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古人科举应试“一篇文章定终身”有其片面性,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小学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方面基础打得如何,将影响学生一生。
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各科学习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学期几次习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的。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当好的习作习惯一旦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把习惯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各个年级的教师根据年段要求,注重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
国外作文教学十分重视素描练习。如,法国让学生通过观察人的面部表情、外貌特征,以及天气、树林、道路来表现“快乐”和“忧愁”。还就某一事物,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集体素描训练,几个人依次往下写,最后整理成文。前苏联十分风行素描教学。苏霍姆林斯基在为学生提供的233个作文题中,写生性质的观察作文题有116个,占1/2。他们的观察作文分为两类:一类是艺术性的描写文,例如《学校里的花》、《晚霞》、《春天的溪流》、《树林里的冬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描写大自然的美景,可以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另一类是科学性的描写文,例如《燕子筑巢》、《小麦是怎样抽穗的》、《湖与河的比较》、《蚂蚁的生活》。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习作训练的初期,特别是在学生课外练笔时,提倡进行素描训练。
和国外小学生相比,我国小学生写记实作文、想象作文的水平并不差,差距最大的恐怕是进行研究性习作这一方面。我们从报章杂志上了解到,到美国读书的中国的10岁孩子,可以就《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个题目,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写成一篇介绍自己祖国的大文章,竟然打印成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可见研究性作文能力有多强。这种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至少需要以下两方面的支撑:1、比较大的阅读量,较强的阅读能力。如,美国二年级英语课本,一课就有六七页;纽约州规定小学生每年必读25本书。2、有写研究性作文的传统,并有一套指导方法。首先,师生提出论题,大到《如何改进种族关系》、《安乐死》、《在荒岛上你将怎样生活》、《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小到《以雜志的形式介绍一种动物》、《有计算器还要不要背乘法表》,并确定具体的文章题目;而后围绕论题大量阅读,搜集资料,并对掌握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最后整理成文。在写的时候,要思考:我为什么要写(目的),写什么(题目、内容),怎么写(顺序及表达方法),为谁写(读者)。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极大地锻炼了阅读能力,对生活感悟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这种研究性作文是非常有用的,写研究性作文是很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建议结合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和当地实际,适当练写研究性习作,以便在这方面和国际接轨。
习作首先要有内容,很多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之中,需要在观察中发现;有了内容,要想写好作文,还要靠精心地安排、组织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哪里要平铺直叙、哪里要画龙点睛,都要想清楚;心里有了“谱”,要想最终写成一篇好作文,还要看语言表达的功夫。因此,平时进行作文教学,观察、思维、表达都不能忽视,三者要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正如叶老所说:“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的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养成推理下判断都有条理的习惯,又是一种功夫。”“还有一种功夫是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叶老在这里强调,要想写好文章,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维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先说培养观察能力。谁的观察能力强,谁善于发现,谁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叶老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要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小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不强,要悉心培养。二要培养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三要培养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四要养成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知道个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写观察日记(可定点观察,可移步观察,可连续观察)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好办法。有个小学生,学了课文《小壁虎借尾巴》,就捉了一只壁虎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天天观察。过了几天,他发现壁虎在吃自己的尾巴。这个同学根据观察中的发现,写成了观察日记。
再说培养思维能力。叶老说过:作文无非是想心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可见构思对于作文的重要性。想心思,想什么?不外乎想为什么写(文章主旨);写哪些,不写哪些(文章内容);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叙述顺序);怎么写(语言和表达方法)。想的过程,就是把思想、语言、写法合在一起思考的过程,俗称“打腹稿”,想明白了,往往就能一气呵成写下来。训练小学生“想心思”,可以指导他们拟提纲,用提纲帮助想得更清楚、更全面、更有条理。
