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设计在教学中起到指引和导向的作用,它引领课堂教学,突出强调教学重难点,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本文从逻辑起點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遵循问题设计原则,提出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设计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124-01
人类的进步在于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教学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主流,问题对学习有很大的价值,用问题进行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思考、大胆质疑,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优良的问题设计能够为学习者预先构制聚焦教学思考的框架,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进程朝预先设计的方向发展,并且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一、创设情境,优化问题提出。
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问题在情境中发现、生成,也在情境中理解和解决。问题设计需要情境化,教师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提出问题,也是重视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现。问题设计的情境化要把握两个要素:“一是问题情境要涉及未知事物领域;二是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实现其自然而然的发展。”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一课,情景可这样创设:“华罗庚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无限好,割裂分家万事休’,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概念,接下来大家想继续研究什么呢?”简单的情景创设远比“今天我们来学习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好得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地引入课题,同时也暗示了本课的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
二、活化问题,养育高阶思维。
问题设计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从对知识的直观认识逐步上升到数学抽象的逻辑分析推理,有效促进学生良好数学思维习惯的养成和数学素养的提高”。问题设计应要将问题延迟,引导学生经历多元表征;要从源头提问,还原过程形态,避免因“急功近利”求答案而忽略问题解决过程;有意识追问,拓展思维空间,在追问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捕捉可能的问题,补救可能的不足。
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建构学习,是在探索、交流、合作中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发学生的思考,展现思维过程,指导交流与合作。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将“回答正确”改为“很不错的回答,我们更想听听你这样想的理由?”、“你是怎么考虑的?”,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完成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巧抓重点,突出核心问题。
数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实践的有限性要求数学教学要凸显重点内容,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构成了核心知识体系,蕴含了数学思想方法,发展了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设计核心问题,要注意问题要有鲜明的指向性;核心问题的设计要在教学三个维度目标中均有所体现;核心问题还要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可以听到教师问“这两条线段是什么关系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指向性不明,两条线段的关系分为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学生并不能理解老师究竟在问什么。良好的问题应达到指引学生准确思考的目的,而不是越问越乱。
四、生成问题,促进长远发展。
《学记》讲,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只有根据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形生成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只有源于学生的困惑与体验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问题的欲望。”[1]稍纵即逝、非预期性的生成因素往往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学生不再是回答预设问题的“应声虫”,教师要巧妙利用生成问题,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2]
问题教学中往往是由多个问题串联成一节完整的课堂,这些问题由教师预设,引导着学生解决。若在课间知识小结部分总结罗列学生生成的问题,抓住其中一个问题或暗示,启发学生自己形成下一个问题以继续探究,远比教师指明问题有益得多。
优良的问题设计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课堂教学具有核心价值,是保证知识有效获取和生成、学生的思维水平得以提升的充分条件。以上优化方法大有裨益,是改进数学教学问题设计的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李红.走出问题教学的误区[J].教育探索,2004,12:38-39.
[2]徐其锐.优化问题设计:捕捉教学的契机[J].上海教育科研,2010,12:78-79.
作者简介:
李悦(1993-),女,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数学)。
周莹(1962-),女,浙江嵊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设计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124-01
人类的进步在于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教学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主流,问题对学习有很大的价值,用问题进行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思考、大胆质疑,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优良的问题设计能够为学习者预先构制聚焦教学思考的框架,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进程朝预先设计的方向发展,并且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一、创设情境,优化问题提出。
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问题在情境中发现、生成,也在情境中理解和解决。问题设计需要情境化,教师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提出问题,也是重视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现。问题设计的情境化要把握两个要素:“一是问题情境要涉及未知事物领域;二是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实现其自然而然的发展。”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一课,情景可这样创设:“华罗庚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无限好,割裂分家万事休’,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概念,接下来大家想继续研究什么呢?”简单的情景创设远比“今天我们来学习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好得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地引入课题,同时也暗示了本课的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
二、活化问题,养育高阶思维。
问题设计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从对知识的直观认识逐步上升到数学抽象的逻辑分析推理,有效促进学生良好数学思维习惯的养成和数学素养的提高”。问题设计应要将问题延迟,引导学生经历多元表征;要从源头提问,还原过程形态,避免因“急功近利”求答案而忽略问题解决过程;有意识追问,拓展思维空间,在追问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捕捉可能的问题,补救可能的不足。
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建构学习,是在探索、交流、合作中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发学生的思考,展现思维过程,指导交流与合作。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将“回答正确”改为“很不错的回答,我们更想听听你这样想的理由?”、“你是怎么考虑的?”,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完成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巧抓重点,突出核心问题。
数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实践的有限性要求数学教学要凸显重点内容,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构成了核心知识体系,蕴含了数学思想方法,发展了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设计核心问题,要注意问题要有鲜明的指向性;核心问题的设计要在教学三个维度目标中均有所体现;核心问题还要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可以听到教师问“这两条线段是什么关系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指向性不明,两条线段的关系分为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学生并不能理解老师究竟在问什么。良好的问题应达到指引学生准确思考的目的,而不是越问越乱。
四、生成问题,促进长远发展。
《学记》讲,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只有根据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形生成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只有源于学生的困惑与体验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问题的欲望。”[1]稍纵即逝、非预期性的生成因素往往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学生不再是回答预设问题的“应声虫”,教师要巧妙利用生成问题,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2]
问题教学中往往是由多个问题串联成一节完整的课堂,这些问题由教师预设,引导着学生解决。若在课间知识小结部分总结罗列学生生成的问题,抓住其中一个问题或暗示,启发学生自己形成下一个问题以继续探究,远比教师指明问题有益得多。
优良的问题设计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课堂教学具有核心价值,是保证知识有效获取和生成、学生的思维水平得以提升的充分条件。以上优化方法大有裨益,是改进数学教学问题设计的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李红.走出问题教学的误区[J].教育探索,2004,12:38-39.
[2]徐其锐.优化问题设计:捕捉教学的契机[J].上海教育科研,2010,12:78-79.
作者简介:
李悦(1993-),女,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数学)。
周莹(1962-),女,浙江嵊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