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的课堂教学绝不是照本宣科,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因此我认为真正的课堂教学的主人应该是学生。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
关键词:学生;课堂教学;主人;学习兴趣;角色;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50-001
一、导入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导入就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能登堂人室,进人知识的大厦。有了这种“兴趣”,就能促进学生更积极,更持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所以,“兴趣”是学习的动机,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一种动力。如在导入学习《童趣》时,我带了两小块玻璃和蓝墨水,当着学生面,我滴了一滴墨水在一块玻璃上,盖上另一块玻璃,两手挤压,立刻看见墨水通过挤压呈现出图案,有学生说“像只小狗”,还有学生说“像地图”。我换个位置挤压,有学生惊喜地喊道“像个老人头像”又有学生说:“是个小孩在跳”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我说:“你们看,两块玻璃和一滴墨水竟然能变幻出这么多造型,这都离不开同学们观察时丰富的想,象。由此说明,观察和想象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尤其是天真活泼的儿童,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充满想象力的文章——《童趣》。”通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就吸引了学生,增强了他们的兴趣,学习的干劲大增,共同感受文中“我”的“物外之趣”,分析产生的原因,还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谈了自己童年时期的“物外之趣”。整个课堂营造了“乐学”的气氛。
二、要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
在我们教学的实践中,往往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是一种让学生进入角色的途径和形式。学生进入了角色,用角色去感受课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那么,课文的情感内容也就落到了实处。在教《核舟记》时,我事先布置5名学生分别扮演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两个舟子。扮演者一上场,学生们都乐开了:扮演苏东坡的学生,头戴一顶高高的帽子,嘴上装了胡子,还带了一本大的线装书;扮演佛印的学生敞开外衣,以此代“袒胸露乳”,手臂上挂了一串珠子;扮演“舟子”的两位学生用竹竿作船桨,用纸折了一个水壶,手里拿了一把扇子。然后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字句铿锵,有声有色。扮演者依据课文各自摆好姿势,随读随演,其他学生依据课文评议他们的表演。课堂顿时活跃起来,连有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纷纷举手。学生们边提意见,表演者边改,课文知识就在提提改改中印人了学生的脑海中。课后学生还意犹未尽,觉得这样学习轻松。在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时,我也让学生分别扮演赫耳墨斯、雕像者,还把讲台布置成雕像店。在他们的表演中,让学生体会到赫耳墨斯的狂妄自大。
还记得教《沁园春·雪》,我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这位同学读得平平淡淡,毫无感情可言。于是,我要求这位同学做一做本课文的作者——伟人毛泽东:“现在你就是毛泽东,这首词就是你写的,此时的你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又被确立了领导地位,雪后登上千米的塬上,面对壮阔美景,心情会如何呢?请你再读一次。”待到他变换了角色,以“毛泽东”身份重读这首诗歌时,感情丰富,充满豪情壮志,并情不自禁地高高扬起了右手,很像个伟人。全班同学为他热烈鼓掌。角色变换由读者变成作品中人,同学们对诗歌的感情感悟得更加深透了。由此看出,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可以透视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进入了角色,就会把自己的感情和课文中人物的感情相沟通,就会把自己的生活与课文中人物的生活相比照,从而能够走进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课堂就掌控在了学生手中,思维在一次次的碰撞,进出一簇簇智慧的火花。
当然,由于时间、场合等不同,课文题材、体裁等差异,学生角色变换的方法和途径也不同。比如教学诗歌,就应该重视朗读法,让学生以诗作者的身份朗读“自己”的作品;教学剧本,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教学说明文就可以让学生做主人来介绍,如学习《故宫博物院》时,我让学生充当“导游”带我们游览故宫。
三、进行有效地合作学习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都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通过大家一起学习、探讨解决个体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合作成员通过合作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身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如学习《孔乙己》,在讲到孔乙己腿断了,学生都说是丁举人打的,我问“作者安排丁举人打折孔乙己的双腿,为什么不是安排丁老爷、丁乡绅、这有区别吗?”问题一出,学生炸开了锅,有说一样,有说不同,各不相让,我立即让他们分组探讨,并提示,“人的不同身份对揭示主题的作用不一样,会有什么不同呢?请结合起来考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很高,一会儿,他们就摆出了看法。我又乘热打铁,抛出一问“作者以小伙计的眼光来展开情节,为什么不以掌柜或者短衣帮或者孔乙己自己的眼光来写,这又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小组内探讨,再选代表发言。”这么一讨论,不仅挖深了小说的主题,更提高了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这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讨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主角。
