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青春:行走的私人叙事

来源 :热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C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电影:体制外的表达
  
  2009年11月21日下午3点半,沙坪坝电影院,一部叫《敖鲁古雅》的电影替代了第三届“造影青春:重庆民间映画交流展(简称CIFVF)”的揭幕。
  这是一部曾获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十佳纪录片的电影。暗光的影院内,屏幕上变幻着一个古老民族如何趋于消亡的历史。观众席很安静,没有人低声说笑,也没有爆米花的咀嚼声,他们神情悠闲,却隐隐有一种仪式般的凝然。
  与此同时,重庆的各大院线中,《2012》正热映到如火如荼,许多人排队半个多小时,却被告知无票。有意思的是,同样关于“消亡”,一边是逃难、爱情和惊天动地,一边却是缓慢、平静到几乎有些残酷的叙事;一边受众群广大,一边却知者寥寥。
  更关键的是这个区分:商业电影和独立电影。
  独立电影的概念,来源于英文“independent film”,是针对好莱坞主流电影的一个概念。上世纪的好莱坞成为电影商业的中心,一部电影的拍摄必须严格遵循“制片人制度”:瞄准市场、利润最大化。
  有体制,就会有桎梏——当一些热爱电影的人们发现自己寄身于体制之内已经无法进行个人表达,或者说真实完全被遮蔽的时候,独立电影便成为唯一的选择。一批特立独行的电影人开始自筹资金,甚至自编剧本、自任导演,拍摄出不太赚钱却思想性强的影片。
  这是独立电影之始。它们由创作者自己筹资拍摄,往往成本很低;以创作者的个人意志为灵魂,创作者在摄制过程中拥有最高的创作操控权利。
  
  造影青春:一场重庆式的致敬
  
  被命名为“造影青春”的重庆独立影片展(CIFVF),成为一场对独立电影的致敬。
  和往届一样,没有繁文缛节,没有领导讲话,一切从直接放映开始。这是典型的重庆式,拒绝拐弯抹角、直奔主题。
  唯一扩大的是规模,如果说第一届CIFVF还是一场影人和观众的自娱自乐,带着点草根的狂欢,这次便已经有了一点明星相: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选片人柏玛丽,伊比利亚艺术中心独立影像档案馆负责人严潇潇,贾樟柯电影《小武》制片人李杰明,曼陀龙国际唱片公司韦岚等知名业内人士参加了开幕式。内地、港台和日本等国的50余名导演携片参展。正在热炒的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的演员尚于博也来到现场,谈笑风生。
  影展组委会主席郑正是重庆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的教师,也是投身于独立电影浪潮中的“冲浪者”。他和很多艺术家一样留长发,穿牛仔裤和休闲装。
  三届CIFVF都和他脱不了关系。2004年,郑正和沙坪坝电影院经理的一次私下聊天,提到了影展的概念,原始的动机非常单纯,“就是为了好玩”。2007年11月24日到25日,第一届CIFVF开幕。两天内,他们放映了二十多部民间短片。有500多人慕名前来观看,一些人到晚了,就坐在过道中间;过道中间坐满了,就站在最后排。
  放映完以后,影片的导演会站到台上和观众互动、问答。擅长用镜头语言刻画最细微的心理活动的人,未必擅长交流。有人站在台上结结巴巴,“觉得自己像个白痴”。不管怎样,主办方觉得好玩,导演觉得好玩,观众也觉得好玩——他们说,“看到了平时很难看到的东西”。
  自此,CIFVF初成规模。
  对于重庆的独立影人而言,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当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独立电影圈子发展出星星之火时,重庆民间影像的制作和交流却几乎悄无声息,自生自灭。在影展中,许多无名影人的作品是第一次呈现在大银幕上;对那些已有作品在其他场合露面的作者,在商业影院中的非商业放映,也一样唤起了他们的期待和兴奋。
  2008年11月,第二届CIFVF举行。
  2009年3月,第三届CIFVF开始筹备。由露天电影院工作室负责人郑正担任主席,著名独立电影制作人应亮担任组织者,组委会开始了富有挑战和乐趣的选片工作。具体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接受自由报名,另一方面选片小组通过各种途径看片,最后汇总信息,交流讨论,确定入选片单,同时邀请导演参加本届影展相关活动。
  最终,选片小组选出51部作品公开放映,其中长片12部,短片39部,总放映时间2093分钟。相较于去年,这一届在主体放映之外,还开辟了“特别放映”部分,既有拍摄于较早年的经典独立电影回顾,又有来自香港台湾地区的优秀短片,以及外国影人在中国拍摄的作品等。
  影展整体规模大幅扩展,视角多元,品质优异,一部分作品已可称得上是杰作。例如带有厂标却富有独立制作精神的电影《寻找智美更登》、《牛郎织女》,以及广受关注的《扎贲诺尔》。影展策划、小有名气的独立电影导演应亮说,入选作品关键是要富有独立精神,不论是地上还是地下——这是圈内语言,地上指通过了电影局审查可公映的,地下则相反。
  这并非应亮自己的界定:在中国,许多独立导演在表达和坚持自己思想的同时,也战战兢兢地同体制进行着磨合。1999年,张元拍摄的电影《妈妈》获得了“厂标”,但它仍然以其独特的视角、罕见的人文关怀,被一部分人视为中国独立电影开山之作。
  
