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学校语言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加强对培养和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视,不断探索并创新语言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进行有效地结合,以此来增强语言教学的亮点,提升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热情,适当地借助多种资源给学生营造丰富的、生动欢快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体验逐渐达到最佳境界。因此,笔者立足本班实际,在本文提出了以下四点学生园语言教学和游戏活动融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言教学 游戏活动 有效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40
由于大部分教师依旧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限制,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模式,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陈述性的知识,过于突出自身的“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和学习感受,阻碍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努力将游戏活动和语言领域的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提高语言教学的“可玩性”,使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语言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逐步习得重要的语言技能,逐步转变学生以往对语言课程的消极态度,提高他们实际的学习效率。
一、语言教学中融合游戏活动时存在的问题
1.游戏资源有限
在语言教学中所运用的游戏资源比较有限,而且都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包括外界的书籍或网络,而教师也比较依赖现有的游戏资源,过于关注如何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游戲资源,缺乏自主开发、生成游戏资源、设计游戏的的意识和能力,导致所运用的游戏资源有限。
2.游戏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
目前的语言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参与游戏的时间往往是在教学中间穿插一些表演类的游戏或者在快结束时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游戏,学生的游戏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这是由于教师认为游戏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还是处于辅助、次要地位的,教师更多关注的还是学生对语言知识的习得,过于突出对教学内容的讲授,没有给学生留出更多参与游戏的空间和时间。
3.游戏中过多强调秩序和纪律
当学生对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内容失去兴趣时,他们就会出现一些“违纪”的行为,尤其是对于一些本身就活泼好动的学生,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高频率的纪律维持,甚至因为学生没有坐好就对学生抛出严厉的眼神,长此以往,导致某一个学生扰乱了秩序或违反了纪律,其他的学生反而会用“厌恶”的表情来注视他,并表示“不能这样做,否则老师不喜欢”,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实际上是根本无法“活动”起来的。
4.语言教学中游戏的程式化倾向
在实施语言教学时,教师总是对活动教案“按部就班”,对各个教学步骤的安排都在设定和计划之中,虽然这样程式化的“课前设定”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掌控课堂、掌控学生,但却少了一些“自由”和“意外”,导致这些预设的问题和答案成为了束缚教师的“缰绳”,教师只希望能够完满地完成游戏活动,惧怕“意外”的发生,这种一切按部就班的活动,也离真正的“游戏”越来越远。
5.学生缺乏应有的游戏体验
教师依旧采取一人独断、一人主导的教学模式,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通过号召或命令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某项游戏活动,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这让学生体验到的更多的是来自教师的束缚和紧张的感觉,在游戏时本该拥有的“自由”与“快乐”几乎被教师抹杀,而且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行为也受到较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游戏体验。
6.教师游戏观念的局限性
对于游戏的认识,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游戏只是为了给教学增加趣味的”这一层面,教师并不把游戏放在必须的位置,而是可有可无,这种局限性的游戏观念往往会抑制学生的综合发展。除此之外,即使教师经常性的融合游戏,但也是由教师主导,决定着游戏的一切要素,逐渐导致语言教学中的游戏成为了学生口中“教师的游戏”,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语言教学和游戏活动融合的有效策略
1.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提高语言教学的“可玩性”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语言教学的“可玩性”,教师要在准确地把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可以通过音乐给学生的听觉带去初步的冲击,引起学生对本节课语言故事的关注和好奇,推动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情境的创设,可以把音乐游戏当作某个文学故事的载体,便于学生通过感觉音乐逐步理解故事,增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认知,不断提升他们内心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我爱天安门》时,首先运用现有的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段音乐: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给学生的听觉带去了较强的冲击,充分地引起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关注。其次,引领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完成一个小游戏,教师扮演“总指挥”,所有学生按照节奏开始合唱一段,给学生营造欢快的学习氛围,构成了一派和谐、欢悦的学习气象。最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何感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我爱天安门”的感情,锻炼他们的语言感悟力和概括力。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增强语言教学的“丰富性”
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语言教学的“丰富性”,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适当地设计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通过与其他同伴的合作共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既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也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扮演活动中,让学生将某个故事场景或片段完整地表演出来,以此来增强他们学习语言课程的情感体验,逐步增强学生对文本故事的理解程度。