参考文献:
[1][2]语文新课程标准
[3]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学生;课堂教学;主人;学习兴趣;角色;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50-001
一、导入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导入就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能登堂人室,进人知识的大厦。有了这种“兴趣”,就能促进学生更积极,更持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所以,“兴趣”是学习的动机,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一种动力。如在导入学习《童趣》时,我带了两小块玻璃和蓝墨水,当着学生面,我滴了一滴墨水在一块玻璃上,盖上另一块玻璃,两手挤压,立刻看见墨水通过挤压呈现出图案,有学生说“像只小狗”,还有学生说“像地图”。我换个位置挤压,有学生惊喜地喊道“像个老人头像”又有学生说:“是个小孩在跳”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我说:“你们看,两块玻璃和一滴墨水竟然能变幻出这么多造型,这都离不开同学们观察时丰富的想,象。由此说明,观察和想象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尤其是天真活泼的儿童,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充满想象力的文章——《童趣》。”通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就吸引了学生,增强了他们的兴趣,学习的干劲大增,共同感受文中“我”的“物外之趣”,分析产生的原因,还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谈了自己童年时期的“物外之趣”。整个课堂营造了“乐学”的气氛。
二、要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
在我们教学的实践中,往往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是一种让学生进入角色的途径和形式。学生进入了角色,用角色去感受课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那么,课文的情感内容也就落到了实处。在教《核舟记》时,我事先布置5名学生分别扮演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两个舟子。扮演者一上场,学生们都乐开了:扮演苏东坡的学生,头戴一顶高高的帽子,嘴上装了胡子,还带了一本大的线装书;扮演佛印的学生敞开外衣,以此代“袒胸露乳”,手臂上挂了一串珠子;扮演“舟子”的两位学生用竹竿作船桨,用纸折了一个水壶,手里拿了一把扇子。然后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字句铿锵,有声有色。扮演者依据课文各自摆好姿势,随读随演,其他学生依据课文评议他们的表演。课堂顿时活跃起来,连有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纷纷举手。学生们边提意见,表演者边改,课文知识就在提提改改中印人了学生的脑海中。课后学生还意犹未尽,觉得这样学习轻松。在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时,我也让学生分别扮演赫耳墨斯、雕像者,还把讲台布置成雕像店。在他们的表演中,让学生体会到赫耳墨斯的狂妄自大。
还记得教《沁园春·雪》,我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这位同学读得平平淡淡,毫无感情可言。于是,我要求这位同学做一做本课文的作者——伟人毛泽东:“现在你就是毛泽东,这首词就是你写的,此时的你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又被确立了领导地位,雪后登上千米的塬上,面对壮阔美景,心情会如何呢?请你再读一次。”待到他变换了角色,以“毛泽东”身份重读这首诗歌时,感情丰富,充满豪情壮志,并情不自禁地高高扬起了右手,很像个伟人。全班同学为他热烈鼓掌。角色变换由读者变成作品中人,同学们对诗歌的感情感悟得更加深透了。由此看出,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可以透视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进入了角色,就会把自己的感情和课文中人物的感情相沟通,就会把自己的生活与课文中人物的生活相比照,从而能够走进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课堂就掌控在了学生手中,思维在一次次的碰撞,进出一簇簇智慧的火花。
当然,由于时间、场合等不同,课文题材、体裁等差异,学生角色变换的方法和途径也不同。比如教学诗歌,就应该重视朗读法,让学生以诗作者的身份朗读“自己”的作品;教学剧本,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教学说明文就可以让学生做主人来介绍,如学习《故宫博物院》时,我让学生充当“导游”带我们游览故宫。
三、进行有效地合作学习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都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通过大家一起学习、探讨解决个体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合作成员通过合作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身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如学习《孔乙己》,在讲到孔乙己腿断了,学生都说是丁举人打的,我问“作者安排丁举人打折孔乙己的双腿,为什么不是安排丁老爷、丁乡绅、这有区别吗?”问题一出,学生炸开了锅,有说一样,有说不同,各不相让,我立即让他们分组探讨,并提示,“人的不同身份对揭示主题的作用不一样,会有什么不同呢?请结合起来考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很高,一会儿,他们就摆出了看法。我又乘热打铁,抛出一问“作者以小伙计的眼光来展开情节,为什么不以掌柜或者短衣帮或者孔乙己自己的眼光来写,这又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小组内探讨,再选代表发言。”这么一讨论,不仅挖深了小说的主题,更提高了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这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讨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主角。
参考文献:
[1][2]语文新课程标准
[3]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