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机械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的一些现状,提出了对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一、机械专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各高职院校在构建教学课程体系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重视实践、拓宽基础、强调人文等改革思路与措施融于其中,營造一个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良好环境。从机械类课程体系来看,德、俄理论和实训并重,且结合较好,学生在校阶段能完成工程技术的训练。各国高职教学根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中文理工渗透的趋势非常明显,例如俄、德数理化基础课内容多课时较重。从专业设置来看,美、德、日专业面较宽,机械工程专业覆盖我国5~6个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种,肩负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其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需要更加注重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另外培养实践能力,是高职机械专业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向。
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都是采用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教学体系,没有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致使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低,不能满足企业单位实际工作的需要。传统高职教学模式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培养和课程建设紧密度不高。虽然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对教学形式已进行改革,意识到课程建设对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课程建设很多时候并不是完全围绕专业培养,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定位不清,最终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技能宽泛而不精,实践性不强,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2、教学模式不够优化 从当前高职院校机械教学模式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仍旧较为普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模式较难激发学生对机械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中,机械专业教学设计中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存在较大程序的脱节,两者之间没有实现动态性整合,基本都是先学基础课程后学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降低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知识是碎片化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
3、教学手段单一老化 许多高职院校机械专业的教学中,比如理论课,还是板书加课件,一些偏实践类的设计课程,仍然以平面图形为例进行教学,很少使用现在的信息化手段,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4、教师实践能力不强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引进了高学历的教师。因为他们接受的是本科式教学,所以理论知识基础好,但实践动手能力弱,在实践教学中,更多的是边学边教,这样的话就与企业实际技能需求有差距。另外现在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教师本身教学科研任务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掌握这些新技术新知识,导致教学与社会发展脱节,限制了教学效果。
5、教学设备分散,实训场地不足,目前的教学设备和实训条件不能满足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
6、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当前的校企合作主要是在学生实习、实训方面的合作,而没有开展像高职院校承担企业技术研发,共同开发优质课程资等深层次合作。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机械行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们以“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为基础,综合现在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
三、机械专业改革的措施和要解决的问题
(一)机械专业改革的措施
对相近学科、专业、实验、实训进行整合,打破课程及专业的界限,构建机械综合项目教学体系,以加强各相关专业的联系性和紧密性,提高学生对各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及综合应用能力,对专业对应岗位的从业能力、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大力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及维度,深入企业获得珠三角及周边城市机械专业的相关项目引入教学,将机械设计与相关专业如电子、自动化、信息等专业相结合,各学科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科交叉共同完成新形势下智能制造项目,在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为适应专业发展的趋势储备更多自动化及智能控制相关专业知识,丰富教学各环节,培养能适应现代机械专业发展改革趋势下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研究适合于中国智造2025新形势下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项目教学内容,以所学理论与实践为基础,以专业发展方向为导向,设置的项目遵循由简到难的难度梯度,由单一到综合的维度梯度,以机电一体化及智能制造为目标,培养既有专业素养又有工作技能能够长远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开发更多的与实际工作过程中相符合的项目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例如:进一步推广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及有限元分析软件在机械专业项目教学中的应用,方便学生形象进行项目过程模拟,增强综合技能。
研究适合于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我院)的开放式实验室方案,加大实验室投入,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教学场地,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与学科相结合的项目化教学提供必要场所。
在现有的实践教学环境中,进一步充实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如自行开发设计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等实训设备,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以满足教学需要。
加强与机械相关企业的联系,以熟悉当前的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定位,教师主动下企业进行锻炼,以达到“双师型”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
(二)机械专业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1)打破传统教学理念,转化“教、学、做”一体化、相关学科交叉综合性工程项目式教学模式。
2)解决教学方式固化,理论课程之间相互孤立、实践课程之间相互孤立,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孤立,专业之间相互独立、学科之间相互独立的现象。
3)解决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及现行实训设备脱离企业生产实际从而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问题。
4)改善当前各门课程各个专业“各自为政”的现状,加强教学的统筹性、综合性、智能性、创造性。
5)解决当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等现象,现有教学项目脱离岗位及企业实际的现象,更新教学项目内容。
6)项目教学的核心是教师的技能素质,拟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模式,以提高师资力量。
7)解决当前我院0开放式实验室的现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
8)加强我校资源整合,学科交叉互促互进,培养适合现时代学科交叉发展背景下的综合技能型人才,提高我院项目教学的考核力度。
9)有针对性的编写项目教学实训指导书/教材。
四、结束语
通过分析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方法,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的脚步在前进,教学的改革应该随着这会的步伐不断的改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结合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改进其项目教学方法和内容。
参考文献:
[1]钱菊;关于职高机械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好家长;2017年34期
[2]林强;王海文;肖杨;面向转型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年04期
[3]寇发荣;郭卫;张传伟;赵栓峰;新时期机械类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科教导刊(下旬);2016年07期