  窄巷中的蓝天
  
  本届CIFVF有10部重庆本地的短片上映:实验短片《慌》、《缓冲》和《索乐》;纪录短片《跑地震》、《卖报》和《离乡》;以及剧情短片《明天没有黑夜》、《天堂之路》、《我是……?》和《Les》。
  这些年轻的对电影表达充满了热爱的人们(其中一部分还是学生),用简陋的器械、数码工具,认识的人充当很不专业的群众演员以及自己改剧本自己当场务……来表达着自己还并不成熟的思想。DV时代的到来令他们节省了真正的胶片,然而,前景也并不容乐观。
  独立电影圈的偶像级人物昆汀·塔伦蒂诺说过:独立制片导演不是为了赚钱才去拍电影,他们即便倾家荡产也要尝试一番,而自己原本就没有多少积蓄可供挥霍。
  所有的独立电影人都在谨慎计划每一分开支。影展策划应亮的处女作《背鸭子的男孩》,成本只3万,第二部作品《另一半》因为“这次发了片酬”,加上前一部的奖金,成本是“奢侈”的6万;杨恒回湘西吉首拍了部《槟榔》,吃住尽量省、不用灯光不拍室内戏、找免费拍摄器材,花销主要在做字幕和请客凑人情上,最后花了3万块。
  尽管如此,每一个独立影像展仍然像个“败家成果大展示”。面包与理想的两难抉择依然痛苦地存在。
  人总得生活下去,尽管赚取生活费与他们的初衷并无关联。
  更重要的是,他们得学会培养和维护自己的“立场”:你的理念是什么,你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你的观念是否清晰,你打算以怎样的方式展示给观众,你有怎样的欣慰,怎样的痛苦,怎样的悲伤……这些都得通过影像展现,镜头、剧本、话语、演员,都出自你的掌控。
  诚如豆瓣上一篇评论所言:“对独立精神的坚守需要一种清明的意识和强大的原创力,有了它,即使处于电影工业机制之中也可能成为相对独立的特例;没有它,独立电影的概念就会沦为一种刻意标榜和虚张声势。”
  这才是最令人忧虑的:当前的独立电影人以年轻人为主,支撑他们的是青春的热血、激动和渴望呈现思想的愿望。的确,每个人都想表达,但真正的表达应该如冰山一样,露出水面的有多少,藏在水底下的就是十倍。在阅读、经历和思考都尚未进入一个较高的阶段时,所谓的表达,往往也不过是“表”,而没有“达”。
  电影是一种话语权。当话语变成了话语权时,拥有这种权柄的人,就不得不去思考它能带给世界的影响和效应。
  也许应该放轻松一些。正如著名电影人高文东所言:“独立电影这个圈子非常干净,大家都互相扶持,也不急功近利。”
  相比起主流电影圈,独立电影圈的确会干净和简单得多,而且,团结。像郑正和应亮们一样,他们组织起制片人,形成一个圈子,至少国内外的关注者可以找到这个群体。他们正以自己的步伐去维护着这个独特生态圈的平衡。
  以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来结尾:得知上海大中里的石库门里弄将被拆除,在美国读书的舒浩仑赶回来,和朋友用两台摄影机在里弄中完成了自己对童年和故居的祭奠。这或许是对独立电影的一个最好注脚:晃来晃去的摄像机在窄巷中磕碰穿行,然而顶上却始终有一片个人的蓝天。
其他文献
杨杨/水瓶座,前科学记者。在烟台海边度过大学四年,2006年毕业于环境工程专业。现为松鼠会编辑。    “我们内心的冲突开始变得清晰,与世界的紧张关系有了具体的呈现,个人化立场得到强化。”  在某位已经忘记名字的作家语录面前,有两件事显然具备了一些共性:写作、说脏话。  不信?那假设这是道选择题吧:  “灵与肉的争战折磨着我们,我们只有XX。XX成了化解我们与世界紧张关系的武器,成了化解我们内心冲
期刊
活在别人的梦境  一醒就碎  蒙着尘垢的瓷衣  难有善终的命运    活在自己的梦境  却没有自我随行  背负过往的丽裳  翻覆六尘的幻影    神仙的入定  难免忘却日月相蚀的残废俗身  浪迹和隐匿  同样贱踏乐土和转生  佛被偷贡毒蜜  只为他满口真言逆耳  狠伤利欲卑贱之心    谁说猥形  总是兽的写徵  人常披挂它才稳固王的名声  反挞和嫁祸  从来不屑与高贵对簿  却与空洞躯壳  回应
期刊
与荷译相识于两年前。那时,他住在成都一处城乡结合部,周边生活热闹嘈杂,但他的楼顶小屋自动过滤了这一切,他在里面画画、喝茶、听音乐、发呆,颇有些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意味。    他不喜言语,“就是因为不想说才画画”,相熟以后,也多是如水的君子之交。网上相遇了,也不多聊,只偶尔发一张照片过来,有时是一只脏丑的流浪狗安静地匐在地上,眼里透出莫名的忧伤,有时是这座城市春天里最后的一片油菜花,照片谈不上好看,但
