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对教学的意义,对一个学生,乃至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影响深远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解除人的烦恼,使人快乐,使人奋进。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在初中阶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净化学生的思想。
关键词:初中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引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基础上,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使其具有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具体来说,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让学生具有较为准确的感知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非常活跃的因素,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渠道、多内容、多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让课堂变得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要生动而活泼。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质量与效益。
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以往一味的唱歌课堂,采用了包括声乐、乐理知识、视唱练耳、节奏练习、舞蹈、指挥等多种活动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大大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
2、让学生变得主动。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
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以往一味的教师教,学生唱的灌输式模式,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人人参与活动的教学活动模式。
3、教学中,不断拓展音乐视野。因此精心选材,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不断给予学生学习空间,提出新问题,新信息。
二、学会审美
音乐教学是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格外的重要,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以及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以及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和创造音乐。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1、如何能提高审美能力
(1)歌曲学习,激发表现欲望,感受音乐美。
(2)运用演唱、演奏、表演,理解音乐美。
(3)创设情境,引导参与表现,体现音乐美。
2、如何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让学生自己搜集作品的相关资料,创作背景等,引起重视。
(2)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
(3)重视感受与鉴赏。
(4)培养学生对美的评价能力。
当一名教师掌握了音乐教学的任务、核心、语言后,教学模式就显的更为重要了,就像功夫很好的人,手里又有了把好刀,而这刀如何掌控才能起到做大的效应呢?这就要看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了。
三、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
1、发散思维,焕发活力。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一般都是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单解性,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与联想。现在上欣赏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例如,在学习《卡门序曲》时,教师在放音乐之前,先不要给学生讲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自己讲一讲他们知道的有关歌剧《卡门》的内容,比一比谁的故事更精彩,然后对评选出的几个故事分组由学生为《序曲》配乐,再比一比哪组配得最好。最后教师再完整的讲述内容,引出教材,并播放《卡门序曲》的音乐,让学生比较自己与教师讲述的故事、配乐有哪些异同。这样就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多变的思维参与教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在此类开放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通过自主地体验和探索,求新、求异、求广地学习,逐步培养了创新的意识和胆识,从而使音乐课真正的“活”起来,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2、创新教法,大胆实践。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也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想象、解释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体现自我个性。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我的要求是:一要符合歌曲情绪,二要与众不同,假如创作得好,全班同学都用他们创作的节奏为歌曲伴奏。结果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出了许多不同的富有特性的节奏。我协同他们把创作的节奏整理书写出来,写成打击乐器合奏谱,让他们用合奏的方式为同学们的演唱伴奏。
3、创设舞台,展示自我。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节良好的音乐课,教师既不能让学生长时间地呆呆地坐在那里光唱,这样学生对音乐课很难产 生兴趣。也不能让学生自始至终的不停的忙动,这样课堂纪律既乱,学生又累。教师还会力不从心。参与者的强度和规模应该是:有动有静、全员参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分小组进行活动,使动觉参与和心灵参与相结合。从而达到个体动静互换,整体动静互换,使一节课张弛有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用声势、身体、乐器、伴奏、合奏、表演、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唱脸谱》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演唱,并表演京剧演员亮相动作;;再如,七年级新教材中的《牧马之歌》,教师也可以提示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创编,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摇头、耸肩、扭腰等动作,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再如《让世界充满爱》模仿演唱:领唱——合唱——轮唱——领唱。学生在动中学音乐,在动中感受音乐,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
結语: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必须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改革音乐课堂教学,用全新的音乐教育观点来指导我们的音乐教学实践。只有掌握了音乐教学的这些主要方式方法,才能上好初中音乐课。
关键词:初中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引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基础上,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使其具有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具体来说,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让学生具有较为准确的感知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非常活跃的因素,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渠道、多内容、多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让课堂变得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要生动而活泼。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质量与效益。
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以往一味的唱歌课堂,采用了包括声乐、乐理知识、视唱练耳、节奏练习、舞蹈、指挥等多种活动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大大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
2、让学生变得主动。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
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以往一味的教师教,学生唱的灌输式模式,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人人参与活动的教学活动模式。
3、教学中,不断拓展音乐视野。因此精心选材,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不断给予学生学习空间,提出新问题,新信息。
二、学会审美
音乐教学是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格外的重要,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以及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以及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和创造音乐。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1、如何能提高审美能力
(1)歌曲学习,激发表现欲望,感受音乐美。
(2)运用演唱、演奏、表演,理解音乐美。
(3)创设情境,引导参与表现,体现音乐美。
2、如何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让学生自己搜集作品的相关资料,创作背景等,引起重视。
(2)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
(3)重视感受与鉴赏。
(4)培养学生对美的评价能力。
当一名教师掌握了音乐教学的任务、核心、语言后,教学模式就显的更为重要了,就像功夫很好的人,手里又有了把好刀,而这刀如何掌控才能起到做大的效应呢?这就要看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了。
三、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
1、发散思维,焕发活力。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一般都是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单解性,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与联想。现在上欣赏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例如,在学习《卡门序曲》时,教师在放音乐之前,先不要给学生讲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自己讲一讲他们知道的有关歌剧《卡门》的内容,比一比谁的故事更精彩,然后对评选出的几个故事分组由学生为《序曲》配乐,再比一比哪组配得最好。最后教师再完整的讲述内容,引出教材,并播放《卡门序曲》的音乐,让学生比较自己与教师讲述的故事、配乐有哪些异同。这样就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多变的思维参与教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在此类开放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通过自主地体验和探索,求新、求异、求广地学习,逐步培养了创新的意识和胆识,从而使音乐课真正的“活”起来,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2、创新教法,大胆实践。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也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想象、解释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体现自我个性。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我的要求是:一要符合歌曲情绪,二要与众不同,假如创作得好,全班同学都用他们创作的节奏为歌曲伴奏。结果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出了许多不同的富有特性的节奏。我协同他们把创作的节奏整理书写出来,写成打击乐器合奏谱,让他们用合奏的方式为同学们的演唱伴奏。
3、创设舞台,展示自我。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节良好的音乐课,教师既不能让学生长时间地呆呆地坐在那里光唱,这样学生对音乐课很难产 生兴趣。也不能让学生自始至终的不停的忙动,这样课堂纪律既乱,学生又累。教师还会力不从心。参与者的强度和规模应该是:有动有静、全员参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分小组进行活动,使动觉参与和心灵参与相结合。从而达到个体动静互换,整体动静互换,使一节课张弛有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用声势、身体、乐器、伴奏、合奏、表演、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唱脸谱》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演唱,并表演京剧演员亮相动作;;再如,七年级新教材中的《牧马之歌》,教师也可以提示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创编,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摇头、耸肩、扭腰等动作,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再如《让世界充满爱》模仿演唱:领唱——合唱——轮唱——领唱。学生在动中学音乐,在动中感受音乐,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
結语: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必须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改革音乐课堂教学,用全新的音乐教育观点来指导我们的音乐教学实践。只有掌握了音乐教学的这些主要方式方法,才能上好初中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