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题作文是中学作文训练中一种常见的题型,也是中考中常出现的一种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题型。跟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相比,命题作文有它的优势,即少了定题障碍,可以直接审题构思写作。但是因为学生缺乏审题的技巧,写作中常出现“跑题”的现象。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这里粗浅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放手练习找到问题
尽管在命题作文中学生会有许多共性的不足,但是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对作文的悟性不同,对不同文体的熟练程度不同,决定了他对于命题作文的理解不同。在文中表现出的缺陷也不同。所以先练习很有必要,这类似于“看菜吃饭”。先练习才能“对症下药”,找出问题所在。笔者在教学中曾以《根与花的对话》为题,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批阅的时候惊人地发现:同学们约好了似的,不写具体花名,不写具体场景。只写根是依老卖老,写花因骄傲而结果凄惨……一篇一篇地翻过去,读之如同嚼蜡。掩卷思考得出结论:学生不是不懂题意,而是不会审清题,不会审好题。
二、巧设问题同题重审
笔者还以《根与花的对话》为例说说这方面的教学经历。笔者设计一些学生作文中常见的不足进行讲评。读了四篇学生作文,下面静悄悄的。可当笔者询问解决的方案时,课堂上立即消除沉默的气氛。于是笔者开始提问(通过多媒体放映的形式):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根与花呢?是什么花的根与花在对话呢?他们是在哪里对话的呢?他们是在同一株植物上吗?如果不是同一株植物上的根与花可以吗?当时的天气怎样?这种天气影响他们谈话吗?他们的话题是什么?是有关于他们自身的还是有关于他人?如果谈的是有关于他人的是否可以呢? 同学们的答案精彩纷呈:地球上可以生长植物的地方都可能有花:花的种类有很多:菊花、牡丹、荷花、大丽花、雪莲花……可能在的地方有很多:可以是悬崖峭壁上,可以是池塘里,可以是公园里,可以是大森林里,可以是乡间小路旁……可以是同一株植物的花与根,也可以是不同植物的花与根(但要靠近);当时的天气什么样都有可能,天气与他们的谈话有关;他们的话题可以是自身的人类的地球的,……有的同学甚至展开想象,似乎想把写的内容也说出来。
当第二天阅读同学们作为家庭作业的同题作文的时候,我不禁感叹同学们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他们所选的题材各异,主题有别,环境的渲染跟对话描写相得益彰!
三、读题设问互评练习
有了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同学们已对命题作文没有了畏难情绪,这时老师可以顺势而为,再作训练,唯其如此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才可牢固掌握。于是,笔者又出了一些作文题。比如:《最受我家欢迎的客人》、《等待》、《难忘的微笑》、《总有一把钥匙属于你》……但是,笔者稍微变了个方法,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功底好一些的同学就会把题目中的词拆开并且提出问题,中下水平的同学就会回答他们的问题,老师这时就完全是个领路人。只给他们指导和评价则可。比如第一个题目中有同学提问宠物算不算客人?食物中有益菌算不算客人?经过同学们的讨论,老师最后总结出结论:亲戚带来的宠物可以看做特殊的客人,而食物中的有益菌的到来,尽管为人们带来健康,但却不符合“客人”这个定义。所以不能作为客人。这样由提问到讨论再到定论这么一个过程,帮助同学们解决了“孰是孰非”的问题。提高了认识。如果审题这一大范围没有误差,下笔时心中自然就有底了。
四、同题齐做 共同评价
经过以上的训练,特别是第三个环节的一定量的练习,老师就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作文了。老师可以规定同学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题目的作文,而不加任何提示语,等到批阅完成之后,老师把发现的“问题”作文挑出,印发出来,以全班共同评论的形式为其纠错。如同学互评时有偏差,老师可及时予以纠正。务必让这些文章的作者们心服口服,必要时还得引导他们重新创作。一般而言。上述的问题主要是指审题方面是否有误差,如文采立意结构等问题。那又另当别论了。
说白了,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对题目“咬文嚼字”。特别要注意词语包含的意义范围。
