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然大物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i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一向认为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巷子。虽然容得下车辆进出,但会车时必须有一方退到丁字路口。虽然房屋造得还算整齐,但只有拮据的老年人和没想头的年轻人才甘于在此度过余生。就连环卫车清理垃圾槽时都表现得十分不屑,临走要在地上留下许多残渣。他的上班时间比环卫车稍晚,因此每天早晨他都踏着垃圾残渣,捂着鼻子走出巷子。而今天不只如此。
  一个庞然大物趴在巷子边一辆餐车旁边,餐车的各个缝隙布满了前夜、前前夜的油渍和米饭粒。庞然大物姿势难看,一动不动。他的头埋在左臂里,右臂似乎曾企图抓住什么,最后只好伸出五指抠着地上的水泥缝。晨风吹过,垃圾残渣被吹到他的腋下、他的膝弯……他想绕开那庞然大物,可巷子太窄,再绕也只有三步之遥,因此他清楚看到庞然大物身穿灰色T恤衫,背上还印着个显眼的“V”字。即便没有“V”字,由这体形也一看便知,他是巷子口便利店那位老阿姨的儿子。
  他感到一阵不适,早餐在胃里已快待不住了。便利店的门紧闭着,老阿姨看来还不知情。好在一辆警车已赶过来停在丁字路口,两个穿制服的警察向这边走来。也许是环卫工人看到了,报了警。这样一来,他也不必费心去敲开便利店的门,不必通知老阿姨,不必承担看到的责任。于是他快步走向公交站。
  他走了,胃里的不适感却停留了一天。地上没有血迹,也没有打斗的痕迹,走过时似乎闻到些酒味儿,却又不像,也许是垃圾残渣的酸臭味儿。他究竟是怎么死的?想到那個画面,他就有些晕车。于是他去想便利店的老阿姨。她已六七十的高龄,突然失去儿子,该如何承受?说实话,他对这庞然大物向来没有好感——正当壮年,身宽体胖,却整日瞎混,嬉皮笑脸,丝毫看不出生活的压力对他有什么影响。尽管如此,却看得出老阿姨一直宠着他。
  宠坏了,他想,要是没宠坏,恐怕也不至于落得今天这般场景。然而我呢?我没有被宠坏,生活的压力天天鞭策着我,我不也和这庞然大物一样住在这毫无悬念的巷子里!不一样——他是个没想头的年轻人,而我只是暂居;他心甘情愿,而我只是暂居……天灰蒙蒙的,他把不适感带到单位,同事看出他脸色有些发黄。发黄又如何?红润又如何!他想。早上的画面又出现在他脑子里,庞然大物就那样趴着,等待警察处理,再等待亲人处理,最后等待大地的处理……就像路边死了一只猫、一只狗甚至一只麻雀、一只老鼠一般……处理掉尸体,处理掉痕迹,世界恢复原样。除了亲人的悲痛,没有什么和坟墓一起留存下来。而最后的最后,悲痛和坟墓也终会消失。


  吃午饭的时候,他尽量选一些缓解不适的菜。吃晚饭的时候,他脸色已不再发黄。想起那个画面,他的晚饭已不会在胃里待不住。可是想起那个巷子,他的郁闷、焦虑、暴躁……一切糟糕的情绪似乎都涌上心头。
  走到丁字路口,他已能够想象老阿姨悲痛地哭泣,亲友和邻居们聚坐在便利店门口,丧葬物品一应俱全……他还没有见到过人们在这样狭窄的巷子里举办丧事,那一定非常简陋。不知道按这里的习俗,这样的场景会持续几天……然而巷子还是往常漆黑的巷子,路灯在巷口意思意思,就不再深入。路上的照明全靠两侧房屋的灯火。垃圾车留下的残渣被车辆和行人轧扁,不会再随风而动。巷口的便利店照常营业,老阿姨坐在柜台处,打了一个很长的哈欠。这时候,一个庞然大物突然从便利店门口蹦出来,迎面跑向巷子外。老阿姨紧跟着站起身,用苍老的方言骂道:“回来!再喝酒你就不要回来!”
