习题前,我都要带领学生说一遍“三个一”,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面一拳”和“头正、肩平、臂开、身直、足安”,并让学生边说边观察,及时纠正错误的书写姿势。通过日复一日地强调,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其次,我还要求学生用本干净整洁,字迹清楚规范,并有一定的书写速度。此外,在答题的过程中,我还着力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和检查的习惯。如此,通过充分利用课堂常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既保障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又使之逐渐内化为了学生稳定的学习品质。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由于数学极具逻辑性和严密性,因而从本质上来说,数学是一种精神,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理性精神。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数学家大胆的猜想、假设和不懈的努力。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将课堂的主动权还于学生,并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亲身参与,以便在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认识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探索、求实的精神品质。
在教学“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了将一个圆等分成若干份,并将各个部分依次拼成近似长方形的动态过程,并引导学生通过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了圆面积公式。之后,我向学生问道:“圆除了可以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还能够转化成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接下来,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在这期间,有的小组将圆转化成了近似的梯形,有的小组将圆转化成了近似的三角形……无论采取哪种转化策略,各小组都在我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下正确推导出了圆面积公式。如此一来,既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又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探索、求实的意志品质。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将德育教育摆在与认知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之上,并在充分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德育目标与数学教学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內容在潜移默化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质,从而达成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参考文献
[1] 石生有.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7(22):103.
[2] 谢久清.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30(03):114-115.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材;常规;研究性学习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德智并举”已然成为新时期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德育因素进行充分挖掘,以使学生在习得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能够受到德育思想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并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融为一体。
一、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实现有效德育切入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一般有四个方面,分别是良好学习习惯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科学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数学教材和课后习题中都可以找寻到德育思想的踪迹。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对一些隐藏在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深层次地挖掘,并在明确教育目的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德育渗透的结合点,从而实现有效德育切入。
在教学“比例”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一道计算题,即让学生通过化简下列各组比来求出比值,看看其中有什么规律:66:44;192:128;72:48……题目还没写完,学生便争先恐后地算了起来。最终,学生发现每两组比都能组成比例,而且化简后的比都是3:2,比值都是1.5。于是,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出示了几面不同规格的国旗,同时将它们的长和宽标示了出来。这时学生明白了刚刚求得的比就是国旗长和宽的比,即3:2。之后,我又向学生出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如此,不仅使学生习得了数学知识,而且还使学生了解了如果对国旗故意焚烧、毁损、涂划或玷污,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充分利用课堂常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而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和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的舞台。因此,是否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常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衡量德育教育质量高低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从听、看、读、写、思、问、辨、检、说等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教育与终身发展奠基。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在每次做练习题前,我都要带领学生说一遍“三个一”,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面一拳”和“头正、肩平、臂开、身直、足安”,并让学生边说边观察,及时纠正错误的书写姿势。通过日复一日地强调,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其次,我还要求学生用本干净整洁,字迹清楚规范,并有一定的书写速度。此外,在答题的过程中,我还着力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和检查的习惯。如此,通过充分利用课堂常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既保障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又使之逐渐内化为了学生稳定的学习品质。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由于数学极具逻辑性和严密性,因而从本质上来说,数学是一种精神,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理性精神。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数学家大胆的猜想、假设和不懈的努力。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将课堂的主动权还于学生,并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亲身参与,以便在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认识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探索、求实的精神品质。
在教学“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了将一个圆等分成若干份,并将各个部分依次拼成近似长方形的动态过程,并引导学生通过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了圆面积公式。之后,我向学生问道:“圆除了可以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还能够转化成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接下来,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在这期间,有的小组将圆转化成了近似的梯形,有的小组将圆转化成了近似的三角形……无论采取哪种转化策略,各小组都在我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下正确推导出了圆面积公式。如此一来,既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又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探索、求实的意志品质。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将德育教育摆在与认知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之上,并在充分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德育目标与数学教学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內容在潜移默化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质,从而达成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参考文献
[1] 石生有.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7(22):103.
[2] 谢久清.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30(03):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