以上的教学过程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揣摩摸索出来的,学生们经这么一练,确实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否适用于任何学生,就不可作一个定论了,同行们在教学中自然各有妙招,笔者在此一说。聊作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有更好的方法出现,共同为语文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这里粗浅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放手练习找到问题
尽管在命题作文中学生会有许多共性的不足,但是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对作文的悟性不同,对不同文体的熟练程度不同,决定了他对于命题作文的理解不同。在文中表现出的缺陷也不同。所以先练习很有必要,这类似于“看菜吃饭”。先练习才能“对症下药”,找出问题所在。笔者在教学中曾以《根与花的对话》为题,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批阅的时候惊人地发现:同学们约好了似的,不写具体花名,不写具体场景。只写根是依老卖老,写花因骄傲而结果凄惨……一篇一篇地翻过去,读之如同嚼蜡。掩卷思考得出结论:学生不是不懂题意,而是不会审清题,不会审好题。
二、巧设问题同题重审
笔者还以《根与花的对话》为例说说这方面的教学经历。笔者设计一些学生作文中常见的不足进行讲评。读了四篇学生作文,下面静悄悄的。可当笔者询问解决的方案时,课堂上立即消除沉默的气氛。于是笔者开始提问(通过多媒体放映的形式):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根与花呢?是什么花的根与花在对话呢?他们是在哪里对话的呢?他们是在同一株植物上吗?如果不是同一株植物上的根与花可以吗?当时的天气怎样?这种天气影响他们谈话吗?他们的话题是什么?是有关于他们自身的还是有关于他人?如果谈的是有关于他人的是否可以呢? 同学们的答案精彩纷呈:地球上可以生长植物的地方都可能有花:花的种类有很多:菊花、牡丹、荷花、大丽花、雪莲花……可能在的地方有很多:可以是悬崖峭壁上,可以是池塘里,可以是公园里,可以是大森林里,可以是乡间小路旁……可以是同一株植物的花与根,也可以是不同植物的花与根(但要靠近);当时的天气什么样都有可能,天气与他们的谈话有关;他们的话题可以是自身的人类的地球的,……有的同学甚至展开想象,似乎想把写的内容也说出来。
当第二天阅读同学们作为家庭作业的同题作文的时候,我不禁感叹同学们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他们所选的题材各异,主题有别,环境的渲染跟对话描写相得益彰!
三、读题设问互评练习
有了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同学们已对命题作文没有了畏难情绪,这时老师可以顺势而为,再作训练,唯其如此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才可牢固掌握。于是,笔者又出了一些作文题。比如:《最受我家欢迎的客人》、《等待》、《难忘的微笑》、《总有一把钥匙属于你》……但是,笔者稍微变了个方法,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功底好一些的同学就会把题目中的词拆开并且提出问题,中下水平的同学就会回答他们的问题,老师这时就完全是个领路人。只给他们指导和评价则可。比如第一个题目中有同学提问宠物算不算客人?食物中有益菌算不算客人?经过同学们的讨论,老师最后总结出结论:亲戚带来的宠物可以看做特殊的客人,而食物中的有益菌的到来,尽管为人们带来健康,但却不符合“客人”这个定义。所以不能作为客人。这样由提问到讨论再到定论这么一个过程,帮助同学们解决了“孰是孰非”的问题。提高了认识。如果审题这一大范围没有误差,下笔时心中自然就有底了。
四、同题齐做 共同评价
经过以上的训练,特别是第三个环节的一定量的练习,老师就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作文了。老师可以规定同学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题目的作文,而不加任何提示语,等到批阅完成之后,老师把发现的“问题”作文挑出,印发出来,以全班共同评论的形式为其纠错。如同学互评时有偏差,老师可及时予以纠正。务必让这些文章的作者们心服口服,必要时还得引导他们重新创作。一般而言。上述的问题主要是指审题方面是否有误差,如文采立意结构等问题。那又另当别论了。
说白了,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对题目“咬文嚼字”。特别要注意词语包含的意义范围。
以上的教学过程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揣摩摸索出来的,学生们经这么一练,确实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否适用于任何学生,就不可作一个定论了,同行们在教学中自然各有妙招,笔者在此一说。聊作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有更好的方法出现,共同为语文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