例如教师在教学《警察叔叔来帮忙》时,首先,挑选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警察、走散的小孩这两个角色,要求他们发挥合理地联想向大家表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其次,学生展开了积极地表演和互动。走散的小孩:警察叔叔我和妈妈走散了,您能帮帮我吗?警察:好的,你妈妈的手机号是多少?走散的小孩:是XXX。警察(假装拨电话):你妈妈的电话暂时打不通,你知道具体的家庭住址吗?我把你送回家去吧!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非常清晰的思路,还要快速地组织好自己的语言,通过活动能够充分地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巧妙融入绘画游戏,保证语言教学的“自主性”
为了能够充分地保证语言教学的“自主性”,教师要寻求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融入简单的绘画游戏,便于学生联系以往的相关经验,并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绘画。然后要求学生分享自己画的内容,在分享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因此,教师要通过绘画游戏让学生在用画笔说、在画中学,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在语言教学中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画出的内容完整地表达出来。
例如教师在教学《去郊游》时,首先引导学生联系以往在春天去郊游的经验,并发挥一定的想象,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其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画笔的类型和颜色,开始进行绘画。学生甲画了一颗大树、茄子、一轮太阳还有小人儿,教师让他尝试将这些事物连起来像讲故事一样说出来。甲:在出太阳的时候我们去郊游了,然后她看到了绿色的树,在郊游中她还和同伴一起摘了茄子,她笑了……最后,通过这样“画我所想,讲我所画”的游戏形式,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严格把握游戏难度,实现游戏与语言教学的整合
为了最终实现游戏活动与语言教学的有效整合,教师一定要严格地把握游戏的难度,如果游戏难度太大,学生无法完成则會直接放弃,如果游戏难度太简单,则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起不到丝毫的训练作用。因此,教师要让游戏的难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在完成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习得相关的语言知识,有利于让学生产生获得知识的愉悦感,让学生逐渐喜欢上语言课,通过运用自己的思维对语言知识进行自主地建构,极大地优化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恭喜!拜年》时,首先,准备了一些红包、贺卡以及春联等与新年有关的物品,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新年的气氛。其次,引导学生轮流上台挑选一样物品,并说一说与其相关的经历,比如学生甲拿到了红包,则说:过年给长辈们拜年的时候总会收到许多红包,大人们说这叫压岁钱,也是拜年的一种习俗。学生乙挑选了一幅春联,并说:你们不知道吧?我的奶奶会剪春联,还有好多漂亮的窗花,每次过年都要贴上奶奶剪的春联,还会送给亲戚……通过“拿物说事”的游戏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也实现了与学生教学的有效整合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严格地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地运用现有的资源给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以此来提高语言教学的“可玩性”,不断提升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适当地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进一步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激情,增强语言教学的“丰富性”,巧妙地融入绘画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保证语言教学的“自主性”,严格地把握游戏活动的难度,逐步实现游戏与语言教学的有效整合,最终达到增强学生语言技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晴《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分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2期。
[2] 赵雪利《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学游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关键词:语言教学 游戏活动 有效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40
由于大部分教师依旧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限制,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模式,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陈述性的知识,过于突出自身的“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和学习感受,阻碍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努力将游戏活动和语言领域的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提高语言教学的“可玩性”,使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语言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逐步习得重要的语言技能,逐步转变学生以往对语言课程的消极态度,提高他们实际的学习效率。
一、语言教学中融合游戏活动时存在的问题
1.游戏资源有限
在语言教学中所运用的游戏资源比较有限,而且都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包括外界的书籍或网络,而教师也比较依赖现有的游戏资源,过于关注如何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游戲资源,缺乏自主开发、生成游戏资源、设计游戏的的意识和能力,导致所运用的游戏资源有限。
2.游戏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
目前的语言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参与游戏的时间往往是在教学中间穿插一些表演类的游戏或者在快结束时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游戏,学生的游戏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这是由于教师认为游戏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还是处于辅助、次要地位的,教师更多关注的还是学生对语言知识的习得,过于突出对教学内容的讲授,没有给学生留出更多参与游戏的空间和时间。
3.游戏中过多强调秩序和纪律
当学生对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内容失去兴趣时,他们就会出现一些“违纪”的行为,尤其是对于一些本身就活泼好动的学生,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高频率的纪律维持,甚至因为学生没有坐好就对学生抛出严厉的眼神,长此以往,导致某一个学生扰乱了秩序或违反了纪律,其他的学生反而会用“厌恶”的表情来注视他,并表示“不能这样做,否则老师不喜欢”,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实际上是根本无法“活动”起来的。
4.语言教学中游戏的程式化倾向
在实施语言教学时,教师总是对活动教案“按部就班”,对各个教学步骤的安排都在设定和计划之中,虽然这样程式化的“课前设定”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掌控课堂、掌控学生,但却少了一些“自由”和“意外”,导致这些预设的问题和答案成为了束缚教师的“缰绳”,教师只希望能够完满地完成游戏活动,惧怕“意外”的发生,这种一切按部就班的活动,也离真正的“游戏”越来越远。
5.学生缺乏应有的游戏体验