最后说培养表达能力。这里主要指语言的表现力。这要靠两个积累:一个是语言材料的积累,一个是语言范式的积累。一定要多读多背,还要在课内外阅读中给学生“点化”。厚积必能薄发。多读多背多练笔,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
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各科学习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学期几次习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的。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当好的习作习惯一旦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把习惯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各个年级的教师根据年段要求,注重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
国外作文教学十分重视素描练习。如,法国让学生通过观察人的面部表情、外貌特征,以及天气、树林、道路来表现“快乐”和“忧愁”。还就某一事物,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集体素描训练,几个人依次往下写,最后整理成文。前苏联十分风行素描教学。苏霍姆林斯基在为学生提供的233个作文题中,写生性质的观察作文题有116个,占1/2。他们的观察作文分为两类:一类是艺术性的描写文,例如《学校里的花》、《晚霞》、《春天的溪流》、《树林里的冬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描写大自然的美景,可以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另一类是科学性的描写文,例如《燕子筑巢》、《小麦是怎样抽穗的》、《湖与河的比较》、《蚂蚁的生活》。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习作训练的初期,特别是在学生课外练笔时,提倡进行素描训练。
和国外小学生相比,我国小学生写记实作文、想象作文的水平并不差,差距最大的恐怕是进行研究性习作这一方面。我们从报章杂志上了解到,到美国读书的中国的10岁孩子,可以就《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个题目,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写成一篇介绍自己祖国的大文章,竟然打印成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可见研究性作文能力有多强。这种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至少需要以下两方面的支撑:1、比较大的阅读量,较强的阅读能力。如,美国二年级英语课本,一课就有六七页;纽约州规定小学生每年必读25本书。2、有写研究性作文的传统,并有一套指导方法。首先,师生提出论题,大到《如何改进种族关系》、《安乐死》、《在荒岛上你将怎样生活》、《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小到《以雜志的形式介绍一种动物》、《有计算器还要不要背乘法表》,并确定具体的文章题目;而后围绕论题大量阅读,搜集资料,并对掌握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最后整理成文。在写的时候,要思考:我为什么要写(目的),写什么(题目、内容),怎么写(顺序及表达方法),为谁写(读者)。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极大地锻炼了阅读能力,对生活感悟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这种研究性作文是非常有用的,写研究性作文是很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建议结合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和当地实际,适当练写研究性习作,以便在这方面和国际接轨。
习作首先要有内容,很多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之中,需要在观察中发现;有了内容,要想写好作文,还要靠精心地安排、组织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哪里要平铺直叙、哪里要画龙点睛,都要想清楚;心里有了“谱”,要想最终写成一篇好作文,还要看语言表达的功夫。因此,平时进行作文教学,观察、思维、表达都不能忽视,三者要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正如叶老所说:“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的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养成推理下判断都有条理的习惯,又是一种功夫。”“还有一种功夫是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叶老在这里强调,要想写好文章,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维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先说培养观察能力。谁的观察能力强,谁善于发现,谁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叶老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要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小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不强,要悉心培养。二要培养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三要培养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四要养成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知道个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写观察日记(可定点观察,可移步观察,可连续观察)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好办法。有个小学生,学了课文《小壁虎借尾巴》,就捉了一只壁虎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天天观察。过了几天,他发现壁虎在吃自己的尾巴。这个同学根据观察中的发现,写成了观察日记。
再说培养思维能力。叶老说过:作文无非是想心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可见构思对于作文的重要性。想心思,想什么?不外乎想为什么写(文章主旨);写哪些,不写哪些(文章内容);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叙述顺序);怎么写(语言和表达方法)。想的过程,就是把思想、语言、写法合在一起思考的过程,俗称“打腹稿”,想明白了,往往就能一气呵成写下来。训练小学生“想心思”,可以指导他们拟提纲,用提纲帮助想得更清楚、更全面、更有条理。
最后说培养表达能力。这里主要指语言的表现力。这要靠两个积累:一个是语言材料的积累,一个是语言范式的积累。一定要多读多背,还要在课内外阅读中给学生“点化”。厚积必能薄发。多读多背多练笔,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