期刊
赵柏田/1969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小说和随笔作家,文化学者。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多种。近年尤以“中华书局·赵柏田作品系列”在知识界和读者群中广为人知,被境内外媒体誉为“黄仁宇与史景迁的合体之作”。    一    三天前的一个清早,少年和他的父亲从杭州湾畔的蒋村动身时,星光还没有完全隐落,秋晨的露水把布鞋和裤管都给打湿了。到余姚县府衙门前的小码头下船,江面的雾汽正在散去,那些像走钢丝一样站在船
期刊
“水曰润下”。所谓“润下”,是指水有滋润寒凉、性质柔顺、流动趋下的特性,进而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水。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寓意。在人们眼中,水虽然柔和,却具有穿石的能量,可以说,水是最具有韧性的元素。    同时,三水成淼,水也常被人赋予浩瀚广博之意。因此,金木水火土中,最易令人想到君子的,自然是水。比如中西方那些谚语:形容人谦逊,会有“大海
期刊
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所以古人说“木曰曲直”。后人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得异常紧密,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各种生产工具也离不开木,加上树木高耸直立、生命力顽强,更被古人赋予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寓意。因为树木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木的核心品格也
期刊
现代人通常所理解的“从革”,是指金有肃杀、收敛、潜降、清洁的特性,事实上,这只强调了“从”的特性,而忽略了“革”的特性。金铸造兵器则刚而锋利,但所铸兵器的形状可随人意而改变,故金还有其“柔和”的特性。《尚书·洪范》在疏证“金曰从革”时说:“可改更者,可销铸以为兵器也”,“金可以从人改更,更言其可为人用之意也”。因此,刚柔相济,从革相合,是金的特性。    五行中的木、水、火、土因其在自然界中处于单
期刊
曾有一位属弱木的朋友,在生活中处处恪守五行的生克原则:寒木喜火,因此选择在温暖的桂林工作生活;服色非青则黑;买房时,小区门一定要向东或朝北……或许有些“胶柱鼓瑟”,但也呈现出中国人浸染已久的一面——天人合一。    与天地如一  “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黄帝内经》中如是说。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区别:在西方人眼里,一切都是实证的,A是A,B是B,纵有联系,这联系也是客观的;然而在东方
期刊
“火曰炎上”。所谓“炎上”,是说火在燃烧时,能发光放热,火焰飘浮于上,光热四散于外,故火有发热、温暖、光明、向上的特性。进而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温通、昌盛、繁茂等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火。火是五行中最为剧烈的元素,既可以为人类提供生活的必须,袅袅炊烟,围炉而坐;也可以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因此火也是人们眼中最极端的元素。    火的炽烈在今人眼中,代表了一种澎湃的激情和燃烧不尽的动力。在创意
期刊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于一个绝对运动的世界而言,相对静态的五行系统依旧幻化在社会万象的肌理中,亘古未变。    彼得·圣吉的文化缺失    15年前,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第一次让中国人认识了系统思维理论。此前,这一著作已在全世界范围取得了空前辉煌的荣誉:“世界上影响最深远的管理书籍”之一、“21世纪的管理圣经”、世界企业学会(World Business Academy)最高荣誉
期刊