教师依旧采取一人独断、一人主导的教学模式,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通过号召或命令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某项游戏活动,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这让学生体验到的更多的是来自教师的束缚和紧张的感觉,在游戏时本该拥有的“自由”与“快乐”几乎被教师抹杀,而且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行为也受到较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游戏体验。
6.教师游戏观念的局限性
对于游戏的认识,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游戏只是为了给教学增加趣味的”这一层面,教师并不把游戏放在必须的位置,而是可有可无,这种局限性的游戏观念往往会抑制学生的综合发展。除此之外,即使教师经常性的融合游戏,但也是由教师主导,决定着游戏的一切要素,逐渐导致语言教学中的游戏成为了学生口中“教师的游戏”,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语言教学和游戏活动融合的有效策略
1.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提高语言教学的“可玩性”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语言教学的“可玩性”,教师要在准确地把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可以通过音乐给学生的听觉带去初步的冲击,引起学生对本节课语言故事的关注和好奇,推动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情境的创设,可以把音乐游戏当作某个文学故事的载体,便于学生通过感觉音乐逐步理解故事,增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认知,不断提升他们内心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我爱天安门》时,首先运用现有的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段音乐: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给学生的听觉带去了较强的冲击,充分地引起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关注。其次,引领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完成一个小游戏,教师扮演“总指挥”,所有学生按照节奏开始合唱一段,给学生营造欢快的学习氛围,构成了一派和谐、欢悦的学习气象。最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何感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我爱天安门”的感情,锻炼他们的语言感悟力和概括力。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增强语言教学的“丰富性”
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语言教学的“丰富性”,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适当地设计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通过与其他同伴的合作共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既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也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扮演活动中,让学生将某个故事场景或片段完整地表演出来,以此来增强他们学习语言课程的情感体验,逐步增强学生对文本故事的理解程度。
例如教师在教学《警察叔叔来帮忙》时,首先,挑选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警察、走散的小孩这两个角色,要求他们发挥合理地联想向大家表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其次,学生展开了积极地表演和互动。走散的小孩:警察叔叔我和妈妈走散了,您能帮帮我吗?警察:好的,你妈妈的手机号是多少?走散的小孩:是XXX。警察(假装拨电话):你妈妈的电话暂时打不通,你知道具体的家庭住址吗?我把你送回家去吧!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非常清晰的思路,还要快速地组织好自己的语言,通过活动能够充分地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巧妙融入绘画游戏,保证语言教学的“自主性”
为了能够充分地保证语言教学的“自主性”,教师要寻求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融入简单的绘画游戏,便于学生联系以往的相关经验,并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绘画。然后要求学生分享自己画的内容,在分享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因此,教师要通过绘画游戏让学生在用画笔说、在画中学,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在语言教学中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画出的内容完整地表达出来。
例如教师在教学《去郊游》时,首先引导学生联系以往在春天去郊游的经验,并发挥一定的想象,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其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画笔的类型和颜色,开始进行绘画。学生甲画了一颗大树、茄子、一轮太阳还有小人儿,教师让他尝试将这些事物连起来像讲故事一样说出来。甲:在出太阳的时候我们去郊游了,然后她看到了绿色的树,在郊游中她还和同伴一起摘了茄子,她笑了……最后,通过这样“画我所想,讲我所画”的游戏形式,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严格把握游戏难度,实现游戏与语言教学的整合
为了最终实现游戏活动与语言教学的有效整合,教师一定要严格地把握游戏的难度,如果游戏难度太大,学生无法完成则會直接放弃,如果游戏难度太简单,则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起不到丝毫的训练作用。因此,教师要让游戏的难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在完成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习得相关的语言知识,有利于让学生产生获得知识的愉悦感,让学生逐渐喜欢上语言课,通过运用自己的思维对语言知识进行自主地建构,极大地优化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恭喜!拜年》时,首先,准备了一些红包、贺卡以及春联等与新年有关的物品,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新年的气氛。其次,引导学生轮流上台挑选一样物品,并说一说与其相关的经历,比如学生甲拿到了红包,则说:过年给长辈们拜年的时候总会收到许多红包,大人们说这叫压岁钱,也是拜年的一种习俗。学生乙挑选了一幅春联,并说:你们不知道吧?我的奶奶会剪春联,还有好多漂亮的窗花,每次过年都要贴上奶奶剪的春联,还会送给亲戚……通过“拿物说事”的游戏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也实现了与学生教学的有效整合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严格地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地运用现有的资源给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以此来提高语言教学的“可玩性”,不断提升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适当地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进一步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激情,增强语言教学的“丰富性”,巧妙地融入绘画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保证语言教学的“自主性”,严格地把握游戏活动的难度,逐步实现游戏与语言教学的有效整合,最终达到增强学生语言技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晴《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分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2期。
[2] 赵雪利《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学游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