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在力图突破本国的界限,走向国际,因此,对英语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入大学后,包括以后的硕博生涯,大多是专业学科的英语,甚至有许多学科最前沿的文献均为英语文献,阅读量较大,而毕业论文、期刊论文的撰写,大多需要有英文摘要,若没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很难应付这些本专业学科的学习。所以,学生们需要在高中三年打好坚实的英语基础,以面对以后英语学习及运用的需要。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阐述支架式教学法的概念,并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该教学法进行切实的运用。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法;高中英语;教学
英语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手段,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传统的英语教学,特别是高中英语教学,大多立足于应试教育,让学生们在高考的压力下,不断增加对练习题的敏感性,但最终的结果却往往教出了许多“哑巴学生”,离开了做题的环境,就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说英语。而且,由于长期处于较大的压力环境下,學生们往往会以高考为目标,考完后学习的东西也就扔的差不多的,不利于以后的学习。因此,英语教学逐渐开始运用支架式教学法,将英语学习如同搭建房屋一般,将知识以结构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中,加深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
一、支架式教学概述
支架,顾名思义,就是建筑工程中的脚手架,支撑工人在较高的空间作业,一层接一层循序渐进的往高处搭建,并保护工人的安全。后来,这种概念被引入教学中,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即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构建成概念框架,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并以此为支架,一步一步往上攀升,实现知识的归纳总结,以及系统化建构,最终将学生的知识获取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该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需要多与学生交流,全方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以及相应的随堂练习,仔细观察学生们在这一教学计划下的课堂反应,以调整接下来的教学计划、内容与目的。与传统教学相比,该模式更加注重于学生的自主思考与独立判断,鼓励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发现自己对某些问题无法理解时,能主动询问老师,以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在对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路径的尝试,而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二、支架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以问题引入情境
支架式教学法的要求是首先找出学生“最邻近发展区”的位置与距离,再以此为依据,提出问题,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而选取的问题离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相距不能太远,应该是学生通过努力思索能触及答案的,并能通过学生对本身记忆库里储存的各种知识的调动,创建既往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间的联系纽带,逐渐从已知过渡到未知,再将未知变成已知,以实现知识认知水平的提高。比如,教师在问答环节展开提问时,学生由于对其中的单词或词组不明白以至于回答不上来,像“see…through…”,不少学生都不理解是什么意思,这时,教师发现问题后,替换成同类意思又能符合学生理解水平的词组,如“succeed”,学生能很自然的作出回答。这样一来,教师能发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水平,并根据这一水平对问题进行调整,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将已知的内容“succeed”与未知的内容“see…through…”进行关联,形成了教学支架,从而记忆并加深对这一词组的理解。
(二)用支架的搭建引发学生的探索
在进入学习情境后,便需要通过支架搭建引发学生对知识的独立探索。探索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需要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自行分析知识点,然后,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能顺着概念框架一步步向上攀升。比如,在学生还不知道或不熟悉某些方面表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做出示范,像按照一些教学要求的句式造句,让学生按照这一框架练习类似的表达。在学生学习中出现语法错误或选择单词出错时,教师需要及时,甚至反复的纠正,让学生完全明白近义词之间用法上的不同,以稳固支架的搭建。
(三)通过协作学习加强理解的正确性
在经过了学生们对知识的独立探索后,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知识点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观点,或者尚存在并未解决的问题。这时,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综合不同学生的意见与观点,最后形成一个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上,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并通过最终的效果评价环节,了解自身在支架学习中的学习能力及所起作用,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水平有一个较准确的了解。
三、小结
总之,通过支架式教学,可以帮助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构建一个较为坚实、牢固的知识结构体系,并通过相邻发展区,实现在英语学习中稳中求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丹妹.支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2):64-67.
[2]朱继瑞.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6,(3)
[3]陈雨宇.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9):253-254.
[4]刘亚丽.支架式教学理论在英语词汇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前沿,2015,(7):249,261.
[5]黎伟.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55-58.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法;高中英语;教学
英语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手段,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传统的英语教学,特别是高中英语教学,大多立足于应试教育,让学生们在高考的压力下,不断增加对练习题的敏感性,但最终的结果却往往教出了许多“哑巴学生”,离开了做题的环境,就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说英语。而且,由于长期处于较大的压力环境下,學生们往往会以高考为目标,考完后学习的东西也就扔的差不多的,不利于以后的学习。因此,英语教学逐渐开始运用支架式教学法,将英语学习如同搭建房屋一般,将知识以结构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中,加深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
一、支架式教学概述
支架,顾名思义,就是建筑工程中的脚手架,支撑工人在较高的空间作业,一层接一层循序渐进的往高处搭建,并保护工人的安全。后来,这种概念被引入教学中,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即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构建成概念框架,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并以此为支架,一步一步往上攀升,实现知识的归纳总结,以及系统化建构,最终将学生的知识获取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该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需要多与学生交流,全方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以及相应的随堂练习,仔细观察学生们在这一教学计划下的课堂反应,以调整接下来的教学计划、内容与目的。与传统教学相比,该模式更加注重于学生的自主思考与独立判断,鼓励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发现自己对某些问题无法理解时,能主动询问老师,以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在对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路径的尝试,而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二、支架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以问题引入情境
支架式教学法的要求是首先找出学生“最邻近发展区”的位置与距离,再以此为依据,提出问题,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而选取的问题离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相距不能太远,应该是学生通过努力思索能触及答案的,并能通过学生对本身记忆库里储存的各种知识的调动,创建既往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间的联系纽带,逐渐从已知过渡到未知,再将未知变成已知,以实现知识认知水平的提高。比如,教师在问答环节展开提问时,学生由于对其中的单词或词组不明白以至于回答不上来,像“see…through…”,不少学生都不理解是什么意思,这时,教师发现问题后,替换成同类意思又能符合学生理解水平的词组,如“succeed”,学生能很自然的作出回答。这样一来,教师能发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水平,并根据这一水平对问题进行调整,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将已知的内容“succeed”与未知的内容“see…through…”进行关联,形成了教学支架,从而记忆并加深对这一词组的理解。
(二)用支架的搭建引发学生的探索
在进入学习情境后,便需要通过支架搭建引发学生对知识的独立探索。探索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需要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自行分析知识点,然后,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能顺着概念框架一步步向上攀升。比如,在学生还不知道或不熟悉某些方面表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做出示范,像按照一些教学要求的句式造句,让学生按照这一框架练习类似的表达。在学生学习中出现语法错误或选择单词出错时,教师需要及时,甚至反复的纠正,让学生完全明白近义词之间用法上的不同,以稳固支架的搭建。
(三)通过协作学习加强理解的正确性
在经过了学生们对知识的独立探索后,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知识点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观点,或者尚存在并未解决的问题。这时,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综合不同学生的意见与观点,最后形成一个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上,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并通过最终的效果评价环节,了解自身在支架学习中的学习能力及所起作用,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水平有一个较准确的了解。
三、小结
总之,通过支架式教学,可以帮助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构建一个较为坚实、牢固的知识结构体系,并通过相邻发展区,实现在英语学习中稳中求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丹妹.支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2):64-67.
[2]朱继瑞.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6,(3)
[3]陈雨宇.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9):253-254.
[4]刘亚丽.支架式教学理论在英语词汇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前沿,2015,(7):249,261.
[5]黎伟.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