  庞然大物和他擦肩而过,笑着向他挤眉弄眼。他转身看着庞然大物的背影,看着那背上巨大的“V”字扭来扭去,渐渐走远。
  [责任编辑 王彦艳]
其他文献
如你所知,农村的房子,正房是不叫客厅的,而是叫堂屋。在我的家乡,这个“堂”字又发生了奇怪的音变,后鼻音变成前鼻音,所以堂屋听起来是“坛屋”。事实上,我家乡的方言中充满了这种无法解释其原因的很无厘头的音变。它们使家乡话土味浓重,牙碜得让人直打寒战。但是,不管喜欢不喜欢,它们已经像母乳一样被我吃进骨头里,永远无法摆脱。我四十多岁了,嘴里至今仍然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下意识地蹦跳出几个土音,让我刻意营造的
期刊
远远地眺望那丛林般的各种款式的手机,就知道又是一群爱凑热闹的人在凑热闹。走近一瞧,是一起交通事故。警察、医护人员紧张地处理现场,路人甲乙丙丁并不比他们轻松,各自忙碌地用手机抢角度,甚至趴在地面从他人两腿之间拍照或录视频。不久,他们就会发到各自的朋友圈或不同的微信群。  我曾是电视人,当年也这样拍过,尤其是车祸……  那个激情澎湃的冬夜,犹如昨日,我与同事加班后吃了火锅,走在雪花纷飞的街头,眼前一辆
期刊
又到了黄叶落地鸡瘦羊肥的季节,看着衰草遍地,让人不由得想起独角龙。  它当种羊纯属意外。刚开春,二黑大娘把所有两个月大的小公羊请刘斜子全部阉割。刘斜子用手按住公羊的后腿稍微向上抬,膝盖压在羊身上后半部,半跪着,手起刀落。公羊一声惨叫,两只带点儿血迹的椭圆形的腥鲜的外腰(羊蛋)被扔在事先准备好的瓷盆里,算是给二黑大爷陪刘斜子晚上喝酒的一道下酒菜。刘斜子手段极高,干净利索,在羊的刀口上洒些白酒,从来不
期刊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岁月倥偬间,《百花园》已经办到第600期了。  1950年5月,《百花园》的前身《郑州文艺》创刊。后来,这本刊物先后更名为 《百草园》 《百花园》等。历经数度停刊、复刊,1978年1月,《郑州文艺》再次复刊。1981年,正式恢复《百花园》 刊名,沿用至今。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百花园》 以朝气蓬勃的青春性,在文学期刊界已负盛名。从维熙、刘绍棠、孟伟哉、南丁、冯骥才、史铁生、
期刊
讲真的,谁也说不清究竟有几个仙来过,反正那是久远的传说了,只是一直没消散,依然弥漫在这个被神化了很久很久的庄子里。如庄头那棵垂柳,在那里很久很久了,一辈人都入了土,它依然仿佛没有任何变化,容颜冰冻的贵妇人一般守护在那里,凝视着庄子。  大能人躺了一个月了,抽了八十来年的烟袋,也跟大能人一起躺了一个月。用胶布缠了一圈又一圈的烟杆,在大能人耳边嘤嘤细语,讲述着彼此之间长久的友谊和精彩的故事。大能人是庄
期刊
老戏骨早被人忘了名字。有人说姓张,有人说姓刘,甚至还有人说他应该是姓戏。  他打小是个没见过爹娘的孤儿,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为了不饿肚子,逢人家有红白大事,他就去帮厨。好多厨师见他机灵透钻,都想收他为徒。  十二岁时他迷上了戏。七里八乡逢会赶集唱大戏,他便去看,眼瞪得溜儿圆,支棱着俩招风耳听得入迷。连草台班子的戏他也一场不落,有时听入境处,一忽儿哭得一把鼻子一把泪,一忽儿兀自哈哈大笑,手舞足蹈,惊
期刊
小小说一两千字的篇幅,在长篇小说作家的笔下,也许就是写一个细节、一段风景,但小小说作家要在一两千字以内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在我看来,优秀的小小说作家首先应该是优秀的结构师,在他的精心结构下,一两千字的体量就会发酵、膨胀。  我读奚同发的三篇小说,仿佛看到一个高明的结构师在以不同的方式来构建艺术世界。  《躲》讲的是一个退休警察的故事。作者采用了思维反转的结构。一开始写刑警窦文贵退休后想要悠闲
期刊
这天早晨,沟里村的高音喇叭响了两次。  头一次是村委会主任赵大壮做广播,时间是在清晨5点左右,人们正要起床而还没有起床的工夫。大壮38岁,身体强壮,嗓音嘹亮。他的广播唤醒了沟里村的山山水水,回声传来,到处都在替他说话。大壮很动感情地说:“乡亲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咱们村委会主任赵大壮!我昨天丢了一件东西,而恰恰这件东西丢失不得,丢了它我在这个夏天就要受罪,就得又憋又闷又得长热疙瘩。更重要的是,它有着
期刊
眉子家脱贫后,眉子忧郁的眼神明澈起来。她那颗从小到大空落落的心,也渐渐丰盈起来。  按说,眉子已经不再与这个小镇有什么牵连了,但眉子仍然偶尔在小镇上出现。眉子高挑个子,穿一身黑色的衣服,有点儿瘦,一点儿都不像这个小镇上女孩子的打扮。她挎一个时尚的坤包,在斜斜的雨丝里走着。  眉子很美,瘦瘦的瓜子脸,做了很专业的文眉,眼睛很明亮,左边脸颊靠近嘴边有一颗淡淡的蓝痣。  眉子仍在雨丝里走着。妈妈说过,再
期刊
我第一次去帮扶户赖青久家,是隊长龚海鹏陪着去的。车从刘湾、滴垴、下寨几个小队驶过,七扭八拐,从谷底爬上梁顶。道弯路窄,但都已硬化,还不算太难走。远远地看到,山嘴上有几株落完了树叶显得灰黑的树木和一户人家高耸的蓝色屋顶。龚队长让停车,说:“前面车不能走了。秋天的时候已经挖好了路基,打通最后一公里,现在天冻了,没法硬化,停工了。”  我只好拿上扶贫手册、各种表格,步行前往。我一边躲避着挖虚的土,一边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