关键词: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一、机械专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各高职院校在构建教学课程体系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重视实践、拓宽基础、强调人文等改革思路与措施融于其中,營造一个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良好环境。从机械类课程体系来看,德、俄理论和实训并重,且结合较好,学生在校阶段能完成工程技术的训练。各国高职教学根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中文理工渗透的趋势非常明显,例如俄、德数理化基础课内容多课时较重。从专业设置来看,美、德、日专业面较宽,机械工程专业覆盖我国5~6个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种,肩负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其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需要更加注重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另外培养实践能力,是高职机械专业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向。
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都是采用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教学体系,没有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致使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低,不能满足企业单位实际工作的需要。传统高职教学模式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培养和课程建设紧密度不高。虽然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对教学形式已进行改革,意识到课程建设对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课程建设很多时候并不是完全围绕专业培养,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定位不清,最终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技能宽泛而不精,实践性不强,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2、教学模式不够优化 从当前高职院校机械教学模式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仍旧较为普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模式较难激发学生对机械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中,机械专业教学设计中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存在较大程序的脱节,两者之间没有实现动态性整合,基本都是先学基础课程后学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降低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知识是碎片化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
3、教学手段单一老化 许多高职院校机械专业的教学中,比如理论课,还是板书加课件,一些偏实践类的设计课程,仍然以平面图形为例进行教学,很少使用现在的信息化手段,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4、教师实践能力不强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引进了高学历的教师。因为他们接受的是本科式教学,所以理论知识基础好,但实践动手能力弱,在实践教学中,更多的是边学边教,这样的话就与企业实际技能需求有差距。另外现在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教师本身教学科研任务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掌握这些新技术新知识,导致教学与社会发展脱节,限制了教学效果。
5、教学设备分散,实训场地不足,目前的教学设备和实训条件不能满足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
6、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当前的校企合作主要是在学生实习、实训方面的合作,而没有开展像高职院校承担企业技术研发,共同开发优质课程资等深层次合作。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机械行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们以“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为基础,综合现在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
三、机械专业改革的措施和要解决的问题
(一)机械专业改革的措施
对相近学科、专业、实验、实训进行整合,打破课程及专业的界限,构建机械综合项目教学体系,以加强各相关专业的联系性和紧密性,提高学生对各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及综合应用能力,对专业对应岗位的从业能力、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大力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及维度,深入企业获得珠三角及周边城市机械专业的相关项目引入教学,将机械设计与相关专业如电子、自动化、信息等专业相结合,各学科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科交叉共同完成新形势下智能制造项目,在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为适应专业发展的趋势储备更多自动化及智能控制相关专业知识,丰富教学各环节,培养能适应现代机械专业发展改革趋势下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研究适合于中国智造2025新形势下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项目教学内容,以所学理论与实践为基础,以专业发展方向为导向,设置的项目遵循由简到难的难度梯度,由单一到综合的维度梯度,以机电一体化及智能制造为目标,培养既有专业素养又有工作技能能够长远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开发更多的与实际工作过程中相符合的项目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例如:进一步推广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及有限元分析软件在机械专业项目教学中的应用,方便学生形象进行项目过程模拟,增强综合技能。
研究适合于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我院)的开放式实验室方案,加大实验室投入,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教学场地,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与学科相结合的项目化教学提供必要场所。
在现有的实践教学环境中,进一步充实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如自行开发设计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等实训设备,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以满足教学需要。
加强与机械相关企业的联系,以熟悉当前的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定位,教师主动下企业进行锻炼,以达到“双师型”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
(二)机械专业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1)打破传统教学理念,转化“教、学、做”一体化、相关学科交叉综合性工程项目式教学模式。
2)解决教学方式固化,理论课程之间相互孤立、实践课程之间相互孤立,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孤立,专业之间相互独立、学科之间相互独立的现象。
3)解决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及现行实训设备脱离企业生产实际从而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问题。
4)改善当前各门课程各个专业“各自为政”的现状,加强教学的统筹性、综合性、智能性、创造性。
5)解决当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等现象,现有教学项目脱离岗位及企业实际的现象,更新教学项目内容。
6)项目教学的核心是教师的技能素质,拟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模式,以提高师资力量。
7)解决当前我院0开放式实验室的现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
8)加强我校资源整合,学科交叉互促互进,培养适合现时代学科交叉发展背景下的综合技能型人才,提高我院项目教学的考核力度。
9)有针对性的编写项目教学实训指导书/教材。
四、结束语
通过分析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方法,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的脚步在前进,教学的改革应该随着这会的步伐不断的改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结合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改进其项目教学方法和内容。
参考文献:
[1]钱菊;关于职高机械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好家长;2017年34期
[2]林强;王海文;肖杨;面向转型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年04期
[3]寇发荣;郭卫;张传伟;赵栓峰;新时期机械类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科教导刊(下旬);2016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